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都是甜食,「格仔餅」內塗抹花生醬、煉奶、牛油等,加上沙糖;「潮州夾餅」內也夾雜沙糖,內有花生及芝麻等。前者現在仍很普及,至於後者,有人考究,說正名應叫「潮州冷糕」,在香港則經常瀕臨絕跡。
聽電台及網台節目時,有好些題材是長期深受歡迎的,「懷舊食品」是其中之一;「沙糖夾餅」很多時都會被提及,不過講述之時,往往需要對它的外貌加以形容,但年輕的主持人通常是聽了都不明白的,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見過。
既然有那麼多人懷念,應該有市場可以容許「沙糖夾餅」重生的,就算攤檔可能沒雞蛋仔店那麼多,難道一個數百萬人口的現代都市中,對它感興趣的「小眾」真的少得連一家專賣店都支持不到?
在旺角,有小食店長期售賣一種日式夾餅,和「沙糖夾餅」貌似而細小,必要時可以頂頂癮的,但吃起來,感覺又真的和「沙糖夾餅」聯想起來。聞說在鑽石山區也層有過售賣「沙糖夾餅」的店舖,且更有不同口味,不過我並未幫趁過。在我個人而言,對上最後一次在香港進食的「沙糖夾餅」是在油麻地買的,攤主依附在一家藥房門前,經營不定時,要光顧也不易,而且我買的那時也是多年前了,該攤檔應該早已結束。
直至近期,才再有新消息。
( 待續 ---> 2/2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