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5日 星期六

飲食與集體運輸

昔日不少飲食區,都是圍繞著集體運輸工具的站頭而生;「啟德機場」清拆後,九龍城區的飲食行業再回不到舊時風光,是個不爭的事實。

到了今時今日,一個地區再有新的鐵路總站甚至機場出現,也不能保證周邊可以產生新的飲食地帶了。

以機場為例,從前地點遙遠,周圍交通又常擠塞,要到機場去的人不能遲到,只有預早出門;當預鬆了時間,路上交通卻又異常暢順的話,到達機場時,便可能多出許多時間,如此鬆動,最佳消磨,便是在附近進餐,和親友爭取時間再聚多陣,順便等候。又或不幸,飛機延遲起飛,多出以小時計的時間,當然不會先回家再到機場,最好自然又是光顧附近食肆了,便造就了周圍飲食區的出現。

現今,到機場去的交通穩定了,飛機的班次也穩定了,大家不會預留十分多的鬆動時間,便不會離開機場周圍閒逛。更何況,從前的乘客入閘過關後,再無事可做,只有枯等,現在機場本身也在閘內提供大量購物消費選擇,還如何有空間讓出給周邊區域人士爭利?

2020年12月4日 星期五

藍、紅與黃

舊式的書本採用「套紅」、「套藍」等技巧,作了頗有效的防止盜版措施。

在黑白的稿件上,加上藍色的線條,在影印之後,那些藍線便會變得淺淡甚至看不見了。所以現在還有很多設計者愛用藍芯鉛筆,用該種鉛筆打草稿後,在草稿上直接用黑色落墨繪圖,完成後不必再花時間花功夫把那些鉛筆稿擦掉,只要把稿件拿去影印,輸出的副本上便只有黑和白,去掉藍色的線條了。

螢光筆中黃色是主流,也是最常見用於文件上以標示重點。原因?如上。在文件上用螢光筆畫上的記號,萬一錯了,最簡單的處理方法,便是把稿件拿去黑白影印,輸出的副本上便會只有本來的黑白二字,那些黃色的痕跡全看不到了,所有錯漏便可以一下抹掉,重新再來。若用的是橙色、粉紅色、藍色或綠色,再影印出來的文件上,便會有顏色的留痕。

至於大紅色,經過影印之後,輸出效果會和黑色沒什分別。若是一開始時,在黑白的稿件上,填上紅色的皮膚或背景,成品可以做到黑紅分明的,但若有人要盜版,拿去影印時,則紅色和黑色難以分清,公仔看來像一塊焦炭,又或是公仔和背景混雜不清,十分難看。

基於歷史各習慣,一些特別的手法中總有些顏色特別受歡迎,自有原因。

2020年12月3日 星期四

舊式防盜

經典港漫推出「復刻本」,以一周一期的速度出版,排版設計上盡量依從舊版,做到「原汁原味」,頗受好評。

港漫主流,從黑白製作,以至全彩出版,其間有過一段過渡期,最近的「復刻本」正到達那階段;有些措施,當日是作防偽、防盜之用,今日自行再度出版,反而要自行尋找拆解方法,想想也可令人一笑。

從黑白到彩色,中間有個時期,採用製版中「套紅」或「套藍」,或混雜起來的「黑白套紅」、「黑白套藍」技術,讓一些本來應該印成「黑白分明」的版面,變成「紅白分明」或「藍白分明」,又或是在一些以白紙黑墨繪製的公仔上,以色版套上特別花紋及效果。

昔日盜版,通常就是拿著本成品,到機器去轉成菲林,再作印製,但加上「套紅」或「套藍」後,特效花紋或會與黑白主線混成一塊,又或會消失不見,總而言之,畫面質素會大減,就算照製照印,讀者在報攤翻看後,見質素不佳而不買,也是浪費心機,從而期望令到盜版商卻步。

假如出版社打算照從前加上「套紅」、「套藍」,功夫會少很多,若是想把當日的稿件,化回做「正常」的黑白稿,今時今日,便應該要借助電腦軟件之助了。當然,如果仍有那時候的原裝菲林,加工處理會容易許多,但半個世紀前的東西,還怎麼去找?

2020年12月2日 星期三

草稿功能

現在撰寫網上文章,好在有「草稿」的功能,初寫之後,覺得未夠好,便留著先不發表;一改再改之後,還是可以修改到滿意了,才作公開的「發表」。

實在已經抵受不了在紙張上進行仔細寫作,因為鮮有可以一揮而就的,但當寫到某個程度,再回看前面一些寫錯了又修改了的地方,便十分耿耿於懷,沒什麼心機再寫下去。

家中尚有一些原稿紙的存貨,還曾經在電腦上自行製作了一些原稿紙的檔案,可列印出來使用,現在,都找不到用武之地了。

2020年12月1日 星期二

專業投資者

 市場上有不少理財或投資計劃,都是以港幣800萬元作為入場門檻,這應該都是採用了香港法例上對於「專業投資者 Professional Investors」的定義作為一個分水嶺。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撇除銀行、經紀行和保險公司等條例所指定的「機構專業投資者」,任何個人投資者只要擁有一個 800 萬港元的投資組合,就會被界定為專業投資者。

被人冠以「專業」的稱譽,有何利弊?首先,市場上一些概念或結構上比較複雜的理財產品和服務,都是不可以向「一般投資者」推銷的,因此身為「專業投資者」便會較一般投資者得到更多的投資選擇。至於額外風險方面,中介人向「專業投資者」銷售時,可以獲得豁免遵守某些規定,包括可以透過主動聯絡專業投資者 ( 即所謂的 Cold-call ) 達成交易協議,並且在洽談要約時,毋須提供載有指定資料的銷售文件;而一些只作私人配售的投資產品,它們的要約文件和推廣文件也不需要監管機構審批。在此情況下,「專業投資者」未必可以得到與公開發售同等程度的資料,對於投資知識和經驗稍遜的「專業投資者」而言,存在一定風險。

「專業投資者」這分類的存在,似乎純粹以數字計算,假定了個人專業投資者只要較富裕,便一定擁有較豐富的投資知識和經驗,也就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投資。這個假設實在太過大膽。

假如「專業投資者」的資產全是由零開始,點點滴滴地透過不斷的投資活動滾存而得來,上述假設或者還算是合理期望,不過現實中,個人投資者可以有不少方法得到「被動增加的資產」,例如經由資產增值﹝包括但不限於房地產﹞後的套現、送贈、博彩等等而獲得一大筆財富者,事前事後他們的投資知識和經驗便未必有什麼增長。

多年來有不同聲音,提出修訂這「專業投資者」的定義,而「證監會」也的確曾作出過一些修訂,以切合市場發展和需要,但作為標誌性的「800 萬」這數字,則是多年未改了。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通知先後談

一個個案:銷售人員會同客人晚上閉門會談,次日周六,回辦公室的同事都沒進過那個關了門的會議室;經過周末兩天,星期一清早知道該客人確診了新冠肺炎,有關銷售人員自然是「緊密接觸者」,其他同辦公室者應如何安排?

聽來容易,又有困難。寫字樓需要接受專業消毒,是一定的;是否全公司休假?是否全公司進行檢測?自費抑或公費?通知得所有同事,其餘有機會進入辦公室的人,又是否應獲通知?做清潔打掃的朋友?派送報紙的朋友?送水的員工?諸如此類。這種「間接又間接又間接」的聯繫,去到某個程度,總有人猶豫是否有必要了。

昔日在金融機構工作者,不像現今有如 Whatsapp 的工具,可以近乎同步把同一消息傳給大量的人,若得知影響大市的情報,應先告訴哪些客戶呢?是個對於專業道德的挑戰。

2020年11月29日 星期日

食材變化

通常我們在什麼地方長大,那地方的飲食習慣便自然地成了自己的標準,再以那個標準去衡量其它地方食物。有人簡而化之,把它說成是「家鄉口味」,是「情意結」的所在,對於自己家鄉的飲食評價較高,是因為投放了「感情分」。

這種「感情分」我相信是存在的,但同時,尤其是當我們日漸長大,品評各地飲食時,或多或少會有客觀的因素。

我也喜歡吃北方食物,但總覺得變化不大,饅頭、蔥油餅、生煎包、菜肉包、小籠包等等,名堂雖多,但始終感覺它們有一種相同的味道貫通,並不算是真的五花八門,吃多了,便有點兒厭悶。廣東菜則是同一樣食材也可給予食客完全不同的口感。

見餐廳菜牌上的「三絲炒麵」,備註了「三絲」是為「火腿絲、叉燒絲、肉絲」。三樣根本都同是豬肉來的!但想像火腿、叉燒、豬肉切成絲後,分別會帶給人的味道、口感是何等不同?它們在全碟炒麵中,又會何別起了什麼作用?粵菜之千變萬化者,於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