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來港。離港

有些親友,久居海外,早前回港,快要歸家了;又有一些親友,暫時未回到香港,但已有歸期。

親友者,親戚和朋友也;而朋友的源頭,有純粹的朋友,也有的是舊同學、舊同事。這三兩個月到香港一逛的海外親友中,有沒見面已有差不多 30 年者,屆時會面情況會如何,真是叫人期待。

其實,可能還有更多的親友已經往來過香港的,不過沒有公告、通知,我們不知道的,便當沒有其事。例如有位舊同學,將會回港幾天,因有特定事情需要處理,預料了在港的幾天都會十分繁忙,行程緊密,就算親友之間知道互相之間相距不遠,也難以安排到會面,那便連通知對方的一環都免卻了。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兩手閱讀

閱讀量低了許多,但基本上仍是唯一的嗜好娛樂,所以平時上街,還是會隨身帶著本讀物的。

不過現在,都會有「兩手準備」,實體書始終也會跟身,但又會在平板電腦上,儲存本電子書;有時候,例如進餐之時,還是會一路閱讀的,但手部不得閒,不能把書本持著來看,最好便是以電子書替代了。

自己習性自己知道,若我一下子把多本電子書載在儀器中,定會想心急把它們清理掉的,於是前面的書便會匆匆揭過,浪費掉了,還不如每次只儲一本,看完了再找另一本備用,可以更盡情把那書的內容享想到最佳。

2024年10月17日 星期四

圖書館

當和人談起「圖書館」而不言明時,大家都知道是指「公共圖書館」。其實又有多少個「私人圖書館」而公開讓人容易前往看書、借書的?

過去,一度,常到公共圖書館去逛,每次前往,都用盡借書的限額,全部看完了便一併歸還,然後,又再借來新的一批書。

就以元朗的圖書館為例,我最早期駐足是在「元朗大會堂」樓上時,在上學午飯時往返及處理所有找書、借書過程,再加上光顧那裡的小食肆,吃湯泡即食麵的日子;後來搬到「大橋街市」處時,規模也大,我亦留過頗長的時間。

現在,圖書館搬到了近著「元朗劇院」的位置,不覺都已經多年了,但是至今,我竟然是基本上一次都沒用過那裡的服務哩。

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

沉悶看日劇

舊日的一浪日本劇集,許多年輕的朋友都沒看過,網上看到有人寫了個評論,說特地找了木村拓哉主演的「攸長假期」觀看,發現是出乎意料的好看;相反,我利用電視台的小匣子看了一部新得多的日劇,卻覺得相當沉悶。


選來看的是「一兆遊戲」 ( 或可稱為「一兆 $ 遊戲」 ),共 10 集完,是改編中漫畫家池上遼一作品的故事。那原作我也有購買中譯本閱讀,係作者最近期作品,而且是刻意求新,故事內容沒有他過往很多代表作之沉重,內容中只寫商業沒什政治元素,而且角色又畫得較年輕,包括的笑料也多些。

個人感覺,池上遼一這新作,也不是很不好看的,但亦不算是十分吸引,不能令人廢寢忘餐地去追捧;改編而拍成的這部劇集,好看程度和原作亦差不多,或者說,更再遜色些。

故事中的不少「危機」場面,其實也不能帶來怎樣大的危機感,描寫角色之間的感情、友情線,感染力亦不足,所以故事表達是說得足了,卻談不上好看。那最後的一集,我幾次差不多睡著了,重又振起精神繼續,暫停又暫停了才終於看完了。捱著頗辛苦哩。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

沒有進步

曾經有些年頭,個人的知識範圍及技術層面,都不斷有進步;在有需要之前,已經陸續地學習到的新知識,之後可以實際應用到工作上。可以把所學的種種融會貫通起來,感覺十分良好。

那時候,利用 HTML 架構簡單的網頁,並不間斷地透過電子通訊錄跟親友保持聯絡溝通,都是利用了一些超前學來的知識,加強其它範疇的工作。

後來,這種學習的軌跡開始中斷,而且斷裂的時間跨度日益擴大,叫人心虛。近年來,知道───並非感覺那麼簡單───落後得最利害的,還是在 IT ( 資訊科技 ) 方面;從前懂得的一些軟件,已算是特別種類,到了今天,全部都屬基本的要求。

當今不少公司都認為是基礎必有的一些修圖軟件知識,我都已經落伍,更別說新派些使用' AI ( 人工智能軟件 ) 的方法,完全是一竅不通。

2024年10月14日 星期一

感覺改編之作


在網上看到有張圖,比較了幾種不同處理的「作品改編版本」給人的感覺。單只看上面首兩圖,「小說原著」和「改編」之差別,真有點像圖片之間的差別;差異之大,和很多那些「圖片只作參考」的廣告圖片,跟實物之間的差距。

接著的兩圖,也比擬得精警。「同人作品」很多時創作者就是抽取了原著中的某部分,精要描寫,不及全面的;而串流平台上的改編之作,常常可達到「神似」,但仔細平較每一個環節,又都有頗大不同,整體令人不禁問句:「這還算不算是 XX ( 原著之名 )?」

2024年10月13日 星期日

時間資源

我們回憶過去香港許多創意產業的輝煌,而討論現在的低潮各困局,檢討原因之一,是後來支持的人「選擇多了」。其實只要看看我們現在的情況,根本就是親身揭露答案般的重演。

這一年半載,出現了數之不盡的 YouTube 頻道,很多過去在影視娛樂圈、文壇、歌壇、畫壇中的名人,到幕前現身說法,道出昔日行業中的種種。這種節目,讓人感興趣的題材很多,有水準的節目也很多,不少頻道的內容更新還很頻密,每周一次是個常見基礎,有些還可達到一天一更新,甚至一天幾更新的程度,令到每天我們想聽的 YouTube 內容根本聽都聽不完。

結果是,大家因為去聽感興趣的創意產業相關 YouTube 內容,極之繁忙,反而用來看電影、看電視節目、讀書、看漫畫等等的時閶也少了,令到那些行業的新作品,更難得到足夠支持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