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

由「風雲」結局談起

出版已有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港漫「風雲」完結了,有個活動,在網上看到資料,赴會的行內猛人甚多,赴會的港漫讀者圈猛人也甚多。

這長篇漫畫告終,因為尾段情節而感興奮的讀者,看來極少,聽到的網上留言,多是覺得舒一口氣。既然一本漫畫的完結,會令大家有「甩難」的感覺,即是在閱讀之時,有種「捱」的味道,那為何還要繼續購買、閱讀下去呢?這是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除了馬榮成的「風雲」,還有黃玉郎的「龍虎門」,都是讀者閱讀時滿口怨然,但仍能維持一定銷量的。通常的解釋是:讀者有份情意結,多年感情,不想跟故事和書中的角色分手。

我也有過類似的經驗,一直支持著上官小寶的「李小龍」,多年間多次「期望──失望──再期望」之後,「李小龍」也終於完結了。自問當年在該書的低潮時期,也頗積極地寄信給作者,直指書中的不足,提出改善的建議;而也有過一些例子,意見在書中看到得到反映的。

眼中所見,對「風雲」和「龍虎門」失望的讀者,有些索性放棄了便算,連提意見的興趣也沒有;有些讀者仍然掏腰包支持,甚至與作者成了朋友,但這樣一來,可能更不會大力針砭有關作品了。長此下去,那些漫畫也只得死路一條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