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的日子,大概每年會到影樓拍一次相片,其中一張會貼在學校手冊的資料頁上,其餘的便作它用。那時候拍一款相片是可以周圍通用的,現在已經未必可行。
就以各種政府部門的證件申請為例,所接受的證件標準,便都有違背的,有些特別要求背景是白色,有些則特別指定不能是白色的,也不必說其它種種如視線如何如何、服飾如何如何的指示了。
無論是證件所需也好,是求職或其它申請都好,通常都是要求「近照」的,所以近年每次拍攝的相片,幾乎都是新拍;當每次得到的相片至少也有四張時,用了一張,另外的三張便一直積存著。
現在那些多出的相片,堆放了好一些,相當浪費。
網頁
▼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報刊頻率
在街頭上又收到一份免費報紙,共三張 A2 大小紙張對摺,無釘裝,內容絕大部份是廣告。
這份報紙,定位是「地區報」,我收到的這份上有著「元朗」二字,的確,在內落廣告的商家都是在那區中經營業務的。至於報名,我估計應讀作「EC DAY」,中文叫「輕鬆啲」,書面語意思即「輕鬆一點」。
第一版的報頭上,有「DAILY」的字眼,但出版頻率卻是「每月 1 號出版」。那為何不叫「MONTHLY」呢?真是奇怪。反而廣告宣傳同出版社另有一份「EC MAGAZINE」,也是月刊,不過刊名既不涉及頻率方面的字眼,便沒所謂了。
市面上的書報,出版密度多是以「周」和「月」為單位,有周刊、雙周刊、月刊、半月刊、雙月刊等;出得較疏少許的有季刊,出得較密少許的有十日刊,或叫旬刊。長篇港漫「古惑仔」現在是「三日刊」,在行業的歷史中,應是前無古人,也應是後無來者吧。
這份報紙,定位是「地區報」,我收到的這份上有著「元朗」二字,的確,在內落廣告的商家都是在那區中經營業務的。至於報名,我估計應讀作「EC DAY」,中文叫「輕鬆啲」,書面語意思即「輕鬆一點」。
第一版的報頭上,有「DAILY」的字眼,但出版頻率卻是「每月 1 號出版」。那為何不叫「MONTHLY」呢?真是奇怪。反而廣告宣傳同出版社另有一份「EC MAGAZINE」,也是月刊,不過刊名既不涉及頻率方面的字眼,便沒所謂了。
市面上的書報,出版密度多是以「周」和「月」為單位,有周刊、雙周刊、月刊、半月刊、雙月刊等;出得較疏少許的有季刊,出得較密少許的有十日刊,或叫旬刊。長篇港漫「古惑仔」現在是「三日刊」,在行業的歷史中,應是前無古人,也應是後無來者吧。
2018年11月15日 星期四
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去世的邏輯
金庸去矣,叫人嘆息。多聽到人說,他的去世是華人文學界的損失,胡思亂想之下,覺得有個邏輯上的問題。
在去世之前多年,金庸已經沒有新的作品;若他仍然在世,很可能也是至今都不會有新的作品面世。他的離去與否,並不會影響世上金作的多寡,原則上,對文學界所造成的損失是「零」───也即是說並無造成任何損失───才對。
現在我們談論金庸的文學成就,主要就是集中在那十四五部小說之上,而那些作品,在半個世紀之前,已經存在了;由那些作品衍生出來的二次創作,又影響了許多的人,但這一切,與金庸仍在世與否,似亦無關係。
這篇網誌,並無任何目的,純粹為一陣亂想,作個記錄而已。
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2018年11月11日 星期日
「光棍節」
商人借助本來已有的節日造勢,令到如聖誕節、情人節等成為不少人心目中,定要買禮送禮的日子,帶來的利益龐大之至,惠及全球。
完全在當代由零開始創造出來的「節日」,例子不多,「光棍節」是其中之一。「光棍節」者,陽曆 11 月 11 日也。
因為這個日子用阿拉伯數字寫出來,有四枝短棒模樣,而在中國語中,形容單身男子有「光棍」一詞,於是便有人想出了個叫「光棍節」的日子,說特為所有單身男子而推出網上購物的優惠,折扣吸引,但只限在那一天內的交易,在最初出現的那次,市場哄動,成績斐然。之後,陸續有來,成為固定活動。
繼續而來的「光棍節」,名堂依舊,購物的人自然不限於「光棍」。這個「節日」,值得商學院作出學術研究、分析及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