在網上看到下面一張組圖。討論舊日經典玩具、遊戲、食物、電視劇、電影等等的環節,總會吸引到人們熱熾反應的,古今中外,人人都懷念著「Good Old Days」。
圖中的一款木製小鋼琴,童年時有過一座紅色的,幾年前在二手市場買回同類產品,逾八成新,操作完全正常,還是平民價,雖然不是紅色而是藍色的,三隻琴腳又不是以木製成的那款,已經極幸運了。
有位朋友,之前到處找尋舊款式的棋類,有一些像鬥獸棋的,已經很難找,通常找到的都已是塑膠造的新產物。所以早陣子在石硤尾附近的舊屋邨文具店中,見有舊款的大型含玻璃製真波子的波子棋出售,一直蠢蠢欲動。
網頁
▼
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
2014年8月14日 星期四
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
對人。對事
「熱血少年週刊」發生「抄襲事件」,網上討論熱熾,至今都未完全平息。
本地漫畫在畫面創作上以某些東西作「參考」,然後完成品讓讀者感覺十分「雷同」,過去例子絕對不少,未來會出現的例子也會不少。雖然這本來就是一件可被批評的事,但被批評得如此利害,我覺得已經不是單純是「事」的討論,而是涉及「人」的因素了。
推銷專家都告訴我們,「在推銷商品前,先推銷自己」。向相反方向想,若對方先對「推銷者」不存好感,則「被推銷物」亦自然容易受到月旦。
也不必遮遮掩掩的談了,大家都知道,「熱血少年週刊」的不少讀者,購買該書,是為了支持「香港漫畫」本身,而對製作人之一的黃洋達不大支持。該等讀者口中說要支持港漫,卻又期待看到黃君的失敗,並會因此而感到快意,現在黃君的工作自行露出破綻,他們又怎會放過機會?
好一些朋友,在網上就此事進行討論時,都已經盡量抑制著,採用比較中性的字眼。這已經很好了。但試想想,若果出了事的是他們所喜歡及支持的漫畫人,他們會否連那些意見都寧可忍口不說,讓事情可以更低調地不了了之?所以在抑制著的意見之中,還是可以看出他們是有所企求的。
黃洋達本來想以漫畫對政事的發展造成影響,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卻先讓政事對漫畫的發展造成了影響,這是他始料不及的吧。
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歲月留痕
正在閱讀魯金 ( 原名梁濤 ) 一本談老派香港話的書。
好一些香港老話,隨著有關的使用場合消失,已經失傳了,但我們既然並不知悉,也就不會覺得可惜。另外有一些話語卻留傳了下來,而因為產生的環境已消失,我們便想不通它們的出處,要是可以有人一一解通事件源流,實在是一件有趣的事,可惜魯金去世也有近廿年了,連他的後來者吳昊亦已仙遊。
日本漫畫「危險調查員」中有個故事:一名美國老兵想追查戰時在日本的集中營,資料卻被消滅了,正當大家以為事情已經死無對證,原來昔日流傳下來的一首童謠中,便夾雜了當日的史料。我相信香港的童謠、歌謠中,某些聽來古怪的詞句,也可能有著相似的意義。
另一個很容易會帶著往事記錄的,便是街道名稱了。「調景嶺」原名「吊頸嶺」的說法,大家或者也不陌生吧?又例如如下的一張新舊對照相片,告訴我們「石水渠街」這樣的街名,其來必然有自。當聽到「東堤街」、「西堤街」這樣的街道名稱,即使現在我們已經看不到任何池塘的痕跡,也不難想像,昔日它們圍繞著的,就是一汪池水吧。
為歷史中任何細小的事情留下記錄,總是好的。
好一些香港老話,隨著有關的使用場合消失,已經失傳了,但我們既然並不知悉,也就不會覺得可惜。另外有一些話語卻留傳了下來,而因為產生的環境已消失,我們便想不通它們的出處,要是可以有人一一解通事件源流,實在是一件有趣的事,可惜魯金去世也有近廿年了,連他的後來者吳昊亦已仙遊。
日本漫畫「危險調查員」中有個故事:一名美國老兵想追查戰時在日本的集中營,資料卻被消滅了,正當大家以為事情已經死無對證,原來昔日流傳下來的一首童謠中,便夾雜了當日的史料。我相信香港的童謠、歌謠中,某些聽來古怪的詞句,也可能有著相似的意義。
另一個很容易會帶著往事記錄的,便是街道名稱了。「調景嶺」原名「吊頸嶺」的說法,大家或者也不陌生吧?又例如如下的一張新舊對照相片,告訴我們「石水渠街」這樣的街名,其來必然有自。當聽到「東堤街」、「西堤街」這樣的街道名稱,即使現在我們已經看不到任何池塘的痕跡,也不難想像,昔日它們圍繞著的,就是一汪池水吧。
為歷史中任何細小的事情留下記錄,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