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風球預告

「香港天文台」的軟件,現在都不是由「初成型」開始預告熱帶氣旋的走向了,已經是由「未成型」開始。

都說香港未來一兩天將會打風,看「天文台」的預告卻只有個氣旋將在日本附近形成,以為大家就是指它,心想它都未出現,又尚遠,預計走向又是離開香港的,為何那麼早便害怕?結果忽然便掛了一號風球,原來有個新的氣族在近著香港的海上平空出現,所以不出現則已,一出現便已在警戒圈內了,立時便掛上風球。

那個本來預計出現那較遠的熱帶氣旋都已有命名了,這個忽地影響香港的氣旋,還連名字都未有哩。

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校對疲勞

多年之前,在當時的部落格平台 Yahoo Blog 上同名的地盤「龍之天地」,斷斷續續地貼出過一些短小說,當中選出的一批,現正校修,都已進行了一段時間,至今,已到尾聲。

小說的校對工作,無論內容多或少,無論寫得精彩與否,相同的內容一校再校,會出現「校對疲勞」。───實際身體上也真會很疲倦,而且看著眼熟的內容時,容易出現「這裡都已看過 X 次了,應該可以快看一遍足矣,不必再細閱了吧」的想法,結果往往證實,當中果然有錯漏之處,沒能在出版前找到出來。

有過多少編輯校對經驗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十分奇怪,每一校總會找出一些新錯漏;若是沒有找到,很大機會不是「沒有錯漏」,而是「沒有找到出來」。

應付「校對疲勞」,有個做法,就是「信任之前自己的工作」,有過一兩次逐字細校後,之後每次只看對上一次找出要改動的地方,看是否改了,是否改得正確;於是找出的錯漏會漸漸減少,直至全無。但這做法也有要注意:有些改動太大,可能會波及排版,排版的變動又可能導致出現新的扭曲;若忽略了之前沒問題的地方,是有可能出現新問題的,結果便會有檢漏了。

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三角紙巾

現在的食肆,有的會為食客提供免費紙巾,有的並不提供,有的雖無免費紙巾卻有可付錢加購的。免費提供的紙巾,有的食肆安排,是預設每位食客一張,有的則是放置在桌上或一旁,任由食客取用。

紙巾可大可小,可厚可薄,質料也可有很大差別,於是若食肆為食客提供免費紙巾,不同的選擇下,成本可以相差頗遠。

近日光顧一家茶餐廳,店員派發的一套餐具下,附有的一張薄薄的紙巾,紙巾兩折之後呈三角形,這種安排,相當懷舊,現已不常見。先父多年在飲食業工作,這種紙巾折法,有時在我們的家中亦可見,我也懂得摺。


個人經驗,這種紙巾若用作抹汗抹嘴,很容易破爛,就算食肆有提供,倒不如用回自己隨身的紙巾或手帕更好。不過若是面泛油光,這種紙質,跟高貴的吸油紙差不多,用來抹臉,油光頓滅,叫人會清爽許多哩。

2025年7月2日 星期三

點心級別

在廣東一帶,喝茶吃點心的地方,有茶室、茶樓、茶居等;環境不同,伴隨提供的食物種類也不同,不過點心則必有。

不同的時期,售賣點心的方法,也有些變化,有時餐後要收銀時,店員要先計算清楚客人桌上的空碗空碟空蒸籠數目,有時在客人開始食用前已先在一張「點心紙」上作好記錄;不論是什麼方式,細算之時,都要先把點心分了類,才能計算、總結算,因為點心有平貴,不同級別者,價錢不同。

傳統上大路的分類,「小點」、「中點」、「大點」,一看便知哪種應該比哪種價高或價低;後來以創新手法、創新食材製作的點心面世了,要收更高的價格,比「大點」還要貴,怎算?之後出現了如「特點」、「頂點」等分類。

無論以食材貴賤計,或是以售價計,「頂點」中既有個「頂」字,應已是高得不能再高了吧?不!因為食肆創新,是沒有盡頭的;到新的點心出現了,需要「更高價錢」時,又應如何歸類?只好又再構想出些新名稱來了。

到一家陌生的食肆光顧時,若見到點心被列作「超點」、「佳點」、「精點」、「美點」,又怎知它們和「特點」、「頂點」如何相比?是否一定比「小點」、「中點」、「大點」高?若是價錢表上只有食物名稱、價錢和分類,而沒有一張宏觀比較的「點心級別表」,還真不敢隨便下單點餐哩。


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小辣不小

翻看一些上世紀 80 年代所出版,關於飲食的書籍,當時的作者認為中國大陸包括四川、湖南、貴州等地方的菜色太辣,香港人絕不能接受到,所以不會在本地流行。到了現在,情況如何,已經不必多言了。

向來我並非不能吃辣,但也不能接受太辣;初次幫趁「譚仔雲南米線」時,想試吃他們的辣,又害怕過份了吃不下,結果浪費了食物,所以點餐時,便想:「只點個『小辣』好了。」幸好因之前在另一店家中,聽過在「小辣」之下,再有個「BB 辣」的 ( 意指「這種辣度,在能吃辣的人眼中,只適合給嬰兒食用」 ),多口一問店員,才知原來「小辣不小」,及時把我那碗米線,改了個更低辣度。

當時的店員,嘗試跟我講解,那「小辣」下面,尚有什麼級別,但是聽得我一頭霧水,完全不明白那些「5 小」、「4 小」、「3 小」等級,何者辣過何者,程度差別如何;後來,在「譚仔」的餐單上,看到有個如下的圖像化「辣度表」,答案便一目瞭然了。






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嗟來之食

同區本已有幾家「麥當勞」,是日再添一家,更近我家居處,規模也不小。

比較早期的「麥當勞」及「肯德基」等連鎖式快餐店,購買食物的流程常是單線性的,跟那時期的銀行主流安排類似,有不同的櫃枱,各自排起人龍,輪到哪位顧客,那顧客向店員點餐,付了錢後,有關店員便去張羅食物,顧客領齊了食物離開了,才輪到下一位篢客點餐。

後來,也是和銀行的主流安排有點兒同步,可以同時開有多個櫃枱,但是顧客排的隊變成歸一,排最先的顧客看到哪個櫃枱有空便去那兒,點餐、付款、取食物。

又再近期些,有些連鎖店將收錢出單和安排食物兩個環節分流了,收錢的有理沒理一直出單,至於取了單的顧客再要等待多久,才能取得食物,便和收銀員無關了。很多次───很多次看到這樣的情況:收錢的員工效率高,連準備食物的員工效率也高,但把食物按單分配好後再讓顧客拿走的環節,卻出現了「瓶頸」,員工應付不及,輸送帶送來的食物在出口位置堆積亂成一團。

每一次留意到那樣堆積著的食物時,便會想起古書中「嗟來之食」之說。

有些新派的連鎖店門市,減低了透明度,顧客在取餐櫃枱前等待,只會看到已可取的食物,及通知顧客可取餐的叫號顯示,廚房中的情形,完全看不到了。廚房是否混亂?「眼不見為乾淨」,顧客當是沒有問題可也。

2025年6月29日 星期日

平郵

南洋朋友寄來物品,因不緊急,所以寄了「平郵」,也就是「船運」了,是我至少近十年來首次採用這種郵遞方式。

日常投寄郵包到外地,多不是很大很重的,所以一般而言,我直覺上已經預設了是寄「空郵」;有時郵政局的職員計算後,會好心提醒,在我的情況下,改寄「快遞」,會價錢更低而以更短時間送達,我自然便採納了。

「平郵」寄件,需時當然會比「空郵」多,但要多出的程度,卻不太肯定。像這次我是收件的一方,預計個多月可到手的物品,前後足逾兩個月才抵達。因為什麼原因呢?不知道。利用郵政局的查詢系統去追蹤,中間一大段時間,只知道是「已離開寄件國家,而未到達目的地國家」,僅此而已。

遙想昔日,就算寄封信到本地收件人,之後對方隨即回信一封,往返之間,也要差不多一個星期時間,才有望收到回信的,很為自己的耐性大退而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