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30日 星期六

有趣。無味

由於「世界盃」賽事,電台音樂節目「音樂情人」暫停十多天,因而這些日子,會找回一些「講東講西」來重溫。

這節目經年不停,每個月有廿多集可選,但有興趣收聽的集數卻不是那麼多。很多時是選了個自覺有趣的題目,但主持人關係,聽起來,總是沉悶,截然中斷了另選一個題目的情況,並不鮮見;反而有些題目看來平淡,主持人功力夠,聽啊聽的不覺便把全集聽完了。


想起來,電視劇也好,電影也好,小說也好,漫畫也好,二害取其輕的話,寧可故事題材老舊,也要找些說故事能力高超者,才是正路。

───這想法,之前應已寫過,又再寫,因愈想愈覺得它的重要性。

2018年6月29日 星期五

殺親奪產?


因為祖上的遺產安排,與親友鬧不和,最後開槍造成死傷,如此一事,全城哄動。

事情詳細並不清楚,後輩對長輩的財產分派感覺不公平,則是肯定。但聽到新聞所講,其中一位被槍擊者,是有關遺產的執行人,既有執行人,即是那位留下遺產的祖母,是立有遺囑的,那麼說,被槍擊的各位,也只能按死者意向去執行指示,公不公平,他們很大程度上也是被動的,如此被殺害,豈不冤枉之至?

而且,難道本來不能得到的遺產,殺傷了人後反而可以得到了?

坊間討論,不少在於遺產的多少:就算本來的金額有多大,許多人攤分後,也不算多,為了如此金額殺人,值不值得?當然這個討論角度,有點冷酷。

有種說法,被捕人士目的不是為錢,而是為了伸張公平。如此「為民請命」的思想,確存在於部份市民腦海中,但道理多大,也不應作鼓勵。

2018年6月28日 星期四

奇情小說與「邦」片

在收藏的舊書中,有本馮嘉的「花之地獄」,是「二十世紀豪俠龍約翰故事」系列之一,由「激流出版社」所出,年份不詳。


翻閱舊書,常在微小處看到精妙,這一本書,內頁最後一版有總代理「陳湘記書局」的廣告,上有兩個系列的書目,「二十世紀豪俠龍約翰故事」有 18 個故事,「金蝙蝠羅傑故事」有 7 個故事,猜想是較為早期的資料,更有可能反映了各故事的先後次序;在之後有些書中,包括當中的一些書名,已經不再分清系列,全混在一起,就在馮嘉名下以「偵探小說」總括起來。

更有趣的是兩組書目之上,有段文字,先有「馮嘉」二字在先,更有一個冒號在後,感覺上像是一段專訪,那段文字真是出自馮先生口中般。該段文字全文直錄如下:
有人懷疑「邦」片之類裡面有太多馮嘉創作的「龍約翰」的形象;理由是「龍約翰故事」的出現,較之「007」還早得多。我們對此,不加置評。不過,「龍約翰」較之「007」突出的是,他是個黃臉孔黃皮膚的中國人,使我們產生了親切感。至此,那些一會兒出生入死,一會兒享盡溫柔的細節,已用不著多所介紹了。
根據「維基百科」,James Bond 的首次登場是在 1953 年的小說中,卻不知文中說比「007」「還早得多」,是指原著小說,還是所拍成的電影?

我個人一直認為,本地在 1960、1970年代十分流行的眾多奇情小說之出現,與「占士邦電影」的大賣,有著直接的關係。

2018年6月27日 星期三

睇波與賭波

朋友之中,喜歡踢足球的有不少,喜歡看足球比賽的也不少,不過不到「世界盃」的時期,都少有聽聞他們賭波的消息。

「世界盃」場事的賭盤開了後,在 Facebook 便常可看到有關新知:未下注的分析應如何下注,已下注的坦然分享自己下了什麼注碼,勝出了的不怕告訴大家,輸掉了的亦無懼讓別人知道。這些新聞都是平時難得見到的。


是那些朋友平時都不會賭波,只在「世界盃」氣氛之中才會下注?抑或是他們平時都有賭波,只是在「世界盃」氣氛下,見有許多人都在談論同樣事情,所以才不怕公開自己的情況?

我今年都沒看「世界盃」的賽事,但亦知道結果頻頻出人意表,希望各位朋友不會損手太甚才好。

2018年6月26日 星期二

「香港書展 2018」的「愛情文學」主題

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將於 2018 年 18 日至 24 日舉行。今屆以「愛情文學」作主題,會有一個相關的專題展覽。

據新聞報導,有關展覽會以 1990 年代作時間分界點,介紹多位具代表性的愛情文學作家,包括張愛玲徐速亦舒依達林燕妮深雪林詠琛鄭梓靈天航Middle,展出十位作家的珍貴藏品,包括絕版小說和手稿,並播放由作品改編而成的影視衍生創作等。


要在長時間跨度的眾多人物之中選出所謂「十大」之類,常會遇上尷尬情況:如果「真正民主,一人一票」選出來的結果───尤其是採用較新款電子工具來投票時,會十分傾斜向年輕、新晉的人選,在經驗豐富的主辦單位旗手眼中,絕對不應榜上無名的巨匠,可以在候選者名單上連影子都沒有,結果會使用加重「嘉賓評審」的得分重要性,或把一些額外因素也都撥入考慮之中,總之,到了最後,那些大人物都不會遺漏───起碼不會完全遺漏。

「香港書展 2018」上述這清單如何得出,不得而知,就當中的十人來說,即使是知名如林燕妮,她的小說作品也不是不好看的,但作品水準,是否足以躋身香港歷來「十大」?天航的作品歸入「愛情文學」之中,又會否帶些勉強?感覺有點兒古怪。

2018年6月25日 星期一

香港社福

這一兩年,親友間利用社會福利的措施例子不少,雖然未至於說可以令人無憂,而且本身使用者或其家人亦需要頻撲走動,但這些福利,從來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不會找到所謂最好的情況;在問題出現時,有些援手,可以舒減一下心理壓力,已經很好。


近日有個話題,關於涉嫌濫用長者的「醫療券」。

我知道有些情況,長者十分健康,怎也用不完資助的金額,診所方面可能半醫治半保健地,開出一些補充劑,協助增生軟骨、保留鈣質等等;既有政府津貼,實報實銷,本來可有較便宜而又效力差不多的選擇,但又何必替人節省?這等可省錢而沒省的灰色地帶例子,算否濫用,有點難說。

政府在市民進修方面,也有資助,不也是有許多教學機構推出許多五花八門的課程,打電話 Cold Call 人們上學?有些課程類別,頗「無厘頭」,但我們又怎去爭拗說這並無市民需要?既要走寧濫勿缺的方針,濫用情況,便只能規管,不能根絕了。

2018年6月24日 星期日

日本漫畫巨匠!永安巧專訪

由日本漫畫大師浦澤直樹訪問漫畫巨匠永安巧的一集「漫勉」,喜愛閱讀、繪畫漫畫的朋友,不應錯過。

我在網上看到一個配了簡體中文字幕的版本,可惜不知如何標出連結作分享,只好先分享 YouTube 上可容易找到的這個沒有字幕的版本。

被訪者 ながやす巧,少時看他的作品中譯本,有時稱作「長安巧」,有時稱作「永安巧」。當然,那時香港的日本漫畫都是盜版的,翻譯時也沒那麼嚴謹。稱他巨匠,實至名歸,我們看電視常見有些藝人和年長的拍檔笑說:「我細細個已在看你的電視劇集。」永安巧的情況也是一樣,他的名著「愛與誠」大熱之時,許多現在的日本漫畫家可能都未出生。

入行超過半個世紀,這次是永安巧第一次在電視鏡頭上出現,大家更可仔細看到他如何畫出作品,十分珍貴。


類似的影片,也看過不少,每次看著畫家隨手一揮,便順暢地畫出粗幼恰當的線條,都感到很悅目;但從這段短片中,還是看到許多從沒見聞的新知。

原來永安巧那麼多著名作品,篇幅又不短,內容又豐富,畫面又細緻,竟一直都只是自己一人一手一腳完成的?實在難以置信。而且他草稿在手,會先把同一個角色的勾線做好,才再做另一角色,角色臉上的淚水,也要留在最後一格一格連續完成以保持效果的,這種習慣,更是聞所未聞。

把讓自己作日後參考的設定圖也畫得超仔細,用兩年時間做設定、一年時間完成故事分鏡工作,這是怎樣的一種工作態度?漫畫行的朋友,單是看永安巧如何再三修改那張版頭公仔,連眼神也重畫了幾次的過程,應也可得到不小的啟發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pWOgrBJL5E&t=15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