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3日 星期六

「網內人」閱後談

剛看完了陳浩基的「網內人」。

以一本約 540 版內容的小說,據作者在後記中所講字數愈 30 萬,我又不是每天隨身攜帶全天候閱讀,可以在 10 天左右時間讀完',可見作者的文筆仍然是如常的淺白易讀。

內容豐碩,對比之前陳浩基的作品,主要是有較詳細的角色內心描述;同時又夾雜好一些對於香港物事的簡介和備註。

關於後者,我覺得在上一本書「13。67」開始,小說的定性已明確是「香港人寫的台灣小說」而非「香港小說」,許多許多的香港物事簡介,若不是在撰寫時已經心存市場的考慮,純是為了講好故事來說,都應不會加插進去。像外國人拍攝以香港作背景的電影時,把那些符合外國人印象而實際上在香港已不常見的物事拍入鏡頭之中那樣,數量太多的話,我個人是有點兒抗拒的。


故事以一宗「涉嫌因遭網上欺凌而致自殺」案件而起,基本上是一個尋找兇手的復仇故事。陳浩基的推理設計,很是仔細且沒什破綻;當中涉及相當詳細的電腦資訊技術介紹和運用,作者運用起來很是順暢,也不難明。一層一層遞進,逐步逐步把兇手鎖定,而過程之中文筆仍可帶有不少趣味,讓人閱讀之時不覺不覺,原來已看了不少,陳浩基的功力,仍是一貫的強勁。

由於這小說是由一個小概念衍生出來的,沒有宏大的格局,所以雖說有令人不知不覺看完的利害,卻又欠缺「今人拿上手一讀便放不下來」的魅力,隨時停下來,隨時拿起再繼續閱讀,都不會有心癢難搔的感覺,和前作相比,這書甚厚卻始終是小品格局。

喜歡陳浩基作品的朋友,這本書應也會滿意的。

2017年9月22日 星期五

書之封面圖

在作一份記錄,於網上尋找一些書本的封面圖。這動作有時並不容易。

我想找書本的封面正面圖,端端正正、完完整整的,不必十分高解和大呎吋,一般清楚已 OK。以前在網上書店中,大部份書本的介紹版面都附有封面照;點擊細小相片後,會有張較大、較清晰的版本顯示,我採用那個大的圖檔已經滿意。

後來愈來愈多網上書店會在相片上加上自己的印花、標記,當標記蓋住了封面一部分時,用「小畫家」之類簡單軟件把它們移走後,封面便會變得不完整。

───如果移走了的是純色的一塊,有時還可用簡單軟件功能補上,但若是有特效的話,我便處理不來了。


再近期一點,連正面照也難找,周圍找到的,都是有一定偏斜角度的書影。這在視覺上有所變化,是更好的選擇,不過卻不適合我的用途。

說到這種斜放封面圖,我想應是有一種專用的生成軟件,用家提供書面及書脊的圖案後,便可以簡單合成。但不知為什麼,這種相片中的書本,看起來都是甚厚的,即使原書只是薄薄一本,也顯示出有相當厚度,不知是軟件的設計如此,抑或是我的錯覺?

2017年9月21日 星期四

車上蟻


拍了相片,但車子行駛之中顛簸,又要以功能不高的平板電腦近距離拍攝,拍得的影像甚低,基本上,可以說是「拍不到」,只是聊作記錄。

近期幾次,坐在巴士之上,窗邊都見到有螞蟻行走。不是個別的一隻兩隻,是最少十多隻像很多時看到的,在列隊前進,而又間中有一兩隻往相反方向走,行行停停的,似正在協調大隊。

這些螞蟻的行動,「正常」之至。───若果不是在巴士上看到,而是在街道旁甚至家中廚房,實在是尋常現象,可能會反思是否要搞好衛生,而不會覺得十分奇怪的。但在巴士上,則令人疑惑。

常有人在巴士上飲食,招惹到螞蟻並不出奇。螞蟻列隊,常是往來巢穴,則不得叫人想到:莫非這些螞蟻不是偶然被食物從別處吸引來的,而是在該輛巴士之上,建了個窩?但我幾次坐的,又應該不是相同的巴士啊。

奇怪。

2017年9月20日 星期三

風波難息

今年風暴消息甚多,熱帶氣旋/颱風/颶風數目多而且影響大,世界各處的風災新聞經常聽到。在友儕間,每當有風吹草動有機會懸掛風球,便開始在 Facebook 及手機群組上通消息,齊齊關注會否出現額外假期。

早陣子有兩個熱帶氣旋一左一右趨近香港,最後又各自繞彎它去。由於在香港並無因這兩個熱帶氣旋而掛起風球,我便沒再理會,隔了幾天,我開啟「我的天文台」應用程式,赫然見到又有提供熱帶氣旋路線圖。怎麼這次沒聽朋友提過?


進入有關版面一看,原來顯示的,是之前兩個熱帶氣旋其中之一的資料;風已遠走北上,卻未消散,看來都不會再影響到香港的了,但仍保留了在系統中。

大概是有熱帶氣旋進入有機會影響香港的範圍,便會作出提示,卻沒有「退場機制」,熱帶氣旋一天不消散,提示都會繼續保留?

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平凡難尋

很多外語電影的英文名稱都簡單直接到極,中文片名則要多花許多心機,在名字中加入多一些訊息。

近日有部電影,原名「IT」,非乃「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的略稱「I.T.」,而是第三身單數指稱「牠」或「它」。


這種平凡得很的名稱,用作關鍵字到網上搜尋相關資料時,相當欺人,即使加添些資料性質的分類,例如「IT 電影」,可把搜索範圍收窄點兒,不過找出的結局還是會有大量不相關、不需要的資訊。

在中國內地有位作者筆名「那多」。我追捧過他的一些科幻故事,曾試過在網上找他的作品清單,誰知他的名稱二字,常見到極點,那找出來的搜尋結果會是多麼的海量啊!

書名/人名/電影名太過普通,要精準有效地追尋到相關的內容,殊不容易哩。

2017年9月18日 星期一

九型餅格


有公司以「九型人格」概念推廣月餅,拍了九條廣告;當多條廣告連續播出時,相當吸引眼球。

自然地,該公司是以世上存在多種人格,以突顯他們旗下有多種口味月餅,不過又並沒有特別地把哪種特定人格和哪種特定款式月餅掛勾。甚至廣告推出已有一段時間,觀眾都能數出「九型人格」是哪九型時,都未必能講得出一款特別口味月餅的名字。───也許有些朋友,連那家其實是什麼公司亦講不出來。 ( 雖然廣告的結尾語已很「洗腦」。 )

有些廣告就是紅了廣告,卻未能令消費者把廣告跟特定品牌聯想起來,若出現這情況,無論廣告如何火紅,廣告計劃也應不算成功了。這個「九型人格」系列,明顯避開特定商品,主要推廣公司在消費者腦海中的浮現名次,我覺得也頗成功。

2017年9月17日 星期日

賣萌化


周日難得早起而又沒事出門,在家中看到電視中有套日本特攝片的尾段,在輕快的音樂下,超人、怪獸都在像「櫻桃小丸子」的角色般載歌載舞,稀裡古怪的舞姿,叫人哭笑不得。

現在的超人片集都似必要加入搞笑元素,角色造型常在賣萌,武器裝備式樣多多,相當千篇一律。超人應有超人的格調啊,總是搞笑的我有點兒抗拒,自然,這是我個人口味,難與大趨勢相左。

小說也出現賣萌化,就算是不特別針對年輕人市場的書本,就算書中主角本不是青少年,常會有個繪畫得日本化的封面,畫面上的角色看起來都似仍在就學。

有不少著名小說,主角都是中年以上的,但改編成漫畫、劇集等,通通年輕化。可能,萌化了的封面可以吸引到一些本來不會捧場的年輕客人,但會否又同時令到年長客人誤會作品太過跳脫,而錯過了呢?我覺得這可能性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