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新大眾傳播媒介把自己定位作「倡議式媒體」,我認為沒有問題,情況就如「明報」和「信報」的初期,讀者購買時是因為主編的「社論」多於所包含的資訊那樣,等於是一份「全社論」的報紙而已。
而且它的內容也夠多元化、豐富及充實。
而且它的內容也夠多元化、豐富及充實。
令我難以長期支持反而是它非一般的報紙呎吋,拿在手中翻揭,於我而言,並不順暢和舒服。
有些小說,在不同地方、不同時間、不同出版社推出過不同的版本,眾多的版本有時設計風格差別極大,當中,讀者常有偏好某一版本遠多於其它版本的情形。
考慮的環節可能包括封面設計、揭頁方向、呎吋、頁數、紙張硬度、字形、留白空間多少、文字橫排或直排,等等等等;而把所有東西加起來的一個「綜合因素」,叫個「就手」。
一樣東西,於用家而言是否就手,絕對主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