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1日 星期六

物業管理公司

家居附近的基建工程,出現意外,導致輸水管爆裂,街道一度水淹。因要修理,而要停水,周邊一些屋苑和村落都受影響。意外發生在下午,可能因為不算十分急需,所以政府部門安排了在夜深時份,才停止供水給那些住所,這便可以令到對居民的影響較低。

短短不足一天之內,事情不斷變化,且又涉及多個工作單位,需要緊密溝通,又要把結果通知會受影響的屋苑居民,這些工作,主要都是由管理公司協同工程人員進行。由是,一些管理員和工程人員本來應已下班的,也需要加班,通宵工作。

停水時間,曾聽過最長的版本,是晚上十一時開始,至次日早上七時半,達 8 個多小時,結果公佈是在十一時半才開始,計劃 3 小時內完成;最後,不止順利完成目標,時間更比原定更短。

事件的變化,屋苑居民主要透過 Whatsapp 群組通訊,再由監守門戶的管理員,主動向進出經過的人通告,而沒有特地登門去告知所有單位;故此若有些人整天沒有出入,而又沒有加入屋苑的 Whatsapp 群組,便有可能事先不知道有停水一事?假如那些人是早睡的,一覺之後,事情已過去了,他們可能也不會覺得管理公司職員所做,有什麼值得特別讚賞哩。

2025年1月10日 星期五

餵食

人在外出,常有機會可見到小朋友進餐,不少時候,都有叫人不耐煩的場面。那些場面,自然多是發生在食肆之中:小朋友進食得一身骯髒或是周圍骯髒,因有理由接受,反而不會令自己很不快;更多的是小朋友不肯進食,可能還要到處跑動,而他們身邊成人硬是要他們進食,不斷呼喝,這種場面,更是煩擾。

那些「小朋友」可能是嬰兒,也可能是小學生般的孩童,甚至有更大年紀的,不一而足。

因為上述所謂的「最煩擾」場面,所以我一直以為吵鬧的「動態場面」才叫人難以按捺,到了近期,漸多見到一種「餵食」的場面,是靜態而又進行順利的,原來亦叫我看不過眼。那種「餵食」的典型模式是:小朋友手拿著手機或玩具把玩,投入到自己的世界,而身邊成人把食物載到一枝羮匙之上───往往還要小心地把食物邊緣弄得整齊,送到小朋友口旁,小朋友自然動作「飯來張口」,手上的手機或玩具世界仍然不斷。成人定時餵一口,小朋友定時吃一口,進行順暢,一碗食物,小朋友吃得乾乾淨淨,目的完全達到了,但這種「成功行為」,算是什麼!

若社會的下一代,是班連自己拿起餐具進食都不會的「棟樑」,世界的前景,怎不叫人擔憂。

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故事節奏

早前黃玉郎先生重掌他的「親生兒子」───經典香港漫畫「龍虎門」。本來的「龍虎門」出版至中途時,黃玉郎曾與現今版權持有人洽商好,把故事從頭再編寫一次,「舊瓶新酒」,稱為「新著龍虎門」;至於本來的「龍虎門」便順應作了一個結局。

這港漫作品之後又因為各種原因,製作團隊易手過多次,大家採用不同的風格續寫故事;讀者數目不斷起伏,口碑評價亦是差異甚大。黃生這次再掌舵,以「金著龍虎門」之名把「龍虎門」重新出發,又有不同做法:說是重啟,又不是從頭開始,而是假設故事已去到「羅剎教」一節的尾聲,前事不計,專心寫好「當下」及「未來」,打算給故事以一個階段性結局,之後再展開全新創作的故事。

黃生雖是「龍虎門」的原作者,心中創作的火焰仍熾,以畫說故事的功力仍高,但說到底,每個人的繪畫風格不同,「百貨應百客」,不同的讀者比較各階段的「龍虎門」效果,便有不同的看法;對於「金著龍虎門」暫時的幾期故事,有人讚不絕口,也有人作出劣評。那些劣評,從前的讀者也許只有藏在自己心中,現在的人因為科技發達,個個都可在網上自行發表了,亦沒有什麼限制。

不得不佩服黃生,那些評語他也不是接收不到的,但在接納上反應上,適當而為,全沒有被讀者所提出所建議牽著鼻子走,輒改自己本來的故事脈絡,不疾不徐地繼續演繹構想好的內容。讀者是顧客,意見不能忽略,但又不能盲目地全盤接受,迷失自我;普通商品如是,商品是藝藝術創作品,更如是。

之前的「新著龍虎門」開首成績不錯,後來質素開始下滑,我認為就是因為太受讀者意見左右了,內容及角色盲目開展,許多橋段都沒寫好,結果銷量下跌,連口碑也不保,真是可惜。至於如何在讀者回應之下,把持得住呢,這一點其實要做到,亦不容易,所以黃生才更值得佩服。

2025年1月8日 星期三

直播節目

電視台除了新聞報導外,還有一些綜藝節目是以「現場直播」的方式推出的,不過並非主流;甚至中午左右時段播放針對「婦女觀眾」的節目,從前是直播的,現在也已改成錄播了。

但是另一邊廂,收聽收音機時,那些電台節目則幾乎全是直播的。

以性質而言、以操作而論,電台那些純聲音的節目,應是比起電視台那些聲畫合一的節目,更適合以錄播方式推出的;而且電台節目中,很大部份都沒什時效性,即使先錄音下來,到時再作播放,也不會有什麼影響,偏偏現實的安排就是如此,若有主持人有事不能開播,寧可找人替代,也不改錄播。

假如,萬一,電台節目真的換成全部錄播,被我知道了,我很可能會覺得電台和 YouTube 等音訊/視訊平台都無差別了,因而削減了收聽電台的興趣,但這又是否電台方面的考慮呢?不得而知。

2025年1月7日 星期二

食用限期

現今監管制度下,有些食品可以說是沒有食用限期的,但一旦公開售賣,便要在包裝之上,加上個「食用限期」或「最佳食用日期」。

基於成本及方便程度的考慮,通常不同批次的食品包裝都是相同的,只是因應各批次生產的日子,把那些食用日期加印在包裝之上。由於是加印上去,日期所在的位置、顏色、格式等等,便未必次次固定,也因如此,要想找出它們來,便好像次次都有困難。

別說希望能迅速找到那些日期,很多時貨品在手,上上下下前前後後翻來覆去尋找許久,都無所獲,所以也不求快了,能找到出來已經很好了。

2025年1月6日 星期一

「六合彩書」

這裡以「六合彩書」稱之的,是在報攤中可見的一些巨型雜誌,那「指引人如何投注『六合彩』並勝得大獎之方法」的性質簡化而來的一種叫法。以下先來一些聲明:一我不肯定它們是否另有什麼別的名字;二是我從未翻看過任何一本這類雜誌;故此三我並不真的知道它們的性質真如上所述,只是我「想當然耳」。

不同的國家及地區,往往都有當地的「鉅獎遊戲」,在香港具代表性的,便是「六合彩」了。

經過報攤,看到一位像是華裔又像是遊客的女士,看過一大堆不同的「六合彩書」,想要買,又不知如何抉擇。我路過而遠走了前,未及看到那女士最後如何,但心中早就認為,她選購任何一本,都是沒分別的。明白「六合彩」操作者,當清楚那幾乎是純粹依靠運氣的博彩設計,所以會想到出版「六合彩書」的人已奇怪,真有人購買便更怪。

圍繞著「六合彩」這簡單遊戲,若要我把那麼厚厚的一冊白紙填滿文字,無論字體多麼大、周圍如何作出留白,都不是容易的事啊!

2025年1月5日 星期日

經典燈罩


坐在大型連鎖快餐店中,抬頭看去,咦,他們使用的燈罩,和我從小在街市中看到那些小販店中,用的幾乎一樣。

───最不同的,就是從前見到的,不論是街邊攤檔或是店家中,那些燈罩幾乎一律是鮮紅色的,而這連鎖快餐店中用的,顏色則較清雅。

那種紅色燈罩,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早已和傳統街市掛勾起來,所以任何懷舊地方,一經採用,便自然會產生出一份「古意」。倒沒想過就算不改變這種燈罩的外形,只是把顏色轉換,已經可以配合新潮的室內裝修設計,毫無違和感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