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 星期六

走塑不易

就算沒有疫情,近年本來購買書本及家居用品,已經多了採用網購,面對疫情,用得便更普遍。

最令人感覺不舒服的,是每次收到物品後,要丟棄的不少紙張及塑膠廢料。紙張的回收,知道比較容易處理些,但是增加了數量,當然不好;塑膠物料明知回收的人要徹底處理得一乾二淨根本不可能,每次拋棄,都覺得很慚愧。

購買書本,不論地區,我都是集中採用「香港二樓書店」,他們會把全批書集合好了,才一次過付運,包裝物料可以最大程度的節省;不少家用品的網購平台,其實本身並不存貨,只是把各商家交來貨品直接放在一起,交到顧客手中,於是我們收到的,貨品之外先有本身商家的嚴密包裝,之外或再添加網購平台的又一層包裝,再之外,有些情況下,可能還再加添速運公司的一層包裝,重重疊疊加後,要丟掉的物料體積往往數十倍於本身商品,真是令人嘆息。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

昔日之攝影

不是很喜歡攝影,也沒有什麼攝影的技術,不過在過去的多種工作中,或多或少,都需要拍照,所以也累積了一些經驗。

看電視劇,主角是攝影師,在活動之中東奔西跑,拍個不停,絲亳不用擔心「菲林」的問題。念昔日很長的一段時間,還要使用菲林,事前要帶備足夠,臨場又要攜帶在身,更換之時要小心安裝妥當,起動之時要確保菲林成功捲得起來;拍攝之時要盡量節省使用,到差不多時候便要小心會否已拍到最後一張。

───有時所謂「最後一張」會拍不出來的,有時卻又有意外之喜,24 張或 36 張的一卷菲林,可以拍出第 25 張及第 37 張。

初代的數碼化攝影也用過。相機中的相片如何可以搬動到電腦中使用?不能不提 Sony 所出的 DC ( 數碼相機 ),體積甚大,但大得有道理,因為可以直接插入一片 3.5 吋的磁碟,所拍的相片會儲存在磁碟內,可以直接插到電腦中讀取;而且機身背後更兼有大屏幕,可以直接看到可入鏡的內容如何。

一直都是使用獨立的數碼相機,相片已鮮有沖印出來。直至某些旅行,相機弄丟了,便索性使用手機及平板電腦拍攝,漸漸習慣,模式便固定下來了。

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

富貴盆菜

盆菜在香港變得普及,尤其是在所謂大時大節的日子,許多大小不同的食肆都有推出,而且食材變化也很大;有一些版本在我看來,與其說是盆菜,不如說是個雜錦鍋或雜錦煲。

有個大趨勢,是愈見愈多比較名貴的食材,加入盆菜之中。有些食材,若我們只是視作雜錦鍋來看,也無不可,但盆菜基本概念,是名貴食材及低廉食材混雜,而一些食材的肉汁又會被其它食材汲收,互助且提升,愈吃愈滋味,現在食肆採用的食材,互不相關,只物理性的擺放在一起,稱呼為「盆菜」,似乎不善。


今年見到的各式盆菜中,赫然見到有兩三隻原隻龍蝦擺放在頂端的!假如說是拆了出來的龍蝦肉也算了,原隻帶殼的?想想也可以感受到進食時的狼狽了。

2020年12月16日 星期三

終了!「龍虎門外傳」之「慈雲山七鷹」

由「牛佬」文啟明主編的「龍虎門外傳──慈雲山七鷹」共 8 期完結了,作者沒打算再購買版權撰寫其它「外傳」,無非是因為無利可圖。

這書在互聯網上的討論區中頗有口碑,但我的看法和「牛佬」相同:中規中矩。由於近年所有掛著「龍虎門」牌頭所出的書,都不獲好評,這本書簡簡單單而寫,沒什麼大問題讓人劣評,「蝕少當賺」的情況下,有讀者認為這樣已夠滿意,但一本漫畫書,作為一個娛樂選擇,只有如此水平,當然絕不足夠,所以它的銷量不佳,乃是正常。

試問整輯故事,讀者會對哪段內容感到刺激/肉緊/好奇?是「四小將」能否獲救?「三皇」會否打倒對手?主角有什麼絕招奇謀?


「慈雲山七鷹」是在「龍虎門」前身「小流氓」時期的故事,當時故事的複雜性、武功招式的運用和對拆等,只能說有「小流氓」的味道,而未有現在大部份讀者心目中的「龍虎門」之味道,所以對「龍虎門」有情意結者,只能得到「小流氓」以回報,他們怎會滿足?但這也沒法,一來,「牛佬」高度參考原著,而原著就是「小流氓」的故事而非「龍虎門」的故事;二來,如「牛佬」自己承認,他都久沒閱讀「龍虎門」,他對「龍虎門」的印象,可能還是保留在接近「小流氓」的階段,他對讀者的「龍虎門」情節結也根本沒有共鳴。

這 8 期書可以寫得及格,是因為「牛佬」的功力夠高,就算只有六七成發揮,也已勝過不少港漫主筆的水準,但編寫者不夠「聚/投入/Heart」,便不會寫得出應有成績,更何況突破。故事中雖已摻入了「牛佬」味道較濃的情節和元素,但內容仍是太過單薄了;8 期書的篇幅,幾乎沒有一場對戰是看得人盡情的,然後故事便完了,且仍有頁數留下。於是「完」的訊息佔了一整版,於是「三皇」、「四小將」的心聲又幾版,東拉西扯地才湊夠內容篇幅,堪堪地有一個「完整交代」,作為讀者看著,真是替主編辛苦。

本想奉勸「牛佬」一句,下次真有自己十分想要寫的故事,才再動筆,但想想,若他本身已意興闌珊,還怎會去想什麼新故事?新故事出現的機會,恐怕是很低了。


延伸閱讀:

(1) 「龍虎門外傳──慈雲山七鷹

(2) 「續談「慈雲山七鷹」(1/3) 跳來跳去

(3) 「續談「慈雲山七鷹」 (2/3) 避重就輕

(4) 「續談「慈雲山七鷹」 (3/3) 招式對拆

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

「白粥」和「齋粥」

唐魯孫先生見聞極廣,博聞強記,在退休之後開始投稿台灣各大報章雜誌,成名後又正式成為專欄作家及出書,十數年間著作甚豐,當中又涉及許多他有第一身參與的事情,所以他筆下所記,往往為人所採信,轉而作為撰寫同類題材文章的參考。

他筆下有篇「閒話嶺南粥品」,收過在「大地出版社」的「說東道西」中,提及廣東粥約分兩大類,一是「白粥」,又叫「明火白粥」;一是「齋粥」,名雖如此,卻是大葷,「當初為什麼取名齋粥,實在令人莫測高深」云云。

「齋粥」的名也有人叫,但少有獨立奉客,所以把它與「白粥」當成同性質詞彙,未必合適。如唐先生所說,「齋粥」有加入豬骨頭、干貝、大地魚等同煮,之後係用作「粥底」,以烹煮其它連餸料的粥類,那些粥的名堂,如「魚片粥、魚丸粥、及第粥」之類,才應是和「明火白粥」同論之分類。

討論「齋粥」中的「齋」字,應大約是作「淨」字用,若本來是魚片粥而欠缺魚片在內,淨餘無附加材料的粥水,便叫它作「齋粥」,究其原本,就是「粥底」吧。

同樣情況,最基礎的豬腸粉,也有人稱為「齊腸」的,性質上,即是指「淨腸粉」或「淨腸」;只要略有幾粒碎蝦米、幾點蔥花加入,不再純淨時,已經會有別名 ( 如「蔥花蝦米腸」 ),而非「齋腸」了。「齋腸」作「淨腸」的叫法,一向沿用都沒問題,不過近年食品富貴了,店子售賣的,真有在豬腸粉中加有菇菌類的「齋菜/素菜腸粉」,再叫「齋腸」,便可能有歧義,不夠清晰也。

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藝人瘦身

如此題材由我這等身裁人士所寫,總有點兒帶著酸味的嫌疑,但卻是真實感想:有些藝人,瘦身之後,好像沒之前那麼順眼,連「星味」都似乎差了一些。

人需要健康,不應太胖,藝人是先為人再為藝人,為了自己身體著想,減肥瘦身,無可厚非,但若因此而喪失了作為藝人的魅力,得得失失之間,又應如何衡量呢?

記得綽號「麥包」的藝人麥長青,有個時期也瘦身了許多,更有可作「男一」的機會,不過當他身型厚重時,還可想到找他演某些角色是「不作他人想」的,當他瘦身後變成「某種類型的藝人之一」時,憑他的演技,反不如從前般搶鏡了。

創作歌手陳奐仁修身十分成功,表演之時亦多了動作場面,但昔日覺得「獨一無二」的形象,現在便成了是「芸芸歌手之一」了。過去的陳奐仁總是臉掛笑容,現在一樣,但過去那個胖嘟嘟的歌手笑容可掬帶有可愛之感,這種長駐的笑容卻不匹配最新的正經面容啊。

2020年12月13日 星期日

換證無期

香港居民需要按照指定時間,前往換取新的身分證。幾年前計劃開始時,我的出生日期剛好不在首批之列,要等待一段時間;其後因為疫情影響政府部門的運作,計劃進行到某個階段,便暫停了下來。

早幾個月,疫情有所放緩,新一批換證日期又落實了,這次包括了我的出生年份,有幾個月時間可以處理。幾個月的換領時間由 2020 年 11 月初開始,但因該月較忙,便打算在 12 月處理,順便可以約同家中長輩一併辦理,但事情不似預期,又有變數。

先是身體有點不適,想在 12 月初處理的事,延遲了足有半個月;到了 12 月中擬約時間,計劃又因疫情打住。就算本來預約了的居民,也要等服務重啟時才可辦理到,像我們這些還未預約的,之後安排如何,何時可以新證到手,便更無期了。

待辦事項至今,仍是待辦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