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心細想,不自然之處,在於截然而完,欠缺了平時常見的一些拉遠鏡頭、淡化畫面等的處理,所以當觀眾有所期待而得不到時,便覺不夠齊全。
上述的一些常見拍攝技巧處理,想來其實也是在於把「突然停止」加上個「漸」字,變成「曳然而止」,把鏡頭上變化從「Cut」改成「Fade Out」,觀眾便會容易接受些了。
有家麵包店,招牌之上,以英文店名為主,另有個小得多的中文店名,不是尋常的電腦字體,而像是手寫的字跡,筆跡且頗稚嫩。
因而回想起我過去的一個經歷。
大學時期最後的暑假,透過一個國際交換生計劃,到歐洲某國工作了大半年,當時我只是短期合約,所以不會有名片,不過我還在職時,公司正式聘用了一位華裔員工,卻是需要印製名片的。那張名片上,需要有員工的中文姓名,那年頭,中文打字還不流行,本身是全洋人的公司更沒有中文電腦軟件設備,所以結果是由我手寫那姓名,之後當成圖像般製版,印在名片上。
那時我的手寫字,雖已極力追求漂亮,事實卻是相當稚嫩的,現在看這招牌上的中文,勾起了當年的回憶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