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4日 星期六

評女星與港漫

資深女星久離香江,重回娘家電視台任頒獎嘉賓,對於她的樣貌,網上評語參差,看了細節,見有些人著眼於皮膚質素,有些人則著眼於輪廓骨架,大不相同。

想起有些朋友品評同一本香港漫畫,有人集中在繪畫質素上,有人集中在故事通達上,其實標準大不相同,不同時期既各方面都有水準起伏,各取所需,人棄我取,也是主觀的決定,不必辯論,不過大家總覺得對方如此衡量不可思議,且又嘗試說服對方站在自己一面,才易有爭拗。

許多年前看李天命的「思考的藝術」,書中已忠告讀者在參與辯論之前,先要弄清楚大家在爭拗的是否同一問題,這個啟示我一直受用至今。

2023年1月13日 星期五

吃米飯

朋友品評一家餐廳,說菜式質素不俗,可惜米飯水準欠佳,又嘆息店家不肯花錢買好米。

米飯好壞,和其它食物一樣,材料質素固然有關,烹煮手法也脫不了闗係。食肆米飯,用的是電飯煲還是自行蒸煮?水和米的比例如何?時間掌握如何?若說所有好壞都只視乎食材,便難以令人接受。而且有時店家也有獨家竅門,用白米像用茶葉,未必只是採用單一品種,亦要把不同種類、不同年期的米混合,甚至洗米後再有加工,煮熟後才能有預期效果。

不同地方的人吃的米飯,標準不同,一般來說,我們在什麼地方長大,那地方的常見喜好便會成為我們要求的標準。以廣府人標準,對米飯的軟硬度、黏性、咀嚼度以及甜味也有要求,當中有個「鬆軟」的要求,煮好的飯要有一定程度的膨脹起來,全熟無骨,筷子挾起不會跌得四散,但又不會黏成一團,基本上要做到粒粒分明。

最後,無論飯煮得多好,上桌之時,一定要夠熱度,否則,便大打折扣了。

2023年1月12日 星期四

「假大空」世界

「假大空」一詞出現之初,「假」、「大」、「空」是幾個不同概念的不當行為,現在像許多其它例子一樣,已經成了個整合式的套詞,要麼不說,要麼三個字一起說。

余生也晚,數不出很早時期親眼見過的例子,不過趕及隨著登月而起的「太空熱」,用過命名為「太空喼」的塑料書包,也穿過叫「太空褸」的禦寒外衣;而且,在我出身之前因「原子彈」令舉世震驚,商人把什麼都以「原子」為名的行為之下,叫做「原子筆」的書寫工具是一直流存至今的!

日本科幻漫畫中幻想出一種地球並不存在的物料,叫它做「超合金」,之後根據那些漫畫衍生出的劇集,推出的玩具只要不是一看便知是全膠塑而成的,否則不論是真的用了些什麼金屬材料,或只是在硬膠上貼有閃亮的貼紙,廣告宣傳上也沿用著「超合金」之說,我們在香港買來日本玩具,看得懂漢字,自然照叫。

數十年來,出現過許多新的護理概念,隨之而來便有「磁性」、「超聲波」、「遠紅外線」、「負離子」、「納米」等等商品說明用字出現。那些概念,是否真正成立?概念雖成立,又是否真可實際造成產品?就算世界上真有那樣的可行產品,我們所能買到的那些,又是否真品之一?由於那些新概念所說,往往不是我們在沒有工具的情況下,可以輕易分辨出來的狀況,買到些「假大空」商品,絕不稀奇。

2023年1月11日 星期三

寒意

近日時有太陽,但不覺炎熱,反而早晚仍有明顯寒意,所以出入之時,就算穿多了穿厚了衣服,也不會覺得很難受。

今年的農曆年廿九是「大寒」的日子,那距今尚有約十天,到時天氣如何有些言之及早,但再過三幾天的周末,便已有明確天氣預測,說會顯著轉冷了,大家出入活動,必要注意。

香港的天氣和歐洲、一些東南亞國家相比,因濕度較高,所以即使氣溫一樣,熱時感覺更熱,冷時感覺更冷,已經不算是本地居民新鮮的怨言了。現在看預測知道某天氣溫可能是某個度數,但到時風力如何?有否下雨?不同因素之下,實質帶給我們的體感,也可以大不同,很多時間,是難以好好掌握的哩。

2023年1月10日 星期二

粉絲若水

正常來說,日常用語,會趨向愈減少歧義愈好的方向走,香港人口中稱呼擁護者的「Fans」卻是漸漸被本來已明顯有著其它意義的「粉絲」取代,通行於幾乎所有華人社會,真叫人想不通。不過這一點不再多談,且說現在眼見香港漫畫市場衰落,我覺得和粉絲的行為不無關係。

回顧昔日香港多種創意產業發展得最好的時期,各創作人都在吸收新的知識及技巧,再採用到自己的作品上,他們求知若渴,每學到新的東西便急不及待嘗試,粉絲見到不斷出現的新意,自然驚喜不絕;現今資訊科技發達,地球上何處出現新知,粉絲和創作人都可同步得悉,甚或粉絲會比創作人更早知道,那無論創作人如何再把新知識吸納、消化、改進,在粉絲眼中都有抄襲之嫌,也再難以令他們喜出望外。

同時,技術發達也令到粉絲和創作人之間極容易直接溝通,粉絲於是可以不斷地耳提面命地指點創作者應如何如何辦;若創作人不依從粉絲的想法,粉絲便會不高興,但若創作人只懂依從粉絲的構想去辦,推出的作品極其量也只是「如粉絲所預期」而非超出,粉絲難道便會覺得滿足了?

情況像在駕車或在烹飪之時,耳邊不斷有人在指點你下個步驟該當如何如何、需要注意什麼什麼,往往只能令當事人抓狂,而鮮有可以令事情達至最佳效果的。粉絲的意見也應聽取,卻應有個距離,有足夠時間讓創作人思想沉澱,適當採納,而非必然全盤跟從,以為這便是「以客為尊」。

粉絲的行為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2023年1月9日 星期一

信手書簽

早前見有機構送贈書簽,心中還在想:「現今仍有多少人看實體書/使用書簽?」事實上,當然,我自己也是還在看實體書的人之一,而且亦一直有使用書簽。

不過所謂「書簽」也者,卻非定要是正式正統的設計,很多時候,信手拈來,只要是可以放在特定書頁之間的紙張類物品,夾於紙間後可以如常把書合上,之後又可利用它找回之前停讀的位置,便算是「書簽」。若果書本的設計,封面或封底有個飄口的話,我或會把它夾到書頁內定位,不過如果有機會會把飄口弄得變形的話,則會避免,另覓它途。

有什麼其它選擇?有時是鈔票,有時是名片,有時身上什麼紙張都找不到,剛好用完了牙簽,那紙套也可拿來使用。有時,在一些看完的書中,發現不知多久前夾在其中的鈔票,叫人驚喜之至哩。

2023年1月8日 星期日

西化歌詞

先有旋律,再填歌詞,然後誦唱,最理想的,便是內容有意思、合乎音韻,且又悅耳。有時沒那麼理想,聽過一些宗教歌曲,是以內容為先的,歌詞寫了的便照唱,唱到某些位置真的唱不到,要把聲音作些扭曲,也是一樣,即使要把「主」字唱成「豬」音依然如此。

流行歌曲則會以順口、悅耳為主,有時以中文填詞,就應按照中文的寫作文法規律,結果卻偏偏出現些「西化」了的字句;而結果聽者不單沒因此而大肆批評,歌曲更成大熱的例子,亦都存在。

有首歌叫「信」,是「阿信的故事」之主題曲,有一句「誰會珍惜當你還擁有」,結構上分明就是英文中「When」或「While」的用法。什麼叫「焚心以火」?「XX 以火」就是「XX with fire」啦,還不是英文文法?文法雖奇怪,但面世數十年來,至今仍然相當流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