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很多事件一樣,發生之後,兩極方面都有人支持。漸漸,討諭之焦點,從畫師的技巧質素上,到了那資助活動的安排。
有人說參賽者也想進步,但大會不就落選的人一一給與評語,參賽者想要改善,也不知從何入手。又有人指,就算參賽者水準不夠,大會投放資源,定可把作品捧紅。很多種不同的想法,有些在我眼中,堪稱古怪。
我同意盡量給與機會新人,讓他們可以從實戰爭取進步,但能出版作品的,我認為應有起碼客觀的水準,否則,差勁的「從業員」即使充斥,又對市場何用?很多讀者就是對市場中現存的作品不滿意,市況才會低沉,再提供更多的不滿意之作,讓他們更有理由指出「果然如此」,有更大理由去放棄捧場,對市場、對畫師都不是好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