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是日端陽,完結了今年中國傳統智慧所謂「寒衣不敢送」的階段,結結實實地進入夏季了。

近日,和家人/朋友/同事/客戶碰面時的話題,總離不開一個「熱」字。

天氣炎熱得怕人,是一定的了,但當看到網上有段新聞,標題是「NASA:2015 年的前五個月已打破有史以來最熱的紀錄」,始終現在經互聯網上流傳的資訊,弄假的太多了,還真不敢把它當成真的「新聞時事」來分享哩。

2015年6月19日 星期五

鴻溝

與新一代設計師的思想,總有道像是不能逾越的鴻溝。

即時通訊軟件 Whatsapp 不時作出更新,近期一次,把軟件更新後,當點選了某些訊息,想要把它們刪除/複製/轉發時,那些仍然存在的指令按鈕,上面的文字卻是「隱形」了的,要處理訊息時,經常按錯位置,十分麻煩。

後來 Whatsapp 又經過數次更新,這問題仍然存在。難道全世界只有我一人遇上如此問題?

最近一次,更新之後,上述問題依舊,又不覺有什麼改動,只有一處地方是我發現到有所不同的,便是要把訊息處理時,系統詢問是「確定」還是「取消」的方塊,那兩個選項按鈕搬了位置,而且字體縮小了。

把字體縮小,是一種改良?因為美觀的考慮?不大明白。


從事市場營銷工作若干年,在網頁設計取向上,又是常與設計師想法歧異。

明明有不少內容想告訴瀏覽者,偌大的屏幕畫面,本來已可放下不少圖文了,但網頁設計師會在畫面中間劃出一個小方格,圖文放其中,其它地方便留白了;方格小了,不能一次顯示那麼多圖文,他們便採用電腦技術,令到小方格中的圖文自動滾動,便利瀏覽者閱讀。

但,一開始時不把大屏幕設限成小方格,不就沒有後來的不便麼?

又是因為想美觀?或是想盡量使用一下自己懂得的設計技巧?都經過那麼多年了,遇見過不少次類似的情況,到現在仍然是不明白。

2015年6月18日 星期四

獨。善其身


拖延良久的政改方案爭議,終於以一個令人意外的局面收場。

在頗長的一段時間內,看到兩方陣營,大同方向中又不斷湧現小異;大家都像佈署了一些策略,最後效果亦未如理想,機關算盡太聰明。有些議員,看得出有所掙扎,若果他們並不屬於任何組織,只作為獨立議員,完全跟著自己心意去投票,是非成敗,也許都會比較愉快一點。

「佔領行動」開始至今,我個人最大的得益,是順利地從兩個團體中退了出來,還原自由身,行事發言,只需本著「責任自負」的原則,不必再顧忌團體的形象,頓時輕鬆了不少。

兩個團體,當日都是因偶然遇上,我又好事地沾手某件工作,才忽然擔起了一些責任;其後推卻不到,關係便延續了。這次趁勢撤出,而不必大家撕破臉皮交惡收場,算是 Happy Ending 了。

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

權威


有一句勸世文,有不同的版本,例如「不要相信權威」、「不要相信專家」、「不要迷信權威」,意思並不盡相同,但都能令人依稀地捉摸到一個概念。

聽過不少朋友用這「金句」勸世,但又見到他們每每在與人討論時,都在引經據典。──那些歷經過許多年月洗禮考驗的古籍,自然也是「權威」的一種了。

有些朋友真能做到不迷信權威的,他們特立異行,創出驕人成績。然後他們跟人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然後他們告訴大家「不要迷信權威」,而大家「聽從」,因為那是他們所講的說話,大家視他們為偶像。他們又正正是權威。

弔詭之至。

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

過度銷售

電視劇「大時代」重播完了,不同的媒體上,幾乎在劇中稍有點兒戲份的演員,甚至不必有角色名稱的,都被找出來詢問當日拍劇時的經歷和感受。感覺是有點兒過量了,不過藝人都是被動的,也還可以接受些。


蔣志光的「新歌」再次調寄「相逢何必曾相識」,我便認為真是過度銷售了。

無論是出自歌手本人的自發創作,抑或是大集團的廣告策劃想出的點子,都不是個聰明的做法。任何事情,留點餘韻,令人感覺意猶未盡,當比催谷、利用到最後一點一滴好吧?

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第五屆「香港青少年科幻小說創作大賽」

曾經參與協助的科幻小說創作大賽,又開始接受報名了,各中小學生有興趣者敬請注意!




主辦機構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香港科幻會、香港科學創意學會


對象
全港中小學生


比賽內容
以科幻題材為主


評審團
香港科學創意學會 ( 初審及面試 )、香港科幻會 ( 決審及面試 )


比賽組別
A)小學組  B)初中組  C)高中組


比賽規則
1. 作品內容必須為中文文字檔,並以電腦 .doc 格式儲存;
2. 小學組字數不少於   500 字,不多於 2,000 字;
3. 初中組字數不少於 1,000字,不多於 3,000 字;
4. 高中組字數不少於 3,000 字,不多於 5,000 字;
5. 總字數 ( 含標點符號 ) 請列於文章最尾位置;
6. 投稿次數不限。


參賽辦法
參加者須於截止日期或之前將報名表格及稿件電郵至 sfc@newgen.org.hk ,並於電郵主題註明「第五屆香港青少年科幻小說創作大賽」。
請以 .doc 格式儲存稿件,並將檔案名稱設定為「( 參賽者姓名 )_( 組別 )」。


評審標準
文筆流暢,情節吸引,科幻意念大膽創新,具趣味性、思想性及探討性


奬項
每組別設冠、亞、季軍各一名,及優異獎數名,得獎作品將有機會被出版成書


比賽日程
截止報名及交件日期:2015 年 9 月 30 日
初審       :2015 年 10 月至 11 月
決審及頒獎禮   :2015 年 12 月


下載報名表格http://sic.newgen.org.hk/userfiles/file/Application%20Form_2015.pdf


( 資料只供參考,一切以主辦機構最新公布及實際情況為準 )


http://sic.newgen.org.hk/load.php?link_id=143906

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連載小說

託朋友買了一本內地的小說雜誌,即是一本包括多篇不同類型小說的綜合書刊。買這一期舊書,因為見到刊載了古龍最後期的作品──「獵鷹」和「群狐」。

我十分喜歡古龍現在通稱「獵鷹。賭局」的一系列故事,已集有多個版本,現在見到有個「連載版」,便買來把玩把玩。


這系列小說傾向短篇,行文、分段都如是;當中有些故事,最初在報刊雜誌連載時,便是以「短刀集」為名。現在排列到雜誌中,便可以更強烈地感受到它們的「短」。

每當報刊連載變成單行本,通常字體會較大,字距和行距會較寬,每一版的幾條邊都會留白,所以即使本來不很多字的內容,也可以佔據幾個版面,故此書便厚了,可以賣的價錢也高了。現在看到「獵鷹。賭局」中有些篇章原來真是那麼短小精悍,不少所謂長的也佔不到兩版篇幅,真令我意外哩。

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逛書店

久沒逛書店的習慣了。想那遙遠的求學日子,不用上課之時,每天兩頓飯後都外出散步,元朗有數的主要賣書地點在同一天之內,一逛再逛,仍然感到趣味;今天,往書店買書通常是為了特定目標,前往──找尋──找到──付款──離開,十分功利。

現在看的書,有些是出版社朋友贈送的新書,有些是經由網上拍賣場購入的二手書,有些是透過網上書店訂購的,累積下來待讀的都未看得完,所以已經減少在書店買書。偶然前往,看到書架上排列著的書本,也好像欠缺把它們帶回家中的衝動。

──原因不明。


若說現在的新書都是千篇一律,那也要待我看過後,才可能產生的感覺,事實卻是我在書店中看到架上的書,已經有種「又是那些書」的慨嘆。書的量不小,但題材好像不出那幾類;書本的命名方法也好像差不多,書本設計風格又像是差不多。可能正因如此,才令我感覺新意不足,提不起勁來?

2015年6月12日 星期五

失落的地貌


每當互聯網上有人貼出香港的老照片,便會惹來大家懷舊一番,遙想昔日生活,細數過去商舖,比較新舊建築。

過去的個人照相設備昂貴,故不普及,所以難以像現在般,什麼都可以記錄一番。那時候,拍張相片,總有目的,或是拍人,或是拍物,或是拍屋宇。──鮮有特地拍攝地形地貌的。

現在「安娜餐廳」所在仁樂坊旁那個露天停車場的位置,從前是一個深陷下去的「小山谷」,從兒童遊樂場走到教育路去,要向下走到「谷底」,再在對面走上坡去,後來,才被填平成如今的狀況。

那個猶如日本卡通片集中常見小山坡的舊地形,這麼多年來,我都未見過有相片記錄哩。

2015年6月11日 星期四

鄭健和大話「西遊」

明明知道鄭健和的新作「西遊」是在 6 月 11 日才出版的,但上周還是自然地守候它的創刊號。終於到了今天,這本新的港漫才入手。

這創刊號,令人驚艷的感覺不如當日「封神紀」和「野狼與瑪莉」的第一期那麼強烈,但是寫法王道,時代背景、陣營介紹、角色性格等等,全沒欠缺,爽快地令劇情推進之餘,又兼及不少饒具趣味的細節位。更難得的是,除了封面裡的扉頁文字,幾乎所有上述元素都是在說故事的過程中,讓讀者自然地獲悉了的。

在這書推出前,出版社在 Facebook 上已披露了不少角色設定圖,在這期書中,登場的角色亦為數不少,但讀者閱讀,完全感到有條不紊,而且對較重要角色的性格,已有一定的掌握了。要做到這一點,真是談何容易?鄭健和的主編技巧,實在已經達到大師級的水平了!


故事開宗名義第一句,「這是屬於遠古神明的年代」,可是在專欄中又說了,劇情是發生在那次著名的「西遊記」之後的,那麼即使如何「遠古」,也只能是千餘年間的「近代」啊。現在的故事發展,尚未旁及人類,不知以後真會涉及人類正史,還是像「天下第一奇書」──「蜀山劍俠傳」般,一開始時說是清朝時期,其實打後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故事才剛開始,為一場「天軍鬥海軍」之戰掀起序幕,爭奪重點,是一本「奇經」。極之耳熟能詳的點子,但那又如何?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快寫,也可以詳寫,無論如何,從讀者的角度來看,只要主筆能寫得好看便成了。至於這一點,我們當然不必擔心,大家拭目以待吧。

說起來,「天軍」的頭領又是叫帝釋天?以後故事會跟「封神紀」扯上關係?假如這個帝釋天是當日的阿狗……

嗯,看來我是想多了。

最後一提,今期創刊號共 52 版,包括了電影「野狼與瑪莉」的優惠券,敬請注意。


P.S. 最後還是要多寫一句:鄭健和的「封神」和「西遊」都有了,以後想必還會有鄭作的「三國」及「水滸」吧?哈哈!

2015年6月10日 星期三

肥良作品動畫化

施仁毅兄的公司「Gameone」根據人稱「肥良」的溫日良之作品「海虎」推出手機遊戲。宣傳人員製作的動畫,配合上原作畫面,有錦上添花的感覺。


肥良的代表作有不少,而且他是香港漫畫主筆中,極罕有敢於毅然完結一個深受市場歡迎的作品,從零開始重新起步,然後再取得輝煌成績;之後一而再,再而三,幾次新作品都能媲美舊作、更勝舊作的,令人叫絕。

早在他的成名作「我若為皇」故事去到中斷時,我見他筆下角色的招式表達,頗有鳥山明「龍珠」的味道,已經有想過若把「我若為皇」製成動畫,效果一定不俗。不想現在亂想的事情,倒有少許成真了。

之前參與製作的「港漫回憶錄」,肥良是嘉賓之一,不過那時因為事忙及分工,沒機會與他碰過面。聽了施仁毅兄與他對談的錄音,聽了一些我之前完全不知道的事情,令我對肥良更加佩服了。希望這次推出的手遊,同樣獲得美好的成績吧。

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商標變奏

假如沒有朋友在互聯網上貼出以下的相片,都完全忘記了原來昔日「惠康超級市場」的商標是這樣簡約的了。


現今企業的商標設計日益進步,即使只是簡單地採用幾個英文字母並排,也可以避免給人以老土的感覺。不過每當新舊商標交替之際,難免需要一段適應期。

最令我感到突兀的,莫如「萬寧」的商標了。舊的商標和新的商標,我都認為沒有問題;主調顏色是藍是橙,我也覺 OK。但當不知什麼原因,需要藍色和橙色元素一併使用時,便相當難看了。


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Blog 友處女畫集──「所羅門幻想曲」

又一位網友即將推出他的首本個人畫集。恭喜歐陽兄 (Solomon Au Yeung)

不少朋友認識歐陽兄是因為他參與製作的「龍虎門集玩卡」;我們一班 Blog 友,認識他是在 Yahoo Blog 仍然存世之時,被他筆下的美女繪畫所吸引。

蔡瀾先生說過,肚子餓著的時候所寫食評,最能勾起讀者的食慾;以此類推,歐陽兄筆下的美女呈現出各種美態,也應是凝聚了他的強烈盼望所致吧?哈哈!


畫集資料簡列如下:

名稱:Solomon Fantasy ( 所羅門幻想曲 )
包裝:A4大小,64 pages,封面加上 UV + 擊凸特別效果
售價:標準版 HK$ 100 (US$ 15)
   特別版 HK$ 280 (US$ 38)
內容:電腦 CG Art
   鋼筆/鉛筆插畫
   噴筆/粉彩插畫
   插圖繪製過程分享
   插畫草稿集
   新漫畫「7Saints」優先預告設定圖集
備註:※ 所有預購畫集,均會獲作者親筆簽名及畫上 Q 版親筆畫
   ※ 「特別版」加送:獨有特別版書套乙個、A2 海報乙張、獨立親筆畫板乙張
付款:買家可透過「中國銀行」或 PayPal 付款
取件;2015年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面世時,可:
   ※ 直接見面交收;
   ※ 到指定特約商鋪領取;或
   ※ 另付郵費以郵寄交收

( 畫集資料只供參考,一切以作者官方宣布及實際情況為準 )


歐陽兄的畫風偏向西洋,以幼細鋼筆勾勒美女五官,常帶給人驚艷的感覺;加上色彩之後的作品,雖然精巧的鋼筆線條不見了,但又有另外的一種韻味。看畫集內容的介紹,這次可同時欣賞到他不同的技藝了。

知道歐陽兄籌備這畫集已久,可惜一直都「只聞樓梯響」,現在真正落實推出,當然捧場。


https://www.facebook.com/solomon.a.yeung

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

2015年6月6日 星期六

學丁蟹

「大時代」的丁蟹是個經典角色,在這電視劇集播出之前,彷彿沒有見過如此性格的角色;劇集播出後,他便變成了一個「典型」,當我們跟人說「某某好像丁蟹一樣」,很多時聽者都已明白那某某是如何行事的了。

韋家輝的作品情節豐節,但大橋往往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當中「大時代」說穿了,其實是是一個「小子成長復仇」的老套,而丁蟹便是主角方展博最後「打大佬」時要決戰的對象。

故事要好看,那「大佬」便要夠強,偏偏丁蟹是個不學無術的人,他的學識見識之低,連變強的野心也欠奉,所以劇情上只好安排他聽人指點行事,然後再寫他如何因而獲得出乎意料的好成績;本來「一本萬利」已經夠強,他卻可以三番四次「一本千萬利」,因而在他自己察覺之前,他已強得難以匹敵,令觀眾亟想知道主角如何可以勝過他了。


通常把某人形容做「丁蟹」,都是負面的評價,其實丁蟹也有值得學習的一面。他當自覺能力不足時,會向專家討教,而且完完全全亳不懷疑地信任專家的指示。

現實生活中,不同範疇中都有許多「專家」,不斷地教導別人該怎樣做。「專家」教導別人如何做,他們自己又未必會那樣做,所以他們自己獲得的成績亦未必理想,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口中所講的亳無用處。

投資專家、健身教練、父母長輩,常分享的「老生常談」都是對的,只是分享者自己只作「口頭禪」,說是那樣說,做的又是另一套時,結果成績反而不如聽分享者,絕不出奇。

2015年6月5日 星期五

懸浮汽車

網友分享的這條短片,虛擬的味道太濃厚、太明顯了。真是可惜。


雖說現在我們很多使用中的科技產品,已經達到從前科幻故事中的境界,但以我個人意見,一天這種懸浮汽車未能在社會上普及使用,也未算是進入了童年時所謂的「未來世界」中哩。

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佔領」與「六四」

都知道「佔領行動」會對香港的民主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卻沒想到會是令更多人對四分之一個世紀前的「六四事件」產生懷疑。


當日的事件,我們身在自由地區,可以透過各大眾傳播媒介,獲得廣泛的資訊,掌握當時的國情。「佔領行動」卻讓我們親眼目睹無數的個案,報導者心中早存立場,選擇內容斷章取義,對人不對事,雙重標準,賊喊叫賊,等等等等劣行,不一而足,直接而又沉重地令大家聯想到:今天的情況如此,當日的情況是否也是類同?

「信心源自成功的經驗」,要造成懷疑,有時一兩個例子已經足夠了。

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

自資漫畫「THE HK 傳說都市」

Yeung Lai Kei 的新自資漫畫「THE HK 傳說都市」在投寄後的一天已經收到並看完了,感覺良好。

最初是因網上電台節目的介紹,知道 LK 出版了一本「暴民」( 未完 ) ,便跟他聯絡,郵購了那部作品;之後才開始留意他不時在互聯網上發表的作品。今次這本「THE HK 傳說都市」共收錄「門」、「路」、「夢」、「盧亭」、「七姊妹」、「宋王臺」和「六十四的怨恨」等 7 個故事,是作者在 2009 年到 2014 年間的創作。

7 個故事當中有三個屬「本土異聞」系列,路線和風格,明顯是受到日本星野之宣作品「宗像教授系列」的影響。之前我已經在網上看過它們的足本了,不過拿著印刷本一次過閱讀,感受是十分不一樣的。其它的故事,「路」和「夢」的故事說得很白,但又很有意思,值得大家細味。



LK 的畫功自有一種美態,但平心而論,只算是業餘者的中上水平;更吸引我的,是他的分鏡技巧,以及他以漫畫說故事的流暢度。

他的故事或多或少都摻雜時事新聞以及歷史資料,又述及不同時空的交代,仍能有條不紊,相當難得。

以漫畫說故事,可以用畫面表達到的,便不必文字累贅,這聽來自然不過的基本原則,LK 做到了,本來是沒有值得表揚之處,只是因為不少身為「職業漫畫家」的朋友連這點都做不到,而我們在一位業餘者身上看到更好的發揮時,不得不表示讚嘆。

THE HK 傳說都市」書價連本地平郵郵費只 HK$ 45,共約 200 版內容,大家喜歡閱讀漫畫的話,值得捧場。


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回憶港漫印畫

漫畫的出現,衍生出一些周邊產品。現今的漫畫周邊產品,製作仔細,格價亦不菲,曾幾何時,當社會資源相當貧乏,讀者要求也不高時,「印畫」是頗流行的一種選擇。

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

蝸角之爭

一位親友,身染危疾,由於當事人刻意隱藏,我們一家到近幾日才獲知消息。聽到的消息,情況不樂觀。

不很久之前,接觸中的一位業主離世了。在洽談事務時已知他身患重病達兩年,與他一起跟進事情時他的精神也很好,但一下子惡化了,進出醫院幾次,便過身了。

這天,網友敖飛揚兄因憶他近日癌病去世的弟弟,而寫了段文字,貼了在 Facebook ,得他同意後轉貼如下。

所以人們常說,我們年紀愈大,看著朋友離開的機會便愈大。


韓國受病毒的威脅;日本受天災的襲擊。香港的危機是什麼?無非是「人事」二字而已。相對起別國真正殺身的危險,簡直是蝸角之爭。

有人跑到別國去訴苦,就像我們有些朋友,跟家人或伴侶吵架後,找個朋友吐苦水那樣,作為朋友,最多也只是借出耳朵吧,還可以有些什麼具體事情做出來?根本自己的煩惱都忙不了,難道還跑去管東家西家的事?到處訴苦的人,倒以為自己家事真的十分重要。

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Last Day

根據「新浪」通知時採用的文字理解,今天應該是 MySinaMail 服務提供的最後一天了。自從當日得知這個消息至今,約兩個半月的時間內,終於把「收件夾」和「寄件夾」中那數千份電郵進行了濾讀和備份。


由於一度,我對外披露及填寫任何表格,都是採用 Sina 的電子郵箱以供公眾聯絡,「網上行」及 Yahoo 等郵箱則只作私人的不同用途,所以在 Sina 處累積下來的舊電郵甚多,現在清理一空,感覺怪怪的。

看到有一些企業宣傳的電郵,仍然寄到 Sina 去,我便刻意地不去通知有關方面更改了。讓它們隨 MySinaMail 消失吧。

2015年5月30日 星期六

下台。動身

鄭健和的「大軍閥」剛剛完結了,緊接著在 2015 年 6 月 11 日推出的新書是「西遊」。

之前的「封神紀」中,和仔把已被寫過無數次的「武王伐紂」故事重新演繹,寫出了一個不一樣的紂王來,這次的「西遊記」戲碼同樣也是曾被改編過無數次,他又會帶來怎樣的新鮮感呢?真叫人期待。


「大軍閥」出版了只 55 期,剛好一年多少許的時間。故事寫得很完整,但又可以說當中有很多可供發揮的地方沒有再添筆墨,所以當和仔在專欄中宣布該書要結束了,而且只餘下幾期篇幅作收結時,許多讀者都感到詫異。

但是也是同一班人,不是經常批評說港漫最大的弊病除了題材狹隘,也包括寫之不盡、沒完沒了?那為什麼當有主筆把一個仍可寫下去的故事,果斷地作個終結時,會感到那麼奇怪和不可思議?

所以說,創作者不應被觀眾/聽眾/讀者牽著鼻子走的,有時觀眾/聽眾/讀者說想要的東西,未必便是他們真心希望得到的。

現在,「大軍閥」下了台,「西遊」兵團要動身了。

2015年5月29日 星期五

追逐儲存夢

電子用品愈來愈多,儲存起來的文字資料、圖像、音訊、視頻亦與日俱增,所以大家都在一直尋找「終極儲存」的裝置,可惜無論當下的選擇看來是如何優勝,過了一段時日,又會覺得已經不足,再要把裝置升級了。

最近看的一篇文章,題目「苦等多年,『便宜 SSD 硬碟』的時代終於降臨!」也正正說明了這種不息的追逐。


一度我也以為 SSD ( 固態硬碟 ) 是一個所謂「終極選擇」,以我一個人的使用量,又不玩什麼電子遊戲,狠花多一些錢,買個大容量一點的,大概已足夠支援未來三幾十年的需求。──正在這樣想的時候,一位電腦知識比我超出極多的老友卻說,SSD 使用的技術有缺憾,好像說是儲取次數有限還是什麼的,他自己的選擇,是寧取 SD Card 而不取 SSD 云云。

何處是彼岸?電腦知識貧乏如我者,連該向哪個方向遙望也還不知道哩。

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集報難

網友在 Facebook 上張貼了一些報紙收藏,上面有關於漫畫的文章。那邊廂,另一網友因為想找回上星期一份舊報紙,而在互聯網上作出徵求,幸運地收到好消息。


在報章雜誌上不定期刊出的文章,很難收集,尤其是要在事後尋找。雜誌又會好得多,因為通常回書都會先送回出版社,時間相隔不是太久的話,直接聯絡出版社可補購到的機會相當大;舊的報紙,很可能便是「蘇州過後沒艇搭」了。

即使事前知道了,可以及時買到有關的報章雜誌,但若數量多起來,仍是叫人頭疼的。舊報紙收藏困難,因為出版頻密,很快便會積起一大堆,住人的地方也不足,怎麼找地方去擺放它們?今天的報紙,即使我們明知儲存數十年後,便自有一些歷史價值,可以更可以多賣幾個錢,但以有涯的金錢和空間,去容納無涯的藏品,談何容易?

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

方包

互聯網上有報導,介紹了家食肆,收到好一些留言,指有關的食品其實並不很特別。

我的個人意見是:食肆的出品不必要十分特別的,是否好味道始終較重要。不過以下相片的旁述,倒真是叫人不得不說幾句話。


採訪者居然把食肆一整條一整條買進麵包,當成特別的事情,真是叫人啼笑皆非。大概所有的食肆,都是這樣把麵包買入,然後在需要時再按情況把麵包切片的吧?

對於這樣的一整條麵包,甚有回憶。現在在西鐵元朗站步行到「滿清一條街」( 長盛街 ) 時會經過的「麗香餅家」仍然營業,把製作的方包賣到元朗區的一些食肆去;從前我們家中吃的麵包,都是向「麗香」購買的。

一整條麵包有 4 磅重,每磅麵包之間有一道淺痕,客人購買時,師傅以長形的刀在淺痕位置向下一切一拖,便是 1 磅麵包;每磅麵包會切成 8 片,厚薄平均,即是每片麵包,重量是 0.125 磅,相當一致。

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

尋回失落的時代?


堂弟找回 20 多年前存下來的「大時代」錄影帶。這是當年流傳海外的版本,很可能也就是所謂「完全無刪剪」的最原汁原味版本。

很多人都知道郭子健導演尋找這個版本的「大時代」久矣,這次他是否能達成宿願呢,大家且拭目以待。

說起來,那段時間我寄住堂叔家中,用了幾個深宵看完整套「大時代」,看的應該便是這 10 盒錄影帶了。時光飛逝。

2015年5月25日 星期一

懷舊日本卡通原唱版

無論在什麼平台,大談舊時的卡通片集及/或兒歌,常可引發熱烈支持。這條短片中多首旋律熟悉的 1970 年代兒歌,輪流足本唱出,而且還是由原唱者現場演繹,即使對日本當地的朋友來說,也是個很難得的機會吧?

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觸目。驚心

年紀大了,看書多了,看電子屏幕也多了,視力已有所衰退。開始出現老花,是其中最明顯一環。

環顧周邊的朋友,近視始終是佔著冠軍位置的眼睛毛病,而大部份的朋友,都選擇了佩戴隱形眼鏡。隱形眼鏡不是什麼嶄新技術,我一直沒採用,也不是因為效果不佳,而是因為常要用手指直接觸及眼球這感覺上容易受傷的器官,而感到驚心。

即使是像如下的一張廣告照片,我看見也覺得很危險、很不安。所以我相信我此生都是與隱形眼鏡無緣的了。

2015年5月23日 星期六

計算機 X 遊戲機


網上有朋友貼出了這部計算機的相片,又令人不禁懷舊。

這型號是 Casio 的 MG-880,除普通計算機功能外,還內置了一款電子遊戲,及可以彈奏音樂。那以消滅數字和飛碟、累積積分為目的之簡單遊戲,當年卡通片「電子神童」中也出現過。

此外這計算機有一首預錄了的音樂,我那時是自行摸索著找出那「曲譜」來的,至今仍記得是:

  1345 1345
  1345 3132
  3321 3554
  3453121

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藏書。讀書

常購入二手書籍,當中有些十分新淨,原物主保存極佳,甚至有如同新書一般狀況的。但到了我手,當我翻閱後,書的品相起碼會下跌兩級。


我隨身帶著閱讀,碰撞難免,書角便會起摺及破損;揭書之時不會輕力細翻,手握時又是但求舒適,本來筆挺的書本便可能變得捲曲;加上我常把不同紙類物品放到封面或封底裡保存,也可能令書頁隆起走樣。

我也覺得不好意思,但始終認為,書本是用來閱讀的,即使慎重考慮及選擇,也還是會把書本當作「用品」而非「藏品」。

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舊信件

「新浪」的電郵服務,提供只到本月底,所以近期盡量抽空把一些舊信件存底。經過連番努力後,數千封電郵終於整理完畢了,真是大工程。

SinaMail 是其中一個我最早期主要使用的電郵信箱,所以積存起來的信件,勾起了許多封塵了的回憶。


原來當日是經由「倪匡科幻獎」的主舵人葉李華兄介紹,我才認識了龍幻兄及「倪學網」網主紫戒的;也是經由李華兄的介紹,我才認為到倪匡先生和「香港科幻會」諸君的。那時候與他們進行陌生人之間生外的電郵溝通,到後來開始熟稔了,至今,原來已過了這麼多個年頭。

那時在網上拍賣場認識的朋友,有些現在還在聯絡的,但有些已完全陌生,若沒看見舊時電郵,也記不起原來曾有那麼一批人,有過溝通那麼頻密的時期。

在那幾年,因為「富爸爸,窮爸爸」的書本及紙板遊戲催生,與一班朋友經常聚集玩 Board Game和分享理財心得,一眾老友,又已許久沒有聯絡。

多年的相識,有些更是長達超過10年的,變得生疏了、陌生了,甚至有的是鬧翻了,實在可惜之至。這些種種,都可以舊電郵中,找到記錄。

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無字天表


一集新款手表,有一段網上廣告。我有耐性的把前面一段珍珠彈跳之後白轉黑、黑轉白的前奏看完,但是廣告內容才進入「正場」,我看到兩個字,便決定不再看下去了。

兩個英文字是「Zero Number」。這款新手表正是沒有標示任何數目的設計!

我已多年沒佩戴手表了;即使當年,我也不會選擇那些不標示數目,或刻意把表面數字移到不尋常位置的款式。

佩戴手表功能是為了看時間,能最快的看清楚當下是什麼時間,應是比什麼都重要的一環,為何要挑選那些讓我們有較大機會看錯時間的表款呢?難明。

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旅遊基本功

通常都是在接近年底的時候,安排一個較長的假期,真正休息一下。由於地理方面的通識太薄弱,每次旅遊前要進行資料搜集時,都要由最基礎的地方做起。


大國的主要城市,名字當然都會知道,但是東京大阪神戶橫濱名古屋北海道之間的相對位置如何呢?台北宜蘭高雄墾丁花蓮桃園等地又各有什麼旅遊亮點呢?像這種基礎到不得了的資訊,我都要從零開始搜集,才會開始有個約略概念。

今年,已有了個大致方向,稍後,資料搜集便會啟動了。

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無退路?

平板電腦上安裝了不同的軟件,好一些會不時發出通知,告訴用家已有新版本出現,須要把軟件作出更新。不少次,在所謂「升級」之後,軟件的運作似乎還差了的。

最近一次 Whatsapp 又叫人更新,照辦後發覺不妥。看到討論區中大家都像只集中批評新版面的美醜,沒見有人在說功能上的問題,心想:難道只是我的電腦,才「專享」如此甩漏?

如下面相片顯示,當我在 Whatsapp 中點選了任何訊息,左上角便會出現一個號目字,告知用家已點選的訊息有多少條。除此之外呢,好像什麼都沒有了。但其實不是的,在顯示數字那條置頂的色帶之上,仍是如前包括有「刪除」、「複製」、「轉發」的按鈕,而且那些按鈕都是可以如常運作的,但就是全部隱形了,要想應用,只能靠摸索和碰運氣。搞什麼鬼!


一來,不知道若先把程式移除,重新安裝一次,會否有幫助及影響到現存的資料;二來,似乎也已經不能再找到舊版本的 Whatsapp 可供安裝了。

每次安裝,好像都是不設退路的?

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嬰兒大逃亡

在 Facebook 上有朋友分享了這條短片,因受制於 Blogspot 的系統支援,我自行在 YouTube 處搜尋到這個版本,在此轉貼。

這段片不會是用特技造假的吧?這嬰兒表達出來的綜合智力,實在太利害、太叫人難以相信了!



後記:再來一個「合作版」。利害!那些認為父母不事事作好舖排,子女便不能把事情辦好的家長,敬請反思再反思。


2015年5月16日 星期六

Bic 牌原子筆

路過一家老舊小店,看到一些昔日熟悉的包裝,於是買下了幾件文娛用品。原價HK$31,實收HK$30。


少時其中一款用得最多的原子筆,是「斑馬牌」木杆的那種,有黑、藍、紅三色任選,筆頭的子彈狀塑膠套對應內裡墨水的顏色,可惜當年的用品都沒存下,現在也已絕跡了。

另外的款式也包括圖中見到的「Bic 牌」( 「碧牌」 ),筆咀那厚實穩重的金屬設計是一大特徵。我最喜歡它的出墨夠流暢、寫的字線條夠粗,而且黑色的墨水顏色夠濃。有些原子筆的墨水說是黑色,但寫出來的效果,是像灰色多於黑色的。

也許就是由於這款式原子筆寫的字夠清晰,印象中常見於食肆,侍應替客人落單時所使用。──說的是從前,當然。

2015年5月15日 星期五

委員會之死


發生在母校的離奇事故。也許,以後在香港任何組織都不再有任何委員會了,所有的事,都是由所有成員一人一票的投票作決定,比中國的共產黨更共產。

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年齡新標準的疑惑


在互聯網上看到上面的資料,覺得有趣,便想在「龍之天地」作出分享。資料有具體機構名稱,按習慣,我便去搜尋有關消息的原始出處網址,卻至今都找不到。

類此格式的「年齡劃分新標準」似乎在過去幾年間出現過數次,還有見到有報章網站提及的,但依循多次引文出現的日子去搜尋,都沒見到 WHO 官方網站在當時發表有關新聞。

這有可能只是一則假新聞吧?不知有否網友知道情況?

2015年5月13日 星期三

紫椰菜酸鹼測試劑

近兩個月,常要工作得很晚,漸漸便開始在辦公室中自己弄點簡單食品作晚餐。昨天到超級市場,沒見到慣見的生菜、椰菜等,卻見到有紫色的椰菜,便買了一試。

紫色的菜浸出藍色的湯水,黃色的全蛋麵浸在藍湯中,變成了綠色,曖昧非常。

 

後來在互聯網上查找紫椰菜的資料,偶然看到以下一段短片。原來紫椰菜水可以用作測試酸鹼度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bywTSSPErg

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

備用雨傘

出入隨身的公事包或背囊中,總有一把備用的伸縮雨傘;而在辦公室內,另有一把直身大傘備用,以應付較大的雨勢。


這幾天,香港的天氣變幻,忽然下雨,若沒有雨傘隨身,當然狼狽;使用了辦公室中的備用雨傘,到了次日,遇上陽光普照時,又常猶豫是否當天便把雨傘帶回辦公室去。

晴天帶著一把大雨傘,看來怪怪的,而且累贅,但明知即日不把它放回到辦公室,一拖再拖,日後「歷史重演」時,無傘可用,便更慘了。

我都不算是害怕帶傘子的人了,有些同事,明明剛剛才下了場大雨,雨勢稍息,要外出時還會猶豫是否可以不帶雨傘的,簡直視傘子如洪水猛獸般。

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2015。三月廿三

今天的「天后寶誕」元朗如常有巡遊。我們居住的村子今年也有出龍,聽聞這趟活動中,龍影處處,十分熱鬧。

這一次又是在工作中渡過,沒有到現場參觀。身在市區,斷斷續續的下雨,有時雨勢還相當大,心想不知活動情況如何,幸好看 Facebook 上大家分享的相片和影片,見到天氣也甚佳。

有朋友回憶舊時,說之前的三月廿三,即使天氣不好的日子,活動時也是風調雨順的,最多在節目完結之後,才開始轉壞。靈驗至此。

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

守舊。立新

互聯網上有朋友分享了部份外國動漫中,一些「超級英雄」的對照圖。

如何避免老土的感覺,而又不會令人批評失去了原著的精神和味道,造型設計師的工作,十分關鍵。











2015年5月9日 星期六

內患

醫學界聞人勞永樂去世。同事告知時,我大大感到意外,因我不知道他身體抱恙,而印象中他的年紀並不很大。


在這一年半載,在工作上及私人場合認識的人中,都有內臟出現毛病者,發現病情之後,情況可以在很短時間內惡化,大家實在不能掉以輕心。

我們這些身體狀況的人,知道必要多做運動,但同一時間,又被不少健壯人士猝死的新聞嚇怕了,運動量如何協調,真是考功夫。

勞先生,祝永樂。

2015年5月8日 星期五

「龍之天地老店」

有網友留意到,我有一些文章放了在 Blogspot 另一個位置。其實說是「一些」,暫時也只是區區兩篇劣文而已,是昔日「龍之天地」尚在 Yahoo Blog 時所寫的。


Yahoo Blog 消失前,我雖用 WeShare 提供的自動功能,把好一些網誌搬到那裡去,但並不齊全,而且 WeShare 這部落格平台也未如我預期般,有所改進,所以那些備份存了進去後,就一直沒再理會了。

現在利用 Blogspot 繼續寫網誌,偶然以前寫過的題材,又有感想,重寫之時卻不想再重提基礎資料,便想到把新文設一連結,連到舊文去,讀者有興趣的話,便可詳讀舊文作參考;而 WeShare 的地盤沒經整理,見不得人,最後便決定,哪篇要用時才特地補貼到 Blogspot 上,方便連結。那便是所謂「龍之天地老店」的產生了。

──當然,這也要 Blogspot 可以支援用家開啟多過一個部落格,才進行得到。

日後會否把全部舊文都重貼回「老店」之上?我相信,機會極微了。


「龍之天地」  :http://chunwinglung.blogspot.hk
「龍之天地老店」;http://yahoo-winglung.blogspot.hk

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瑕。瑜


一套內地製作的古裝劇集,被許多人撿出許多的小瑕疵,放到互聯網上,大肆揶揄;香港電視台購入播放,卻獲得佳績。

「一本好看的小說/一套好看的電視劇集/一齣好看的電影/一幅精彩的字畫/一個大受歡迎的人/其它等等,不必是完美無瑕的」,這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不時只算是「口頭禪」,當說這些話的人,在現實中遇上活生生的例子時,又會有另一套品評標準。

就算是近日又變得大熱的「大時代」,也不是沒有缺點的,那在故事裡,算是重中之重的「股票必勝法」,便是絕對湊合不出來的,但也不會因此而影響大家把它定為「神劇」的心。

當然,作為創作人,我們不應該因此而放肆,任由作品破綻百出而自視作個人風格,但對於別人的創作,作出更大的包容,應比起尖酸挑剔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