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8日 星期四

創造需求之後

今年「動漫節」前後,有共 15 部原創漫畫透過資助計劃推出,頗引得本地漫畫迷的注意。

這 15 部本地作品,漫畫家的資歷不同,風格迥異,所寫題材也有很大差別,有的應較適合較大年紀的讀者,有的則屬於老少咸宜一類。個人認為,今次計劃與其說是培育漫畫家、創作人,不如說是培養市場───把已有興趣購買但覺無書可買的讀者引出來,及引起一些本來不是讀者的人嘗試閱讀並產生興趣。

香港是個相當功利的商業社會,行業蓬勃的因果必是:因為市場有很大需求,所以有很多人打算生產,從而令到出現製作人的巨大需要;只靠幾位匠人生產,再替他們的出品尋找現存合適的消費者來尋買,自然是事倍功半,而且頂多出現個別巨星,卻難言那是一個行業。在小說和港漫的世界,皆如是,所以這 15 本作品中若有試出水溫,該人知道某方向可行的,還要有多些人共事才行。

過去有「中華英雄」和「百分百感覺」,吸納了本來不是港漫常客的讀者群,才能夠達到史無前例的好成績;其它作品,不能造到這麼效果,銷量定必遜色,但在一段時間內,模仿這兩套書的題材、風格而出現的「跟風作品」,不也是人人讚頌的「百花齊放」時期中的一員?

一些經典作品,例如香港電影的「殭屍先生」、「無間道」,及內地小說的「鬼吹燈」、「盜墓筆記」,除了它們本身的質素外,更主要的貢獻是它們開創了「一條水」,別人容易跟隨,之後互合而成力量,變成潮流,可以容納更多的近似作品,作品又帶動其它衍生物,諸如此類,一直延伸。這才能令行業繼續生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