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7日 星期六
熱鬧起來
2021年7月16日 星期五
燙金燙銀
2021年7月15日 星期四
花牌與花籃
2021年7月14日 星期三
銀行黑箱
地產行業與銀行業務息息相關,應該互為緊密夥伴,但現實卻似乎並非如此;各類業主類似「銀行落雨收傘」、「錢多得不用借的人才可獲得貸款」之類負面評論,歷年不絕。
物業市場低迷時,聽到關於「銀行對物業估值不足」的訊息絕不奇怪,早陣子看到網上的一篇文章,則是提醒投資者就算「銀行估值高於業主叫價」,對申請按揭亦未必是好事,因為銀行見業主的放售意向價低於「市值」,便會懷疑當中存在他們未察覺的問題云云。這是否事實呢?恐怕就算是真的如此,局外人亦難以證明。
銀行的按揭、貸款服務,無論透明度多高,一定程度上也是種「黑箱作業」。大家都知道銀行會考慮哪些重要因素,亦知道什麼情形下某因素會造成正面/負面影響,但這一切都不具有必然性,有關部門都是「綜合而言」得出結論,可以說批或不批只在乎銀行的主觀決定,當中不同因素間的正負影響是如何角力,銀行不必詳細解釋,外人亦不得而知。
情況就好像市場上有些物業會不獲銀行按揭,傳聞是因為它們被業界歸作「凶宅」看待;這種「傳說」一定不會成為銀行拒絕申請的正式理由,但有關部門亦一定可以找到其它的「理由」以作反對。又例如銀行及信用卡發行機構在推廣旗下產品時,常有「事先批核」這賣點,若消費者真以為申請該些產品必然成功,發行者會「有發無類」,便太天真了。
出現如此狀況,當然並不古怪,歸根究柢,因經營銀行本質就是一門生意。若說一家銀行仍十分罕有地是家族生意,在比較「獨裁」的經營模式下,可能還會有管理階層選擇放棄獲利機會,而堅守一些創業時設立的理想目標;大型銀行───尤其是上了市的財務機構───持份者 ( Stakeholders ) 眾多,彼此的利益存在衝突,祈求有大量持份者都決定放棄「以利為先」的標準來追求崇高理想,怎會成事?
2021年7月13日 星期二
果然不上心
2021年7月12日 星期一
「倪學」新一波!「倪匡妙語連珠」
「倪學」書本,再添一員,由老朋友王錚 ( 網名「藍手套」 ) 及董鳳衛 ( 網名「大鱷魚精」 ) 合編的「倪匡妙語連珠」,香港「天地圖書」 2021 年 7 月出版,定價 HK$ 128。
此書剛出,還未購買;有緣過目過一些稿件,卻像是未完成的,所以最後出世時的面貌如何,暫時未知。當日的稿件中所見,內容是從倪匡作品中擷取出一些片段,內含精妙的人生見解,即俗語所謂的「金句」也,不過據序文所講,「金句」的出處,除了「衛斯理小說」外,還有取自其它倪作的,而我看到的則全是出自「衛斯理」系列。
倪學其人,因少理閒事,常可旁觀者清,洞察人生各種問題的關鍵竅門,且行事率性,想得到便講得出,小說中多有個人夾議,分享了他對不同世事的見解,讀之可啟發人心,集合起來成為一本「金句集」,不失是個好主意。若不是簡單地順著作品面世次序,把「金句」登出便算,而是把各作品中意思相近的「金句」放在一起,並作一定的「刪除重複」,這本書便會更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