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經過報攤,見有人龍;知道是在排隊購買所謂「最後一份」的「蘋果日報」。
這一天的該報,據說會印 100 萬份,若按平時每天約 10 萬份的銷量計算,若平時購買 1 份的人都買上 10 份,便可售罄了,但當然,算盤不是這樣打的,報社定是預算了會有平時不購買的顧客出現。
香港人口約 750 萬,計算起來,可說是「每 7.5 個人爭購 1 份」;而當一些年齡低於 10 歲者我們可以假設並無自行買報的行動,而本地人口之中又不會人人想買這份報紙,總結而言,粗略計算,可能是變成「每 2 ~ 3 個人爭購 1 份」的局面。但即使如此,每個人僅買作「自用」的話,也不會出現如此明顯的「斷市」狀態,當中當然有「人為」的因素。
有人囤積居奇,上百份數十份的買走,即日已見在公開高價而沽,自然是立心不良;可能存心多買幾份,「怕親朋戚友買不到」,結果是「好心做壞事」,讓他們所擔憂的事情真的出現了,令「預言自我實現」,則是反映了個人的無知和短視;若「同路人」真的那麼多,認識的人當中,知道也會多買幾份的,便沒信心對方會讓些給自己,而非要自己也自行囤貨不可?可見潛意識中,信賴亦不是太大吧。
一次購報,可見幾許人生。
幸好我要買幾本漫畫書,該報攤不必我也輪候付款,否則亦只好另覓它處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