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先觀望在變化當天過後,是否還可順利看到那些頻道,如沒問題,便不需採取任何動作了,否則,可能便要重新進行「搜台」,再找出新的那些頻率來。
回想昔日「模擬電視」的日子,信號還是主要依賴豎立在天台的「魚骨天線」來接收,若在當時遇上一些類似的變化,動作便可能大得多。
假設當年接到這種通知,本來天線接收信號的來源發射站改變了信號的強度或頻率,有時會令到電視接受效果轉差,然後會聽到一些分享,說在我們家居的位置,也許將天線轉向另一方向的發射站會更佳,這便會引發起一陣「天台工程」。
───用戶要人手轉動天線以指向新的發射站。方向一定要準確,才可完全清晰,即使角度只有少許偏差,影像都會模糊了。但移動天線的人在天台,電視機卻是在樓下的室內,怎知道已移好了,還是仍要繼續行動?獨居者需要跑上跑下的目測,才知天台之前的一小動,是否已經成事。也許還是付錢找專人跟進算了。
若有兩人或以上,便可分工合作。我們家住新界村屋的,已經好些,即使在那個沒有無線電話的年頭,真要隔著三幾層樓大喊溝通,都還能互相聽到;若是高樓大廈,而沒有公眾天線,樓下的人不能告訴樓上的人現場效果,便很麻煩。在沒有現代化高科技的手提電話可用,較近的年代,有種室內的「子母無線電話」且信號又夠強的話,在天台勞動者可拿著子機跟室內的母機通訊,便已是很大的方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