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面漫畫上說故事,除了角色要有所動作,以及他們實際宣之於口的對白外,還有其它的聲音效果,也必要表達出來,才能讓讀者感受到有關的環境,所以大凡是風聲、雨聲、兩物碰擊聲等,都會寫明出來,只是不會像對白般以實框包圍位,以資識別。
有關的做法,應該師出於日本漫畫,而香港漫畫人承繼了,在自己作品中普遍採用,漸漸便有了一套規範。
這些文字,用電腦植字就那麼打出來,在意思傳達上當然沒問題,但在畫面構圖上卻美感不足,所以很多時都會以較人性化的筆觸特地製作,甚至在需要時,在它們的外框線粗幼以及內裡用色等加以變化,才可產生出應有的視覺效果。
經典港漫「中華英雄」的初版中,也有大量採用這種美術技巧,但到了後期的複刻版上,很多那些手繪形聲字都消化了,代之以電腦植字的出品,相當生硬死板,把畫面的吸引力都削減了,據聞,原來有人也很欣賞那些字體,卻煮鶴焚琴地把所有形聲字都偷偷撕走作收藏,後來的製作者沒辦法,只有以電腦字替上,起碼做到意思明白便算了,真是叫人惋惜。
聽人說過那些「中華英雄」中的形聲語,原毛筆字是由外號「字俠」又有暱稱「榕叔」的文榕福先生所寫的,我見憨男兄之前提及未來活動時,似亦表示過榕叔也會參與,靈機一觸,便建議憨男兄鼓催一下榕叔再把港漫常用的形聲字寫出來,若可把它們製成膠貼紙,大家買來既可藏亦可用,豈不玩味十足?憨男兄回覆說會試辦,真是好消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