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從撰寫開始,再經流水作業的工序,逐步逐步變成一本精裝硬皮的書本,藝術性當然不能和全人手製作的相比,但固定的機器軌跡和動作,環節與環節之間絲絲入扣,自有一股動人的節奏,看起來也十分悅目。
2014年12月13日 星期六
一本書的誕生
本來在尋找另一條短片,卻遇上了這一條。相同的是都甚具趣味。
一本書從撰寫開始,再經流水作業的工序,逐步逐步變成一本精裝硬皮的書本,藝術性當然不能和全人手製作的相比,但固定的機器軌跡和動作,環節與環節之間絲絲入扣,自有一股動人的節奏,看起來也十分悅目。
一本書從撰寫開始,再經流水作業的工序,逐步逐步變成一本精裝硬皮的書本,藝術性當然不能和全人手製作的相比,但固定的機器軌跡和動作,環節與環節之間絲絲入扣,自有一股動人的節奏,看起來也十分悅目。
2014年12月12日 星期五
所羅門之圖
從前在 Yahoo Blog 認識的朋友,不少仍活躍於網上世界,但主要都已轉移陣地到 Facebook。由於當中好一些 Blog 友是對不同範疇創作感興趣者,漸漸地他們意識到瀏覽者在 Facebook 上翻找舊作品時的不便,又開始外求,把其它平台結合 Facebook 使用了。
Solomon Au Yeung 在 YB 年代,就以「歐陽」作網名,他主要以鋼筆勾勒──有時加上色彩──的人物畫,男男女女,都叫人眼前一亮。 ( 我個人意見,歐陽兄畫長髮少女時,尤其用心。)
移師 Facebook 後,歐陽兄分享的私人作品少了,通常張貼的都是他所監製的紙牌遊戲 (card game) 設計,例如與漫畫「新著龍虎門」及改編自金庸小說的網上遊戲相關的那些。近日喜見他分享的個人繪畫又再增加了。
在以下 YouTube 位置,可找到歐陽兄上載的影片。他以正常速度記錄了整個繪畫過程的短片,有時其實不算短的,不過看著半個小時時間內,一幅精美的圖畫慢慢出現,實在有趣。
Solomon Au Yeung 在 YB 年代,就以「歐陽」作網名,他主要以鋼筆勾勒──有時加上色彩──的人物畫,男男女女,都叫人眼前一亮。 ( 我個人意見,歐陽兄畫長髮少女時,尤其用心。)
移師 Facebook 後,歐陽兄分享的私人作品少了,通常張貼的都是他所監製的紙牌遊戲 (card game) 設計,例如與漫畫「新著龍虎門」及改編自金庸小說的網上遊戲相關的那些。近日喜見他分享的個人繪畫又再增加了。
在以下 YouTube 位置,可找到歐陽兄上載的影片。他以正常速度記錄了整個繪畫過程的短片,有時其實不算短的,不過看著半個小時時間內,一幅精美的圖畫慢慢出現,實在有趣。
位置:
香港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還原
所居住的新界圍村,多年前進行過一次大型的渠務工程,改善及統一了所有的溝渠規格,並同時把全村公家路舖上階磚。
近日又有大型的渠務工程,逐個地段進行,完成了的路面,不再舖回階磚了,還原基本步,變回起初的水泥地。
真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啊。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你明白的」
現實生活中也認識這樣的朋友,說話欲言又止的,明明想說什麼,又不講明,最後以一句「你明白的」收結。關於「佔領行動」,網上見有朋友留言,明擺著是在責罵、諷刺特定的人,又要故作隱約,最後又是加上一句「你明白的」。這種做法,見到的次數愈來愈多,我的反感也愈來愈大。
在互聯網上,看到有人流傳製作所謂「流動畫板」的短片,這種「畫板」實際上是作什麼用途,已經連猜也不必猜,便清楚了。當然,我們若直指真相,發放資料者一定辯稱那並非事實,只是我們胡亂猜想云云。
又見過有人在 Facebook 上仔細講解了破壞別人家居的方法,但列出每個行動之前又都一一加上「不要」等字,最後還要再「忠告」別人一遍不要作出那樣的破壞行為,那是什麼心態,也是昭然若揭的。
這種自視為聰明人所分享的鑽空子行為,漸見漸多,叫人煩厭。
在互聯網上,看到有人流傳製作所謂「流動畫板」的短片,這種「畫板」實際上是作什麼用途,已經連猜也不必猜,便清楚了。當然,我們若直指真相,發放資料者一定辯稱那並非事實,只是我們胡亂猜想云云。
又見過有人在 Facebook 上仔細講解了破壞別人家居的方法,但列出每個行動之前又都一一加上「不要」等字,最後還要再「忠告」別人一遍不要作出那樣的破壞行為,那是什麼心態,也是昭然若揭的。
這種自視為聰明人所分享的鑽空子行為,漸見漸多,叫人煩厭。
2014年12月9日 星期二
「硬幣收集計劃」
同事告知,才知道政府安排有流動車免費供市民兌換輔幣;到網上去查資料,才知道有這麼一個「硬幣收集計劃」。
銀行經營,愈來愈功利,功夫太多的回報太少的服務,都不大願意提供了。當存戶把輔幣拿到銀行去兌換,便會被銀行從中挖一個洞時,商戶便開始減少有關的成本,最直接的影響,但是愈來愈來商戶開門見山地表明,拒收一角、兩角甚至五角的硬幣。根本是扭曲了硬幣正常的流轉!
現在這個「硬幣收集計劃」,是個德政,奇怪的是宣傳卻很少,是不足之一;在元朗區也有服務,卻只在天水圍一帶,並未惠及市中心,是不足之二。但也有興趣去一用的。
卻不知是否不必事先區分開不同面值的硬幣?
銀行經營,愈來愈功利,功夫太多的回報太少的服務,都不大願意提供了。當存戶把輔幣拿到銀行去兌換,便會被銀行從中挖一個洞時,商戶便開始減少有關的成本,最直接的影響,但是愈來愈來商戶開門見山地表明,拒收一角、兩角甚至五角的硬幣。根本是扭曲了硬幣正常的流轉!
現在這個「硬幣收集計劃」,是個德政,奇怪的是宣傳卻很少,是不足之一;在元朗區也有服務,卻只在天水圍一帶,並未惠及市中心,是不足之二。但也有興趣去一用的。
卻不知是否不必事先區分開不同面值的硬幣?
2014年12月8日 星期一
2014年12月7日 星期日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