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5日 星期六

無限重溫?

中國大陸的電視劇集推出了第二季。這新一季內容似乎評價不一,不過之前一季我都追看完了,這續集怎樣也會試看的。

可是已事隔經年,那第一季的情節甚至故事的背景設定,都已記不清楚了,要看續集,是否應先把那第一季重溫了,才再接續看第二季?萬一這「第二季」故事還未講完,再有「第三季」推出時,是否又要把之前兩季的數十集內容又重溫一遍?

電影「哈利波特」系列的粉絲,當年每次有新一集上映時,好像就是會這様疊加重溫上去的。但電影是電影,長長的一部當是三個小時了吧,也就只三個小時;現在看一季內容一遍,已經要耗時不少哩。

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

復常

早前有些家事要處理,期間把網上戶口的頭像換成漆黑,作為一個標示;剛剛事情告一段落,便把設定復常。

兩次轉換,都沒什麼特別交代,但也有網友注意到,當系統公開顯示我的設定變動後,我的「朋友」也都收到了通知,這一點,並不稀奇,倒是一些朋友,我到兩次換頭像時,居然還會點讚那些系統通知,便真叫我愕然了。

很多時,真的有些什麼訊息想發表,特地寫張帖子貼出來,還沒有得到這麼大的反應哩。

2024年6月13日 星期四

循環出版

黃玉郎先生的作品「神兵玄奇」系列一些外傳故事出版後,剛剛宣佈推出「復刻版」,即是把當年的薄裝港漫周刊再原汁原味地從頭再出版一次,仍如從前逐個星期推出。

現在於報攤及書屋,港產漫畫「復刻版」成潮,全新推出的作品接近絕跡,而且那些「舊酒」比起「新酒」,不論在銷量及口碑上,都更勝出,所以市場雖似仍在,卻更叫人擔憂市場的前景。這個情況及箇中原因,可以說的寫的甚多,今天且不在這裡交代了。

畫壇宗師之一的上官小寶先生曾以個人之力,推出過一份叫「小飛俠」的漫畫日報,出版了半年後,不再繪畫,但把全部內容,由第一天開始,又再重出一遍,循環過後,變成共出版了整整一年。初時看他的自傳提及,覺得匪夷所思,後來有機會跟他面談,又了解到更多的細節安排,知道原來確有其事,我並沒有誤解了他在自傳中所寫,更覺得不可思議。

現在,這個「復刻潮流」,原來也只是過去曾出現過的例子之重現和擴大,太陽之下無新事。

2024年6月12日 星期三

是龍是蟲?

開始時和大家一樣,在互聯網上使用「搜尋引擎」去找資料,都是以 Yahoo 為主,後來,先是因為搜到的結果更合用,後是基於習慣,已經多年了,現在則是使用 Google 為主。

在 Google 的首頁,當然一定會顯示出品牌名字;那六個英文字母是一定出現的,但往往經過美術化妝,配合個別日子而量身設計。例如在中秋的日子,可能六個字母中其中的一個「O」會以個圓月繪畫取代了,附近又畫上些浮雲、加上飛翔中的嫦娥之類,讓整體有份中秋節的氣氛。

這一年,端年正日,看到的是一艘龍船,算是預料之內的選擇之一,卻沒想到會是幅俯瞰圖,驟眼一看會覺得───甚至再看、三看,還是覺得───我眼前的是條爬動中的青色毛蟲!


不錯,設計師還有設計,讓那俯瞰的龍船投影在「水面」上,可更清楚看到龍首、龍尾及中間六個英文字母的輪廓,更兼可清楚看到鼓手打鼓的動作,但由於顏色的運用,在淺藍色的背景下,還是那條「青色毛蟲」比起深藍色的投影,更為觸目啊。

2024年6月11日 星期二

異粽

平時在粥店中,也有粽子出售,但在端午節前後,周圍出現的粽子自然更多。平時有售粽子的,當然照舊;一些食肆、餅店,也推出他們品牌的粽子;不少個體戶,也乘著這個節慶,接受訂單,出售特別口味的選擇。

以糯米包裹著餡料,外面以植物的葉子包住,煮熟後便可進食,這樣的食品,幾乎在世界各地都有,若和我們在香港、廣東一帶食用的粽子比較,那些「異類」,有些和粽子大同小異,有些則相去甚遠。

那些「異類」,我們自然可以大條道理,說它們「並非真的粽子」,但是那些新派的「粽子」,包裹方式跟足傳統,但餡料和醬料變化得可以用「千奇百怪」來形容者,我們看來,也常有「這還算是粽子麼?」的疑問哩。

2024年6月10日 星期一

食物消耗

家中的食物,略有積蓄,但又不是很多。一些乾糧如麵食,以及罐頭食品,都略有存貨,但是比較新鮮的食品,則只有很小的儲存,主要原因,是消耗得慢,若買了大堆放在家中,前面的消耗得快些,但又勢不會持續享用相同的食品,後面的那些消耗慢起來,可以經過相當長的時間,仍然積壓著。

某些果蔬,可以在雪櫃冰格上放得存些,仍可如常───或大致如用───食用,所以也留了一些,但是綠色的葉菜便不能像這樣處理,所以總是想要食用時才買入,買也不敢買太多,夠剛好吃完便是。

水果中,也是有些可以保存得久些,但有些容易熟成、腐壞的種類,如香蕉等,又是特例,不敢買多,買了也盡快消耗掉。積存?像蘋果等,還敢一次多買些,其它的,總有些猶豫。

2024年6月9日 星期日

悲慘漫畫結局

又叫「叮噹」又叫「哆啦 A 夢」的日本漫畫,曾被傳有個「大結局」,交代之前全部有趣的情節,都只是患有自閉症的男主角之幻想,幸好後來證實了,這說法是虛構的,並無其事。

同一作者的另一作品「Q 太郎」則似乎真的有個「官方結局」,說主角一班人長大後,和 Q 太郎重逢,Q 太郎見到從前天真好動的小朋友已經長大,成了像大部份人一樣天天營營役役生活著的大人。這個結局,現實得可怕,之前故事中的奇趣詼諧,回想起來令到現在痛惜的感覺更強烈。

在香港,記不清楚是在「壽星仔」還是「小強漫畫集」中,有段不定期連載的四格漫畫,屬於連作故事,有固定的角色,每次演繹出不同的獨立的情節。到了一天,不知作者陷入了怎樣的低潮,情緒無處可宣洩,竟然寫故事中的一個小妹妹去世了。有一些像「IQ 博士」的諧趣漫畫,角色就算被炸彈轟擊或從懸崖上跌進深谷,都可不死的,一段四格漫畫中的連續主角竟然會死掉?這在全世界的漫畫中,恐怕也是罕有的例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