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有個時期十分愛看張君默的文章,他的文集全都看了,而且一看再看,連老友在畢業時替我寫紀念冊,也把這事寫了進去。
張君默的小說也看過,不過只限於他有數的幾本科幻小說;這本叫「玉玦」的,是最近從二手市場買到了,才剛剛看完。
「玉玦」中只收錄了 3 篇小說,共約 200 版內容,點題的「玉玦」和寫秦漢歷史的「五百壯士」,各佔只稍多於一成半的篇幅;餘下的一篇「香港子夜」,佔據全書近七成空間,懸殊得很。
「香港子夜」背景在 1970 年代,描寫當時社會上各階層人士投資股票的狂熱。年代那麼久遠,沒有我熟悉的物事,篇幅又那麼長,我本預算了會悶得要命,誰知原來相當好看。在作者俐落的文筆下,很快便描寫出兩個圈子中買賣股票的情況,一批是所謂「打莊」的,一批則是散戶小市民;生動立體的人物,作出社會百態,各自都有十分樂觀的理由,金錢障目,沒看到黃雀在後,以為自己是贏家,最終卻原來是成為了別人的點心。情節悲情,但情節變化,算得上曲折,而且現在看當天,完全陌生的股票投資程序,讀來又有一番異趣。
同時買回來的,還有一本同作者的「往事匆匆」,共收錄 27 個故事,篇幅應是更短小情悍吧?這書同樣是由「天地圖書」出版,封面設計更像是亦舒的小說,連書名也像。稍後讀完,若有什麼感想的話,才再動筆吧。
網頁
▼
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
因事制宜,因地制宜
看到「晴報」的一個人物專訪,被訪者鍾學良分享了購買物業,賺取租金的經驗,覺得很值得分享。
關鍵並非他如何依靠地產發達,而是他的一番體會:「每個社會均有自己的遊戲規則」,「有些地方如美國,知識產權保障較佳,適合發展科技創業,香港未必跟到,惟有改變自己想法」。
很有啟發性。
關鍵並非他如何依靠地產發達,而是他的一番體會:「每個社會均有自己的遊戲規則」,「有些地方如美國,知識產權保障較佳,適合發展科技創業,香港未必跟到,惟有改變自己想法」。
很有啟發性。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再記宇無名
從二手市場買回了一本「狙擊深藍」,是宇無名的「超科幻小說」第 15 集。這書我應該也有一本,再買回來,除了因為價錢不高,也因為內有作者的親筆簽名。這本由作者送贈予許定銘先生的小說,不知為何會流落在外?
原名麥繼安的宇無名,2012 年年底過世,他筆下以「宇無名」為主角的科幻小說成為絕響。不過其實該系列故事,去到尾段時,已經發展成「現實世界原來只有極短歷史,所謂的過去一切只是虛構」的地步,即使繼續,也真不知道可以如何寫下去了。
「狙擊深藍」這書包含共 11 個中短篇故事,有些涉及宇無名這角色,有些完全無關,但全部水準都很高;尤其我近年來愈來愈愛讀短篇故事,便更覺欣賞。
當年香港出版的,除了倪匡之外,系列式撰寫科幻小說者,主要是黃易、蘇逸平和宇無名幾位,而宇無名的書,我覺得主要吃虧在主角像是平常人,不夠戲劇性,否則以作者的量和質來說,應是可以和「衛斯理故事」比肩的。
原名麥繼安的宇無名,2012 年年底過世,他筆下以「宇無名」為主角的科幻小說成為絕響。不過其實該系列故事,去到尾段時,已經發展成「現實世界原來只有極短歷史,所謂的過去一切只是虛構」的地步,即使繼續,也真不知道可以如何寫下去了。
「狙擊深藍」這書包含共 11 個中短篇故事,有些涉及宇無名這角色,有些完全無關,但全部水準都很高;尤其我近年來愈來愈愛讀短篇故事,便更覺欣賞。
當年香港出版的,除了倪匡之外,系列式撰寫科幻小說者,主要是黃易、蘇逸平和宇無名幾位,而宇無名的書,我覺得主要吃虧在主角像是平常人,不夠戲劇性,否則以作者的量和質來說,應是可以和「衛斯理故事」比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