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
粗口潮流
「無線電視」一個嚴肅節目,名稱採用接近一句廣東粗話的發音,殊不可解。
之前有人反映說電視台規限太緊,所拍劇集中的黑幫人物,半句粗口都不說,比現實生活中的不少大學生還要斯文;後來有所開放,看到有探討廣東話粗口的綜藝節目;現在則出現上述的情況。似乎變得有些矯枉過正了。
創作人員追上潮流,是必要的,但若把「敢於公開講粗口或疑似粗口」和「追上潮流」等同,便太膚淺、太公式化。
就像不少人把「演苦情戲演得好」看成「好演技」,而把「演喜劇演得好」不當一回事,便同樣太過膚淺、太過公式化,可惜事實卻是演苦情戲的演員拿獎的機會比演喜劇的演員拿獎的機會大,評審和觀眾都常作如是觀。
2017年6月6日 星期二
靠害地圖
這相片攝於屯門區的一個商場。
這商場的地形不算複雜,也幸好如此。到不太熟悉的地區中的不太熟悉的商場去工作,要找到一個特定的舖號,有時並不是那麼容易,即使配套充足如「屯門市廣場」,我看了場內的平面圖後才去找「大眾書局」,也來來回回幾次才找到;其它地形複雜而舖號不那麼順次序的商場,沒有地圖的話,可能最終還是逃不出向人問路的一途。
這張地圖看來平凡,糟糕在我是在某個出入口處拍到的,圖中的「你在此」卻分明指著建築物的中央!若不是它放了在門外,明顯有錯,而是放了在場內的一個錯誤位置,我可能便會跟著錯誤的指示左繞右轉了。
幸好。
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
道德與自律
在 Facebook 的一則分享中看到眼熟的事件,但原來這次不是在香港發生,而是在台灣;在網上有些當地市民的反應,卻也和香港一些市民的反應相同。
「我進行我的行動是我的權利;行動中出現危險,前來救我是你的責任。」───抱有這種心態的人愈見愈多,而且他們完全坦然面對別人的指責,無視自己在社會上應有的責任,由得他們任性下去而不必他們對後果負上任何承擔,是對有責任心的人不公平。
「論語」有云:「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對壞人也作善待,那又何來動力激勵大家做好人?
從前學習所得,法例規定只是在社會中設定一條道德上的最底線;要社會健康和進步,道德標準應要提高。自律不足以解決問題時,也許是時間訴之以法律了。
「我進行我的行動是我的權利;行動中出現危險,前來救我是你的責任。」───抱有這種心態的人愈見愈多,而且他們完全坦然面對別人的指責,無視自己在社會上應有的責任,由得他們任性下去而不必他們對後果負上任何承擔,是對有責任心的人不公平。
「論語」有云:「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對壞人也作善待,那又何來動力激勵大家做好人?
從前學習所得,法例規定只是在社會中設定一條道德上的最底線;要社會健康和進步,道德標準應要提高。自律不足以解決問題時,也許是時間訴之以法律了。
2017年6月4日 星期日
經典之劇透
在網上看到一段十分好看的電影預告,是 2017 年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 (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
預告片很精彩,但要被吸引進場觀看,我覺得難度很高,因為阿嘉莎。克莉絲蒂的原著小說已是一經典,之前又已拍過電影;這故事在已知道謎底的情況下觀看,怎能營造出應有的懸疑效果?
金庸小說,可以用「百看不厭」來形容,任何時間在任何一本的任何一頁看起,都好看,不過那些早就耳熟能詳的故事,還會令人因為「很緊張,不知事情會怎樣發展」而追看下去?「天龍八部」若再拍,已知情節的觀眾,觀看時可能仍會替喬峰被陷害而切齒,但因早知「帶頭大哥」是誰,再看到解謎的一節,還可有初看時那種恍然大悟的樂趣?
「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電影我若會看,主要原因應就是「想看看製作人怎拍」吧。
位置:
香港
2017年6月3日 星期六
「精靈們的彩色國度」龍家昇作品展
活動: 「精靈們的彩色國度」龍家昇作品展
日期: 2017 年 6 月 3 日 ( 六 ) ─ 2017 年 6 月 20日 ( 二 )
時間: 11:00 a.m. ─ 10:00 p.m.
地點: 香港尖沙咀廣東道 3 號
海港城 ( Harbour City ) 美術館
繪本家龍家昇 ( Kasing Lung ) 的首個香港個人作品展,展出 20 多幅以精靈為主題的全新畫作,既可作獨立作品欣賞,又可將它們組合看成一幅有過百隻精靈的大型創作,而且主角 Labubu 更會貫穿於整個畫作系列之中!
香港的藝術工作者常常聲名在外,於本土卻沒得到很大的關注,家昇這次展覽,,是他事業的一個里程碑。祝這次展覽取得大成功!
日期: 2017 年 6 月 3 日 ( 六 ) ─ 2017 年 6 月 20日 ( 二 )
時間: 11:00 a.m. ─ 10:00 p.m.
地點: 香港尖沙咀廣東道 3 號
海港城 ( Harbour City ) 美術館
繪本家龍家昇 ( Kasing Lung ) 的首個香港個人作品展,展出 20 多幅以精靈為主題的全新畫作,既可作獨立作品欣賞,又可將它們組合看成一幅有過百隻精靈的大型創作,而且主角 Labubu 更會貫穿於整個畫作系列之中!
香港的藝術工作者常常聲名在外,於本土卻沒得到很大的關注,家昇這次展覽,,是他事業的一個里程碑。祝這次展覽取得大成功!
2017年6月2日 星期五
備份的依賴
以前會把往來電郵作備份,後來基本上電子郵箱容量變成無限,電郵收發頻率又愈來愈高時,已未進行這動作久矣。
對上一次把電郵大量備份,因為 Sina 取消有關服務,不及備份的電郵,可能會永遠消失了。現在使用中的幾個電郵戶口看來都沒關閉風險,危機意識便低了;像 Whatsapp 般的對話軟件,則因往來使用程度已到了大量至無法備份的水平而沒進行,但我們又偏偏依賴它們保存過往的通訊記錄,其實很冒險。
老朋友的 Facebook 戶口突然被封,事先亳無通知以作準備,之前和許多人之間的通訊,頓時消失無影。從我的角度看,在 Messenger 處還可看到他那戶口,而開啟後也還看到我這面所寫的文字,他那方面所有之前發來的訊息,都已看不見了。那朋友平日出售一些二手物品,多以 Messenger 向準買家報訊,準買家又在該系統中作實要買什麼,及跟那朋友協調交收安排等等,一下子,連哪些人需要聯絡、有關什麼物品涉及之類,都不知道了。
在朋友的例子,據知 Facebook 容許重開那戶口一段短時間,不過已經看不到的舊 Messenger 再也不會重現,朋友只能以該戶口名義貼出公開信,呼籲有需要者主動跟他聯絡,如此而已。
我使用 Messenger 不太多,但若在 Whatsapp 中某一兩位朋友出現這種情況,已經要命。
對上一次把電郵大量備份,因為 Sina 取消有關服務,不及備份的電郵,可能會永遠消失了。現在使用中的幾個電郵戶口看來都沒關閉風險,危機意識便低了;像 Whatsapp 般的對話軟件,則因往來使用程度已到了大量至無法備份的水平而沒進行,但我們又偏偏依賴它們保存過往的通訊記錄,其實很冒險。
老朋友的 Facebook 戶口突然被封,事先亳無通知以作準備,之前和許多人之間的通訊,頓時消失無影。從我的角度看,在 Messenger 處還可看到他那戶口,而開啟後也還看到我這面所寫的文字,他那方面所有之前發來的訊息,都已看不見了。那朋友平日出售一些二手物品,多以 Messenger 向準買家報訊,準買家又在該系統中作實要買什麼,及跟那朋友協調交收安排等等,一下子,連哪些人需要聯絡、有關什麼物品涉及之類,都不知道了。
在朋友的例子,據知 Facebook 容許重開那戶口一段短時間,不過已經看不到的舊 Messenger 再也不會重現,朋友只能以該戶口名義貼出公開信,呼籲有需要者主動跟他聯絡,如此而已。
我使用 Messenger 不太多,但若在 Whatsapp 中某一兩位朋友出現這種情況,已經要命。
2017年6月1日 星期四
脫腳
若干年前開始,斷斷續續地,把一些東西放到網上拍賣場放售。替東西拍了照片,加些文字簡介,貼到賣場後,並不常迅速地順利獲人投購,所以之後當那些拍賣屆滿,便會又續期再刊登,一直下去;往往當找到買家時,已是一段時日之後,那時會發現,本來放在就近地方的拍賣品,不知哪裡去了。
這種情況,試過不少次,每次都要在短時期內,於家中翻箱倒櫳,要把拍賣品找出,緊張得很,但偏偏往往在如此狀態下,又會及時把東西找到出來。最近一次,終於脫腳。
被人投得的東西,之前已有買家,但該買家卻失了蹤,我自然地把物品重新拍賣,現在過了一段時間後,找到另一位買家,但要交收時,才發現之前替舊買家撿了出來包裝好的那幾本書,怎找也找不到。
現在正在解決有關問題,不過最基本原則,如一位老友所講,主要也就是向買家坦白情況一途而已,即使因此得到了對方給負評,也沒法子。唉!
2017-0602後記:
至今寫這後記,有關的幾本書仍未現身;因手上有些書本是新買家有興趣的,便以優惠價出讓了,算是補償,並答應若那批書找出來後,會盡快通知他及讓他有優先購買權。得買家體諒和配合,事情暫時算是告一段落了。
因家中狹小但雜物繁多,我知道類似的故事仍可能不斷發生的,總之避免得多少是多少吧;至少老友想看的陳浩基小說,我都仍未尋獲。
這種情況,試過不少次,每次都要在短時期內,於家中翻箱倒櫳,要把拍賣品找出,緊張得很,但偏偏往往在如此狀態下,又會及時把東西找到出來。最近一次,終於脫腳。
被人投得的東西,之前已有買家,但該買家卻失了蹤,我自然地把物品重新拍賣,現在過了一段時間後,找到另一位買家,但要交收時,才發現之前替舊買家撿了出來包裝好的那幾本書,怎找也找不到。
現在正在解決有關問題,不過最基本原則,如一位老友所講,主要也就是向買家坦白情況一途而已,即使因此得到了對方給負評,也沒法子。唉!
2017-0602後記:
至今寫這後記,有關的幾本書仍未現身;因手上有些書本是新買家有興趣的,便以優惠價出讓了,算是補償,並答應若那批書找出來後,會盡快通知他及讓他有優先購買權。得買家體諒和配合,事情暫時算是告一段落了。
因家中狹小但雜物繁多,我知道類似的故事仍可能不斷發生的,總之避免得多少是多少吧;至少老友想看的陳浩基小說,我都仍未尋獲。
2017年5月31日 星期三
暫別重溫
在家中使用的手提電腦,以及平日跟身的平板電腦,想在網上重溫「無線電視」的節目時,都獲告知瀏覽器的版本太舊,系統不再支援;我弄了弄,又未能成功更新兩部電腦的瀏覽器,所以已有差不多兩個星期,沒看「無線」的節目了,漸漸習慣。
留意到不知什麼原因,有些「無線電視」的綜藝節目,在 YouTube 上可以看到,足本播放,不過鮮有最近日子的,也並不連貫,應該不是什麼得到正式授權的帳戶,只是沒有───或暫時未有───被投訴及刪除短片。
平時極難可以在一線播放時間便看到的電視節目,有時作網上重溫,覺得吸引,也會開始捧一線播放場的,現在沒了這個選擇,開始時沒看的索性連重網也省了。這樣一來,不知吃虧的是誰了。
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
滿城飛花
平時不覺香港有那麼多木棉樹,而理論上來說,那些樹開花結子,年年有時,又不會只在今年特別勤勞,但為何今年的這幾天,覺得木棉紛飛的現象,到處皆見?莫非只是因為現今有互聯網,大家溝通容易,才令人產生錯覺?
某天工作,乘搭巴士,上車之處和下車之處,都是花飛得利害,滿天飄揚,除了細絮,間中還見到一些完整團狀的;落在地上,滾在一起,頗為壯觀。路人多掩鼻而過;平時常聽患有鼻敏感的朋友,這些日子想必甚苦。
這些飛絮,捉之難捉,掃亦不容易掃得清,觸目所見,要制之唯有求之以水。跌在路旁水上的飛絮,便頓失動力了。
2017年5月29日 星期一
假「忌廉溝鮮奶」
見有一款外罐顏色帶藍的新飲品,名「Milky Soda」,懷疑是「忌廉溝鮮奶」;因之前的罐裝「忌廉溝鮮奶」只見過台版的,這似是香港製造,便買來一試。結果是令我想到一個「假」字。
我想廠家的原意也是推出「忌廉溝鮮奶」的,但味道太衝太酸,沒有預期中的醇厚潤滑。不過這也怪不得人吧,本來人家名字中的「Milky」一字就是用來形容「Soda」的,主角既是忌廉梳打,味道自然是近忌廉梳打而遠鮮奶了,誰叫我自己把它想成是平衡混和兩種飲料的結晶?
「忌廉溝鮮奶」在我家庭歷史中存在已久,我幾歲時與家人往士多吃早餐時已經嚐過,但那時的稱呼卻是「鮮奶玉泉」。
有些品牌,初期出名的產品少,說品牌名便可,直至後期產品日多,每當只講品牌名而不加記明時,便指最老大哥的那款,類似情況包括「玉泉 ( 忌廉 )」、「芬達 ( 橙汁 )」、「可口可樂 ( 經典味道 )」、「維他奶 ( 原味 )」等。當時對我們一家來說,「玉泉」即指「忌廉」。
至於「忌廉溝鮮奶」這個明擺著是香港道地語言的叫法,能成為眾多港人的集體回憶,鮮有分歧版本,應是拜當年一部同名字的電影所賜吧。
P.S. 後見「Milky Soda」的宣傳文傳說這是「全新」的「乳酸味」,所以本質上仍應把它作忌廉梳打汽水看待,只是加了些乳酸的「味道」───而且只是味道,實際成分應亦欠奉。
我想廠家的原意也是推出「忌廉溝鮮奶」的,但味道太衝太酸,沒有預期中的醇厚潤滑。不過這也怪不得人吧,本來人家名字中的「Milky」一字就是用來形容「Soda」的,主角既是忌廉梳打,味道自然是近忌廉梳打而遠鮮奶了,誰叫我自己把它想成是平衡混和兩種飲料的結晶?
「忌廉溝鮮奶」在我家庭歷史中存在已久,我幾歲時與家人往士多吃早餐時已經嚐過,但那時的稱呼卻是「鮮奶玉泉」。
有些品牌,初期出名的產品少,說品牌名便可,直至後期產品日多,每當只講品牌名而不加記明時,便指最老大哥的那款,類似情況包括「玉泉 ( 忌廉 )」、「芬達 ( 橙汁 )」、「可口可樂 ( 經典味道 )」、「維他奶 ( 原味 )」等。當時對我們一家來說,「玉泉」即指「忌廉」。
至於「忌廉溝鮮奶」這個明擺著是香港道地語言的叫法,能成為眾多港人的集體回憶,鮮有分歧版本,應是拜當年一部同名字的電影所賜吧。
P.S. 後見「Milky Soda」的宣傳文傳說這是「全新」的「乳酸味」,所以本質上仍應把它作忌廉梳打汽水看待,只是加了些乳酸的「味道」───而且只是味道,實際成分應亦欠奉。
2017年5月28日 星期日
「我只是個孩子」
昨天寫過「取巧」,今天要寫的便涉嫌涉及一些「取巧」。
網上看到一段短片,一位小朋友拿著結他自彈自唱,歌曲道出現今世界上───起碼在不同的華人社會中───孩子面對的苦況。歌寫得很好,小朋友吳耀傑也唱得很好,但那段不足一個月前才上載的短片說他是「自作詞自彈自唱」,我卻在個至少一年前的網上分享中,見到「我只是個孩子」這首歌的 MV,歌詞大同小異,所標明的填詞者是另一名字。那填詞人的名字,難道是吳小朋友所取的一個藝名/筆名?還是他在歌唱節目中,重新把別人的歌改編改詞?但即使改編了,也不符合「原創歌曲」這叫法啊。
這事真相留待有心者去求證了,我只覺得事情中,頗有取巧的成分。
吳耀傑現場演繹的版本在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8ck70vV1Jc
以下的是網上可找到的另一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qqSwgj3T60
這首歌,歌詞直接而淺白,有幾句詞和旋律都能容易上心。在香港,我們常說「現在的歌詞不如從前的歌詞那麼好記」,原來,並不能一概說「現在」,因同是在現在,在其它地方有人寫的歌詞便很易讓人留下印象,自己能力不逮而做不到的,不必說得全世界人都一樣做不到。
網上看到一段短片,一位小朋友拿著結他自彈自唱,歌曲道出現今世界上───起碼在不同的華人社會中───孩子面對的苦況。歌寫得很好,小朋友吳耀傑也唱得很好,但那段不足一個月前才上載的短片說他是「自作詞自彈自唱」,我卻在個至少一年前的網上分享中,見到「我只是個孩子」這首歌的 MV,歌詞大同小異,所標明的填詞者是另一名字。那填詞人的名字,難道是吳小朋友所取的一個藝名/筆名?還是他在歌唱節目中,重新把別人的歌改編改詞?但即使改編了,也不符合「原創歌曲」這叫法啊。
這事真相留待有心者去求證了,我只覺得事情中,頗有取巧的成分。
吳耀傑現場演繹的版本在此:
以下的是網上可找到的另一版本:
這首歌,歌詞直接而淺白,有幾句詞和旋律都能容易上心。在香港,我們常說「現在的歌詞不如從前的歌詞那麼好記」,原來,並不能一概說「現在」,因同是在現在,在其它地方有人寫的歌詞便很易讓人留下印象,自己能力不逮而做不到的,不必說得全世界人都一樣做不到。
這首「我只是個孩子」,給所有家中有小孩子的人細聽。
2017年5月27日 星期六
「絕不取巧」
公司附近的食肆,宣傳物品上有「絕不取巧」四字。特別要如此標榜,即是市面上有不少都是有「取巧」的了。
套餐降價,但加收 1% 服務費,等於沒減;一元賣一隻雞,雞是只收一元,隨雞而上的醬油,可能收費幾十元;平時只收一兩元一位的茶,可能在某些時段會加至十倍;「買一送一」的意思,落在商家口中,可能是「每買一斤,便送一兩」,而非買一斤送一斤。
當「不取巧」也要拿來作標榜,可見蠱惑的商家有許多,人心不古。
2017年5月26日 星期五
人力鬥電腦
世界沒什麼太大的事情時,圍棋高手與人工智能對奕,多日來也能在 Facebook 上佔有不少篇幅。
關於這事,有一篇由王陽翎 ( 于非 ) 所寫的文章,寫得最明白:柯潔未來任何一局取勝是奇蹟中的奇蹟,失敗是理所當然。
理論上電腦也是機器的一種,它們的出現,「非以役人,仍役於人」,人類一面要力求把它們的能力盡量提高,一方面又想以人力把它擊倒,很是矛盾,也無必要。
就算是在一家企業公司中,最高領導也不會事事跟手下比高低的。手下能力比自己超出萬倍,而仍然為己服務,何樂而不為?所以發展電腦科技的同時,留意及預防科幻故事中的常見點子,怎樣控制住電腦不會作反、不會擺自己一道,才是焦點所在;只要這方面做得好,電腦的能力應該提升至愈高愈好。
至於人類對電腦高度依賴而產生的問題,便是另一回事了。
王陽翎君的文章,連結如下:
位置:
香港
2017年5月25日 星期四
「馬星原禪意日常水墨畫展」
正值忙碌,收到馬龍兄傳來「馬星原禪意日常水墨畫展」資料,正好分享。
馬龍兄的漫畫在讀上閱讀多年,近年見他多了用回「馬星原」的名字發表作品,又多了繪畫帶有佛意、禪意的畫。他的畫筆法簡樸,又帶有哲學味道,不自覺地,我覺是和阿虫的畫比較起來,又覺得兩者存在明顯的差異。
禪意不可說,有興趣者自行前往參觀,實地領悟可也。請請。
〈若文字看不真切的話,請按圖放大或下載後再閱讀。 :-) 〉
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變化李克勤
再見到李克勤在「無線電視」的音樂節目中演唱,覺得他的唱歌方式有所不同了。
從前的李克勤,脫不了「零瑕疵」的框架,每次現場演唱,都猶如播放唱片般,不會叫人失望,又不會帶給人驚喜。這次看他的演出,感覺多了些「人性」。
近年多見李克勤在國內電視頻道上現身,有人或會批評他努力賺取人民幣的行為,但同一時間,他在參加內地的大型競唱節目的過程中,或是因為他的主動,或是不自覺的被感染下,他的演出漸漸減少了「機動味道」,這是好事。
今次節目中,李克勤唱了不少舊歌,同時又帶來了新曲。主持說今天的新曲會是明日的流行金曲,我個人感覺,此曲難矣。但也為李克勤的唱功出現良好變化而叫好。
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貴價單車
從小已聽過一種說法:「要害一個人,最好的方法是勸他搞出版。」曾經,當看見報攤上有關於釣魚的雜誌,心中暗嘆:都說出版不好做,還要出版如此偏門題材,是怕死得不夠快了?
卻原來在香港有不少人喜歡釣魚,而且消費能力甚高,那些講釣魚的書並不如我所想,曇花一現式出幾期便消失了,真是看走了眼。
另一孤陋寡聞的是,從沒想過一輛單車可以那麼昂貴。我印像中的單車,主要就是童年時所見過那種最樸實的類型;之後雖知道有「BMX」之類的玩藝式單車,但也不會跟「傳統單車」價格相差那麼巨大的。
聽聞有些單車,以港幣計算,是六位數字,即是價格是以十萬元計。令人咋舌!
早前元朗一家店舖結業,看在店面「清貨大減價」的單車,還可看到一個港幣 8,888 元的價錢牌。這近萬元一輛的單車,還是減了價之後的「特價」啊,原價他們說是 HK$ 12,888!
碰上這種水平玩意,如高檔的 Hi-Fi、紅酒等一樣,只好自認敝鄉了。
位置:
香港
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
平面轉立體
經典港漫角色製成立體模型,新近的一個例子,捧場客的反應似乎不大正面。
其實莫說是把一個平面形象轉成立體,難以叫所有人滿意,就算同樣是平面的圖畫上,作者有時從不同角度畫成的同一角色,看起來都似不怎順眼。
阿童木那機械化的「頭髮」要在某個角度看去才會自然;髮掩右眼的王小龍,從正右面看時,怎也不覺得夠英氣;小劍仙和玉兒額前鬈曲的頭髮,以及劍痴、蚩尤那種兩側沖天的「地中海」髮型,萬一濕水後塌下了,我們還認得出他們否?
傳統漫畫設定角色時,本就有許多留白之處,而在立體製作時又必要補上這些「欠缺」,如此一來,自然難以討好遍所有的人了。
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
親身處理
要處理的事情瓣數甚多,可以不親身處理的,已經盡量利用不同的工具了,網上付款、提款機過數、郵寄交收、託人送件、電郵檔案、Whatsapp 圖像,諸如此類;有些事情,雖知道親身處理較佳,但在「處理不到」及「處理不好」之間作一取捨,也就會選擇先把事情辦了再算,否則堆積起來,叫人頭痛若裂。
有些事情,非親身處理不可,而每個星期,通常就只那一天半天可以安排,便會把它們盡量放在同一天中,順道處理,結果是這種可用的「閒日」也早有計劃,再有事要辦的話,計算起來,,起碼也要放在若干星期之後了。
事情可以只自己一人去辦的,尚可彈性地因應情況,移前褪後,要配合別人時間的,便最麻煩。例如飯局,便是「吃餐飯容易,商定出吃飯時間困難」,因而拖拉許久的個案,實在太多。
時間就只那麼多,有些事情知道是「應該做的」,但連睡覺的時間也不夠時,應做也未做的事情,實在太多。
有些事情,非親身處理不可,而每個星期,通常就只那一天半天可以安排,便會把它們盡量放在同一天中,順道處理,結果是這種可用的「閒日」也早有計劃,再有事要辦的話,計算起來,,起碼也要放在若干星期之後了。
事情可以只自己一人去辦的,尚可彈性地因應情況,移前褪後,要配合別人時間的,便最麻煩。例如飯局,便是「吃餐飯容易,商定出吃飯時間困難」,因而拖拉許久的個案,實在太多。
時間就只那麼多,有些事情知道是「應該做的」,但連睡覺的時間也不夠時,應做也未做的事情,實在太多。
2017年5月20日 星期六
神奇拼合軟件
在互聯網上看到下面一張圖,驚為天人!
看了很久,初想是以電腦軟件製成的,但再看又覺不像;後來才知道,原來真的如此。
網友分享了以下網址,看到有不少例子,似乎都是以同一軟件拼合而成,兼有兩張原圖的元素的。操作原理如何,想不明白,只知道若是真的,這軟件實在利害!
http://www.ostagram.ru
看了很久,初想是以電腦軟件製成的,但再看又覺不像;後來才知道,原來真的如此。
網友分享了以下網址,看到有不少例子,似乎都是以同一軟件拼合而成,兼有兩張原圖的元素的。操作原理如何,想不明白,只知道若是真的,這軟件實在利害!
2017年5月19日 星期五
何時。何地
多位前「亞洲電視」藝人在「無線電視」演出,陸續得到讚賞,令人欣喜。
經過一段時間,各藝人都有一定的進步和變化,不過骨子裡的實力,其實早在「亞洲電視」時期已經存在,只是同樣的表現,在不同地方以不同身分呈現出來,觀賞者的評分卻可以很懸殊,真是無奈。
別說是此時此刻,慣看「無線電視」的觀眾,若看回昔日「亞洲電視」的劇集,可能會驚嘆原來之前錯過的節目也甚有水準,即使同是「無線電視」的劇集,有時在黃金時間首播時,並未能取得佳績,但當在深夜重播時,觀看時的心情不同了,同一時間會拿來作比較的節目不同了,期望的程度不同了,觀眾看時也許亦會驚喜:「原來這套劇也頗好看啊!」
資深的藝人勸勉後輩,盡力做好自己本份,不要太過在意收視率成績,因為其中有很多不由他們左右的因素。事實如此。
經過一段時間,各藝人都有一定的進步和變化,不過骨子裡的實力,其實早在「亞洲電視」時期已經存在,只是同樣的表現,在不同地方以不同身分呈現出來,觀賞者的評分卻可以很懸殊,真是無奈。
別說是此時此刻,慣看「無線電視」的觀眾,若看回昔日「亞洲電視」的劇集,可能會驚嘆原來之前錯過的節目也甚有水準,即使同是「無線電視」的劇集,有時在黃金時間首播時,並未能取得佳績,但當在深夜重播時,觀看時的心情不同了,同一時間會拿來作比較的節目不同了,期望的程度不同了,觀眾看時也許亦會驚喜:「原來這套劇也頗好看啊!」
資深的藝人勸勉後輩,盡力做好自己本份,不要太過在意收視率成績,因為其中有很多不由他們左右的因素。事實如此。
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
手作功夫
讀沈西城文,回憶昔日送稿的苦樂。我沒在報館工作過,不過在公關公司工作時,也常要透過不同方式,發送資訊,這也算是「送稿」的一種吧。
那時發新聞稿 (Press Release),主要還是利用郵遞,信件要打印、摺疊,是最基本;信封地址當然不會逐封手寫,會先印在標籤貼紙上,再貼到信封面;郵票方面,因常不到郵局指定數量,不能用他們的蓋印服務,要手動貼上,如何貼得快,又是一門手藝。有些新聞稿夾帶相片,更花功夫,相片要計好數量沖印,然後又要預備文字介紹,打好、印好、貼好在相對的相片背後,以供傳媒採用。
───這些手作功夫,加起來,甚花時間,所以有時量大時,由客戶出資,外判找「小童群益會」代辦 lettershopping。
還要替寫戶剪報,若在報刊上有關於客戶或他們旗下品牌的報導,便要剪存下來,尤其是在推廣活動之後,有幸得到不少覆蓋率時,更不能錯過;有關剪報,有時待日後用作宣傳之用。群多報刊,要及時發現到有關報導,也不容易,有時走了眼,過了一天報紙買不到,便要向報館補購;就算在當日發現,到報攤去買,很多時也不能在一家報攤買足的,又要到處去尋找購買。
有些資訊,純文字為主,可以大量發放,又沒有電郵,傳真是一種方便工具,不過總不能找個人站在傳真機旁,不停放紙、按號、等完成、再放紙、再按號的,所以便利用 WinFax 軟件。每天下班後,啟動電腦不斷傳出資料,有時聽到錯誤傳到電話號碼而非傳真號碼處,有人接聽的聽音,打擾到別人,真是不好意思。
垃圾電郵多,雖也煩人,總在收件人來說,算是「零成本」的,所以投訴較少;宣傳的傳真,始終會花費收件人的 Fax 紙,所以常收到電話叫我們不會再傳過去的。這類問題,現在也鮮聞了。
那時發新聞稿 (Press Release),主要還是利用郵遞,信件要打印、摺疊,是最基本;信封地址當然不會逐封手寫,會先印在標籤貼紙上,再貼到信封面;郵票方面,因常不到郵局指定數量,不能用他們的蓋印服務,要手動貼上,如何貼得快,又是一門手藝。有些新聞稿夾帶相片,更花功夫,相片要計好數量沖印,然後又要預備文字介紹,打好、印好、貼好在相對的相片背後,以供傳媒採用。
───這些手作功夫,加起來,甚花時間,所以有時量大時,由客戶出資,外判找「小童群益會」代辦 lettershopping。
還要替寫戶剪報,若在報刊上有關於客戶或他們旗下品牌的報導,便要剪存下來,尤其是在推廣活動之後,有幸得到不少覆蓋率時,更不能錯過;有關剪報,有時待日後用作宣傳之用。群多報刊,要及時發現到有關報導,也不容易,有時走了眼,過了一天報紙買不到,便要向報館補購;就算在當日發現,到報攤去買,很多時也不能在一家報攤買足的,又要到處去尋找購買。
有些資訊,純文字為主,可以大量發放,又沒有電郵,傳真是一種方便工具,不過總不能找個人站在傳真機旁,不停放紙、按號、等完成、再放紙、再按號的,所以便利用 WinFax 軟件。每天下班後,啟動電腦不斷傳出資料,有時聽到錯誤傳到電話號碼而非傳真號碼處,有人接聽的聽音,打擾到別人,真是不好意思。
垃圾電郵多,雖也煩人,總在收件人來說,算是「零成本」的,所以投訴較少;宣傳的傳真,始終會花費收件人的 Fax 紙,所以常收到電話叫我們不會再傳過去的。這類問題,現在也鮮聞了。
2017年5月17日 星期三
手機天下
不少平時使用的網頁都改了版,而且改的趨勢都相類似:設計簡約了,字型大了,圖案化程度高了。
簡單而言,就是更適合在手機畫面上瀏覽。
之前根本不可以用手機上網,自然不會有「桌面版」( 電腦桌面 ) 和「手機版」的分別;後來有了這兩種版本,制式上、設計上,都要獨立處理,有時甚至連內容的更新,也是要另外進行的。現在看來,贏家似是「手機版」,「桌面版」也手機版化後,以後又可以一個版本走天涯了。
現在流行用手機看漫畫,大大幅畫、少少文字的版本,看完了向下推到下一幅繼續看,這種格式,稱為「條漫」。每格畫面向下接續,像昔日那些電報機吐出來的紙帶般,連綿不絕,所以單位是「條」,不是「本」。
冷靜地想一想,在許冠文以「一版多格」方式繪畫「財叔」之前,那些一版一圖的「公仔書」,不就是類似的畫面佈局?現在一個循環,走了回頭路。
位置:
香港
2017年5月16日 星期二
廣東俗語
昨天網誌寫「死線」( Deadline ) ,網友說:「即是『臨急抱佛腳』。」真是一言中的。
廣東話的俗語,並不單是「抵死」兩個字來形容,有很多時候,所能帶出的意思,是任何其它方言都不能取代的,極有意思。
從古到今,香港都是一個「變化之城」,來自五湖四海三教九流之輩在這小地方匯集,偏偏又有交流,你的我的他的文雅用字粗鄙俗話挪移借用,用得自然,久而久之,都沒人記得每一俗語的出處,不斷去猜,但極難猜到。───又或是碰巧猜中了,也因沒人能夠肯定,中了也不知。
有些用詞,來自外語,直接搬用,還容易猜一些;有些原來是以廣東話音韻模擬外國發音記錄下來的,例如「愛皮西」即「ABC」,便可以叫人猜破頭腦。有些俗語,由知情者道出原來初時只是小圈子中的暗號,後來流傳了出外又被採用,圈外人能道出那些用語的真正出處,難矣。
廣東話的俗語,並不單是「抵死」兩個字來形容,有很多時候,所能帶出的意思,是任何其它方言都不能取代的,極有意思。
從古到今,香港都是一個「變化之城」,來自五湖四海三教九流之輩在這小地方匯集,偏偏又有交流,你的我的他的文雅用字粗鄙俗話挪移借用,用得自然,久而久之,都沒人記得每一俗語的出處,不斷去猜,但極難猜到。───又或是碰巧猜中了,也因沒人能夠肯定,中了也不知。
有些用詞,來自外語,直接搬用,還容易猜一些;有些原來是以廣東話音韻模擬外國發音記錄下來的,例如「愛皮西」即「ABC」,便可以叫人猜破頭腦。有些俗語,由知情者道出原來初時只是小圈子中的暗號,後來流傳了出外又被採用,圈外人能道出那些用語的真正出處,難矣。
2017年5月15日 星期一
2017年5月14日 星期日
港版金劇
「無線電視」又再有新版本的「射雕英雄傳」播出,在他們的官方刊物中,有個小小的專輯,回顧過去在各版本中,誰人飾演多位主角,資訊性及趣味性兼備。
金庸筆下傳世的 15 篇小說,常被改編成電視劇和電影的,絕不平均,「射雕英雄傳」被改編的次數甚多;從前每十年八年會有新版本出現,現在好像每三兩年又聽聞新版來了。別說我們這些年紀稍大者,就算是對年青人來說,這小說的情節脈絡也是絕不陌生的吧。
外國書本,當中國內地和台灣都有各自的中譯本出現時,香港便只進口有關版本,現在已經鮮見本地特地製作、推出的「香港版翻譯本」了;類似情況,當中國內地和台灣都有各自版本的金庸小說改編影視作品出現時,便不再有港版的出現。
感覺上並不健康,但又無可奈何。否則中港台澳各地齊齊動手,便可能每一年半年,便又見到有新的「射雕英雄傳」推出了。
2017年5月13日 星期六
永遠測試中?
香港舊日有所謂「臨時房屋」、「臨時房屋區」、「安置區」,現在已由「中轉房屋」取代了。這種公共房屋,是用來安置「受清拆、火災或其它天災影響急需安置但又未能即時符合入住公共屋邨者」的居所,名雖「臨時」,但對不少朋友來說,「臨時棲身」的時間其實甚長,就算不是「永久」,感覺上也是「半永久」了。
今天在等候巴士時,看到顯示預測巴士到站時間的系統上,仍然貼住「系統測試中」的字眼,因而有感。
從前很多時不選擇乘搭巴士,是因為不知還要等待多久才有車到,便寧可選搭時間上較容易掌握的交通工具;有關系統的推出,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不過系統推出至今,已有不知時日了,早已進入「正式運作」的階段,而仍掛著「測試中」的內字,以期在「萬一」出事之時,可以卸除責任,則未免太過審慎。就算是正式運作時,也可以標明所有顯示的資料都是「只作參考」吧?
2017年5月12日 星期五
處處狂人處處癡
吳貴龍先生,我們並不相識,不過他應是我網友的朋友,或至少是我網友的網友的朋友。他的作品「亦狂亦俠亦溫文——金庸的光影片段」已經面世,香港「中華書局」出版,定價 HK$ 238,約 320 頁。
從朋友的 Facebook 分享中,早知這本書的存在,也知道它的內容十分豐富,但直至在書店中看到,才知道這巨著果然夠巨,拿在手中,重量十足。莫說要作資料搜集、整理分析、撰寫文字、排版設計,就算是要我打夠字數排滿內頁,再在出版之前進行兩至三次校對,都已夠要命,何況像各位狂迷般認真又仔細地編寫?
吳兄這本書是公開發售的,此外也見過些自資印刷後,只供小圈子同好分享,即是明擺著為興趣而作,非為賺錢。兩種取向,我較支持哪種?若我不能成為小圈子中的一員,自然是寧可見到它們有價而沽吧,無論賣得多貴,起碼也是「用錢便可以解決的問題」,否則,難道問人借來,掃描了再特地印製一本自藏?
近年來,小量印刷普及了,同道中人透過 Facebook 又更容易尋得聯繫及溝通,「眾籌」、「團購」的成功機會大增,只待有心人。幸運的是,有心人倒也不少哩。
位置:
香港
2017年5月11日 星期四
梁嘉琪的「今日 VIP」
人、事、物都一樣,若有個「花名」,便較容易令人記得。「無線電視」有個女藝人梁嘉琪,本來「家/嘉」字配對的名字,相當普遍,人多起來,也不好分辨誰打誰,不過因為有個節目中,她的拍檔用她名字諧音,改了個「涼瓜皮」的叫法,便幫我記得她的姓名。
她好像是在其它傳媒跳糟至「無線」的,不過我第一次看她主持的節目,便是在「無線」,那個飲食節目中她和拍檔唱和得很好看,給我印象甚深;之後的包括由鄭丹瑞領頭的談健康節目,和長壽的「學是學非」。
梁小姐一直演出得夠放且夠自然,不過多數是嘁嘁喳喳的角色,和其他女藝人一起,吵得叫人抓狂,所以一直知道她的存在,也一直知道她的表現不錯,但又不會怎樣特別捧她的場,專為了看她主持的節目。
比較近期,梁小姐加入了「今日 VIP」中成為常駐主持,令我改觀。
從「學是學非」到「今日 VIP」,一動一靜,對比之大,一開始時,令我懷疑節目監製是否選錯了人;有次經過電視機看到她所主持的集數,隔著玻璃沒聽到聲音,而這節目又是沒有配上字幕的,只看見她和嘉賓一起哄笑著,以為她硬把報導娛樂八卦新聞的招數套到人物訪談上,更有這種想法。───直至近日真正看了一集,看她訪問了位摺紙藝術家,真正看得舒服,才知道自己錯得很。
「隔行如隔山」,即使是資深訪談節目的主持人,做了很好的資料搜集作準備,很常見到也是一般的套路:如何入行?有何艱辛?如何掙扎?有何感想?將來如何打算?可以套用在不同行業的不同嘉賓身上。但在我看的那一集「今日 VIP」中,卻從中認識到了很多關於「摺紙」本身的知識和技巧!
之前看過好一些漫畫界從業員上這節目,由其他主持訪問,不是問得不好,但總覺得不能讓圈外人對漫畫行業加深到多少了解。不知若改由梁小姐作主持,會否問出一些不同面貌來?
她好像是在其它傳媒跳糟至「無線」的,不過我第一次看她主持的節目,便是在「無線」,那個飲食節目中她和拍檔唱和得很好看,給我印象甚深;之後的包括由鄭丹瑞領頭的談健康節目,和長壽的「學是學非」。
梁小姐一直演出得夠放且夠自然,不過多數是嘁嘁喳喳的角色,和其他女藝人一起,吵得叫人抓狂,所以一直知道她的存在,也一直知道她的表現不錯,但又不會怎樣特別捧她的場,專為了看她主持的節目。
比較近期,梁小姐加入了「今日 VIP」中成為常駐主持,令我改觀。
從「學是學非」到「今日 VIP」,一動一靜,對比之大,一開始時,令我懷疑節目監製是否選錯了人;有次經過電視機看到她所主持的集數,隔著玻璃沒聽到聲音,而這節目又是沒有配上字幕的,只看見她和嘉賓一起哄笑著,以為她硬把報導娛樂八卦新聞的招數套到人物訪談上,更有這種想法。───直至近日真正看了一集,看她訪問了位摺紙藝術家,真正看得舒服,才知道自己錯得很。
「隔行如隔山」,即使是資深訪談節目的主持人,做了很好的資料搜集作準備,很常見到也是一般的套路:如何入行?有何艱辛?如何掙扎?有何感想?將來如何打算?可以套用在不同行業的不同嘉賓身上。但在我看的那一集「今日 VIP」中,卻從中認識到了很多關於「摺紙」本身的知識和技巧!
之前看過好一些漫畫界從業員上這節目,由其他主持訪問,不是問得不好,但總覺得不能讓圈外人對漫畫行業加深到多少了解。不知若改由梁小姐作主持,會否問出一些不同面貌來?
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
惜食肆
創業難,常聽說新的公司成立後經過兩三年,仍然存活下來的只佔百分之幾;經營食肆也難,雖然眼見很多舖位都是「一雞死,一雞鳴」,但是營運中的,常大吐苦水。同時兼有兩者,新開的食肆,能經營至可以續租的狀況,在今時今日,已經不容易。
別區且不論,單只在元朗區,見到有些食肆,可以捱出頭來,前景不俗時,店主搬個新地方經營,或留在原地不過卻無端改變經營模式,反而令本來不錯的生意變差了,深感可惜。
個別例子今天不打算詳談了。
現在當有商舖關張,人們即時反應便是「業主加租所致」,其實也要檢討該店本身產品和服務質素如何,是否屬於「活該」之流。有些商舖,本是「不該」有如此下場的,卻是管理階層作了錯誤的決定,一念之差,生意轉逆了而難以回頭,更令人感嘆。
2017年5月9日 星期二
食肆遷移
看電視節目,介紹新加坡食肆,不少都說已在那個位置經營了多少十年、傳至第幾代等等。現在在香港的食肆,就算已有那麼長的歷史,還有多少家是仍在原址?
整理手上的一些元朗街舖資料,發現不知不覺間,原來以為變化不大的地方,已經面目全非;有些商舖看著仍在,所以不以為意,原來之前是在另一個位置,搬到現時地方也不過是近一兩年間的事。
有時有些商舖是只從原有地址搬到隔籬位置的,這種情況,最易令人產生錯覺,以為那店數十年來都沒移動過哩。
2017年5月8日 星期一
2017年5月7日 星期日
香港的電話
讀韋基舜寫香港掌故的書,提及昔日申請電話的困難;想起在很多以舊時香港作背景的電影、電視劇中,電話卻是多麼的普遍。
無論以什麼形式寫的故事,年輕一代描述他們沒經歷過的年代物事時,常令人有淺薄的感覺,因為只要沒有目睹、親歷過的事情,有很多細節都是想像力再強的人也不會想到的。
無論以什麼形式寫的故事,年輕一代描述他們沒經歷過的年代物事時,常令人有淺薄的感覺,因為只要沒有目睹、親歷過的事情,有很多細節都是想像力再強的人也不會想到的。
故事所講的當年,某種無線技術已經出現了、普及了沒有?是否劇中人能支付得起?即使只是談固網電話,那時的電話機普及情況如何?是如何操作?電話號碼是幾個個數字?虛構的故事,由無數「假話」堆砌而成,凡是假話多時,便容易出錯,所以小瑕疵總難全免,而在熟知就裡的人所見,便覺得十分礙眼了。
記得有個日本推理故事,是因為在香港島及九龍半島的兩個所在,相同的一個電話號碼而引起的;幾十年後才出生的年輕創作人,單看資料,未必會想到竟然會有相同電話號碼這回事。
2017年5月6日 星期六
旅遊點。點旅遊
和親友閒聊之中,談及旅遊。中距離旅行,通常不出「東南亞」的範圍;通常聽到提及的,包括日本和韓國兩大熱點。
對我來說,韓國和美國一樣,可能到訪後會發覺十分好玩,但在印象之中,又想不到有什麼很能勾起我興趣來的元素;若起初都不會開始嘗試,便根本談不上以後會否享受了。
有朋友差不多每次旅遊都是到泰國去,陽光、海灘,務求放鬆心情休息,不作它求;我去旅遊時也想放鬆,不過又不喜歡只留在一個地方純粹休息,所以便會期望旅遊點有些可以遊逛的景點。───當然,不必明言,是可以看到和在香港看到不相同東西的景點吧。
香港地方不夠大,高樓大廈建築或者不如歐美大城市般優質,但性質相同,都是高樓大廈,那我離開香港,即使看到更優質的高樓大廈,又如何?旅遊目的地假如有些小區、舊街、老店可逛,當然吸引得多了。
在目的地中遊玩,根據經驗,能採取愈接近當地人日常生活的模式,樂趣會愈大。到過法國巴黎三次,一次是坐旅遊巴士跟團巡逛各大著名景點,另兩次和朋友去玩;和朋友旅行的兩次,先是自駕遊,後是購買「全日通」坐地下鐵周圍去摸索。三次行程,是一次比一次好玩。
對我來說,韓國和美國一樣,可能到訪後會發覺十分好玩,但在印象之中,又想不到有什麼很能勾起我興趣來的元素;若起初都不會開始嘗試,便根本談不上以後會否享受了。
有朋友差不多每次旅遊都是到泰國去,陽光、海灘,務求放鬆心情休息,不作它求;我去旅遊時也想放鬆,不過又不喜歡只留在一個地方純粹休息,所以便會期望旅遊點有些可以遊逛的景點。───當然,不必明言,是可以看到和在香港看到不相同東西的景點吧。
香港地方不夠大,高樓大廈建築或者不如歐美大城市般優質,但性質相同,都是高樓大廈,那我離開香港,即使看到更優質的高樓大廈,又如何?旅遊目的地假如有些小區、舊街、老店可逛,當然吸引得多了。
在目的地中遊玩,根據經驗,能採取愈接近當地人日常生活的模式,樂趣會愈大。到過法國巴黎三次,一次是坐旅遊巴士跟團巡逛各大著名景點,另兩次和朋友去玩;和朋友旅行的兩次,先是自駕遊,後是購買「全日通」坐地下鐵周圍去摸索。三次行程,是一次比一次好玩。
2017年5月5日 星期五
忽爾立夏
原來是日「立夏」。
香港是個四季並不分明的地方,令人印象深刻的,主要就是夏、冬兩季,而在比例上,又是夏季大於冬季,所以這樣一來,差不多可以說 2017 年餘下的,都會是炎熱的日子居多。
現在香港的天氣,即使大致可測,但全日情況又不平均,例如早幾天陽光普照的日子,同時卻又有強風;稍後兩天日照及溫度都低了些,偏偏又在快要下雨之時,悶熱得很。
家人見我出入時放到背囊的東西,奇怪為何在天熱時還要帶同頸巾,卻不知正是這等日子,公共交通工具的冷氣才強勁得不正常。之後,就在那天,在輕鐵車廂內,我便幾乎要把那頸巾找出來使用了。
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
「我的書房」
二手書店,名「我的書房」,位處九龍荔枝角道 79 號地下及閣樓,離「始創中心」不遠。
看來像是又一家靠人「大力捐書」後把書本低價出售以求生存的書店,地方不小,藏書亦多,而且在那裡巡逛,很有尋寶的味道。───不是說找到十分珍罕值錢的書,這機會恐怕也很低,不過找到別人不需要而自己恰好想要的書,機會還是有的。
這書店的書架間通道,也不算十分狹窄,不過周遭實在太多擺放得危如纍卵的書本,行動之時便要十分小心;而顧客間互相讓道,更是常見的事情。
喜愛閱讀的朋友,這書店起碼應到訪一次,看看是否適合自己的購書習慣。
看來像是又一家靠人「大力捐書」後把書本低價出售以求生存的書店,地方不小,藏書亦多,而且在那裡巡逛,很有尋寶的味道。───不是說找到十分珍罕值錢的書,這機會恐怕也很低,不過找到別人不需要而自己恰好想要的書,機會還是有的。
這書店的書架間通道,也不算十分狹窄,不過周遭實在太多擺放得危如纍卵的書本,行動之時便要十分小心;而顧客間互相讓道,更是常見的事情。
喜愛閱讀的朋友,這書店起碼應到訪一次,看看是否適合自己的購書習慣。
2017年5月3日 星期三
達哥的 Compass Visa 廣告
Compass Visa 廣告,宣傳語句說:「花錢是一門藝術。」付錢拍這廣告也是閒人不易理解的「藝術」。
大家可以聽聽主角爆機達的歌聲,自行定奪。
當年蕭正楠的一個「金龍船」的「雪雪凍」廣告,也是類似的莫測高深。───不是不明白廣告想表達什麼,而是不明白為何意念會過得到眾多創作人員的關口,得以落實出街。
2017年5月2日 星期二
取件
在元朗多個地方都見到有些像儲物櫃的東西,後來在網上看到資料,原來是讓人自助取件的。那麼大家知道有包裹將送到,便不必特地在某個時段呆在某個地點等人送件了。
除了收取包裹及郵件,還有等工人送傢具上面連同安裝,或等電訊公司師傅到家中連接線路、設定機器等,等叫人煩惱。本來一開始時約定的已經不是一個「時間」,而是一個「時段」,例如「上午 10 時到下午 1 時」之類;而無論前線銷售人員和後勤客戶服務人員之前如何答允,「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從」,真正到現場的人失去聯絡、說要遲到、乾脆失約等等,所有其他人都沒辦法。
有了自助取件平台,可在自己最方便的時間處理,不必求人,不必受氣,是個德政。
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
元朗舖市
經過多年的歷練,元朗的商舖物業市場終於正式引起市區投資者的注意;舖位成交消息不斷傳出,價格屢創新高。
看市區投資者如何分析不同的個案,他們以「抽離」的身分主要根據物業硬件和市道判斷,看一個舖位是否值得投資,甚至給每個個案評分時,我們作為本區居民,有時覺得十分有趣。
有些街道,位置極好,但因為配套設施及居民習慣等,偏偏人流就是不如旁邊的另一街道;有些舖位連租約成交,租金回報率不錯,但居民知道該位置經過很多租客都未能成功,才碰上現時的租客可生存下來,萬一這租客遷出,可能舖位便要空置一些時間了。這些因素,區外投資者未必會考慮。
試過有次路過尖沙咀「美麗華酒店」門前,地產代理游說進內看示範單位,一味只提及呎價,認為單憑這點有意買樓者已經應該看看了,半點兒沒講到物業其實是在元朗的住宅。早幾年元朗再有分間出售的新商場落成,以舖市市道、入場費門檻、保證租金回報等去推銷,迅速售罄,現在在不少人眼中,是又一個「死場」;有時區外投資者,認為商場位置好的話便生意無憂,但,具備如此條件而又淪為「死場」的,別區又何止一個兩個?反而元朗居民當日對那新商場持保留態度的,也並不少。
不過市場資金充盈,愈多看不通的投資者,愈容易接受別人眼中的「超高價」,所以以事論事,元朗舖位價格會再向上創新高,也不是奇事。
2017年4月30日 星期日
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大競猜
漫畫普及,在不同地方都可見到。基本上,任何形式的漫畫,我都表支持;畫得不是太離譜的,我最多不作好評,而通常不會給負面評語。
但「無線電視」的節目「兄弟幫」中採用的一幅漫畫,卻令我耿耿於懷。
明顯地,漫畫就是幾位主持人的卡通化造型,不過除了阿 Bob 的光頭形象不會搞錯外,其它的幾人誰是誰呢?看起來,好像你說是誰都有幾分像。
而且不只是像現在的一班主持,就算你說原來那是幅舊漫畫,原來畫的不是現在的班底,是包括已離開的主持人,也都適用,因為情況相同:好像你說是誰都有幾分像。
但「無線電視」的節目「兄弟幫」中採用的一幅漫畫,卻令我耿耿於懷。
明顯地,漫畫就是幾位主持人的卡通化造型,不過除了阿 Bob 的光頭形象不會搞錯外,其它的幾人誰是誰呢?看起來,好像你說是誰都有幾分像。
而且不只是像現在的一班主持,就算你說原來那是幅舊漫畫,原來畫的不是現在的班底,是包括已離開的主持人,也都適用,因為情況相同:好像你說是誰都有幾分像。
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
設計與出品
機緣巧合下,幾天之內,在同一家餐廳於不同地區的分店,以同一個下午茶餐作午膳,但兩頓份量不同,水準也相去頗遠。───份量大的那碟味道還更好一點。
菜單是一樣的,食品設計也一樣,但中央管理原先的構想,落到不同執行者手上會有不同效果,有時,絕好的點子甚至會給全毁了。
在整個服務流程中,人力佔的比例愈高,變數便愈大。如「麥當勞」般可以在全球維持那麼高一致性的出品,慣看了以為應份,其實極難。
2017年4月27日 星期四
中伏?
得朋友通知,可能不少朋友也收到我的 Yahoo 電郵信箱寄出的一封信;信內附上一條超連結,若按入去,似乎會開啟一個 PHP 格式的檔案。這絕對不是我所發出的!
請各位收到這種電郵的話,絕對不要進入任何連結,及最好把該電郵刪掉!
現在的工作,公司沒有專屬電郵,同事都是用回自己的私人郵箱辦事,所以日常使用的電子郵件信箱不至於太多,加上這兩年朋友間使用 Whatsapp 的時候更多,日常收發的電子郵件數目大減,但不法之徒使用電郵意圖詐騙,仍很普遍。
我現在多使用 Yahoo 及 Gmail 的線上郵箱,主要便是依賴他們大公司的防毒設定,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始終不能完全免除危機。
唯有大家都小心了。
關於那封可疑電郵,若對大家造成任何不便,謹此致歉!
請各位收到這種電郵的話,絕對不要進入任何連結,及最好把該電郵刪掉!
現在的工作,公司沒有專屬電郵,同事都是用回自己的私人郵箱辦事,所以日常使用的電子郵件信箱不至於太多,加上這兩年朋友間使用 Whatsapp 的時候更多,日常收發的電子郵件數目大減,但不法之徒使用電郵意圖詐騙,仍很普遍。
我現在多使用 Yahoo 及 Gmail 的線上郵箱,主要便是依賴他們大公司的防毒設定,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始終不能完全免除危機。
唯有大家都小心了。
關於那封可疑電郵,若對大家造成任何不便,謹此致歉!
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免費戶口
在互聯網上有不少好用的資源,而且是免費的。不過「免費」也有不同的安排方法,一是把東西放在網上,讓人隨意任用;有些情況,同樣讓人隨意使用,但在一定時間內限定用量;還有一種,先要用家開立一個「免費戶口」,再登入該戶口使用。
可能要求登記「免費戶口」的工具更好用,而且開立戶口後也沒有什麼後遺症,但聽聞過的騙案太多,一開始便讓人猶豫了;而且方法也繁瑣。
例如工作上常要把 PDF 檔案進行加工,或是需要把兩檔合併,或是需要刪除某些頁數,或是需要把內容次序調動、統一版面方向等等,這些情況,在網上都有免費平台可供上載有關檔案,處理後再把完成檔下載;但若遇上要我先開戶口的,我便立即卻步。市面上又不是沒有其它類似工具,為何要受制於人?
近日「無線電視」把本來的「MyTV」網站併入「MyTV Super」,每次使用又要登入,再點選「免費區」,然後到特定分類去找自己想看的影片作重溫,很是費時;再加上可供免費重溫的集數太少,基本上就只保留了一周的內容。「肥媽」的烹飪節目,我從前幾次都是有時間便追回過去幾集觀看,然後再逐日追捧當天的內容,現在新的一輯都做了一段時間,我見既不能看回開頭的那些,索性便先放下來了,所以至今,一集都沒有看過。
可能要求登記「免費戶口」的工具更好用,而且開立戶口後也沒有什麼後遺症,但聽聞過的騙案太多,一開始便讓人猶豫了;而且方法也繁瑣。
例如工作上常要把 PDF 檔案進行加工,或是需要把兩檔合併,或是需要刪除某些頁數,或是需要把內容次序調動、統一版面方向等等,這些情況,在網上都有免費平台可供上載有關檔案,處理後再把完成檔下載;但若遇上要我先開戶口的,我便立即卻步。市面上又不是沒有其它類似工具,為何要受制於人?
近日「無線電視」把本來的「MyTV」網站併入「MyTV Super」,每次使用又要登入,再點選「免費區」,然後到特定分類去找自己想看的影片作重溫,很是費時;再加上可供免費重溫的集數太少,基本上就只保留了一周的內容。「肥媽」的烹飪節目,我從前幾次都是有時間便追回過去幾集觀看,然後再逐日追捧當天的內容,現在新的一輯都做了一段時間,我見既不能看回開頭的那些,索性便先放下來了,所以至今,一集都沒有看過。
2017年4月25日 星期二
癌症新聞
與相識者在鐵路站交收書本,知對方父親正住院,故問候,原來世伯驗出患上第四期肺癌。
傾談之後,有幾點特別想在此作分享。
第一,病人約一年前也進行過身體檢查,判斷無恙,原來肺癌發作起來,可以如此突然。
第二,病人數個月前不適,曾看過私家醫生,都只以一般病患看待,直至在政府醫院門診後,按建議於私家醫院進行檢驗,才在短時間內取得報告確診肺癌,原來即使肺部有嚴重傷患,也不一定會出現咳嗽等情況。
第三,我以為癌細胞出現於肺部便是肺癌,出現於胃部便是胃癌,醫院會有對應的治療方法,但據病人兒子轉述,因醫院至今還未能「黏」出有關癌細胞,不能確定癌細胞的性質,故也不能決定應以什麼藥物來治理,所以病發至今逾半個月,都無給予對應的藥物。
這些,在我的基礎癌病知識來說,皆是新聞,也藉此與各 Blog 友分享。
傾談之後,有幾點特別想在此作分享。
第一,病人約一年前也進行過身體檢查,判斷無恙,原來肺癌發作起來,可以如此突然。
第二,病人數個月前不適,曾看過私家醫生,都只以一般病患看待,直至在政府醫院門診後,按建議於私家醫院進行檢驗,才在短時間內取得報告確診肺癌,原來即使肺部有嚴重傷患,也不一定會出現咳嗽等情況。
第三,我以為癌細胞出現於肺部便是肺癌,出現於胃部便是胃癌,醫院會有對應的治療方法,但據病人兒子轉述,因醫院至今還未能「黏」出有關癌細胞,不能確定癌細胞的性質,故也不能決定應以什麼藥物來治理,所以病發至今逾半個月,都無給予對應的藥物。
這些,在我的基礎癌病知識來說,皆是新聞,也藉此與各 Blog 友分享。
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記憶中的味道
「大良泗記」在元朗大棠路熟食市場 (「冬菇亭」) 營業多年,現在於建業街設了店;店名「泗記」,倒不知是原裝班底經營抑或是分拆出來的業務。
暫在新店幫趁過一次最招牌的肉片飯,覺得水準和舊店差別不大,不過若少下些豉油應會更佳。
一向認為原盅蒸飯是最好的處理方法,而且餸菜和白飯也應是一起蒸煮的,偏偏「大良泗記」的肉片飯是個例外,肉片是分開處理後,客人下單時才加到飯上的,我卻又接受得到。
這次幫趁新店是堂食,但是東西一上桌,立即傳來一陣香氣,就是從前外賣蒸飯回家時,打開包裝紙袋和防油紙後所傳出的味道,彷彿勾起了點點回憶。
記得有人說過,過去曾嗅過的味道,是永遠不會忘記的?從這次經驗,看來又似有些道理。
暫在新店幫趁過一次最招牌的肉片飯,覺得水準和舊店差別不大,不過若少下些豉油應會更佳。
一向認為原盅蒸飯是最好的處理方法,而且餸菜和白飯也應是一起蒸煮的,偏偏「大良泗記」的肉片飯是個例外,肉片是分開處理後,客人下單時才加到飯上的,我卻又接受得到。
這次幫趁新店是堂食,但是東西一上桌,立即傳來一陣香氣,就是從前外賣蒸飯回家時,打開包裝紙袋和防油紙後所傳出的味道,彷彿勾起了點點回憶。
記得有人說過,過去曾嗅過的味道,是永遠不會忘記的?從這次經驗,看來又似有些道理。
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
十分鐘
相當依賴手提電話的鬧鐘功能,每天頻密地使用著。
調校好時間,提示聲音準時響起,你可分別按動兩個鈕掣,確定那次響鬧已經完成,或讓系統過若干時間後再作提示。
一向使用的手機,這「若干時間」都是預設了是十分鐘;現在使用的款式,手機卻容許把它設成不同的時間跨度。不過思前想後,還是沿用十分鐘這設定。
每天預計行程,起床、服藥、致電某人、出門赴某約會等等,讓系統提醒,但始終預計就是預計,不能絕對精準,臨時要有多少鬆動,把動作延後一點,但仍要系統提示時,十分鐘的空間,剛剛好。就以起床為例,預計是哪個鐘數,臨時太累,想賴床一會,多睡十分鐘,多數不會誤事───起碼不會誤事太多。
常見的問題則是,當想按掣讓響鬧延續時,卻錯按把它停止了。這情況,不時出現。
調校好時間,提示聲音準時響起,你可分別按動兩個鈕掣,確定那次響鬧已經完成,或讓系統過若干時間後再作提示。
一向使用的手機,這「若干時間」都是預設了是十分鐘;現在使用的款式,手機卻容許把它設成不同的時間跨度。不過思前想後,還是沿用十分鐘這設定。
每天預計行程,起床、服藥、致電某人、出門赴某約會等等,讓系統提醒,但始終預計就是預計,不能絕對精準,臨時要有多少鬆動,把動作延後一點,但仍要系統提示時,十分鐘的空間,剛剛好。就以起床為例,預計是哪個鐘數,臨時太累,想賴床一會,多睡十分鐘,多數不會誤事───起碼不會誤事太多。
常見的問題則是,當想按掣讓響鬧延續時,卻錯按把它停止了。這情況,不時出現。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