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校對疲勞
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三角紙巾
2025年7月2日 星期三
點心級別
在廣東一帶,喝茶吃點心的地方,有茶室、茶樓、茶居等;環境不同,伴隨提供的食物種類也不同,不過點心則必有。
不同的時期,售賣點心的方法,也有些變化,有時餐後要收銀時,店員要先計算清楚客人桌上的空碗空碟空蒸籠數目,有時在客人開始食用前已先在一張「點心紙」上作好記錄;不論是什麼方式,細算之時,都要先把點心分了類,才能計算、總結算,因為點心有平貴,不同級別者,價錢不同。
傳統上大路的分類,「小點」、「中點」、「大點」,一看便知哪種應該比哪種價高或價低;後來以創新手法、創新食材製作的點心面世了,要收更高的價格,比「大點」還要貴,怎算?之後出現了如「特點」、「頂點」等分類。
無論以食材貴賤計,或是以售價計,「頂點」中既有個「頂」字,應已是高得不能再高了吧?不!因為食肆創新,是沒有盡頭的;到新的點心出現了,需要「更高價錢」時,又應如何歸類?只好又再構想出些新名稱來了。
到一家陌生的食肆光顧時,若見到點心被列作「超點」、「佳點」、「精點」、「美點」,又怎知它們和「特點」、「頂點」如何相比?是否一定比「小點」、「中點」、「大點」高?若是價錢表上只有食物名稱、價錢和分類,而沒有一張宏觀比較的「點心級別表」,還真不敢隨便下單點餐哩。
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小辣不小
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嗟來之食
同區本已有幾家「麥當勞」,是日再添一家,更近我家居處,規模也不小。
比較早期的「麥當勞」及「肯德基」等連鎖式快餐店,購買食物的流程常是單線性的,跟那時期的銀行主流安排類似,有不同的櫃枱,各自排起人龍,輪到哪位顧客,那顧客向店員點餐,付了錢後,有關店員便去張羅食物,顧客領齊了食物離開了,才輪到下一位篢客點餐。
後來,也是和銀行的主流安排有點兒同步,可以同時開有多個櫃枱,但是顧客排的隊變成歸一,排最先的顧客看到哪個櫃枱有空便去那兒,點餐、付款、取食物。
又再近期些,有些連鎖店將收錢出單和安排食物兩個環節分流了,收錢的有理沒理一直出單,至於取了單的顧客再要等待多久,才能取得食物,便和收銀員無關了。很多次───很多次看到這樣的情況:收錢的員工效率高,連準備食物的員工效率也高,但把食物按單分配好後再讓顧客拿走的環節,卻出現了「瓶頸」,員工應付不及,輸送帶送來的食物在出口位置堆積亂成一團。
每一次留意到那樣堆積著的食物時,便會想起古書中「嗟來之食」之說。
有些新派的連鎖店門市,減低了透明度,顧客在取餐櫃枱前等待,只會看到已可取的食物,及通知顧客可取餐的叫號顯示,廚房中的情形,完全看不到了。廚房是否混亂?「眼不見為乾淨」,顧客當是沒有問題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