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光棍節」

中國國內大型購物網站,若干年前,推出了所謂「光棍節」的噱頭,應是有見於 11 月 11 日寫成「1111」,貌似四根棍棒,所以便以「光棍」為名,推出「節日」。忽然這天,大量特價品推出,許多朋友淘了再算,都不大理會是否真用得著。

常聽人說現在的聖誕節、復活節、父親節都已被商人利用,作為做生意的大理由。那些都還算是本身已有的節日,商人只是「借用」而已;「光棍節」則是不折不扣硬生生由商人由零開始打造出來的。


暫時沒有真正親自從國內淘進任何貨品,卻請過朋友幫忙,購物過一兩次。價錢方面,可以低得難以置信,有時加上大比例的運送費用,總成本也不及在本地購買的兩成,更重要的是,在香港市場根本難以找到類似款式的貨品,所以吸引到香港市民也向國內商人淘買東西,實有理由。

今年的「光棍節」,有關公司更打正旗號一早於香港電視台落廣告宣傳,不知規模又會大到什麼程度了。

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舊區新訪

在香港區域內,有好些地區是從未到訪的。

有些屋邨名稱,聽人說過,但從不清楚到底在什麼位置,更談不上到過了。近年由於工作需要,有時會首次踏足這些地點,有些在我初訪時,已是有很多新式發展了,例如東涌;也有不少還保留著許多民生社區的舊貌,例如中葵涌一帶。


通常我少到的區域,都是比較遠離鐵路網絡的,所以現在前往,也多是乘搭巴士、小巴。要查找不熟悉的路線,看哪條會經過所在地方;要確定經過目標的街道或建築物;又要懂得在何時/哪個站下車;事後還要找從該處如何離開,因來時的起點未必就是此時的目的地。在在都是挑戰。

很多時,看到許多朋友常說在懷念的舊時生活味道,其實是現在進行式,不是過去式。

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

福字掛曆


在保險公司工作的日子,臨近年底,又會是送贈記事簿、年曆的時候。

這幾年隨著智慧型手提電話橫行,記事簿的使用率已經大減,於是連隨保險公司送出來的記事簿數量也減少。可能有朋友不知道,保險公司的前線銷售人員送出的這些禮物,並非由公司贈送的,而是由銷售人員自己掏腰包買進來送給顧客和準顧客的,若知道買回來後連送出去也會有困難的話,既吃力又不討好的事,自然不會做了。

據非正式統計,現在這種贈品中,最為接收者歡迎和使用的,是大型的掛式月曆,當中,又有不少圖案主調是個大大的「福」字放在當中,所以簡稱「福字掛曆」。

家中商討未來計劃時,常要知道哪天是周日哪天是周末,又哪天是公眾假期,有個實體月曆在手指指點點,比較方便,所以每個家庭中起碼會放一個,支持著它的不衰。

2017年11月8日 星期三

應付語言暴力

演講家教授如何應付語言暴力。視頻不長,值得花些時間看看。

我看了兩遍。之後其實應該再花更多的時間反思一下。


2017年11月7日 星期二

斷龍

元朗人口愈來愈多,而隨著新屋苑的落成,預期將來會更擠迫。

現時元朗的最基本建設如馬路、行人路等,許多都難以負荷,因為元朗市開發很早,百多年前已是其他區份市民會前往的墟市,當時已有一定框架存在,之後在原有基礎上衍生新建設,便不如天水圍的「嘉湖山莊」差不多是在一幅廣闊土地上從零開始興建,要加公園、要加公路,自由度都大得多。

輕便鐵路的出現,也令元朗的道路生態大變。從前有幾條大街如同樂街等,可以直接走到青山公路另一端去,現時遷就路軌,本來可過路的地方數量大減,本來可以直接過路的地方變成要繞道,路人集中了在某幾個位置,堆積著自然成了問題。


有人提出過在元朗大馬路 ( 即青山公路元朗段 ) 上加建行人天橋。但天橋也要要讓人回到地面的位置,事實是這落腳點如何安插也費煞思量。

區議員不斷要求鐵路公司加多車廂、加多班次,這種「構思」是一定要提出的,因為主要只影響到鐵路公司,而市民一定歡迎的,如此現成的點子,不提出也是白不提出,所以在區議員的參選政綱中十分常見。

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

以為的法律

我們普羅市民,不時對法律有些想當然的直覺,以為事情是會如此或如彼,後來有機會知道原來事實不像我們的預期,便大為錯愕。

例如我們從小到大聽得多關於「非法入境者」的問題,以為既有「非法入境」,當然也會有「非法出境」的罪行,誰知不然。原來一個香港市民不依「正途」,「以自己方法」離境,並沒有罪,這種事情到真的發生了,有人確切地告知我們,大部份人包括我才知道。

近日前特首受審案件,八名陪審員要求解散陪審團獲准,朋友問我之後將會怎處理時,我也以為法庭會組成新的陪審,之後讓新人接舊人棒,繼續之前未完成的判決,所以亦如此作答;不料原來事情竟像會堆倒重來般,要政府再主動作出控告才會啟動,如果原控方基於什麼原因決定不再控告,那麼事件可以就此不了了之。───而且現在現實中的情況,真的像是朝這方向發生了!

居然如此!

2017年11月5日 星期日

揀東揀西

不時在網上重溫「香港電台」的節目「講東講西」。當然會挑選題目,但同時也要看是哪些主持人組合。

現任主持人中我還是最鍾愛收聽劉天賜有份主持的內容,主要是因為他夠收歛,很多時他明顯也懂得的東西,亦會舖排給嘉賓說出來,然後又和其他主持互有攻守、交流。相對起來,鄧達智摻雜太多個人意見,有時他聽嘉賓講過的事,又想嘉賓親口道出,他開的前奏,已經說了內容的一小半甚至更多了,到後段才「禮讓」嘉賓說完,那還不如他當是自己的知識分享了更好。


馬鼎盛所擅長的軍事、歷史、政治範疇,本來很能補充我知識上的貧乏,可惜他太自信及要強,對別的嘉賓看法最不能包容,有時硬分對錯,火花四起,令人聽起來不舒服。

這節目的主持人一代一代的更替,還曾刻意地培養年輕的新梯隊接棒,不過我認為效果並不理想。老手的一班,不論任何題目,即使是本來並不熟悉的,或是十分虛無抽象的,都能言之有物,然後你一言我一語接龍之下,全集節目兼具娛樂性及知識性的例子,並不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