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實際上各種數字不能如此簡單運算,但我看了那段新聞報導後,便得出那樣的印象。
新聞特輯以香港電影行業為題,具體地提到「逆流大叔」的個案。該電影上畫第一天,票房只約 22 萬,但口碑甚佳,上映幾周,累積至 1,000 多萬票房;而該電影成本是 1,000 多萬,得官方機構資助數百萬。
即是說如此一部口碑不錯而且票房也算不錯的電影,要集公私兩方之力,才可打個大致平手,或得少許盈利?即是若沒有政府之助,質素稍遜而票房不一定十分亮麗的電影,虧蝕的機會便很大了?那如何可找到投資者肯出手?
須知拍電影的人可能有許多不同的理由,投資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利潤,要白白拿錢出來虧損,以支持別人心中理想者,是慈善,而不是生意經。所以,現今許多作品都要走自資之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