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香港疫情的影響,公司容許一定程度上的在家工作。這在地產代理行業來說,是相當大的挑戰。
後勤的同事,配合電子系統的支援,還較容易遙距工作,前線的地產代理及營業員,是以人為本的崗位,便不容易做到了。
例如有客戶要找某種類的物業,首先,要利用電腦系統根據要求找出合適放盤,若在家中,便未必操作得到。找出來的放盤,現在狀況有否變改?便需要向業主查詢;如遇上業主是大型發展商,有關部門同事也可能因應特別情況在家工作中,一些資料便未必那麼就手了。
篩選出來的物業,想要現場視察一下,若是只看周邊環境,當然容易安排,假如想進入關了門的物業之內,業主便未必安排到人手了。
現在尚未到需要全面在家工作的階段;真到了那時候,情況如何,現在難以逆料,只有見步行步。
2020年2月1日 星期六
2020年1月31日 星期五
「比之前更慘」
英詞有所謂「Good Old Days」,那些「老好日子」在人們口中,總是美好;就算是香港成為疫區的日子,本應不能用個「好」字來形容的,也還是覺得夠好,因為相比而言,覺得身處的此時一刻,比當年更慘。
回想當年,有一段頗長的日子,我們連病人受感染的源頭也茫無頭緒,感染數字天天增加,要預防亦無從,現在的「新型肺炎」則早已確定了性質,並著手尋求醫治方法,而感染人數也是受到控制了,大家卻仍是覺得昔日更好。
當年街頭空空,人人都大嘆生意都沒得做,現今街頭某些地點人們聚集得萬民空巷,個別行業貨如輪轉生意遠超平時,大家還是要說現在比從前更慘。
若可以讓大家從現在時空跳回到昔日的環境下,不知又有多少人會選擇回到舊日的處境中?不過,無論如何,這種「回到過去」的想法是沒法實現的,大家多想亦無謂。
回想當年,有一段頗長的日子,我們連病人受感染的源頭也茫無頭緒,感染數字天天增加,要預防亦無從,現在的「新型肺炎」則早已確定了性質,並著手尋求醫治方法,而感染人數也是受到控制了,大家卻仍是覺得昔日更好。
當年街頭空空,人人都大嘆生意都沒得做,現今街頭某些地點人們聚集得萬民空巷,個別行業貨如輪轉生意遠超平時,大家還是要說現在比從前更慘。
若可以讓大家從現在時空跳回到昔日的環境下,不知又有多少人會選擇回到舊日的處境中?不過,無論如何,這種「回到過去」的想法是沒法實現的,大家多想亦無謂。
2020年1月30日 星期四
疫情今昔
「新型肺炎」來襲,許多人自然地把現時情況和「沙士」時相比較。兩個情況又的確甚有不同。
「沙士」之時花了很多時間在確定病源及傳播途徑方面,而現在在很短時間內,已經找出了病毒的性質,以及傳播的途徑,並已進入研究疫苗的階段。從這角度看,今次情況應該是比「沙士」時較佳的。
但可能就是因為很早已鎖定了傳播途徑,所以大家便集中在購買口罩、防止飛沫的環節,甚至什麼家居清潔、利用「一比九十九消費劑」等等事宜,都鮮有聽聞了;當我們都不知「沙士」從何而來時,全民清潔做得更積極,反而小街後巷都打掃得乾淨哩。
「沙士」之時花了很多時間在確定病源及傳播途徑方面,而現在在很短時間內,已經找出了病毒的性質,以及傳播的途徑,並已進入研究疫苗的階段。從這角度看,今次情況應該是比「沙士」時較佳的。
但可能就是因為很早已鎖定了傳播途徑,所以大家便集中在購買口罩、防止飛沫的環節,甚至什麼家居清潔、利用「一比九十九消費劑」等等事宜,都鮮有聽聞了;當我們都不知「沙士」從何而來時,全民清潔做得更積極,反而小街後巷都打掃得乾淨哩。
2020年1月29日 星期三
2020年1月28日 星期二
加和減
物價向上,每逢春節假期前後,都是食肆漲價的「旺季」。
通常見到的策略是:在新春之時因應特別日子的營業,而把食品售價加上額外收費,然後,過了假期後,一些已加的價格便沒再回落了,於是順勢便加了價。
面對經營成本增加,食肆可以有兩個選擇,一是加價,二是減量。個人認為,加價反而是比較為人接受的,特別是周邊許多的東西都在加價,自己的加價未必十分顯眼,反而當顧客對食物大小份量早有預期時,提供遜於他們所想的,便難討好。
這個新年,某間家居附近的食肆,多管齊下,食物加了價,又兼減了量,而且連質素也保持不到平日的水準,簡直是想趕客了。
通常見到的策略是:在新春之時因應特別日子的營業,而把食品售價加上額外收費,然後,過了假期後,一些已加的價格便沒再回落了,於是順勢便加了價。
面對經營成本增加,食肆可以有兩個選擇,一是加價,二是減量。個人認為,加價反而是比較為人接受的,特別是周邊許多的東西都在加價,自己的加價未必十分顯眼,反而當顧客對食物大小份量早有預期時,提供遜於他們所想的,便難討好。
這個新年,某間家居附近的食肆,多管齊下,食物加了價,又兼減了量,而且連質素也保持不到平日的水準,簡直是想趕客了。
2020年1月27日 星期一
新年舊面孔
新節時候,利用電視匣子收看舊節目,有個頻道專門播放歌曲的,不斷地重放昔日不同年代中,明星藝人向大家獻歌拜年的內容,看了不一會,已經不無感慨。
不少當年應該有頗多人認識的面孔,到了今日,已經相當陌生。有些藝人,我們知道已經淡出了娛樂圈;還有一些,根本是誰都說不出來了。
當時電視台會邀請到節目中露面,在螢光幕上作表演的,一定是有些知名度,而且在特別節慶日子中,挑選出來的嘉賓,應也有相當的號召力,但到現在,從前的地位,或者都俱往矣。
不少當年應該有頗多人認識的面孔,到了今日,已經相當陌生。有些藝人,我們知道已經淡出了娛樂圈;還有一些,根本是誰都說不出來了。
當時電視台會邀請到節目中露面,在螢光幕上作表演的,一定是有些知名度,而且在特別節慶日子中,挑選出來的嘉賓,應也有相當的號召力,但到現在,從前的地位,或者都俱往矣。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