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日子易記,所以這一天生日的兩位老朋友,每年都記得去打個招呼送上祝福。
疏於與朋友聯絡及會面,兩位老朋友中,一位最近兩三次碰頭,都是在街上偶遇到站著談幾分鐘話便是;另一位更誇張,粗略地算一算,應有約二十年沒見過面了。二十年!
有些朋友,沒見面久了,大家其實也沒有太多共同話題,但是奇怪的是,大家說話的節奏和習慣都保持著的話,一起談天時,彷彿回到了從前時,類似的氛圍之下,拈來什麼話題都可以聊下去,與相距多久沒見過面,好像沒有相關。
網頁
▼
2020年2月21日 星期五
2020年2月20日 星期四
2020年2月19日 星期三
2020年2月18日 星期二
短篇?
與國內一位作者透過電子通訊軟件「交談」( 只以文字而無語音 ),聽說有篇短篇小說,於是表示有興趣一看。
之後收到一篇小說,打開閱讀了略看了看,Page Down 又 Page Down 了十多次,猶未見底,於是問那作者那「短篇」何在;之後再收到同樣的檔案一次。我彷彿明白了些什麼。
我問:「十幾萬字好算短篇?」
答案是:「對於我們網絡作家來說,30 萬字以下的小說都叫短篇。」「我們的大長篇應該是在 300 萬字起,長篇應該是在 50 萬字起。」「所以十幾萬字的話,在我們看來確實是短篇。」
真是大手筆!
最後我的回應只能是:「小說太長,生命太短。」信耶?
之後收到一篇小說,打開閱讀了略看了看,Page Down 又 Page Down 了十多次,猶未見底,於是問那作者那「短篇」何在;之後再收到同樣的檔案一次。我彷彿明白了些什麼。
我問:「十幾萬字好算短篇?」
答案是:「對於我們網絡作家來說,30 萬字以下的小說都叫短篇。」「我們的大長篇應該是在 300 萬字起,長篇應該是在 50 萬字起。」「所以十幾萬字的話,在我們看來確實是短篇。」
真是大手筆!
最後我的回應只能是:「小說太長,生命太短。」信耶?
2020年2月17日 星期一
雜誌如繁星
在 Facebook 上看到一位書商朋友的帖子中,有一本談過去雜誌的書本。
以現在香港的情況為例,在某個時期的某一地方,仍在出版的雜誌可能已經較前銳減了許多,但若把在不同地方不同時期的所有雜誌都綜合起來,作一個整體的回顧,亳無疑問,一定可以用「百花齊放」、「多如繁星」來形容。
出版過的雜誌,真是什麼題材都有,當中很大部份是迎合市場的需求而推出,但不少卻是因為出版者本身的熱情而發起,他們感興趣的題材,便認為別人也應該感興趣,而推出了他們自己想看的內容;那許許多多的雜誌,絕大部份都己消失了,而且許許多多的「壽命」都是短得出奇。
但就算我們現在回看,認為製作十分粗糙的一本雜誌,出版了只一期已經沒有後續了,往往也可以看出製作人投放了很多的精神和心機,他們出版第一期書時,是以後還可以有後續的,沒想到市場殘酷,那一期創刊號便已成永闕了。
一次過回顧那許多的老雜誌,應該是件樂事。
以現在香港的情況為例,在某個時期的某一地方,仍在出版的雜誌可能已經較前銳減了許多,但若把在不同地方不同時期的所有雜誌都綜合起來,作一個整體的回顧,亳無疑問,一定可以用「百花齊放」、「多如繁星」來形容。
出版過的雜誌,真是什麼題材都有,當中很大部份是迎合市場的需求而推出,但不少卻是因為出版者本身的熱情而發起,他們感興趣的題材,便認為別人也應該感興趣,而推出了他們自己想看的內容;那許許多多的雜誌,絕大部份都己消失了,而且許許多多的「壽命」都是短得出奇。
但就算我們現在回看,認為製作十分粗糙的一本雜誌,出版了只一期已經沒有後續了,往往也可以看出製作人投放了很多的精神和心機,他們出版第一期書時,是以後還可以有後續的,沒想到市場殘酷,那一期創刊號便已成永闕了。
一次過回顧那許多的老雜誌,應該是件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