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9日 星期六

Facebook 變化去又來

忽然一天醒來,上網查看 Facebook 之資訊,發現版面不同了,慣用的按鈕移到了不同的位置,內文字型又變大了,於是不論在搜尋資訊之時,或是瀏覽內容時因要多跨頁面,而用多了時間。

以後會否發現這新版的好處,甚至愛上,言之尚早,現在不習慣及不想用,便是事實。尤幸,系統容許我們轉換回舊版去,所以想也不想,立即轉回,心情頓時一快。

第二天,仍用舊版的 Facebook,見有一處按鈕,是可容用家轉用新版的。這種彈性甚好,很怕一些「改版」、「更新」、「升級」是不容你回頭,一下子便要重新適應重大改變。雖然,過去有過許多例子,這種新舊並存的情況只是臨時過渡,舊版終於會有告別的一天,不過這刻,過得一天是一天,變化到時再算吧。

2020年5月8日 星期五

呼之則來,揮之則去

新商品的出現,以及社會的進步,往往是建基於對現狀的不滿,這一點,已算是老生常談。而在這個大方向底下,「呼之則來,揮之則去」便算是一個大原則,許多許多的商品發展,都是源於這點。

在這大原則底下,其中的一個小原則,是「細小」,因為若商品夠細小,東西才可以更容易在用後收藏在身上,不及視線,減少讓人感覺累贅。想像從前的手電筒、電話、電腦、流動電話,雖然之時可能十分稱,但體積太大,不使用時太不方便而又是不使用的時間居多,便難普及;當這些物品的體積已能夠細小到可放進衣服口袋內,另一樣「進階」的考慮,是把從前一下子全攤開來的功能鍵,收起一些,要用時才顯示,省得平時礙眼。

商品的變種,如雨傘的進展,便可見上述大原則的影響:本來隨便拿樣什麼東西架在頭上,已可擋住雨點,便因想在用後那東西礙事少些,才發明了傘子。───說的是直柄的摺傘;至於把直傘的傘骨再分解成幾節,可以進一步摺成更小的「縮骨遮」的出現,是因為之前的傘種,已經不符合大家心目中「揮之則去」的原則,認為「去」得還未徹底。

要再寫出例子,幾乎可以無窮無盡,只要再寫兩三十項出來,再加分類列舉,每項寫上約百字,便連論文都寫得出來了,在這裡就此打住。

2020年5月7日 星期四

舊稿新版

回家路上,途經西鐵站的書店,看到陳浩基的「新書」───「氣球人」在架上。拿在手中,前後看了一遍,隔著包裝膜,沒看到有任何訊息,能讓我知道當中包括了什麼故事。

當中一定有舊稿重出的,因為掛名的「氣球人」原版我也有,這一點,很可以肯定。但那麼大部頭的一冊書,定必包括其它內容,那些又是什麼呢?會否就是把之前出版得比較零碎,且又已有若干年頭的中短篇故事,結集起來?這也是可能的,只是不能確定。

有衝動想買下來,想了想,便放下了;復又拿起來,再細閱外觀可以看到的文字訊息,希望得以知道書的內容包括什麼,不得要領,又再放下。到底是過百元的書,而且家中待看的讀物有不少。

回到家中,寫這篇網誌之前,上網去找了找關於這本書的一些書介、書評,咦!也是沒有講及內裡包括哪些作品的啊!怪哉。


2020-0509 後記:
老友提供以下位址,兼有書目及書評,可供大家參考:
https://readmoo.com/book/210135000000101

2020年5月6日 星期三

座位限定

執筆之時,政府已經確定刻日把「限聚令」中規限的食肆上限人數增加一倍,從 4 人增至 8 人。

在疫情底下,面對「限聚令」,也外出用餐多次;多數是只二人,但也有加倍的。遇上過超過限定數目的,做法便是分批就座不同桌子。同一批人分成兩批,又相隔一個距離,所謂「一起用餐」的意義已無,但當然,規管的出現,本來就是要令受管人不舒服的;假如受到規管的人,面對規條也仍覺得輕鬆自如者,照樣外出活動,規例便也失去原意了。

不同國家,採用不同方法抗疫,現在不少地方的疫情都有放收慢跡象,莫非「條條大路通羅馬」,並無「必勝方法」?或者也不能太早下定論,始終,人們的社交及經濟活動重新活躍後,疫情會否有新一波爆發,還未可知。

有些國家,疫情似乎「穩定」了下來,但說的是「穩定地」每天增加數萬人確診,雖說是國大民多,這種情況也是不能持久的。奈何國家元首像是想以經濟作重點考慮,每天確診的人視之也只是紙上數字的一個變化,看作尋常而接受了,便太可悲。

這兩天,座位限定的數字尚未上調,街上及鐵路站中見到的人已多了不少,希望疫情仍可受控吧。

2020年5月5日 星期二

尚未想通

電視台的音樂節目,不同年代的藝人演繹不同年代的歌曲,到頭來,還是舊時代的歌曲較能動人心;以一個不算熱愛聽歌的普通人來說,我還是較能記得舊歌的歌詞。

我問過人,也看過、聽過別的人在問別人,大家都疑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注意,很多朋友和我一樣,已經沒有懷疑這個現象的客觀存在,而是想知道為什麼會如此!

新的歌曲,會有帶出相當嶄新訊息的,也會述及一些現今世代才有發生的情況,但還是有很多內容訊息,是從前已有很多人寫過很多遍的,情人分手念念不忘、情侶相愛偏常爭吵、關懷家人但甚少表達、推崇社會和諧大愛,諸如此類的歌詞,過去有過很多,今天還有很多,將來大概也還會有很多;前後相比,要說我們記得歌詞而常唸唸有詞跟過唱誦的,似乎還是過去的歌曲佔優。

我想這問題很久了,目的是想先搞清楚原因,然後才有機會找出解決方法。坦白說,至今,我認為我還未想通。

曾看過一篇文章,說「迅雷不及掩耳」這老話,有人把同樣訊息換近義字而成「震雷無暇掩聰」,這一來較難明,二來較難記。這例子我常記掛心頭,而且依稀覺得,上面討論的情況之原因,答案或者可在此中尋。

2020年5月4日 星期一

扮定鏡

假期看老劇,這次是「無線電視」舊版的「小李飛刀」,朱江主演,共 13 集完。

在第 8 集結尾處,是一段男女主角三角關係的大爆發,之後,罕有地,在第 9 集的開首,相當長篇幅地重播了那結尾的內容,之後,接續播出了該劇的插曲「刀光淚影」。「小李飛刀」的主題曲被羅文唱得街知巷聞,插曲也是由羅文演繹,用的是和主題曲相同的曲調,但盧國沾填上了不同的歌詞,味道便有不同。

該段插曲的播放,猶如 MV,螢光幕上打出了歌詞,鏡頭不停變換,拍攝的卻是房間中「不動」的四個人。四個人中,關海山 ( 鐵笛先生 ) 暈椅上,算是最容易演,其餘三人,朱江 ( 李尋歡 ) 的無奈、李琳琳 ( 林詩音 ) 的淒苦、江濤 ( 龍嘯雲 ) 的悲痛,一直「凝結」著,鏡頭在房間中不斷遊移,左影右拍,各人始終不動;但又不是真的定鏡,因為當年沒現今科技,桌上蠟燭火花「凝結」不到,讓觀眾知道,幾個藝人的「定鏡」,都是他們的演技創造,眼前效果,絕不容易。

鏡頭中有不少人,但除了主角在動之外,其他的人石像般固定了,這種鏡頭的玩法,不久前看華語劇「慶餘年」中還在運用。這版本「小李飛刀」是 1978 年的產物,到了今年,是超過 40 年前的事了,當年的創作人手法領前超前了多少,由此可知。

2020年5月3日 星期日

中介何用

中介是否有必需?我們可以從相反方向去問:什麼時候需要有中介代勞?

基本上,任何事宜,若當事人是有興趣、有知識、有時間的話,自己親力親為處理,是最好的;而通常中介的出現,正是因為當事人欠缺了上述因素中至少一項。遇見過不少準客戶,你告訴他們的理論、原則、商品資訊,甚至是技術細節,他們都瞭如指掌,但他們仍然會找中介人幫忙,因為他們沒有時間親自處理。──又或者,更精確點說,他們的時間,需要花費在更值得投放的地方。

中介人很多時也起著「潤滑」的作用。中介的這個功能,在地產代理行業中,似乎比在別的行業更加突顯。例如在保險行業,中介人的助力比較著重在因應客戶的需要,替客戶在芸芸眾多現有產品中,挑選、設計出最合適的計劃,客戶和提供產品的公司之間,存在的直接利益衝突和矛盾甚少;而在物業市場中,只有一手樓的銷售情況差相彷彿。

在二手物業市場中,不論是買賣或租賃,其中一方可以獲得的好處,幾乎都可視作是另一方的損失,所以洽談的過程中,任何一方的某個要求,都可能觸發對方的情緒波動,從而令到本來順暢的蹉商變化甚至中斷。如何在得失進退之間理順各方面的情緒,是地產代理的經常工作。

理論上商業洽談應該客觀理性,不應該意氣用事,但在現實生活中,知易行難。有些業主放售物業,若知道是某投資者或某公司前來洽購,就算對方提出十分吸引的條件,但因為先入為主的反感,可能一開始己斷然拒絕,事情便變得難以回頭了;假如先由地產代理接洽,讓業主先接受了買家提出的條件,到了較後階段即使業主知道了背後金主是誰,反感的影響有了正面因素的中和,交易卻有可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