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較大少許的朋友,可能也知道,往日的粥舖,除了現在可見的「炸兩」───或更空泛地叫做「炸腸」───外,還有「炸一」和「炸二」,當中「炸一」我也有緣見過吃過,至於「炸二」之說我亦只是聽人提過,從沒親眼在任何食肆的餐牌上看到,沒想到這日的一問,居然同時得到了解答。
有人說過,炸兩是以腸粉包住原裝的一孖油條,炸一是把一孖油條分拆開後,以腸粉包住其中一條,但這講法和我所見所聞並不符合;據老先生說,兩款食品都是把油條拆開後才包裹腸粉的,只是炸兩以兩條奉客,炸一只有一條的份量,如此區分而已,簡單直接。當然,這是「國記」自家的做法,不過以它的規模及年資而論,應該甚具代表性。
本來我只有上述問題,也已得到解答,得到滿足,沒料到老先生主動告知,一開始時他們的價錢牌上,寫的是「炸一」和「炸二」,不過說話時那「炸二」則講成「炸兩」;那時有些人寫「炸兩」的名稱用了斤兩的「兩」字,「國記」在更換餐牌時,隨俗改用了,之後便繼續用「炸兩」這寫法至今,再沒「炸二」的影子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