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是個不怎樣交際應酬的人了,時近節日,也多了些吃喝玩樂的社交活動。多人聚會,進餐之時點菜,總是預多不預少,各人本都飽了,食物不想打包又不想浪費,勉強再進一點,既不健康,自己也辛苦。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半洗版
2013年12月27日,我的Facebook有種被「半洗版」的感覺,因為看到不少次以下的插圖。
事緣我現在的Blog友,很多是在Yahoo Blog的平台上認識的,而Yahoo Blog在之前的一天,正式停止服務了。在這個轉接的日子,大家都會不時回去逛逛,看到底平台已經消失了沒有;而到了某一次,相同的連結已經不會跳接到舊日的地盤去,而是出現了上面的系統通告時,難免引來一陣失落和感慨。
人同此心,所以便在Facebook上看到那些「告別式」了。
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回鄉卡
倏忽十年,回鄉卡將在明年一月屆滿了,於是便到互聯網上預約了,在星期六上午往最近家裡的屯門服務中心辦手續。
遙想當年還是手持小冊子式的回鄉證,工作上要往內地時,才醒覺證件已到期,便匆忙地以「快證」方式換證,新的證件到手時已經是「卡」而非「證」了;星期天早上證件到手,下午便用來乘飛機往北京去。
遙想當年還是手持小冊子式的回鄉證,工作上要往內地時,才醒覺證件已到期,便匆忙地以「快證」方式換證,新的證件到手時已經是「卡」而非「證」了;星期天早上證件到手,下午便用來乘飛機往北京去。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最後一誌
終於來到2013年12月25日了!
12月25日當然是聖誕節,不過今天值得記念,是因為Yahoo Blog將會在明天正式終止服務。
通告沒說明會在12月26日的什麼時候停止服務,我就當是一踏入今天的半夜十二時,系統便即時關閉的去計劃。──而且我還一廂情願的預計,每個系統的闗閉會依從當地的時間進行,而非全球各地的Yahoo Blog會劃一在同一秒鐘失效。
自從Yahoo Blog進入「唯讀模式」後,「龍之天地」每天仍有瀏覽者,所以到了今天,決定最後一次,作一個記錄。
12月25日當然是聖誕節,不過今天值得記念,是因為Yahoo Blog將會在明天正式終止服務。
通告沒說明會在12月26日的什麼時候停止服務,我就當是一踏入今天的半夜十二時,系統便即時關閉的去計劃。──而且我還一廂情願的預計,每個系統的闗閉會依從當地的時間進行,而非全球各地的Yahoo Blog會劃一在同一秒鐘失效。
自從Yahoo Blog進入「唯讀模式」後,「龍之天地」每天仍有瀏覽者,所以到了今天,決定最後一次,作一個記錄。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Merry Xmas 2013
今天是平安夜。(這「天」是某個「夜」,這講法好像怪怪的。) 從Yahoo Blog遷移到Blogspot之後,首次在這裡向大家祝賀,不過能夠接收到的Blog友,數目應已大不如前了。
近期看到不少認識的人身體抱恙,自己也會提高警覺;最理想的當然是透過運動先把體重減一減啦,只是這「想法」存在已久,落實卻無期。年尾這段時間,先把手上要交給人的文稿完成了再算。
祝各位──
近期看到不少認識的人身體抱恙,自己也會提高警覺;最理想的當然是透過運動先把體重減一減啦,只是這「想法」存在已久,落實卻無期。年尾這段時間,先把手上要交給人的文稿完成了再算。
祝各位──
聖誕快樂!身體健康!願望成真!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生病潮
天氣好像回暖了些,但早晚卻又帶著明顯的寒意,終於認識的人當中,生病者眾,除了親友,也有Blog友。
又有不少朋友腸胃不適。除了長時期不良飲食習慣累積下來的毛病,時近年尾,大型活動頻仍,容易飲食過量,也應是觸媒之一。
接著又快到新春,公司的應酬活動應又有不少,控制不宜的話,又會出事了。
人在江湖,往往有身不由己的感慨哩。
後記:網誌貼出後,一位同事也不適早退了。各位保重。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新界地區」
每當天熱時,天文台給出一個市區的天氣預測,往往會強調「新界地區」會更高幾度;天寒時,又會強調「新界地區」氣溫會更低幾度。
本人所居住的正是「新界地區」。幾天前一晚回到元朗,下巴士時,猛然覺得「新界地區氣溫低幾度」此話,果然正確得很。這兩天,天氣回暖,本以為走勢將會繼續,昨晚忽地又寒冷了些,而時更有強風掠過。
天氣實在難料啊!
本人所居住的正是「新界地區」。幾天前一晚回到元朗,下巴士時,猛然覺得「新界地區氣溫低幾度」此話,果然正確得很。這兩天,天氣回暖,本以為走勢將會繼續,昨晚忽地又寒冷了些,而時更有強風掠過。
天氣實在難料啊!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不二居
利用「輕鬆搬家」,把從前在Yahoo Blog的網誌搬到WeShare去,似乎算是搬完了,但外觀的效果並不吸引,所以不打算公開那網誌了。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好一些之前設定為不公開的網誌文章,也被曝光了,而且連Blog友以私人留言方式寫下的東西,也變成公開了;我不能有足夠時間去找出它們把它們一一改正,又不想讓別人的私隱洩漏出去,便更不能把該Blog的位址寫出來了。
這即是說,曾提及過要為「龍之天地」開家「老店」,把舊網誌重新張貼出來一事,現在應不會進行了。
也有好處的,那麼從前寫過的題材,要想寫後續的話,便可以順理成章的把舊資料在Blogspot這裡重用。
這即是說,曾提及過要為「龍之天地」開家「老店」,把舊網誌重新張貼出來一事,現在應不會進行了。
也有好處的,那麼從前寫過的題材,要想寫後續的話,便可以順理成章的把舊資料在Blogspot這裡重用。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勁折腰
又一隻「手指」( USB便攜式硬碟 )「陣亡」了。之前多員「勇士」都是死於骨折所引致的內傷,從沒像這次所受如此嚴重外傷的,簡直是分崩離析。
更離奇的是把碎片堆在一起,插入USB插口中,電腦竟然還讀取到内裡資料!見到如此,哪有不慌忙把資料抄出來的道理?
幸好最近工作中的檔案沒有失去。
更離奇的是把碎片堆在一起,插入USB插口中,電腦竟然還讀取到内裡資料!見到如此,哪有不慌忙把資料抄出來的道理?
幸好最近工作中的檔案沒有失去。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吳昊病逝
著名香港掌故專家吳昊於2013年12月16日因病去世,終年66歲。
消息本來在當天下午已有朋友透過WeChat告知,不過一直未有時間求證,又不想誤傳,所以今天才寫這篇網誌。
對於吳昊認識不深,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他的一系列包括「香港老花鐿」在內的叢書,讀來趣味盎然。現在大家在Facebook還可找到他的「吳昊(老花鏡)」專頁,看到不少香港以至世界各地網民分享的香江舊人、舊事、舊物。
吳昊離去後,該專頁貼出了一張黑白照片,以及一段「道別留言」:
祝吳昊先生一路好走。
消息本來在當天下午已有朋友透過WeChat告知,不過一直未有時間求證,又不想誤傳,所以今天才寫這篇網誌。
對於吳昊認識不深,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他的一系列包括「香港老花鐿」在內的叢書,讀來趣味盎然。現在大家在Facebook還可找到他的「吳昊(老花鏡)」專頁,看到不少香港以至世界各地網民分享的香江舊人、舊事、舊物。
吳昊離去後,該專頁貼出了一張黑白照片,以及一段「道別留言」:
「告別各位粉絲/風起了,我要隨風遠去,繼續我的獵奇尋寶之旅……/1947.8.11 - 2013.12.16」果然很像是吳昊的文風。
祝吳昊先生一路好走。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不測風雲
早上從元朗到油麻地,花了足足兩個小時。在一開始上高速公路的時候,已經開始塞車了。好像說不是因為交通意外,而是──側聞──因為風力太強,高度超過某水平的車輛便不能駛上高速公路而需改道。
本來巴士捱到美孚後,有個選擇是轉乘地鐵的,但因見道路極度暢順,便繼續以巴士前往,不料在太子至油麻地一段彌敦道又塞住了,失敗之至。
本來巴士捱到美孚後,有個選擇是轉乘地鐵的,但因見道路極度暢順,便繼續以巴士前往,不料在太子至油麻地一段彌敦道又塞住了,失敗之至。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談電子銷售平台 (2/2)
漫畫也好,小說也好,現在把成品變成電子書都不很困難;放在電子平台上供人下載,因不必印成實體,又不必運輸費用,可以把下載價格定得很低,以「山大斬埋有柴」的策略,時間長了,下載的人夠多,也是一種生存之道。
可惜把電子書放上平台寄賣,需付不菲的「上架費」,又是限定時間的,作者往往連成本也撈不回,已經鎩羽而歸。
可惜把電子書放上平台寄賣,需付不菲的「上架費」,又是限定時間的,作者往往連成本也撈不回,已經鎩羽而歸。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談電子銷售平台 (1/2)
藝作創作本身是不死的,但傳統創作人生存困難,因為生態環境變化了。
以繪畫漫畫為例,電子工具更便利隨時動筆,修改也容易;把作品放到網上給人觀看,幾乎是「零成本」的;作品水準即使不過爾爾,放到網上,也會有人瀏覽,也會有人讚賞的。但就是難以以此取得收入。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也來搬家
Yahoo Blog告別在即,臨時決定,也利用他們的「輕鬆搬家」服務,替舊網誌多作一個備份。
基本上就是「WeShare」及「Xuite隨意窩」之間的選擇。在版面設計上,我較鍾意Xuite多一點,不過看Yahoo提供的資料,這平台在首年過後,好像又帶著變數似的;既然我主要是把這當作額外備份,便不挑剔那麼多了,落實採用WeShare。
系統說正在搬家中,最後是否成功尚未知曉。成功後或者我會再與大家分享位址的,就把那裡當作「龍之天地」的「老店」。
基本上就是「WeShare」及「Xuite隨意窩」之間的選擇。在版面設計上,我較鍾意Xuite多一點,不過看Yahoo提供的資料,這平台在首年過後,好像又帶著變數似的;既然我主要是把這當作額外備份,便不挑剔那麼多了,落實採用WeShare。
系統說正在搬家中,最後是否成功尚未知曉。成功後或者我會再與大家分享位址的,就把那裡當作「龍之天地」的「老店」。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戲裡真假
都知道現在的電影廣泛使用著電腦特技,許多看來驚險的場面,在高樓大廈外牆攀爬也好,在行駛中的火車頂上追逐也好,都不是真實情況。但從來沒有想過,原來那麼多看來沒什特別的場景,也都是用電腦摸擬出來的。
現在看電影,最主要應該是欣賞什麼?劇本?特技水平?還是藝人對著不存在的背景,而裝成看得到的演技?奇怪極了。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
稥港無戰事
到台灣旅遊,早機去,未到十時已抵達;晚機返,回到港時已半夜。算是足六天了。
基於各樣原因,六天時間內,對於香港的時事所知極少,約略地知道香港的天氣情況,知道轟動的「柺嬰案」像已有了結果,如此而已。但又不覺有什麼問題。
普而論之,任何事情,把自己抽離開,不那麼緊貼發展,宏觀觀察之下,好事壞事看起來,都平淡了。
基於各樣原因,六天時間內,對於香港的時事所知極少,約略地知道香港的天氣情況,知道轟動的「柺嬰案」像已有了結果,如此而已。但又不覺有什麼問題。
普而論之,任何事情,把自己抽離開,不那麼緊貼發展,宏觀觀察之下,好事壞事看起來,都平淡了。
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台灣之行起動
是日出發,前往台灣旅遊數天。
之前外遊,「龍之天地」會寫下存稿,預先安排按時刊出,因為心態上想把它當成報刊專欄般看待,若輕易斷稿的話,真的有寫連載的機會,也會「開天窗」的了,希望盡量避免養成這壞習慣。
現在地盤從Yahoo搬了到Blogspot,想輕鬆一點看待這部落格,所以外遊幾天,便向大家請幾天假期算了,回來再見。請請。
之前外遊,「龍之天地」會寫下存稿,預先安排按時刊出,因為心態上想把它當成報刊專欄般看待,若輕易斷稿的話,真的有寫連載的機會,也會「開天窗」的了,希望盡量避免養成這壞習慣。
現在地盤從Yahoo搬了到Blogspot,想輕鬆一點看待這部落格,所以外遊幾天,便向大家請幾天假期算了,回來再見。請請。
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Yahoo Blog Last Call
快踏入2013年12月了,再過幾星期,過了今年的聖誕節,Yahoo Blog便會成為歷史。
我還不時會重回「故居」去看看的。被官方下了封條的「龍之天地」,每天也仍有幾十個瀏覽,真不知讀者何來。
現今科技發達,數據儲存成本便宜許多,我們個人,三兩百元買根三幾十GB容量的「手指」﹝USB插入式便攜硬碟﹞,純粹儲存一般像數的圖片及純文字,已難以用完了,要把現在已凍結了的Yahoo Blog,找個伺服器整個兒保留起來,成本又要多少?不明白為何Yahoo要選擇把它完全滅掉。
這平台上包含數不清的有用材料,若能為世界留下這資源,實在功德無量,可惜跨國大企業的思維,太過功利。
我還不時會重回「故居」去看看的。被官方下了封條的「龍之天地」,每天也仍有幾十個瀏覽,真不知讀者何來。
現今科技發達,數據儲存成本便宜許多,我們個人,三兩百元買根三幾十GB容量的「手指」﹝USB插入式便攜硬碟﹞,純粹儲存一般像數的圖片及純文字,已難以用完了,要把現在已凍結了的Yahoo Blog,找個伺服器整個兒保留起來,成本又要多少?不明白為何Yahoo要選擇把它完全滅掉。
這平台上包含數不清的有用材料,若能為世界留下這資源,實在功德無量,可惜跨國大企業的思維,太過功利。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再見曾航生
早陣子看一個電視採訪節目,得悉曾航生加入了「無線電視」作幕前演出,不過並沒特别記住。直至前兩天利用手提電腦工作時,又隨意找些襯托聲音,半聽半看了「法外風雲」結局的兩集,在鏡頭前看見曾航生,才記起這件事。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宜居
2012年曾有過新聞,指「港爆冷膺全球最宜居城市」,到了2013年,似乎是同樣一個機構的同樣一個調查,香港的排名跌至第31名。即使如何對香港環境不滿的人,看到如此「突變」,對於調查的標準,也應感到好奇及懷疑。
那邊廂,另有一個同性質的調查,香港的排名卻是「升至第11位」。
那邊廂,另有一個同性質的調查,香港的排名卻是「升至第11位」。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天氣預測
預測天氣,是件難事。現在科技發展之下,很多地方的氣象局已經每天提供未來七至十天的逐日預測了,但是人體的冷暖感覺,而不單純是氣溫數字上的大小比較。
很常聽到的例子是香港人到歐洲去,雖是同樣低溫,在香港卻感覺更寒冷,因為香港濕度較高云云。
除了濕度,又有是否下雨的天氣因素,又有是否接近海傍的地理因素,又有看風力如何及究竟風從哪個方向吹來的條件因素等等,數之不盡。
十分複雜。
很常聽到的例子是香港人到歐洲去,雖是同樣低溫,在香港卻感覺更寒冷,因為香港濕度較高云云。
除了濕度,又有是否下雨的天氣因素,又有是否接近海傍的地理因素,又有看風力如何及究竟風從哪個方向吹來的條件因素等等,數之不盡。
十分複雜。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別人的電腦
借用同事電腦,很是不慣,因為同事已轉換了採用Windows 8,平時慣用的功能,擺放的位置大大變動,有些甚至一直找不出來,使用之時,並不便利。
當然還有個人的因素。同樣需要以鍵盤輸入中文,但我慣用「倉頡」輸入法,同事卻只用「速成」。我只借用別人電腦一會兒,當然不能胡亂更改物件主人的設定,於是平時五分鐘可做完的工作,花了多一倍時間,也還完成不到,已經投降。
我知道有些朋友,外出用膳時也會自備私家餐具的,大概也是因為相近的原因。
當然還有個人的因素。同樣需要以鍵盤輸入中文,但我慣用「倉頡」輸入法,同事卻只用「速成」。我只借用別人電腦一會兒,當然不能胡亂更改物件主人的設定,於是平時五分鐘可做完的工作,花了多一倍時間,也還完成不到,已經投降。
我知道有些朋友,外出用膳時也會自備私家餐具的,大概也是因為相近的原因。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備
古怪的天氣。一大清早,天晴而頗多雲,陽光並不耀目;不到兩小時後,日照忽視強烈起來,相當炎熱,半天都是如此;黃昏時卻下起雨來,而且有段時間,雨勢也不小。
外出之時並沒預測會如此,不過幸好背囊中常放著一把摺合雨傘。
外出之時並沒預測會如此,不過幸好背囊中常放著一把摺合雨傘。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老店準備中
在Yahoo及Sina開部落格,主要是以電子郵件為基礎,即是你在那平台擁有一個電郵戶口,便可分派到一個啟動部落格功能的權利,也即是說,一電郵一Blog。原來在Blogspot / Blogger之下,同一用家,可以開設多於一個部落格的。
於是我便開了一個「龍之天地老店」,假如成功的話,便再通知大家。
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從PDF到JPG
經歷過那個困難階段的朋友,才能感受到PDF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檔案格式的偉大。尤其是一般寫字樓而需要與廣告公司、設計公司合作,要審核他們的工作時,一邊用PC,一邊用Mac,要令到檔案可以兩方都開啟到,已經要大費周章;要確保審閱方看到的文件格式和設計方的原作一模一樣,更是沒轍。
PDF可以令文件很大程度上保持真貌,又可以讓不同電腦平台的用家開啟到,更可多頁一檔,極之方便,無怪乎現今很多網站分享資料時,都會提供PDF格式的選項。
PDF可以令文件很大程度上保持真貌,又可以讓不同電腦平台的用家開啟到,更可多頁一檔,極之方便,無怪乎現今很多網站分享資料時,都會提供PDF格式的選項。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軟銷
老友工作的補習社名店,找蔡怡拍攝了一段廣告,剛剛推出,邀請作宣傳。現今的廣告策略,愈來愈「軟」,以產生一份感覺為主,再希望觀眾把該感覺與商品掛勾。
但Soft-selling的程度要掌握得好,有些廣告看完了叫人印象深刻,卻總是說不出商品名稱來的,便失卻廣告存在的意義了。
但Soft-selling的程度要掌握得好,有些廣告看完了叫人印象深刻,卻總是說不出商品名稱來的,便失卻廣告存在的意義了。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廣與深
十二月初將到台灣旅遊。每次搜集資料,都會遇上「廣」與「深」的挑戰:台北、台中、台南各有特色,遊樂的焦點不同,已是一大考慮;討論未夠深入前已採取行動的話,可能搜集了某地區的資料,再進而了解景點情況,以及比較不同級別的酒店和民宿的優劣之後,大方向忽然改變了,目標地點完全不同,之前所花的功夫也都白費了。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試貼失敗
試把網誌更新透過Facebook平台作通知。之前印象,別人都是只把有關文章的連結貼出來,系統便可以產生圖片及內字的預覽,但我怎樣搞,顯示的也只是「龍之天地」的紅色瓦當頭像,以及我的個人簡介。
雖然純粹連結本身,也可助讀者跳進有關文章的位置,但總不能好像每天都對外硬銷自己一次吧?莫非Facebook不技援Blogspot這部落格平台?
總之這次試驗,簡言之:失敗了!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老店難捱
在古龍的小說「大人物」中有這麼一段內容:
田思思道:「他名字叫吳半城?」
楊凡道:「他名字叫吳不可。但別人卻都叫他吳半城。」
田思思道:「為什麼?」
楊凡道:「因為這城裏本來幾乎有一半都是他們家的。」
田思思道:「現在呢?」
楊凡道:「現在只剩下了這一塊地。」
田思思怔了怔,道:「這塊地是他的?」
楊凡道:「不錯。」
田思思道:「他已經窮成這個樣子,為什麼不將這塊地收回去自己做生意?」
楊凡道:「因為他生怕收回了這塊地後,一到了晚上就沒地方可走。」
田思思道:「所以他寧可窮死,寧可看著別人在這塊地上發財?」
楊凡道:「他並不窮。」
田思思道:「還不窮,要怎麼樣才算窮?」
楊凡道:「他雖然將半城的地全都賣了,卻換來了半城朋友,朋友是金錢難買的,所以他還是叫吳半城。」
秦歌道:「所以他還是比別人都富有得多。」
在某些人看來,有朋友的人確實比有錢的人更富有,更快樂。
一個介紹食肆的電視節目,拍攝了一家開業近半個世紀的老店,遭業主迫遷而停業。雖然在看節目之前,我已知道該食肆最後另揀地點重開了,不過看到鏡頭前工人把店內裝修拆掉的一幕,也有點黯然。
古龍所寫,在現實中並非不能存在,不過相當困難,因為很多業主他們根本與平民生活在兩個世界,租客的店子根本並非他們會去幫趁的地方,所以沒有了談不上有什麼損失,更不會感到「沒地方可走」。我們這一脫,看到則只有感到無奈。
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Facebook與Blog
一班在Yahoo Blog認識的朋友,各散東西,有的還未重新撰寫網誌,就在Facebook之類平台寫點近況;有的繼續寫網誌,而在不同的地方發表。之前我認為,可以以Facebook作統一溝通的平台,無論最後選擇了在哪裡寫Blog,立即在Facebook上分享,大家要跟蹤也容易一點了。
現在我的想法仍然一樣,但至今也未有行動,因為感覺上在Blogspot也還都未站得穩,寫出來的東西十居其九都是批評平台如何不便的,可讀性甚低;若要在Facebook高調宣傳,便更令人覺得不好意思了。
現在我的想法仍然一樣,但至今也未有行動,因為感覺上在Blogspot也還都未站得穩,寫出來的東西十居其九都是批評平台如何不便的,可讀性甚低;若要在Facebook高調宣傳,便更令人覺得不好意思了。
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
強迫使用
在作家蘇逸平的Facebook上看到他對互聯網瀏覽器的一段話,很是認同。我們的經歷竟然完全一樣!我也是在Netscape拖到最後才轉到Internet Explorer (I.E.) 的,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公司用的是I.E.,只好跟隨。
其實後來階段的Netscape我也嫌太過繁複了,支援Newsgroup的功能我根本沒有用。
而現在,我也同樣感到,I.E.似乎被逐漸排外了,像Blogspot這裡的一些網誌,用I.E.便看不到應有的效果了。
其實後來階段的Netscape我也嫌太過繁複了,支援Newsgroup的功能我根本沒有用。
而現在,我也同樣感到,I.E.似乎被逐漸排外了,像Blogspot這裡的一些網誌,用I.E.便看不到應有的效果了。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簡約版面
Blogspot有「網路版」和「行動版」之分,以下就是從「行動版」上擷取的畫面。
劃一把圖片只取一方塊放在左邊,之後是內文的片段,再之後是右邊的箭頭,按動便可開啟全文閱讀了。真是超簡約,超整齊,超美觀,超喜歡!
不知「網路版」是否也可弄成同樣格式?
劃一把圖片只取一方塊放在左邊,之後是內文的片段,再之後是右邊的箭頭,按動便可開啟全文閱讀了。真是超簡約,超整齊,超美觀,超喜歡!
不知「網路版」是否也可弄成同樣格式?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天時
原來早兩天已經是「立冬」之日。雖說近日有時涼快少許,但真是完全沒有可以跟「冬天」拉上關係的感覺。
撰寫這網誌之時,看到外面陽光普照,可是天氣預測未來三兩天又會有雨,而且又可能要掛上風球。十一月的風球來了一個又一個,天時真的變了。
這次的熱帶氣旋,情況和上次的有些接近,看起來走勢應會在香港周邊掠過,但距離上又會進入警戒範圍,會否掛上風球以及哪個級數,實在難料。
撰寫這網誌之時,看到外面陽光普照,可是天氣預測未來三兩天又會有雨,而且又可能要掛上風球。十一月的風球來了一個又一個,天時真的變了。
這次的熱帶氣旋,情況和上次的有些接近,看起來走勢應會在香港周邊掠過,但距離上又會進入警戒範圍,會否掛上風球以及哪個級數,實在難料。
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斷臂
兩位漫畫家,雪晴及謝志榮,分別在Facebook上提及近日眼鏡破爛的事。這個問題,我簡直是經驗豐富。
經常夜深未睡,或是看書,或是上網,或是以電腦工作,然後忽然睡著了,醒來之時,覺身下有東西頂住不舒服,一摸摸出了眼鏡,即時心中大叫:「糟!」
經常夜深未睡,或是看書,或是上網,或是以電腦工作,然後忽然睡著了,醒來之時,覺身下有東西頂住不舒服,一摸摸出了眼鏡,即時心中大叫:「糟!」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回歸原始
得Blog友大雞 (Adam Lee) 的指引,在Blogger的設定處,找到可把個人身份掛勾的切換鍵,第一時間,便與Google+脫了勾,回歸到Blogger的身分上。一切回到最基本。
暫時看來,似乎舊日的留言上,Blog友的頭像是連了到他們的Google+戶口去的,現在我轉回設定,都不會自動變成可直連到他們的Blog處,就不知道未來的留言情況會如何。
當然Google+有它的優點,但它的好處我並不實用,它的煩瑣卻是我直接感受到的,人生之中累贅已多,再添一件,亳不必要,看破這點,立即放下。
沒有了Google+的功能,之前把我歸入「社交圈」的Blog友功夫便白費了,極之抱歉。
暫時看來,似乎舊日的留言上,Blog友的頭像是連了到他們的Google+戶口去的,現在我轉回設定,都不會自動變成可直連到他們的Blog處,就不知道未來的留言情況會如何。
當然Google+有它的優點,但它的好處我並不實用,它的煩瑣卻是我直接感受到的,人生之中累贅已多,再添一件,亳不必要,看破這點,立即放下。
沒有了Google+的功能,之前把我歸入「社交圈」的Blog友功夫便白費了,極之抱歉。
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Google-
Blogspot這網誌平台在使用上,的確比起Yahoo Blog穩定。之前在Yahoo Blog很多時連最基本的「撰文」和「插圖」功能都欠佳,把寫了的文字和插入了的圖片搬動時,會影響到內含的HTML網頁編碼,令到排版大亂;又不時在按鈕上載內容時系統出問題,傳送中斷,前功盡廢。
像現時在Blogspot上,可以放心直接撰寫內容,而不必先在文書程式中寫好,再轉貼到網誌系統上,這輕快的做法實在久違了。
但論自己寫文章,Blogspot雖比Yahoo Blog優勝,反而要到Blog友的地盤去瀏覽網誌,卻困難重重,而且千辛萬苦往往還不能成功!
像現時在Blogspot上,可以放心直接撰寫內容,而不必先在文書程式中寫好,再轉貼到網誌系統上,這輕快的做法實在久違了。
但論自己寫文章,Blogspot雖比Yahoo Blog優勝,反而要到Blog友的地盤去瀏覽網誌,卻困難重重,而且千辛萬苦往往還不能成功!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夏友慶 vs 詹瑞文
在Facebook上,每一秒鐘都有無數的用家在分享相片。該平台有一個功能,可以讓大家為相片上出現的人物標上名稱,方便別人認識和搜尋,而且有時未被標註的人物,系統又會給出建議,問你「想要標註XXX嗎?」,讓你回答。
要作出有關建議,系統必先要辨認出相片中的人,懷疑是系統中已存有記錄的某君,才可做到,而我遇見過的許多情況下,Facebook系統都是認得很準的,十分奇妙。
可是這次系統失敗了。相片中的這位並不是星馬地區有「港漫書刊及精品收藏界老祖宗」之稱的Ivan兄夏友慶君,而是香港的趣劇大師詹瑞文啊!哈哈哈!
要作出有關建議,系統必先要辨認出相片中的人,懷疑是系統中已存有記錄的某君,才可做到,而我遇見過的許多情況下,Facebook系統都是認得很準的,十分奇妙。
可是這次系統失敗了。相片中的這位並不是星馬地區有「港漫書刊及精品收藏界老祖宗」之稱的Ivan兄夏友慶君,而是香港的趣劇大師詹瑞文啊!哈哈哈!
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Google+
從Yahoo Blog而到Blogspot的網誌平台,在與其他Blog友溝通方面,若要較積極較有效,似乎便要採用「Google+」。啟用了,卻至今仍搞不清楚它的使用方法。
在設計版面時,Blogspot容許自行加插進各項「小工具」,猶如我們不懂法語者進入法國餐廳,而該餐廳沒有套餐,需要自行點選前菜、餐酒、主菜、甜品、飲品等各項目之時,手忙腳亂而效果不好,便常懷念昔日套餐的便利。
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二十面相
把網誌搬到Blogspot,很多新功能要摸索。一開始便是身分的問題。不少Blog友「搬家」後,名字和頭像都跟在Yahoo Blog時不同,相見之時,便認不出來;有時看到某人的文筆,懷疑是相識,又不敢肯定。
﹝其實這情形在Facebook上都早已遇到了:收到好一些「朋友邀請」,但不知是老友的訊息,隔了很久都沒處理,後來偶然才知道原來那就是某君,連忙把老友加進「朋友」名單上。﹞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版權聲明 Copyrights
本網誌歡迎讀者和網友和網友互相分享、轉載作個人及非牟利用途,以作廣傳,而無須預先向本人申請或得到書面批准,但為了尊重知識產權,任何人使用本網誌內容,必須註明出處。本人保留國際法中對著作者 (Author's Right) 的權利,亦禁止為牟利或商業目的而使用本網誌內容。所有轉載必須在合乎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之下進行。
免責條款 Disclaimer
本Blog屬於個人網誌,一切言論純粹是表達本人的個人意見或經驗分享;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對任何類型商品或服務,皆不構成要約、招攬、邀請、宣傳、誘使、建議、推薦,或任何種類或形式之表示。本人編寫內容時已力求審慎,所載資料均源自可靠的來源,並會按資料之原樣提供,但無法保證網誌內容的真確性和完整性,讀者和網友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求證和分析。如因本Blog中相關言論或意見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人無關。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