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
2017年8月26日 星期六
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風球下的書報攤
有些傳說,聽聞得多,也都相信,不過從沒認真去查證過。例如在元朗的戰前物業,多欠缺契據和建築圖則,一般說法,是當年的「理民府」有過場火災,有關文件都燒掉了。
又例如有人說漫畫「李小龍」當年隨報紙附送的一套撲克牌,一天送一張,連續 52 天,而52 張中有一張特別難找,因為那天香港十號風球,很多書報攤都沒營業,市民亦少外出購物所致。
經年的漫畫贈品,在二手市場有價,一套撲克牌,欠缺一張便價值不同,若有當時,就算是十號風球也會冒雨出外購買。
這種「事後孔明」式的說話,唯有一笑置之。像剛掃過香港、澳門地區的「天鴿」來說,狂風大雨樹塌水浸,身歷其景才能感受到大自然威力之強勁,如果在昨天風勢最勁時,叫人替你外出只為買份報紙,不招來責罵才怪。
2017年8月23日 星期三
舒適食肆
挑選食肆時,食物質素太差,應該不 OK 吧?但也不敢說得那麼肯定。肯定的一點是,若兩家食肆,食物水準相差不遠時,能否坐得舒適,是我選食肆時的一大關鍵。
坐得舒適,是除了周圍環境和店舖陳設等「硬件」因素外,還包括其它「軟件」因素的一種「有機結合」。
也算「硬件」因素之一的,是座椅。對我而言,座椅的高度、硬度相當重要,還有「可靠度」───椅子太矮的話,雙腿屈膝時形成銳角,就座時不適,坐久了要起身也辛苦;若椅子不太承托得起體重,又不想跌個四腳朝天的話,所謂「坐著」,變成「半凌空」,其辛苦可知;至於有靠背的椅子,永遠優於沒靠背的椅子,當然。
我較喜歡在廂座用餐,有位同事則喜歡挑選獨立的桌子。有些座位,本不是廂座,不過二人對坐時,一方坐在長沙發,一方則是獨立的椅子,也有些廂座的感覺。
廂座以外的桌子,是圓形還是矩形,對食肆的整體感覺影響頗大。若可坐同樣人數,人數少的話,我愛坐方桌,若人數多,便是圓桌之上,互相聊天較易,不過當食肆採用圓桌而桌子之間距離不足時,顧客所坐的椅子靠背常碰撞,便很不舒服。
當打算進食完畢後,還賴著和友人聊聊的話,自然不是每家食肆都可以,這除了看食肆的類別外,還要視乎個別店舖的興旺程度,及店家的接受程度,若店家常以言語、行動、眼光催促的話,當然不會叫人談得舒暢。
「人和」也重要,有些食肆主管常喜在顧客面前教訓下屬,大聲責罵,叫人煩厭,根本不想久留,更別說享受了。
坐得舒適,是除了周圍環境和店舖陳設等「硬件」因素外,還包括其它「軟件」因素的一種「有機結合」。
也算「硬件」因素之一的,是座椅。對我而言,座椅的高度、硬度相當重要,還有「可靠度」───椅子太矮的話,雙腿屈膝時形成銳角,就座時不適,坐久了要起身也辛苦;若椅子不太承托得起體重,又不想跌個四腳朝天的話,所謂「坐著」,變成「半凌空」,其辛苦可知;至於有靠背的椅子,永遠優於沒靠背的椅子,當然。
我較喜歡在廂座用餐,有位同事則喜歡挑選獨立的桌子。有些座位,本不是廂座,不過二人對坐時,一方坐在長沙發,一方則是獨立的椅子,也有些廂座的感覺。
廂座以外的桌子,是圓形還是矩形,對食肆的整體感覺影響頗大。若可坐同樣人數,人數少的話,我愛坐方桌,若人數多,便是圓桌之上,互相聊天較易,不過當食肆採用圓桌而桌子之間距離不足時,顧客所坐的椅子靠背常碰撞,便很不舒服。
當打算進食完畢後,還賴著和友人聊聊的話,自然不是每家食肆都可以,這除了看食肆的類別外,還要視乎個別店舖的興旺程度,及店家的接受程度,若店家常以言語、行動、眼光催促的話,當然不會叫人談得舒暢。
「人和」也重要,有些食肆主管常喜在顧客面前教訓下屬,大聲責罵,叫人煩厭,根本不想久留,更別說享受了。
2017年8月22日 星期二
2017年8月21日 星期一
2017年8月20日 星期日
搾盡
Blog 友說讀某作家自傳,提及從前因作品有銷路,出版社常施加壓力,迫逼生產更多的小說。不久前重溫「無線電視」一個節目,訪問林家棟,談及昔日在離開電視台之前,身為一線小生,每天日接夜夜接日的拍攝劇集,苦不堪言的情況,想必類近。
有朋友在保險公司工作,成績不俗,公司的壓力,則在力促那朋友「Build Team」,即是不想他只自己努力找生意,而是希望他招聘下屬,以團隊的方式運作,憑更多的人力資源,取得更高的生意額。那朋友對此方式並無興趣,但在公司力催下終於踏上建立團隊之路,期間要兼顧團隊間的協調事宜,煩惱多了,且又因花了不少時間在管理上,個人的生意額又見下滑,這種「吃力不討好」的狀況經過兩三年,才下定決心,跟公司爭取,退回從前作「Happy Agent」( 快樂中介 ) 的生涯。
在公司的角度,一定希望替自己賺錢的人成功,但矛盾的是,又不想他們太過成功,否則他們努力的雄心便會削弱了。有些公司,在前線銷售人員的薪酬制度上,加了限制,若銷售人員有單生意能取得異常豐厚的佣金,那筆佣金卻不會一次過發放,目的當然是害怕銷售人員「發市當三年」,收到鉅款後,便有一段長時間沒動力再去找新生意了。
作家和出版社,銷售人員和公司,彼此之間,既是合作夥伴,又存在爾虞我詐的猜度,有時行事,甚至會有點兒無所不用其極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