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當下的平台


試過多次在 Facebook 遇上的經驗:收到系統的新知通告,點選打開,手指自然地撥動版面,一面快速瀏覽著,忽然見到有感興趣內容,心中希望看多一點,但手指慣性動作不停,已經撥到其它地方去了;立即停下來,往回處走,一路尋找,但剛才曾在眼前掠過的題目,怎找也找不回出來。

常跟朋友說 FB 是供「當下」使用的平台,無論是發放訊息者或者接受訊息者,滿足了一剎那的需求便是,再想回頭使用舊料,很不容易───至少很不方便。

有朋友在 FB 分享小說連載,一些是原創的,一些則是過去報刊上出現過的名家作品,本來都吸引,不過放在這平台上,要順序觀看不易,叫人興趣索然,浪費了張貼者的一番苦心和努力,真是抱歉。

2018年7月27日 星期五

利志達的「Solar Eclipse 日食」

購買了利志達的「Solar Eclipse 日食」,八開本大小,在公司放置了一天之後,拿回家中,在一程巴士之上,剛好看完。

這本書最令人驚喜之處,是它乃利君在「明報周刊」上刊載的漫畫之結集。在報刊上定期或不定期登出的作品,集存困難,日後想翻看又不便,這些缺點,人所共知,而把散稿結集成冊,是最好的安排。


買書總愛看那些帶故事性的;不大喜歡看畫集,也沒購買畫集的習慣。利志達這批作品,既有單格畫,也有故事,有一些,則像是處於兩者之間,故事性似有還無;而即使是單格畫,熟知利君畫風的讀者也知道,當中定可細味出一些味道,及聯想到一些寓意的。

書中作品的題材固然多樣化,連製作手法也很多樣化:有白描的畫,也有素描、塗鴉;有黑白、有加色的、有全彩;看到有張作品,那主角還好像是用黏貼賿布拼砌出來的!

這本購自「信和中心」的「至 Goal Club」,獲得特地找出來的作者簽名版本,感謝。

2018年7月26日 星期四

「國際餐廳」

Google Map 有現場相片可看,相片接駁起來,以滑鼠點選的話,可以像坐著汽車移動一樣,足不出戶,亦可看到「實景」。

全香港道路那麼多,當然不會不斷地每一街道的每一段都進行更新,所以那些相片,有些是近至數月前所拍攝,有些卻是十年八年前的內容。


利用 Google Map 看元朗谷亭街的某個位置,移前少許和移後少許,顯示出來的是相隔很多年的兩張相片,比對著該處的店舖變遷,有種不大真實的感覺。

在那條街道,曾有間「國際餐廳小廚」,家中常往吃飯。一家人出外進餐,人人想吃的東西不盡相同,有時商量很久都達不到共識,那時候我通常會建議到「國際」,因為從碟頭飯到中式小菜、西餐扒類、湯粉麵都有供應,可以先有個地點坐下來,再由各人點選自己想吃的款式,免得蹉跎時間。

「國際」店前也有蒸籠,售賣潮州粉果和糯米卷等食物。上述兩樣食品現今都不算難找,但都像遇不上及得上昔日「國際餐廳」的水準,不知會否是心理作用。

插圖的相片,摘取自 Google Map,資料所示:「圖像拍攝日期:5月 2009」,近十年前了。

2018年7月25日 星期三

陳浩基的偶然及刻意

隨便看看「無線電視」的「今日 VIP」重溫有什麼嘉賓感興趣,居然最新一集的被訪者是推理作家陳浩基,當然即時觀看了。


與陳君並不相識,之前雖在一些報刊專訪中得知他的入行情況,但也是透過這集「今日 VIP」才清楚箇中詳情。

他一向喜歡閱讀,卻沒想過從事寫作行業,第一次參加小說比賽,是偶然的行動,但之後決定投身寫作,不斷的參賽,卻是刻意為之的策略,這一點,可說定策略正確。「寫了稿找出版社」和「出版社找寫稿」,層次當然是天淵之別,所要面對的難度也自不同。

這訪問較集中在「13。67」一書。這書在陳君眾多作品中,格局最大,結構最佳,成績最好,自不待言,可是硬資訊積砌的情況也最明顯,斧鑿功夫有改善空間。

2018年7月24日 星期二

談加價。加價談

本地薄裝漫畫,說加價,尚未加價,網上已見有一番不同見解。約略看比例,是不認同加價的,比認同加價的多。

所有談判和爭議,誰可佔上風,視乎彼此手上的籌碼多少;提出加價之時,是否正處於消費者欲罷不能的水平,是個關鍵,簡而言之,即是商品實力足夠之時,想爭取多些利益也較容易成功,儘管消費者心中未必真的情願。


上述說法,可能有人說根本是「誰不知母親是女人」一類,但確係事實。在日本有漫畫家的作品,脫期頻頻,甚至會以草稿印成書來賣錢,也有讀者掏腰包,是作品的吸引力仍然強大所致,不過這種情況若繼續存在,讀者心中民怨只是累積著,當作品水準稍一下滑,便隨時秋後算脹,新怨舊罵一齊來。若像「古惑仔」該書,本來已有一批讀者覺得製作有改善空間時,加價 15%,這決定認真大膽。

回想昔日,漫畫書也好,漫畫報紙也好,加價之時,會同步加料,或出新稿,或送禮品,以求減低讀者的抗拒感,順利過渡加價初期的陣痛;「古惑仔」這次加價,則擺出的姿勢太高,有種予取予求的感覺,便更難令市場認同矣。

2018年7月23日 星期一

港漫加價

我本來都沒有點算市面上仍在出版的薄裝香港漫畫,還有多少,不過早前有本刊物推出,當中不少朋友都提到現時報攤發售的薄裝港漫只餘下 5 本,才知道這數字。

幾本港漫中,「古惑仔」已出的期數最多,而且還是三日刊,每周出版兩期新的,所以它的期數之多,恐怕舉世都難再有後來者了。現在就是「古惑仔」一書,帶頭會把書的售價由港幣 20 元加至 23 元。


據說他們有這個理論:「這價錢對喜歡看的讀者來說,不算高;對不喜歡看的讀者來說,莫說加價,就算降價,也仍會嫌貴。」

這說法難有對錯之分,我只有兩點想補充:

一、若全部書都加價,雖說加額只是區區收元,但亦有可能引致讀者買少了書,例如本來每周購買三本的,變成只購買兩本,哪本買哪本不買,便要汰弱留強,在市街中生存更難。

二、有些書的內容正值大勇,讀者欲罷不能,出版社要加價也無可奈何;狀態只是中規中矩的書,讀者處於可看可不看的情況,加價之時也許正好提供藉口,順勢停買。

漫畫書加了價都仍如前購買那麼多,有時讀者也想,不過經濟因素也不能不考慮,很多時,「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2018年7月22日 星期日

新版與舊版


黃易的小說,出了新版,在朋友處看到。和舊版的比較,體積大了許多。

當年那批小說,我是在書店一手逐本買入閱讀的,所以封面設計及呎吋記得很清楚;剛好手上有本二手袋裝書,正和黃易舊版小說大小相同,便放到新版上直接比對。

新舊兩版,包含文字的書心,差不多是一樣大小的!新版比舊版多出的,便是周邊的空白位和裝飾性圖案!當然,內容行距等等,也調升了。

這種做法,令書本很不札實,非我所喜。曾有出版社朋友向我講解理由,不外乎也是一連串的商業因素,老實說,我聽到時,是不盡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