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1日 星期六

白毛

年紀大了,血氣衰退,頭髮鬍鬚,可能變得稀疏,可能變得灰白,可能兩者皆有。

我的白髮等不算很明顯,但亦難免,而且數量亦愈來愈多。有些時候脱掉的毛髮落在手上,看見有三兩根是完全花白的,居然還會感覺到有趣。

看影視作品及漫畫中的角色,白髮會只集中一塊兒,像是很整齊的樣子,相當好看,現實世界中,正常來說,這些是可遇不可求的,一般情況下,大家都是失望居多。

2024年8月30日 星期五

叔叔和伯伯

跟我差不多年紀的老朋友,讓他們的子女一律以「叔叔」稱呼我,看似豁達,其實也是可能有些扭曲了,因為那些朋友中,不少都是比我年輕的,嚴格來說,他們子女應稱我「伯伯」更對。因此一律以「叔叔」來稱呼,已算是有些「美化」了。

平時在外的社交活動,遇上父母的同輩中人,又不會全部有機會弄得清楚他們和自己父母比較,誰的年齡較大,理論上,應先假設對方是比自己父母年長,先假設要加以額外尊重的,在這種情況下,預設「伯伯」的稱呼應較預設叫「叔叔」為佳,但現實情況是,假設對方比自己父母小,對方可能並不介意,反而他們被叫作「伯伯」而非「叔叔」,帶有長著老相的懷疑,更令他們不安,「二害取其輕」之下,又似乎一律預設以「叔叔」稱之好了。

看!在社會中打滾,有多麼煩人的事情要顧慮!

2024年8月29日 星期四

叔父輩

早些年,跟老朋友的社交活動中見到他們的子女,因我未婚,有朋友居然叫子女稱呼我為「哥哥」的,立時更正:「我們是平輩,你的女子比我低一輩,且我和他們的年齡相差那麼多年,要他們叫哥哥實在太過。」

朋友以為我會介意被稱作「叔叔」,我實在對這並無抗拒。一來也許因為讓後輩叫叔叔,乃實事求是,而且像我們般在新界圍村長大者,家族中遇上年紀比自己小但輩份更高者,例子絕不罕見,所以被人稱作叔叔、伯伯,不會感到有什麼突兀。

自小看連環圖,知道在漫畫行中有個叫「榕叔」的從業員,甚資深,年紀比起一般從業員也確是大得多,別人繪畫他的造型也是個滿頭白髮留在鬍鬚渣的老漢樣子,近日看舊書中的專欄,揭露原來我也有 20 歲時,他亦只是 40 多歲。以他的年紀,稱呼配上個「叔」字絕無問題,但他的實際年齡之低,卻是叫我有些震驚哩。

2024年8月28日 星期三

長者

試過多次,在公車上見前面乘客拍卡付款,響聲及螢幕顯示,收費只是港幣兩元,也即是領受了政府給予長者的優惠,但眼中有關人士看來年紀甚輕,似有欺詐津貼之嫌。

現實中應該並非什麼詐騙,只是大家同意應該開始被斷定為「長者」的市民,其實外貌看來往往並無老態。───可能即使是內在的心態和身體機能,也都不算老。

有個想法:我們一輩童年開始已經有種「年滿六十歲長者」的既定形象,是那時候很多影視節目創作人的傑作,他們當年比我們早出社會工作,其實跟我們年齡差不多,很多也只是二十出頭,在他們幻想中,六十歲的人要比他們年長四五十年,必是老得不能再老的了,因而在影視作品中凡有六十以上的角色,必已是蓄著長長的鬍子,並且鬍眉髮鬢皆已全白;我們觀眾接收的訊息如是,在腦海中存在的既定長者形象便也如是了。

現今,自己亦已趨近六十之年,幸好看上去的樣子,還未至於十分衰老。

2024年8月27日 星期二

電視劇集頻率

童年之時,看的一些電視劇集及眾多卡通片,都是從日本輸入的,所以自然也跟從了當地原本的頻率,每周播放一集。後來香港的免費電視台推出愈來愈多自家製作節目,開始固定了在星期一至星期五 ( 即所謂「周日」 ) 都有放映,而且還有幾個時段的不同劇集,多線播放。

多年來習慣了的模式已不易改變,若是真想同步追看新的日本劇集,要等一個星期才能看到一集新內容,已經欠缺耐性。

相類似的也有文章的連載。報章雜誌數目銳減,上面的副刊面積縮水不小,連載的小說近乎絕跡,一些有心人真有作品要寫及發表,也見過有逐少披露的「網上連載」方法,我卻像已沒有了長期支持的耐心,寧可先不開始閱讀,等到全部內容齊全後才一氣呵成欣賞。若是那些連載最後善後不到,或者沒有可以結集合併閱讀的機會,那也沒辦法了。

2024年8月26日 星期一

「狗仔投胎」飽口腹

現今世代,人們對待貓狗的耐心比對待人更佳,直把牠們當成自己的子女般看待,稱之為「毛孩」云云。這些寵愛動物者勢力日大,他們看到今天「龍之天地」這題目,可能會即時聯想到食用貓狗的行為,而肝火大盛,若真發生了此事,敬請有關的讀者冷靜一些,因為事情並非那麼一回事。

說的其實是大家現在口中常說的「狗仔粉」;我們童年時,住處周圍只有一個小販售賣此物,所以我們只以「粉仔」稱呼,也不會有混淆;現今在廣州有名舖,以「狗仔粥」名字。

我們以「狗仔粉」作關鍵字在網上搜尋歷史,不少都只是以 20 世紀中後期的香港為始,但據博聞的李我先生的文章所述,卻原來民初時在番禺市橋已有。內容在「李我講古 ( 五 ) 檢點平生」初版頁 201,篇名「市橋舊聞之『市橋鬼魚』與『狗仔投胎』」 ( 香港「天地圖書」,2013 年 7 月 ),現特地把李我先生這文字記錄轉述,加大內容的流傳及留存,讓後代的朋友更容易知道歷史的真相:

番禺是魚米之鄉,食事多式多樣是人所共知的,但有一種小食在抗戰時已經不見人做,我小時在市橋便嚐過一遭,那小食名字說來有點驚人,叫做「狗仔投胎」。

單看這個怪名字,任你如何聰明也想不出那是何等模樣,其實是將「小狗」落鑊的意思。當然,那「小狗」並非真的狗肉。

這小吃流行於民國前,做法手工講究,要先用粘米粉、蝦米碎和蔥菜搓勻做成狗仔狀,其大小約寸來長,之後用一鑊熱水熝熟,再以雞湯做底 ( 按:那年代沒有味精湯 ),伴以青菜出售。一隻兩寸碗盛載的狗仔投胎要賣斗零一碗,價錢頗貴,故也許是戰後民生凋敝,生活艱難,以致無人問津,才逐漸消失。

2024年8月25日 星期日

師傅帶路

人生在世,不能避免,家中有白事要辦,自然而然,要找專家協助。

其實對一個行業的運作有否認識,並無什麼大不了,例如了解出版過程的人,也可以畢生未投身過在該行業的;所以白事操作的內容及原理,也可以是常識之一,認知較深的人,也不代表要辦的白事特多的,也就不必有什麼避諱。

不過就算抱著平常心、常成平常事來接受及理解,當中確有許多細節安排,可能只是因應情況而第一次聽聞的,也就不會知道應該如何操作了,只有遵從一旁的師傅指引,逐步逐步跟從來做便是,不必爭辯,更毌須反斥,事情辦妥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