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當然有唱功,而且他也有不少金曲。他唱歌,一向以個「穩」字見稱,曾經,在宣傳時,唱片公司以「零瑕疵」來形容他的歌藝,而他也始終保持著一定的水準。
近年,他的曝光率不算很低,但歌唱事業卻似停滯不前了;以我一個不大緊貼樂壇發展的人來看,他的新歌都不及舊歌吸引。
有位長輩有次在電視看到李克勤的演出,形容他是「說話而非唱歌」。───這似是他近年最大的問題。若干年前李克勤有三兩首歌曲,同樣都是一連串長長的歌詞,他唱來控制自如,快而不急,字字清晰,令人讚嘆;之後他的歌曲一而在再而三的出現類似的演繹,漸漸便過多了,變成賣弄技巧為主。
他在中國大陸的歌唱比賽中,其中一場令觀眾讚賞的表演,是跟郎朗的鋼琴伴奏一同表演,那表演雖精彩不過只是重複曾在香港出過的招數。感覺上,他現在的表演是計算太多。
以李克勤的天資和實力,以這幾年來他在樂壇的表現,我認為是浪費了。
2016年11月5日 星期六
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
凝結的時空
常會用到 Google Map 的實景功能。在工作上,可以先對自己不熟悉的樓盤環境有個約略的掌握;在私,即使計劃海外旅遊,若可以的話,有時也會在網上先到有關地區「巡視」一番。
這樣的全景記錄,當然不會對每一個地方、每一條街道不斷地進行更新的,所以很多時在 Google Map 上看到的「實景」,都已是過去式。
我發覺很多實景圖下面都標註著是在 2001 年拍攝的,應該是在那個時期,進行過一次較大規模、較全面的拍攝,之後,便都是在那基礎上的微調更新了。於是,我們在網上便看到幾年前「凝結」住的景物,對比現在,見到原來只是數年間的差距,更易感覺到滄海桑田的威力。
2016年11月3日 星期四
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正式授權日本漫畫中文版?
近日被 Facebook 上一個名為「海豹會」的群組納為成員。
日本漫畫進入香港市場,翻譯成中文版本推出,在正式授權之前,有過三個經典,其一是「豪生書局」,其二是「海豹叢書」,其三是「天龍精選」。幾個品牌大行其道時,都是煞有介事地,讓讀者相信它們是確實由日本漫畫公司正式授權的,後來───雖然有人撰文提出過異議───都被認為事實並非如此。
且不論所有這些中譯漫畫的真偽,不能抹殺的事實是它們深深地影響了許多在那時期成長的朋友,令他們產生了極深的情意結,即使年月逝去,亦久久不能忘懷。「海豹會」群組正是當年「海豹叢書」的粉絲所成立,用以結識知音同好。
三大出版社推出的漫畫都在香港市場造成極大迴響,「天龍精選」引入的「城市獵人」,到了今天市場上仍在出版著衍生產品,而且甚多朋友對於主角的名字,只能接受當年「天龍」採用的名字孟波而非其本名,便知影響有多大,但比較起來,還是「海豹」對讀者的滲透力最強,一來是它有一本「漫畫周刊」作為通訊平台,二來還因為它破天荒地推出了會員制、補購站等等運作系統,大大增強了讀者的歸屬感。
所以懷舊日本漫畫的群組出現,不是「豪生」,不是「天龍」,而是「海豹」,有它的道理在。
日本漫畫進入香港市場,翻譯成中文版本推出,在正式授權之前,有過三個經典,其一是「豪生書局」,其二是「海豹叢書」,其三是「天龍精選」。幾個品牌大行其道時,都是煞有介事地,讓讀者相信它們是確實由日本漫畫公司正式授權的,後來───雖然有人撰文提出過異議───都被認為事實並非如此。
且不論所有這些中譯漫畫的真偽,不能抹殺的事實是它們深深地影響了許多在那時期成長的朋友,令他們產生了極深的情意結,即使年月逝去,亦久久不能忘懷。「海豹會」群組正是當年「海豹叢書」的粉絲所成立,用以結識知音同好。
三大出版社推出的漫畫都在香港市場造成極大迴響,「天龍精選」引入的「城市獵人」,到了今天市場上仍在出版著衍生產品,而且甚多朋友對於主角的名字,只能接受當年「天龍」採用的名字孟波而非其本名,便知影響有多大,但比較起來,還是「海豹」對讀者的滲透力最強,一來是它有一本「漫畫周刊」作為通訊平台,二來還因為它破天荒地推出了會員制、補購站等等運作系統,大大增強了讀者的歸屬感。
所以懷舊日本漫畫的群組出現,不是「豪生」,不是「天龍」,而是「海豹」,有它的道理在。
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二
萬聖節化妝
昨晚回到居住的村子中,兩人對面而來,都是化妝成小丑造型,應是前往萬聖節的慶祝活動吧。
香港長久以來是個東西文化匯集的地方,但萬聖節在本地卻一直不普及。印象之中反而是若干年之前,市道低迷,整個城市死氣沉沉的,那年的萬聖節突然熱鬧起來,可能是大家鬱悶已久,需要長時期付出的活動都不敢亂動了,借題發揮在個一年一度的節日中,豪氣點兒一次性消費,倒不必顧慮太多,便忽然投入了;打後各主題樂園及商家推波助瀾,萬聖節成了些氣候。
每看到周街上那些古靈精怪的化妝,便會想起小時候看過的一集「迷離境界」 (The Twilight Zone),說某地忽然出現了一個小丑,大家本來對他頗有戒心,但久而久之,大家慣見之後,已經不以為然,到最後小丑犯了罪,再抹去一直沒有在當地居民面前卸除過的化妝,便自然地消失於人海中,誰人都不能抓到他了。
希望不會有人借助這種「明正言順蒙著面孔」的機會,作出違法之事,令到當局不得不收緊管制才好。
香港長久以來是個東西文化匯集的地方,但萬聖節在本地卻一直不普及。印象之中反而是若干年之前,市道低迷,整個城市死氣沉沉的,那年的萬聖節突然熱鬧起來,可能是大家鬱悶已久,需要長時期付出的活動都不敢亂動了,借題發揮在個一年一度的節日中,豪氣點兒一次性消費,倒不必顧慮太多,便忽然投入了;打後各主題樂園及商家推波助瀾,萬聖節成了些氣候。
每看到周街上那些古靈精怪的化妝,便會想起小時候看過的一集「迷離境界」 (The Twilight Zone),說某地忽然出現了一個小丑,大家本來對他頗有戒心,但久而久之,大家慣見之後,已經不以為然,到最後小丑犯了罪,再抹去一直沒有在當地居民面前卸除過的化妝,便自然地消失於人海中,誰人都不能抓到他了。
希望不會有人借助這種「明正言順蒙著面孔」的機會,作出違法之事,令到當局不得不收緊管制才好。
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亂中之序
公司需要請工程師傅上門,看到他們的工具箱內貌,真是亂中之亂,但是他們要從箱中拿東西出來時,行動卻又迅速而無誤,一口釘是一口釘,一顆螺絲是一顆螺絲,十分利害。
也見過很多人的辦公桌或書房,都是凌亂不堪,主人家找東西時不覺有困難,反而更千叮萬囑別人不要替他執拾;在外人眼中「整齊」的地方,他們反而找不出想要的東西了。
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漫畫發行憶昔
很多朋友在互聯網上分享他們的香港漫畫收藏。有不少書,前所未見;有些從前只在其它漫畫中的廣告見過封面,我沒有見過實物;也有些書我家中也有,但只有最初的一兩期,從沒想過原來竟出版了那麼多期的。
昔日街頭的書報攤甚多,不過漫畫書的發行除經發行商經銷,也有由出版者直接拿書去跟報販洽購寄賣的,所以印量不多的漫畫,絕不是到處都有售,而且同一書報攤,今期有賣,下期未必有,讀者有時便要到處去找。
而且從前的漫畫,基本上還是不定期出版的哩,要到處找的話,便要每天都去到處找,這怎麼可能做到?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