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見到有本舊雜誌,封面標題是「文青打書釘」五個大字。「文青」是潮流用語,而「打書釘」則是存在已久的一種行為。
我不知道「打書釘」一詞有沒有什麼嚴格定義,在我心目中,在售賣書本的地方,閱讀所放售的書本沒最終沒有購買,便是所謂「打書釘」。
聽人說過,曾透過「打書釘」的方式看完過不少書籍,我卻未試過。我翻閱書本的目的,通常就是要確定該書是否值得詳細閱讀,若是值得便購買,若是覺得不值得,則連書都放下來,更談不上「打書釘」了。
近年前往書店的次數也少;在書店逛看完,有興趣拿起來看看的書便更少;花較多時間翻看的書,數量更低。試過有次到了書店,拿了要買的文具後,見手上無書,距離下個約會還有些時間,便一心買本書來消磨消磨,不過一逛再逛三逛之後,還是挑不出想看的書來,最後,我索性連已拿在手上的文具都放回去了,空手離開。──反正那文具也不急用。
網頁
▼
2016年3月4日 星期五
正名戰
再有一個著名卡通角色,因版權持有者打算統一全球中文譯名,而惹來激烈回響。
日本漫畫中角色不少都沒有漢字名稱,各地華文翻譯者,或以音譯,或以意譯,又或不理原名擅自改個名字的,都見過,讀者們自然便以自己最先接觸時的譯名為「正統」了。
例如我很喜愛的一套漫畫,初認識時主角叫「哥布拉」,又知道有人根據意思叫他「眼鏡蛇」;後來較官方的音譯變成「哥普拉」,雖沒大變,但讀起來總有少許異樣的感覺,就像有些藝人忽然把名稱中的字換成同音異字一樣,怪怪的。
從個人角度,自然也是主流想法,最好保留一開始時的回憶,例如「城市獵人」的主角,就叫孟波,什麼官方的稱呼都是不中聽的,但從原作者的角度看,當然不喜歡所創作的角式,讓人亂改名字了。──而且官方名字只能有一個,又能遷就到多少方面的人?
最後,也就是版權持有人說了算吧。
2016年3月3日 星期四
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2016年2月28日 星期日
猜菜色
閱讀秀官 ( 原名羅鼎芳、羅秀 ) 在 1986 年出版的「秀官飲食妙談」,當中有篇「『水鬼跳氹』的懷念」說:「『亂棍打死牛魔王』、『駝背佬拉大纜』、『打爛隻碟』,大家都耳熟能詳。」真慚愧,我只知道「亂棍打死牛魔王」是豆角炒牛肉,其餘的便聞所未聞了。
香港很多食品都有諧趣別名,若不在餐牌上作備註解釋,別說外地人,跨代的本地人也未必知道,除非是知名如「老少平安」,便很多人都知是豆腐配合魚肉的菜色。
白飯和白粥分別叫「靚仔」及「米王」,現在仍有沿用。「滾水蛋」這種飲品我小時候已有幫趁,但「和尚跳海」這叫法我是長大後才聽到的。粥店中的油條又叫「炸麵」,「擺尾」者魚片粥也。諸如此類型,實在很多。
說回秀官所講的另外兩菜,純粹沒根據的猜想,我覺得「駝背佬拉大纜」也許是粉絲炒蝦仁 (後記補註:又或者是龍蝦伊麵?);至於「打爛隻碟」我便完全沒頭緒了。
香港很多食品都有諧趣別名,若不在餐牌上作備註解釋,別說外地人,跨代的本地人也未必知道,除非是知名如「老少平安」,便很多人都知是豆腐配合魚肉的菜色。
白飯和白粥分別叫「靚仔」及「米王」,現在仍有沿用。「滾水蛋」這種飲品我小時候已有幫趁,但「和尚跳海」這叫法我是長大後才聽到的。粥店中的油條又叫「炸麵」,「擺尾」者魚片粥也。諸如此類型,實在很多。
說回秀官所講的另外兩菜,純粹沒根據的猜想,我覺得「駝背佬拉大纜」也許是粉絲炒蝦仁 (後記補註:又或者是龍蝦伊麵?);至於「打爛隻碟」我便完全沒頭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