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現代「講古佬」

蔡瀾先生甚鼓勵聽有聲書,但以廣府話為母語的人如我等,口語和書面語並不相同,根據書本文字直讀便不能得到神髓,要聽好內容其實就是要聽「說書」了。

早前在 YouTube 找到個叫「講故佬」的頻道,有靈疑、武俠、科幻等故事,又有神話故事及歷史演義等,當中有些小說我是看過的,有些則完全陌生。不論新舊,聽來都甚具趣味。

在家中使用電腦工作時,選段內容,由得系統逐段播放下去,伴著伴著,正好解悶。


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淡出

剛看完一套電視劇集,大結局的情節,把前事都交代得清楚,劇力勉強也算合格,不過完結的一幕,有點突兀。

回心細想,不自然之處,在於截然而完,欠缺了平時常見的一些拉遠鏡頭、淡化畫面等的處理,所以當觀眾有所期待而得不到時,便覺不夠齊全。

上述的一些常見拍攝技巧處理,想來其實也是在於把「突然停止」加上個「漸」字,變成「曳然而止」,把鏡頭上變化從「Cut」改成「Fade Out」,觀眾便會容易接受些了。

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

阿堵物

很多物品,在世俗之中,都有很多不同的叫法,例如金錢,看舊時書,便有個「阿堵物」的稱呼。

查看這稱呼的出處及解釋,「阿堵物」就是「這些東西」之類的泛稱,未必代表「看輕」,但起碼就是「不看重」。有時人們向別人要錢,感覺不好意思,以手勢表達,手掌合攏後,姆指在併著的四指之上摩來擦去,別人便明所指,不必講到出口,這做法在華人社會中,應也是通識,不會有太大誤解。

許多人談到本地創作人的晚境,不少都是相當清苦的,原因之一,可能也是因為很多時他們都不想───或不願,或不敢───和出資者赤祼祼地談錢論價,遮遮掩掩的,閃閃避避地,不和對方直接要求,卻又想對方如己願主動提高代價,這種「策略」,自然失敗居多。

有些創作者,向來給人「貪財」、「吝嗇」等印象,且作取笑,但通常這類人物,晚年之時,因為經濟而煩惱的機會是會低些的。

2023年12月28日 星期四

化音成字

因為不同性質的書本製作,參與其中,卻常常遇上機會,需要把一些錄音轉化成文字。這個工種,追溯起來,其實之前在職場上也常遇到。

把錄音化作文字,有種叫做「逐字稿」的,把所有的聲音都文字化,連犯錯更正猶豫沉默等都如實記錄下來,這樣的寫法我倒沒做過,最常的方法,是消化好前前後後所有數據後,理順了內容,再以說話者的語氣寫出來。

個人經驗,寫出來幾乎是最簡單一環了,爬梳理順凌碎的數據,加以系統化,才最花功力。一個小時的錄音,有時首十多分鐘的說話,跟半小時後的一小段以及臨尾的小段,原來應該合併起來寫在一塊,才能順暢的。

還有個並不罕見的情況:聽回錄音,有些句語原來根本沒說完的,但在聆聽之時,好像自然可以在腦海中補完,完全能夠明白說話者的意思,到要化成文字時,那些沒說完的話便定要補上文字令它們完整,這種補完,有時甚有挑戰,花很多時間都想不通。

也因為有不少化音成字的經驗,所以看電視或網上節目時,也常留意看別人是如何以字幕處理語氣的。

2023年12月27日 星期三

手寫中文

有家麵包店,招牌之上,以英文店名為主,另有個小得多的中文店名,不是尋常的電腦字體,而像是手寫的字跡,筆跡且頗稚嫩。

因而回想起我過去的一個經歷。

大學時期最後的暑假,透過一個國際交換生計劃,到歐洲某國工作了大半年,當時我只是短期合約,所以不會有名片,不過我還在職時,公司正式聘用了一位華裔員工,卻是需要印製名片的。那張名片上,需要有員工的中文姓名,那年頭,中文打字還不流行,本身是全洋人的公司更沒有中文電腦軟件設備,所以結果是由我手寫那姓名,之後當成圖像般製版,印在名片上。

那時我的手寫字,雖已極力追求漂亮,事實卻是相當稚嫩的,現在看這招牌上的中文,勾起了當年的回憶哩。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每一天,若時間配合,經過特定地方,常可看到一群鳥兒共同行動,在半空之中向前飛及轉彎,來來回回,有時幾次還不止,據說,那是牠們在一起覓食,這些事情,我也只是聽過便算,沒有深究。

但每次看到這些飛鳥的聯合行動,我的腦海中總有一個固定的接續想法,頗有奇趣。

首先當看到鳥兒的滑翔行動,便會有個「掠」字浮現在我的腦海;之後隨即想起的,卻是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內,「打狗棒法」中的兩句口訣:「棒迴掠地施妙手,橫打雙獒莫回頭」,不能自已,萬事萬靈。

這樣的一整套反射動作,真不知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2023年12月25日 星期一

Merry Xmas 2023 !!


逢年過節,雖是公眾假期,但是通常都有事情要忙,所以都會借此作藉口,在「龍之天地」這裡向各界友好道賀,有心是有心,私心亦有,便是可以偷懶一天,不必若思題材也。

謹此祝各位───
聖誕快樂!新年進步!身體健康!

2023年12月24日 星期日

賀訊前中後

有些節日,很多人都會提前慶祝,久而久之,節日的前夕比起正日,似乎更被看重,當中「聖誕節」最具代表性,之前一天的「平安夜」被選作慶祝更多於「聖誕節」當天。

現在很多朋友,每逢節日便會利用手機發放賀圖到親友圈中,這個做法,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了,不過當遇到像上面所述的情況,例如在「聖誕節」時,那些賀圖、賀訊應該在節日正日,還是在那更備受注目的前一天發出呢?

以我自己所收到的各方賀訊來看,是兩方面的做法都有哩。

2023年12月23日 星期六

春節的假日

「冬至」的英文是「Winter Solstice」,在西方世界也有傳統慶祝活動,不過大家只是在同時候各慶祝自己的節日,並不算是共同慶祝。新近的「第 78 屆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決議,將春節───即農曆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日,那時大家的慶祝活動,才算是在同慶吧。

我沒在外地渡過農曆新年,所有的情況都是二手聽聞的。移民海外多年的親友告知,從前的春節慶祝,只局限在「唐人街」等華人集中的地區,雖也甚熱鬧,但規模不算大;後來漸漸慶祝農曆新年的活動,愈來愈見規模,延續的時間及涉及的地方都有所增長,這一點,我從電視新聞報導中看到的外國片段,也有所感受。

有些地區如日本,雖在文化上受中國影響甚大,但當地的「新年」就是我們的「元旦」;其它地方有些亦有慶祝農曆新年,又未必是公眾假期。這次由「聯合國」定性了,全球一起放假及慶祝了,不知又會是什麼景況?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

「冬大過年」

標題加上個引號,代表這不是我本人的想法,而是引用人們常說的一句話。

這日是「冬至」,果然寒冷,甚早地已經到達中港邊界關口,人流之低,有點兒「包場」的感覺。

星期五是個跨境遊的好日子,因為可以連著星期六、日,較長的時間可以安排較多種類活動,所以雖然高峰時間沒有那麼早,我和同行者都預計人流應會多些的,眼前實際情況,大家都覺得,應該是與「冬至」有關。

一年到尾,「做冬」是個大型聚餐的時機,公司的同事可能會一起吃頓好的,家庭的成員也可能會聚首一堂進餐,所以不論是在香港或內地的朋友,就算想作跨境遊,很可能也會待「做冬」後才進行。

半日之後,折返香港,途中看到從香港至內地的過境人流,仍然不太旺盛,更令我們相信,當中是有「冬大過年」的影響。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四

寒風

早前一天,氣溫猛地下滑十多度,之後多天都甚寒冷,早晚尤甚。

很多朋友都有同感,就算是相同的溫度,個人感覺到寒冷的程度,是否刮風及風力大小,影響很大;有時即使溫度高了,但遇上迎面吹來的狂風,反而覺得更冷了。

寒風吹至,像會尋隙襲人的,衣袖、衣領、褲管等開口,都是弱點,寒氣從各洞口開始漫延到全身,叫人發抖。更難受的可能是臉面,眼角及鼻孔等位置,因為乾燥或什麼的,常會隱隱發痛,令人很不舒服,這一點,和身體顫抖相比,不適程度,也不遑多讓哩。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食物有名

麵包有名,有個稱呼叫做「生命麵包」的,向別人提起或推介,也比較容易。

很多食品,從前都是無名的,現在有個叫「金妹牌」的火腿生產商,當年開始在電視上推出廣告,便講明售賣的火腿,其實就是之前我們前往凍肉公司所買,他們用機器即場一片片切出來的那種,只不過新給了它們一個名稱。我記得那時的廣告句語,是「有名有姓,品質保證」。

從前在生活的小社區,很多事物都是單一的,告訴家人要到「士多」買些什麼,不必明言店名,因為很可能士多就只那一家;說去買碗雲吞麵吃,大家都知定是去何處;有些食品,只要說是「薄餅」、「串燒」之類,說得空泛也沒問題,因為可以稱為「薄餅」的就只一樣,說出來大家便明白何所指。

現在,物品極多,種類極多,便定要「有名有姓」,大家才溝通到了。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

「生命麵包」

「生命麵包」的生產商,多年以來,推出了很多新的類別,不過那「元祖版」一直在售,而且仍是傳統的藍白方格包裝設計。

這款傳統「生命麵包」我不時還有購買,近期發現麵包本身的形狀不同了。

之前沒那麼多種類時,該麵包廠推出主要分「方包」及「甜包」兩種,方包每片方正包心白色,甜包每片的四角略圓故顯得細小些,包心帶黃吃上去有點兒甜味,現今買到的方包,形狀卻已像甜包那樣了。

形狀有變,幸好味道及進食時的口感,大致保留如舊,所以以後,仍可捧場。

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

死者為大?

近期香港,多位公眾人物去世,之後網上,有因之懷念的,有冷嘲熱諷的,有大力反擊的,不一而足。有些留言、有些做法,相當難看。

這兩三代的價值觀,好像說不單不再絕對支持過去的「善舉」,甚至還定性為「罪惡」,什麼「善良」、「仁義」、「忠孝」、「包容」、「厚道」等等,口述出來,都已有但書,有人在現實世界上運用,更有遭到反對及批評的,教我們一輩,真不知人間何世。

有說「死者為大」,就是專找好的說話來講,我認為不必,只要不是什麼殺人放火大奸大惡之舉,批評說話也不必就在先人雙眼剛閉上便出口,略為避忌,已是為人之道,整體而言,不卑不亢便是。有些相識,也有上述嘲諷之舉,我看見了,即時便想勸兩句,結果還是忍住了,因為知道在那當兒聽句勸告便會收手的人,根本一開始就做不出如此的行為,做得出者,勸亦徒然。

2023年12月17日 星期日

夜診

晚上的公立醫院,眼見病人不算多,但或者醫護人員更少,輪候檢查、看症、入住病房,仍要等待幾個小時。還已經是稱作「急症」的隊伍了,假如被歸作「非緊急」的話,要等多久,有點不敢想像。

是因為周日的原因?也許因是周末情況更壞些,不過平日所見也不見得相差很遠。

有時明知是小事,但實在不適,需看醫生求取藥物醫治,在從前,會去找些提供「夜診」服務的私家診所,可惜近年很多診所都不提供夜診了,有些標明「夜診」的,看時間表,根本八九點鐘已關門了,以香港人的標準,用個「夜」字,有點兒尷尬。

所以,到接近半夜的時間和打後,真要看醫生的話,往公立醫院便變成無可奈何的唯一選擇了。

2023年12月16日 星期六

創作量

近一兩年看到聽到多個創作範疇中,不少在過去的日子相當成功的從業員,憶述往事,發現那時代的成功創作人,作品量都是極之驚人的。

我們一代在過去數十年來,看過市場的高低起跌,知道輝煌的時候需求可以多麼誇張,聽聞到那些創作量時,也都咋舌,現今年輕的幾輩,可說是出生以來見到的標準都是低產量的,便更想像不到過去的數量是多麼浩瀚了。

寫得多,不一定便能有佳作,但功多藝熟,進步是必然的。能在自己感興趣的範疇中,不斷得到進步,已是難得。至於純當是興趣玩藝,自行創作,作品量是否也可達到前輩的水平?個人認為,沒有了工作限期、公司指令、上司監督,要不必外來壓力只靠創作人自律而成事,實在困難。

2023年12月15日 星期五

冷鋒預告

天氣預測,未來一兩天氣溫會驟降,之後起碼若干天,都維持著相當寒冷。根據官方機構的軟件資訊,天氣開始變冷的一天,氣溫最高度數二十幾,最低度數則可達九、十左右,大跌十多度,教人不得不提防。

天氣大寒大熱,如何配搭穿著衣服,是大學問也是大煩惱。最困難的便是開始轉折的那天,同時要準備適用於截然不同環境的服裝;當天氣已冷定了,就算繼續要再冷多久,再會更冷多少,影響也不太大了。

通常這種預早警告,最怕是完全失準了,大鑼大鼓的準備都用不著,不過聽聞鄰近國家都在差不多時間轉冷,我想本地的氣溫,就算不同步,也差不遠吧。

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

手尾

較大型的選舉剛完結,街頭上仍可見許多的助舉橫額懸掛著。

仍在掛著的橫額廣告,有些是屬於勝出者的,在賽果落實後,見有不少在原有內容上加貼張紙,對支持者表達謝意;有些則是屬於落選者,已是無用了。根據過往經驗,這些橫額,無論有用無用,通常都會留在原位很久,都未有人清除的。

這種橫額,有些純粹是表揚個人或團體成就的,多掛一天是一天,當然會盡量延長曝光時間;關於選舉的推廣,則是有特別限期,過了選舉日,基本上已是無用,對於這些有垃圾性質的物資,如何處置,其實反映了當事人的格調及做事作風。

成功當選了或未能當選的候選議員,看他們如何處理這些宣傳手尾,也算是種考核哩。

2023年12月13日 星期三

多種結局

日本的漫畫出版,有種成功的軌跡:先是獲得在雜誌上刊登一次的機會,反應好的話便可以連載下去;特別受歡迎的作品,可能被製作公司看中,購買版權,拍成電影、電視劇或動畫。

有些故事,長期受歡迎,一直在連載著,根本未有大結局,若要拍成影視作品,可能只可選拍已完整的個別段落;也有些故事根本只是初起,連一個完整的「折子戲」都未有,已被搶購版權開拍,在這情況下,竟然是由製作公司不理會原作將來發展,另行創作出一個結局來的!這種做法在乍見之時,覺得真是不可思議。

假設是大路的愛情故事或是運動比賽的漫畫,也還可在「誰與誰最後能否在一起」和「誰可得到冠軍」的框架中,自行創作,也許還可保留到原作八九成以上的真貌,但是遇上推理故事,或是大謎團還未破解的懸疑故事,情節環環相扣,又如何可輕言撤換內容呢?所以始終還是那一句:不可思議,真是不可思議。

2023年12月12日 星期二

死訊求證

 

離世有先後,消息卻是同一天傳出及獲得證實,是日娛樂圈中陸續傳出,人稱「超人」的林超榮及花名「海味」的周海媚都已因病去世了。

林超榮的死訊傳出,大家都沒有懸念,但是周海媚的死訊哩,卻叫人猶豫,一來之前已有過誤傳先例,二來也因為一直不能得到來自「官方」的證實。

個人對於這種屬於「錯不得」的情報,處理時都會特別小心,但常常遇上一個問題:網上資訊極多,看來看去,內容都像是互相抄襲的,始終查不出確實的來源,於是只好選擇不由我去發表有關消息了。

周海媚例子,在幾小時前的電視台仍無報導,因見許多網上的文章都是在過去一兩小時內刊登的,便猜想可能有些新情報是這時間內出現的,於是細梳這個多小時內的內容,真的找到。所以才有現在的這篇網誌。

希望兩位都走得安樂。

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

速度割草


看到路邊有園藝服務公司在工作,處理馬路旁的花草樹木,地上放置了一物,我知是用作割草的,但如此近距離的觀看,還是首次。

這種割草機我見過,尤其是在清明、重陽等日子,我們往山頭掃墓時,間中會看到有人帶同如此便攜式的機器,清除墳墓周圍的雜草,所以知道,是利用像螺旋漿般的設計來把草割斷,一直以為在機器頂端是有個風扇那樣的扇葉,但現在所見,則只有連著兩條像是尋常電線的物體。

想想也是的,只要機器帶動的旋轉速度夠高,就算是一張薄紙也可如同鋼刀般鋒利,兩條半硬物已可達到同樣效果的話,何必還要更多更特別的設計?

2023年12月10日 星期日

幼稚園之消失

「龍之天地」曾搬遷過,過去的網誌中,只選了甚少的內容,複製到新平台上,放在一個名叫「龍之天地老店」的地方,當中一篇,寫的是我的幼稚園。

我寫的那篇「重遊幼稚園」已是超過 10 年前的記錄了,當時事隔了數十年,停辦已久的「蔚潔幼稚園」廢墟仍在。這天,因為要到附近學校處去,投區議員選舉的票,路過看到,該地址已經有座中小型樓宇正在興建。


我沒去查證,不過想當然耳,認為昔日可作校園的位置,應該也是政府土地吧,所以一直以來丟空了,我覺得都是政府部門的問題。但現在所見的,到底是私人物業,還是政府服務或非牟利機構的建築物呢?要再等等看看了。

2023年12月9日 星期六

玄學與人力

電視台一個集合不同界別的玄學師傅,進行比賽的節目,已到第二輯。近期看到的其中一集,母女二人合夥的組合被淘汰了。

那淘汰的一環,並非只鬥一項,但在不同挑戰中,都見那組別先以玄學手法,收窄了範圍,當中亦包括了正確答案,但最終定必要在可能性中只揀其一時,她們選的卻是錯誤的那個。若果是相信那種玄學力量的人,可解釋說犯錯的不是那種術法,而是施法的人。

年輕時也看過好些關於「推背圖」的解說書籍,那些解釋,其實和股評人分析過去的市場起跌差不多,給出的必是其中一些「可能性」,但是否真確就是原因呢,便是講個「信」字了。任何解釋,若只能在事後開脫如何差之亳厘,卻不能讓人及早避開犯錯,必可命中答案的話,又有何用?

見那電視節目中,有參賽者選擇了只要術法有了明確指引,便不再多心,所作回答,成績反而不錯,不過因上述參賽者是個多人組合,遇有成員想法不同時必要先協調出單一說法,這裡便逃不過人為的干擾了。對有意參加這類比賽的人來說,這種制肘,可引以為鑑。

2023年12月8日 星期五

免費文學雜誌

在報攤上,仍可看到一些文學雜誌,但我沒有購買,也沒聽過有朋友看過。在互聯網上以關鍵字搜尋,原來還有更多存在,那些我在報攤上不大看到的,大概是放在書店貨架上售賣了。

見到那些文學雜誌的過去期數,不少都有電子格式的版本,讓人可以足本瀏覽的,在這情況下,本來還可能會訂閱、購買的準客戶,豈非也變得不必再自掏腰包? 想來想去,必想買本實體書的人,主要應就是在某期書中有作品刊出之作者吧。

箇中的生意考慮,叫我難明。

2023年12月7日 星期四

投稿

現今寫作,再自行發表,近乎零成本,但在特定的現有公開平台上獲得刊登,感覺是十分不同的。所以還有「投稿」這回事。

近日跟友人會面,扯到這話題,極之罕有。從朋友口中聽到一些平台的名稱,全是陌生的,它們之間有何差別,便要慢慢再作資料搜集了。

粗略瀏覽過,網上文章和現實世界所見差不多,貼出來的大多數是已寫好的作品,甚少有短小而頻密的連載了。個人來說,追看連載作品的耐性也是愈來愈低,所以見別人如此,亦毫不意外。我仍是有寫長篇小說打算的,那是否也是應放棄隨寫隨發表的念頭,要把全文寫好,才一併發表呢?

2023年12月6日 星期三

對人不對事

年紀漸大,對於一些「俾面派對」式的活動,已經不怎麼給面子,社交活動都會選那些真有興趣參與的來出席。看的書、看的電影、看的小說等,也是有如此趨勢。

YouTube 上可找到的網上節目極多,當中感興趣的題材也很多,節目選擇如繁星之數,看不勝看,某些節目,試看過後,標註下來,不時觀看,另外一些,看過若干集後,決定擱下。那些擱下來不想再看下去的網上節目,不少都不是因為題材不合或質素不夠高,而是因為主持人的風格───簡單來說,是「對人不對事」。

同樣的說話,若是以很誇張的語調及手法演繹,很容易叫我生厭,聽也不想再聽,硬聽也不能入腦,便只好放棄;平舖直敘的講出,好像沒什味道,反而是耐聽一些的。又有位主持,所講的題材全是那種屬於「X 檔案」一類的內容,幾乎是沒有什麼我不感興趣的,但他的節目總有拍檔,而又總像看不起那些拍檔似的,聽著聽著,很令我不舒服,結果是索性不再追捧該主持的節目,現在多年下來,似乎也沒多大的損失。

2023年12月5日 星期二

遺珠

電台節目「音樂情人」因為議員競選的宣傳活動,而暫停了幾集。

這節目基本上我是長期捧場的,最主要當然是因為主持人的選曲合我心水,而且播放的頻率也合適,我每周剛好可以消化了新出的集數,沒有太大心理負擔。

有時在家中工作,也會在 YouTube 上找些經典流行曲的合集視頻,一播至少個多小時,一首又一首的唱下去,不必再動手處理,不會影響工作,卻可伴襯著解悶;不過那些合集通常就是歌手的「成名作」、「代表作」,聽得多了,便會發現歌單上總就是那些選擇。

在「音樂情人」中,不時可聽到一些「滄海遺珠」般平時不大為人注意的歌曲,尤其是在歌手的生日當天,專門播放有關歌手的作品時,便更多出現如此的情況,常可令人驚喜。

2023年12月4日 星期一

會籍降級

擁有某書店的會籍,因之前購買的貨品較多,逐漸升級成為高級一些的會員。今年收到通知,在限期前若不再多消費特定金額,便不能再維持在現有級別了,結果,便被降了級,重新做回「普通會員」。

不是沒有想過追趕那消費額的,結果還是決定改棄了。

實在是近年買書少了,就算是買,也用網購居多,追數續會,救得這次,救不了那次,不如就此放下,樂得輕鬆。

2023年12月3日 星期日

徵意見

友人在 Facebook 上徵求意見,說有個寫作計劃,正猶豫是否應接受等等,結果有人留言給了意見,稍後,當事人再出帖,言下之意,應是會落實計劃了。

整件事件看來並無不妥,不過在新帖中,在表明贊同及反對的人有何比例外,又見有把反對者形容為「澆冷水」,復又見以「井底蛙」來比喻,便可見問題。

很明顯當事人自己是希望進行有關計劃的,而且很可能是早已落實,所謂徵求意見者,只是種寫作技巧,並無其事,又或是採取類似「以退為進」的策略,在字面上露出「縮沙」之意,或者能惹得更多人留言回應勸止,產生更大的迴響。

假若事情真如我猜想般是種策略,我便很慶幸早前沒有就那徵求給與意見了。

2023年12月2日 星期六

女性作家新作

有本香港推理書籍,集合多個不同作家作品而成,近日看到資訊,似乎是會推出續集了。在現今時勢,書本推出後能有續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首集的成功,也反映了出版社對作者的信心,這兩方面,都不容易。

新書的資料上看到個久違友人的筆名,那是昔日在「香港科幻會」活動中認識的成員,在當年有看過她寫的小說,後來也有見她的作品在不同地方推出過。

───不錯,是「她」,那是位女性作家。我的朋友中,男女比例約略是五五波,但有感趣寫作的,卻是男多於女;有作品被正式出版面世的,更幾乎全是男性,女作家極少。

因為上述的那部推理作品首集,並未達到令我不能自拔的程度,所以它的續集,本來我也不一定追捧,現在因為那友人的關係,會找來看的機會便提高了。

2023年12月1日 星期五

談漫畫的人

香港本土製作的漫畫,市場仍然低迷,但是近期在互聯網上,出現了不少新的節目,以各種角度談論港漫。

那些討論者,有行內的從業員───包括現仍在職者或是已脫離行業的,也有圈外人;談的包括作品、市場、其人、其事,有述舊,有評論,有分析,五花八門。

現在的發表平台,標榜實時,過去看的新聞,是經過整理到有結構的「報導」,處理製作仍需時,現在就是把原始的「資料」拋出來便是,接收者再自行消化及理解。由於不必有什麼製作過程,短短時間之內,可以有許多新帖面世,多得讓人看不來。

我知道的這種新網上節目,起碼有五六個,但我至今還只是試看到當中的一半左右;已看的也是各有優劣,再加上我未看的也不便亂加批評,所以當中有沒有什麼值得推薦的,現在是言之尚早了。等我看完了再算。

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慈善有價

常收到「樂施會」的宣傳物品,形式和設計都是不斷變化的,甚有新意。近日收到的是一本小冊子。

這次的宣傳策略,用了比較商業的手法,以推廣慈善的行為,把不同的「商品」分項列出,每種都有不同「標價」之餘,又有「套餐」,便更新鮮。



世界上有心人很多,但的確,許多情況下都是被動者居多,有人「鼓勵」外,想要實行時還要方便行事,有了這些「套餐」的設計,再配合日趨流行的電子付款渠道,以「方便」而言,是無話可說了。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電制

現在外出工作前,會盡可能在家逗留至最後一刻,主要係縮短戶外使用電子儀器的時間,減少儀器有機用不著的機會。

包括手提電話及平板電腦在內的好些電子用品,現在幾乎已是不能離身的了,但是多麼強大的儀器,多麼有用的功能,沒有了電力,也是徒然。

每次出門前,都會盡量把所有電子儀器充足電了,又常帶備俗稱「尿袋」的移動電源,但是有機沒電的陰影常在,也是戶外工作時的一種制約。

2023年11月28日 星期二

看不及

有幾個電視、電台、網上節目,都是定期收看收聽的,有時錯過了,稍後便會追回捧場。

那些節目的頻率,有些是每天一集,有些是每周一集,也有每周兩集的。通常它們都是有主題、結構的,內容經過整理形成系統,有些視訊更有配上字幕,所以製作需時,不會更新得很頻密。

近期有些新網上節目,幾乎是純清談的直接記錄、直接播出,所以可以每一兩天內推出多段更新,每段內容也有近半小時長,因為一開始注意到時已累積了些集數,又知道勢不能追得上更新速度,所以雖然是很感興趣的題材及講者,也都索性不去開始觀看了。

明明那些網上節目的搞手都是很有心的人,真是可惜。

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

「Be Water」

已故天皇巨星李小龍誕生於 1940 年 11 月 27 日,即是若他仍然在世,是日便是他的生日,所以現今,便是他的冥壽。

李小龍是修讀哲學的,他本人也是個哲學家。在武學上,他總結出一套原理,稱為「截拳道」;至於人生哲學,他的一句「Be Water」算得上是全球皆知了。

那句說話,是出自電視劇對白,劇名「Longstreet」,原對白足本是「Empty your mind, be formless, shapeless, like water. Put water into a cup. Becomes the cup. Put water into a teapot. Becomes the teapot. Water can flow or creep or drip or crash. Be water my friend.」

單看「Be Water」二字,未必察覺到,看到足本對白後,便可以輕易明白,談的就是「老子」的道理,從中文翻譯到英文,再由英文翻譯回中文,不就是「上善若水」四字吧。

2023年11月26日 星期日

美景


電腦中儲著好些相片,都是在拍攝那刻,因為被眼前的自然景色所觸動,便記錄下來。

拍攝的時候,心中是有想過因應每一張相片而寫篇網誌的,但大多數都是不了了之,結果是到了現在,才綜合起來,寫篇感想。

很多時這種自然風光,特別是太陽和月亮,看時是好看,拍時卻不好拍。主要原因自然是因為我手上沒有什麼高階設備啦,只以手上的手提電話的基本拍攝功能,聊作記錄,之後看到相片,觀感和現場所見,真是天和地的差別。

也許就是這種觀感的落差影響,所以後來多次事後,都沒有把有關的題材寫出來吧。

2023年11月25日 星期六

往來交通

針對活動,預備時間,若涉及交通穿梭,則乘搭該等交通工具是在什麼時間,相當重要。

同一種交通工具,同一路線,就算是在同一路徑上行走,在不同時段,擠塞程度可以相去甚遠;日間走動時,可能只要半佪小時,到黃昏很多人下班的時候,需時或者要增長一倍也不止。

從某一個地點,乘交通工具到另一個地點,之後回程到本來的地方,就算是同一工具,同一路線,所走的路可能並不相同;就算往來班次都是在同一條道路上,兩個方向的站頭也未必是正正遙遙對著的,若在某中途站下了交通工具,之後跑到馬路的正對面,想找回頭車,也未必能找到。

這種對陌生地方交通工具站頭的推測,很多時在海外旅遊,會造成錯誤及不便哩。

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

倒計時間

經常在一天之內,有多個活動,而且地理範圍不時跨區,要動用交通工具,所以便因為往來站頭的時間和車程、船程長短,都帶著不確定性,要減少遲到的機會,便要作好計算。

若是有個絕不能───或絕不想───遲到的約會,我們會自那個時刻來倒計,先推早十分鐘抵達,再倒推多少分鐘的交通時間,再加上走到站頭的時間,然後再倒推之前活動的需時,如此這般,一再重複,包括了所有的活動在內後,最後便可以決定,例如,我們那天應該在什麼時候起床。

若在這種倒計時間的過程中,進行得不夠理想的人,便很容易會在活動中遲到,久而久之,人們對他的印象便會很差了。但當然,時間預很太鬆,結果空等時間太多,也是種浪費哩。

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擷圖

使用電子儀器,屏幕上顯示的內容,若想留作記錄,除了正式的「列印」 ( Print ) 在紙張上或成為電子格式,還有一個「擷取畫面」的選擇,屏幕上所見是什麼模樣,便直接存成什麼模樣的一個圖片檔,於是便可以跟其它相片一起儲存起來了。

有些電子儀器硬件上有個「擷圖」的鍵鈕,按動即可進行,又有些支援到手勢操作,手掌在屏幕上一掃而過,便可完成「擷圖」。市面上又有些專門的 Apps,除了純粹取圖外,還提供了其它的修圖功能。

不肯定是因為什麼邏輯,好像現在不止一家銀行的網上服務中,已不容許利用硬件或 Apps 的功能擷圖了,如果銀行設定的版面上有提供,尚可用它們的方法來達到目的,若他們沒有考慮到這個選擇,加進設計上,便有些麻煩。我個人在網上付款購物的個案不少,假如 Payme 及 Alipay 等方式都同樣取消支援擷圖,就很不便;銀行過數或用「轉數快」例子少些,卻亦存在,要通知對方已付款而不能直接擷圖,溝通的效率便低了些。

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老人病

老人家的病痛,此起彼落,而且通常都是已起的落下少、落下的重起多,慢慢累積起來,種類便不少。

有些指數,忽然高了許多,本人卻又說無不適,原因便成謎。有些指數,忽然高於或低於標準不少,服藥後回復正常,但又多了個新藥副作用的問題。

年紀已大,凡有外傷,痊癒很慢;碰撞瘀痕,消散也難。體力衰退起來,不是漸降,而是銳減,個多年前還可自行活動、聲音清亮的,一下子便連說話及郁動也無氣力了。

如此許多毛病,已經不求根治,本人舒服就好。

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

關朝聰

香港電視台有過好些能以流動粵語講對白的外籍演員,很多人都知道常扮警察高層的河國榮,除了因為他作品繁多,也因為他現仍在幕前活動。跟我同輩的,大概也記得「無線電視」的關朝聰,他是港歐混血兒,父親是香港人,除了夥拍狄寶娜摩亞 ( Deborah Moore ) 主持「明珠台」的節目,他也有在「翡翠台」的節目中演出。

1990 年代關朝聰移居加拿大,至 1995 年因愛滋病引起併發癌症病逝,終年36歲。

歷經多年,我對關朝聰這人的印象仍深,對人聊天時談起他,大家都還記得他是誰。但若不是近期重溫了舊劇集「還我本色」,我的腦海中,都沒有印象原來他的演技那麼好。不單是廣府話的對白流利,而且演出自然、生鬼,相比起同劇的本地藝員,不止不會遜色,更似有過之哩。

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還我「還我本色」


韋家輝揚名後,他的主要影視作品都重播過許多次了,其中一部「無線電視」的劇集「還我本色」,王傑所唱的主題曲熱門至今,但該劇卻極少可以重溫。題材敏感當是最主要原因,具體地,主題、畫面、內容中都有些當年或可過關,現在難被接受的元素,便不容易再在免費電視上放映。

很多過去的作品,換在現代的背景,變成不被接受,別說「還我本色」的黑社會題材固然十分敏感,單是那幾乎不斷出現的吸煙場面,已是大禁忌了。昔日的漫畫作品,現在復刻,很多時也不能原汁原味的重刊,以香港經典作品「小流氓/龍虎門」為例,重出舊稿時已會把血腥的畫面加上馬賽克;另一部作品「李小龍」刪改得較少,但也會把本來赤紅的體液改成黑白,淡化事情。

若完全依靠免費電視頻道,恐怕「還我本色」這部舊戲是重現無期了,幸好現在流行利用小匣子來重溫節目,觀眾直接播放,法律規管可以寬鬆些,韋家輝這作品才有機會再作細味。

2023年11月19日 星期日

就是客串罷

近期香港的本土創作歌曲,歌者有時不止一個名字,但名字之間又有少許英文,那些英文大同小異,初時不知何意,直至聽到電台 DJ 介紹歌曲時,唸出歌者名稱,才知原來那些是「Featuring」一字的簡寫。

但在歌手名字中寫上「Featuring」又是什麼意思呢?原來若有用這字寫出的歌手清單,英文前出現的便是主唱者,後面所寫的那位,可能是合唱,可能是和唱,也可能是只負責當中的獨白、Rap 等部分,不一而足。

說到底,那在「Featuring」字後列出的那些,就是客串罷!根本不是什麼新事物,只不過從前有些以不同形式客串的人,在列出歌曲製作人員名單時,鮮有很特別強調提及而已。

2023年11月18日 星期六

歌曲個性


是日電視內容中有個歌唱節目,係由澳門新酒店贊助,幾位歌手,當中包括菊梓喬

大家都知道,菊梓喬唱過不少電視劇集的主題歌,在這節目中,她也演譯了當中的好些作品。那些劇集主題歌的旋律也不是不易記、不悅耳的,歌詞也不是填得差,菊氏的歌藝之佳更是不必置疑,但對我來說,還是有個問題:那些作品我聽來覺得不俗,也知道曾幾何時當劇集正上映時,也覺得那些歌悅耳,但現在,我已經記不得它們各自是哪些作品的歌了!

好像那一些歌曲以及哪一些相對的劇集之間,混雜了後作任何配對都沒有問題似的,我覺得這樣反映了,那些歌曲的獨特個性並不足夠哩。

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

綜合

有本合集,作為一個項目,收錄了香港多位作家的推理小說,基本上,是各有各寫的,互不相關,不論是在題材、風格上,或是內容、情節上,皆係獨立;相同的是大家有意識地,揉合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香港元素」,有點為香港歷史、文化留痕的願望。


不論是小說、漫畫還是影視作品,凡是這種綜合不同作者、不同風格的做法,都難有好成績,因為「百貨應百客」,觀眾口味不同,綜合作品樂觀地看,是───希望可以───人人都可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但悲觀地看,是每個人最喜歡的內容都只佔整體的一部分,未能盡興。

以出版了有一甲子長的雜誌「武俠世界」為例,每期書中都包括有一期完中篇故事、短篇故事,以及長篇連載故事,一位武俠小說愛好者,通常總有偏好,喜歡其中某些內容多些,那麼其它的內容對他而言,便有點兒「硬啃」的味道了。若讀者認為每期付出的錢,有部分是買了自己不好的內容,購買之時,是否會猶豫了?

家人之前購買了的一些亦舒小說,並不齊全,因為大家都較偏好看一期完的長故事,凡是打開目錄,見到是一冊多故事的,很多時會另覓它書,所以亦舒的作品,我雖已看了不少,卻還有不少是印象全無的哩。

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

名家標點

根據出版社的宣傳文案,近日推出亦舒的「永不永不」,應該是她的最後一本散文集了。若干年前,亦舒停寫了在「明報周刊」上的連載及專欄,只直接寫小說交出版社推出,她的散文便再無新作;這本編號「333」的「永不永不」,也非新文,而係 1990 年代的舊作,只是之前未收錄在散文集中而已。


文中一篇,亦舒談到自己文章中使用的標點符號,十分新鮮,因為她的筆下雖常有談到寫作,也是關於心法、態度居多,甚少很具體的細節。我對這文章特別感興趣,因為我對亦舒作品中的標點符號運用,頗有異議。

大家不同的習慣是什麼呢?要細數細說,表述加上舉例,寫上一萬幾千字也可以,現在於「龍之天地」這裡便不交代了,單說亦舒小說中常以連續對白推動情節,一些對話若由我編輯,定會把不少結尾的句號改成問號,這起碼便和亦舒的寫作方式大有差別。但我若真是當上編輯之職,可能反而會忍手了,因為改得那麼多,還能否保留到足夠的作者原風格?相信很困難了。

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怪物稱謂

現今社會,周圍的人飼養寵物者眾。且不去談那些養冷僻動物如變色龍、大蜥蝪的朋友,只說最普及的貓狗,也會有許多不同的品種、顏色、大小。

當然,任何狗類,都有長大的過程,理論上必然有大也有小,但又有種普及性,例如狼狗和沙皮狗,常見的細小極也有譜;又例如芝娃娃,幾團蓬鬆毛球之間露出纖肢,很多時都是細小玲瓏的。因此,在現實生活中,看見一隻堪比大狼狗般呎吋的芝娃娃,頓時吃驚,而且心存畏懼;腦海中並即時出現「怪物」二字。

把那巨型芝娃娃稱作「怪物」,自然談不上有什麼敬意,不過嚴格來說,也頗中立,不算存在歧視。因為字書中「怪」的解釋,是「異也」、「疑也」、「奇也」,既然芝娃娃十居其九以上,都是細小的,超級大隻者自是「異類」,所以「怪」字是用得沒問題的;動物或植物都是「物」,「怪」的「動『物』」稱之為「怪物」,就算不被接受,也應不必深責吧?

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

世界往來

看電視台的綜藝節目,有些主持人十分熱門,好像什麼內容的節目都可看到他們的出現,而且更有好些節目是在海外拍攝的。陸續地看了該些主持的幾個介紹外地的節目,不禁奇怪他們在香港背景的節目中,都好像沒間斷過露面,他們是在什麼時候,到海外拍攝那些內容呢?

實務上,當然,我們知道頻密地往來香港及東南亞國家之間,馬不停蹄地,是可行的,以上所述,也只是道出個人的感覺而已。

以「海外遊學」這個概念為例,過往是件大事,離開香港後,一讀數年,其間可能會回港探親三幾次,大家有機會聚頭,否則便是預期幾年後才再碰面;現在,若細究,讀的可能是短期課程,跨國航空大家又已不當是什麼大事了,這邊廂道別,三數個月後又在香港遇上大家,絕不稀奇哩。

2023年11月13日 星期一

錯字

有批名家小說,正陸續推出「精選集」,當中有些是我從前看過的,有些卻是遺珠。

看新版有時發覺有些地方用字奇怪,和舊版對照,才知是舊版沒事,新版犯了錯; 有時新舊版的實體書相同,但在網上一些電子書中卻逕自作出了修改,應是該些電子版的編輯和我有一樣的懷疑,而他們改了的版本,很多時,我認為是更合理的哩。

若找遍所有現存版本,都是相同地古怪的,我只能盡量代入作者位置,設想那處如真有問題,正確又該如何? 有時可想出個自己的解釋,有時不能。但無論如何,沒有原稿作參考或作者親身確認,所有的猜想永遠也僅能止於猜想而已。

2023年11月12日 星期日

巨著

老友近年編寫了多部與金庸小說相關的考究事籍,皆係巨著:內容豐富,版面巨大,硬皮包裝,書頁甚多。

最早的那一兩部我買了,也看了,之後的雖亦有興趣閱讀,但至今都未購買,當然也還未看了。這種巨著,阮囊羞澀買不起,時間緊張看不完,家中淺窄藏不下,要全數捧場,並非易事,反正日後想要買時,想必仍有辦法,便不焦急了。

當年金庸小說初要打入台灣市場,找倪匡先生寫了些「導讀式」的「我看金庸小說」小書,我全拜讀了;由此起再有不少人寫了不少日後被歸作「金學」的研究小書,我初也是一一看過,後來實在出現太多,追捧不來,便不強求。眼前看到那些「巨著」,心態是一樣的。

2023年11月11日 星期六

童心

可以說是本來沒有特別的日子,因大家覺得它是特別的,它便特別了。這一天,是 11 月 11 日,每年都有,絕不稀罕,只不過因為日期的月和日數字相同,寫出來看起來有趣,如此而已。

這天沒有什麼原因,需要在哪裡寫上日期,所以日子雖到了,我也沒有發覺,直到身邊有人指出,才醒覺,而且也順便參與,在寫「龍之天地」這裡內容時,玩些少數字/文字遊戲。

既是遊戲,即是成敗得失都是不重要的,有人留意到了,或沒有人留意到,都無妨,只要當事人自得其樂,也就是了。孩子氣?是的,是也。

2023年11月10日 星期五

老人家

家中長輩,神智尚佳,身體則確是愈來愈差;雖沒什麼緊急重病,但是機能卻衰退得很快,十分虛弱。

人老了,身和心的機能都會走下坡,有些人身仍佳但心已不濟,失智迷糊,有些人則心仍佳但身欠佳,有不必東西想做而已做不到,空自煩躁。

對當事人來說,身心同時衰退,失智了也不會導致煩惱,也算是好事,不過照顧他們的人之苦處,是不足為外人道的。有些老人家,年紀雖大,但身心一直極佳,時候到了,一瞬之間或是在睡著了時自然離世,並不是有財有勢便定可得到的,若有出現,我們常會說當事人「有福氣」,是種極大的「幸運」。

2023年11月9日 星期四

惜言

某朋友,在 Facebook 上的帖子,還不時有閱讀,卻已久沒留言回應,因覺得沒什意義。

當然,自行在臉書上發文,或是在別人的文章下作出回應,很可能只是一種宣洩,只要表達了自己所想說的,目的便達,不必定要有人回覆,不過若是想作出某種勸告,明知道對方聽了也不會照做,便不如不說了。

人類煩惱的出現,跟那人的性格有很大關係,同樣的事,有人做得出有人做不出,同樣的事,有人看得開有人看不開,似乎強求不得。───這情況,若當事人年紀愈大,便愈明顯。近日和老友聚頭,又談起作者某君,身體抱患後除了在 Facebook 上交代了一聲暫別,便沒再公開過自己的情況了,我們所知,皆是記者刻意查出發表的,這樣的人,當然也有不快煩惱,但那些煩惱,我相信都是迫到門前來,而非當事人自找的,這樣的襟懷,也不是想擁有便可擁有的。

2023年11月8日 星期三

黑白直想

已不是第一次受到觸發了,但看到同樣的情況,仍是禁不住產生一種聯想。

再次看到一個單色的著名便利店商標,有別於平時所見又紅又橙又綠的設計;令我產生的聯想是什麼呢?當我在「龍之天地」這裡,寫到近日去世的人物時,若會加插當事人的相片,便會把相片───如果本來是帶有顏色的話───調成黑白,我看到該黑白商標時,便是想到這種處理,自然談不上是什麼好事。


企業商標,正常在使用時,會有一定指引,內容、呎吋以至顏色組合等,都不是輕易可以更改的,如果用在印刷物上,對於顏色的控制程度可以更高時,連調色編號也要嚴格跟從的。現在連鎖店的商標如此安排,很大機會是受制於物業業主,便利店亟想在該位置設點,便只好妥協,扭曲自身的商標使用指引了。

2023年11月7日 星期二

直路

俗稱「健康碼」或「黑碼」的措施取消後,第一次北上,從香港往來深圳,兩程都少了個排隊輪候掃碼的動作,快捷了許多。

但不知是和新措施相對應推行,抑或只是我選擇過關的時段並非「高峰」,之前要彎彎曲曲蛇行多轉的位置,都拉直了,市民直行直過便成,所以本來加快了的流程,便更快了。

任何時候,可以選擇的話,應該都是走直路較佳吧。

2023年11月6日 星期一

麥皮之害?

帶小量即食麥皮在日間享用,卻有兩位分別在不同社交圈子的朋友,看到後不約而同的勸我別吃,說是有害。

在歷史洪流中,有些食品據說是因為商家刻意營造,才給人以「有益」形象的,例如牛奶;但我想就算飲用牛奶並不是真的那麼必要及有益,也不至於有害吧,何況麥皮?偏偏在互聯網上以關鍵字搜尋,又真的有此一說。

有個最明顯例子一定是香煙,是曾經被當成有益的物品來推動,後來卻又當成有害物來禁制的,難道麥皮竟也是如此?但我想,吃麥皮又不會上癮,我又吃不多,就算如煎炸物、動物內臟等食品同樣「有害」,偶爾吃吃,應亦無妨吧?

2023年11月5日 星期日

保密之謎

親友之親友,參加了電視台的比賽,所以本來也會捧場的節目,更添關注。

每周播映一次的節目,非係現場直播的,所以身為觀眾看得緊張的內容,不知誰勝誰負的懸念,事實上早有定案,只是我們不知道結果的話,仍可享受到那份刺激感和樂趣。

觀眾在某天節目中看到被淘汰了的參賽者,是早知道了出局的事實,若他們在節目播出前自行公開此事,節目豈非會大大失色? 所以合理推斷,電視台應有和參賽者,簽有一種「保密協議」吧? 好奇的是: 參賽者及工作人員,有求於電視台,會甘於受制,但那許多次的許多現場觀眾,又怎能完全沒有出現「劇透」?

想不通。

2023年11月4日 星期六

賣旗籌款新見

香港有「賣旗」這種供團體用作籌款的途徑,據我所知,從前所售,真是一面一面小小的旗幟,後來很長的時間,已換成膠貼紙了。

疫情期間,賣旗活動暫停過,現已重啟,且有變化。

過去同一團體所賣的旗,長年不變,現今重新設計及製版成本不構成問題,便可以隨時轉款。格式上也不必定是長方形小小如郵票般一塊,再大一些且不規則亦無妨。而且今年也已見到同一張貼紙之上,張張小旗款式不同的情況,網上有朋友表示,想多付金錢,買一張完整包括所有款式設計的,用作收藏哩。

2023年11月3日 星期五

用輔幣

小面值硬幣,積聚了一堆在手後,可如何處理呢? 要一下子把許多一角兩角五角處理掉,甚不可能,但分次逐少花掉,問題也應不必花很多時間,便可解決的。

我自己的方法,渠道主要有二,一是找那些知名品牌、連鎖商店,包括大型超級市場、便利店等,就是看準了他們不敢做任何涉嫌違法之事,什麼面額的輔幣,只要數量不過份,也必要收。

另一則是拿來乘搭巴士,大小面額夾雜得宜,一把出手,在消化積存輔幣的事情上,效果頗佳。

2023年11月2日 星期四

五角錢

要談的「五角錢」,並非那相關的經濟價值,而是一個個可以捏在手上緊握住的硬幣。

一直以來,香港都流通著一堆大大小小面值的輔幣,金屬鑄造,供市民使用,大家相安無事,到了某個時期,銀行大幅加收手續費,中小販商若收來大堆硬幣後想要兌換或存入銀行,收入頓時減少一截,甚不化算,於是紛紛開始拒收小面值硬幣。

這種做法,未必完仝合法,但大家設身處地包容,又認為是合情之舉,所以現今在香港,相當普遍。一角及兩角基本上必在「拒收」名單,五角呢則是處於邊緣位置,有些商店收有些商店不收。當然,若是同時拒收五角錢的店舖,所售物品自也不會有五角在尾的零碎定價了。

我自己載零錢的小包中,有個五角硬幣,攜帶久了,大半年來都沒機會用出去哩。

2023年11月1日 星期三

鐵路之名

到中國大陸城市及台灣旅遊,當地也存在不同的鐵路網絡,「地鐵」、「高鐵」、「城軌」、「台鐵」、「捷運」等,標誌不同,車站不同,路線不同,若傻傻的弄不清楚,可以在大型轉車站內東繞西逛很久,迷了路,也還不知道原因。

香港之前鐵路有兩大公司,旗下有多個系統,現在經過合併,基本上變成單一系統,大家把各網絡視為同系統之下的不同路線,理解便會容易些。

在香港,最常見有外國人困惑,是在尖沙咀站,幾種網絡相連,站名又近似,有時連少到市區的新界人,也會混亂哩。

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睇樓

「睇樓」係廣府話中常見用語,書面語是「視察樓盤」。

我知道是有人以「隔山買牛」方式購買海外物業的,整個過程,完全沒有看過有關物業。這在我看來,相當不可思議。大概是擁有的財富數目差別太大,所以大家對於個別購物決定的犯錯風險感覺不同所致吧。

我認為,資料說是現樓,實情如何,應要核實,而且就算真有現樓,建築質素優劣,是難以透過相片、短片完全掌握的。此外,周圍的景物,置身物業內可領略的空間感,以及望向四處環境時,享受程度如何,類似的種種,都是既主觀又難以形容的,所以睇樓一環,就算科技如何進步,也是不會被取代的。

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健康碼尾聲

應是相當確定的消息了吧,「健康碼」,又叫「黑碼」的,應該再過兩天便取消了,中港過關之時,便不必掃描該個二維碼。

過關的程序,掃描兩張證件之時,固然要排隊,此外還有兩處可以造成「樽頸」,一處是在掃描「健康碼」,另一處是在把行李通過 X 光機時。本來要排 2 次隊的,現在要排 4 次,當然費時失事; 稍後可以減少些,怎會不歡迎?

卻不知是否真的如某些人預測,北上消費的港人數量,又會增加?

2023年10月29日 星期日

地圖先行

凡要外遊,尤其是需要自行規劃行程的,搜集資料時,我的習慣是先找出有關地方的地圖和鐵路路線圖,如果有結合兩者之地圖,上面又有標示鐵路網,又有標示主要景點,地方名稱印得清清楚楚的,便更好了。

又有些地圖,上面附帶有關地方中各個小分區的簡介,便更方面。

只是通常很難有張完美結合所有上述元素者,看這張好像不錯但又似有所不足,那張看來亦如時,電腦中東儲西儲的一大堆,用起來有時亦不知應該用哪張才好哩。

2023年10月28日 星期六

招呼

近年都是住在屋苑,若比較先後住過的地方,平時出入看到同屋苑居民,打個招呼,得到的反應差別居然頗大。舊時鄰居好像比較客氣一些,現在在升降機中碰面,又或出入門口時順手把門扶住,讓別人先過,對方可以完全沒吱聲沒道謝的,真真古怪。

而且相比起來,現今鄰居中應該有較多年輕夫婦的,且有小朋友,合理推斷,教育水平應會高些,又會以身作則教育子女,會更有禮貌的,誰知不然。

不知在那些小朋友眼中,他們家中的成人之行為,會否覺得奇怪?

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

對流窗

天氣已經沒那麼炎熱了,但是晚上回到家中,把風扇開到最大,仍覺有些悶熱,有衝動想要開冷氣;直至把大窗打開,情況好了些,但並未令人十分舒服。

那是因為只開了一個窗。當把家居另一方向的另一窗子也打開了後,凝固般的熱氣彷彿便流動起來了,人也涼快了許多。所以,很多人選擇居所時,都甚注重是否有「對流窗」。

不久前看的一本推理小說之中譯本,內容中出現了一個叫「穿堂風」的詞彙。顧名而思義,這所謂「穿堂風」,跟「對流窗」所帶動的風吹,是否同一東西呢?

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油壓

家居生活中,有一種「科技」,叫做油壓,用之予一些門扉之上,關門之時,可以令門慢慢地閉上,而不會一下子因為門板撞到門框上,造成砰然巨響。

當聽到別人關門時弄出巨響,討厭得不其然眉頭也皺起來,未必會想到,別人是有心抑或無意,直至自己關門時,手一滑,把不住門板,也弄出巨響來,才覺尷尬。───尷尬於弄出巨響滋擾到別人,也尷尬於可能怪錯了別人。

用過了無數的的油壓裝置,居然還要到十分近期,才有人教導應如何使用。送家具到戶的一位年輕師傅,一面進行裝嵌,一面忠告:「櫃門有油壓,會自行關上,不必用力去推。」都已經那麼多年了啊,現在才有人告知。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被通知

某節日到了,某朋友生日到了,某活動舉辦的日子到了,諸如此類,現在,都十分依賴電腦系統的協助,到時到候,我們都會「被通知」,然後恍然「記起」有關日子的到來。

現今,如果在不必什麼電腦或紙張記錄提示下,有人還能記得自己的日子,在正日主動聯絡,親口說一聲「生日快樂」,簡直要有受寵若驚的反應。

情況相類似的,除了生日日期,還有電話號碼。現在就算是家中親人的手提電話號碼,若果沒有電子記錄之助,我們還能否清清楚楚地一一道出?驟聽起來好像很容易的事,到真正實行起來,很可能是比想像中困難得多的哩。

不是說笑,我本人就有幾個手提電話號碼,有時被問及某一號碼時,我也不能輕鬆說出啊!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體力勞動

我等身形,我等體重,凡遇體力勞動,總是辛苦。

搬新居後,位置較偏,所以全部預計當天會應用到的東西,外出的話,一早都先放入隨身袋子內; 又因出入時要走的路多了,腿部足踝,所受壓力不少。

另一問題,仍在於家中藏書。很多書都在紙箱中,一個壓著一個,當要拿下面箱內東西時,要先搬開上面幾箱,已經夠慘; 有時是不肯定要找之物在何箱,需要尋找時,東開箱西開箱的,便更慘了。

2023年10月23日 星期一

鐵路網

微觀看香港區域內的交通,又或是宏觀些看中國大陸內的交通發展,愈來愈依賴鐵路交通的接駁。

鐵路運輸相對而言,比較穩定,從一個位置前往另一點,利用鐵路,所需時間容易推算,而且往往也會比巴士、小巴等路面交通工具短些。既有如此優點,大家豈不是會一窩蜂爭相採用? 缺點當然也是有的。

以我個人喜好,若可有點到點的路線,而時間上又許可的話,常會以巴士為首選,無它,貪在巴士有位可坐的機會,比在鐵路上有位可坐的機會高也。 

2023年10月22日 星期日

未更新

替客人搜尋某種需要的物業,未能找到,倒是客人自家在互聯網上找到一些資訊。到我跟隨情報,查問之下,原來客人見到的資訊,不單過時,而且過時甚久。

在地產代理行業工作時間長了些,知道各公司電腦中的物業資料,都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準確,市場上樓盤無限,公司人手時間有限,絕不可能全部都能及時捕捉到每個變動的。

而且個別資料收集後存到電腦系統中,未必都能應用得上並化成利潤,公司調動人手進行更新,便有選擇性了。

2023年10月21日 星期六

疫後?

「新冠肺炎」疫情以為過去了,但身邊認識的人,就算是之前打了疫苗甚至是「中過招」者,也有不少受到再次感染,所以大家必要小心。

現在是因為官方沒有怎麼披露每日的感染數字,所以市民容易掉以輕心,而感染者即使有任何緊密接觸者,又沒有強制他們對朋友作出警告的,我們就算身陷險地,也未必自知。

要受感染人士,主動對周邊接觸者作出「溫馨提示」,是個道德方面的考慮,有時,不能強求哩。

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

兩地假期

工作上多了同時涉及兩地人員的,香港公眾假期的日子,內地是個正常的工作天,那一天是一起休息呢,還是一起工作? 好像任何一個說法,聽起來都有點兒奇怪。

有些朋友,要和地球另一邊的人合作,除了假期的差異,平時已存在時差,我白天時你晚上,我晚上時你白天,想要親自討論一下,遷就時間也不容易哩。

我本人,便試過多次在香港凌晨時分,跟身在歐美的合作夥伴或客人談長途電話。

2023年10月19日 星期四

給意見

近期新開張的食肆不少,當中一些已光顧過了,幾乎全部,說得好聽一點,是「有進步空間」,直白些說,便是都「有缺點」。

會否給那些食肆提意見,很視乎有多想看到該些食肆有改善,有時看到店家有誠意經營,但技巧上存在不足,客人看來,有「恨鐵不成鋼」之嘆,便會提點幾句。

有家食肆,主打食物是不錯的,但許多的支援配套,包括店員態度等等,都甚差,我的心中有氣,在想店子索性關了門更乾脆,便不會去想給什麼意見了。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老店

元朗又有老店從盤踞多年的位置遷移。官方告示美其名說「搬遷」,但那「新店」的位置其實早有分店了,二者存一,就即是某一分店結業了。

近年趨勢,面積愈大的商舖存活愈難,連鎖店又不比單頭商舖有多大優勢,可輕裝上陣者,似乎勝算可更高。

聽來是有些叫人嘆息,但事實有些老店貨品及服務水準已大不如前,消失也不足惜。

2023年10月17日 星期二

雨紛紛

快到重陽,天又開始間中下些少雨。就在今年清明,節前下大雨,正日上午雨猶未止,山陂泥土更是濕滑,當時已經拄杖而行,又不敢行得快,終於路途上仍多次滑倒。

我們這般年紀,我們這般體重,任何一跌,都可以後果嚴重,最後無大恙,十分幸運,但亦有小傷,一邊手腕需要治理,半年過去,才算痊癒。

這次重陽,自然不取再逞強,但能力所及,又想盡量參與掃墓,所以如今仍然未決當日計劃如何。也許,要再過三幾天,看預測正日天氣如何,才作打算吧。

2023年10月16日 星期一

打造

香港的「夜市」和具特色的「廟街」,過去都是頗吸引外地遊客的環節,近年來,俱已失色。政府想要投放資源重新打造催谷,我對此不是很樂觀。

說「不樂觀」,也不是認為政府行動必不能有成績,而是種種的旅遊景點,過往之成功,往往是因為各樣天時地利人和配合,想刻意打造,屬「事倍功半」,不樂觀的,是在效益。

但當然,不論成績及效益如何,政府肯投放資源,有好過無。

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

舊城區

中國內地的城市規劃下,出現了很多新發展區,同時,也保留著不少所謂「舊城區」。香港許多區分包括元朗、上水、荃灣,甚至是旺角、中環等一線位置,也亦如是,新舊交雜。新區購物多往商場,舊區則存在更多地舖小店。

我從小光顧小店,它們各有特色,常往常逛,也未必覺悶,至於大型商場,功利些來說,前往就是要買東西,買完便走,沒什麼值得留戀。

若有選擇,居所周邊,我是寧可接近「舊城區」那種民生地帶多些哩。

2023年10月14日 星期六

借用

平時工作上向客人講解市場情況、區分發展、物業詳情時,因在 YouTube 上已有不少他人分享了相關資料,客人和我們都可自己找來看,我們便不一定需要自行製作那些工具了,分享鍵結便是。

從前同行前輩教訓,要借用行家的資訊及工具時,要把上面的行家聯絡資料遮蓋住,否則自己的客人便可能跑到對手處了。現今,漸漸地,大家已少了這方面的顧慮。

浸淫上一段時日,大家都會有所體會: 假如客人真有心繞過我們,把生意給我們的對手做,是我們擋也擋不住的。

2023年10月13日 星期五

涼風

幾次颱風來襲,一波與一波之間,常覺悶熱,直至最近「小犬」走後,才終於有些涼快的日子。

就算是相同的溫度,沒有悶熱之感,已差很遠,何況溫度有所下降之餘,更有清風,更令人舒服。

若說有少許怨言,便是我的厚衣服都未翻出來,我本人偏又是怕冷多於怕熱之人,早晚出入,涼風吹拂,會有些瑟縮哩。

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

喘定

近期元朗市中心的食肆,仍然來來去去,有新店開張,也有舊店結束。還存活著的店舖,情況也好像喘定了些,生意恢復至一個比較合理的水平了。

市面店子,有些是全天候的,有些不供應早餐,有些不做晚市。各師各法,本是正常,但因在香港各區,普遍商舖租金不菲,店子便傾向盡量延長營業時間,各店之間的差別便有所減輕。

經過頗長一段時間,應該有不少舖位業主都開始認清及接受現實吧。

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簡約名稱

有些電影、電視劇、小說、漫畫等作品,名稱十分簡約,又用的是日常普通用語,想要在互聯網上搜尋相關的資料,就算同時輸入作品種類,很多時搜索結果都包括不少雜訊,相當不便。

例如電影「七宗罪」,中文譯名還多帶些訊息,原來戲名,就只是「Seven」一個字。

中國大陸有位作家筆名「那多」。想想每天每刻網上有多少像「那多有趣」、「那多方便」之類的內容,便知道想特地搜出和該作家相關的資料,豈是易事?

2023年10月10日 星期二

曬太陽

颱風「小犬」過後,香港的天氣大致上涼快了些,帶些秋意。

在這種微涼的日子,能坐在公園的椅子上,任由陽光照射全身,微熱抵消了涼意,那種舒服,難以形容。

說起來,倒像是許多人心目中,退休長者的日常活動哩。

2023年10月9日 星期一

服務者

任何環境及情況下,我們都希望有人提供所需的服務,交通工具繼續運作,食肆如常供餐,甚至想看電影時也沒問題,家居處的管理員、保安員、清潔員等全部就位。

但是各服務員也有家人的,他們的安全也是重要的,我們何來權利,可以自動凌駕別人的褔利?

八號或以上風球掛起時,安留室內,很多時並不止是放棄權利,而是義務之一種哩。

2023年10月8日 星期日

九號風球下,接駁中港關口的鐵路及巴士都停駛了。

我收到消息時,離聽聞的執行限期,只有幾分鐘,所以當時雖已在蓮塘/香園圍口岸側馬路上,只數分鐘時間,勢不夠上上下下東跑西跑的趕及過到關的了,便請司機按原訂計劃,到福田口岸去。

結果,關口如常運作,回到香港境後,唯一可選擇是跟長長人龍等候的士,否則法例又不容許我們步行離開禁區,我便是被困了。

這一晚,不幸中之大幸,警方向巴士公司爭取,安排了三班特別車,幾道巴士盡量裝載滯留的人,能載多少是多少,我得以擠上車,才可早些回到家中。

2023年10月7日 星期六

尷尬位

次日早上,本因工作,需要北上,官方只預告現時的「三號風球」起碼維持至上午 6:00,但其後颱風會有何走向,才對計劃影響最大。

風球會否更高? 風力是否很強? 雨勢又會如何? 就算有風有雨,因我們的行程是到內地,理論上是會愈走愈遠離風眼的,情形會否好些?

綜合所有因素,對於如期出發是否放心,其實是很主觀的,現在的一切決定,到正式起行的一秒,任何一人也可以有改動,偏偏事情需要內地很多同事的配合和支援,有改動的話也必要盡早通知對方,一切便變得尷尬了。

2023年10月6日 星期五

老生常談

因為健康的考慮,在政府診所定期覆診時,醫生常想轉介我見專家,助我減輕體重。

專家之中,總包括「營養師」。我也參加過這方面的諮詢,老實說,不出「多菜少肉」、「少鹽少油」、「食物金字塔」之類概念,我們普羅市民也都知道,只是執行不到。

那次,營養師囑我記錄下自己該段時間的飲食,我記下的包括有一頓「叻沙」,而營養師因未吃過,不清楚食材和煮法,一時間給不到評語,最後先問我覺得味道如何,得到肯定答案後,便說:「你覺得好味,那便是不健康了。」居然兒戲至此? 真令人敬而遠之啊!

2023年10月5日 星期四

秋衣

天氣涼快一些,就算穿著兩三件衣服,也不會悶熱,對我來說,便利之至。

最好的是全身上下多了好些口袋可放雜物。

我日常外出,總愛帶著不少零碎工具,遇上需要,隨時可掏出使用,令人心安,這種感覺很棒,所以秋天來到,秋衣上場,我是十分歡迎的。

2023年10月4日 星期三

風球麻痺?

又有一個颱風迫近,而且預測的路徑一直沒太大變化,都是會相當接近香港,市民知道了,或多或少有了心理及行動的準備後,並沒顯露出什麼慌亂。

也許就在不很久前,已接續地就著兩個風球作過預備,都駕輕就熟了,見之前就算有什麼計劃甩漏,結果也沒什麼大毛病,也就從簡了。

之前有所準備的朋友,假如買備的食行不少,也許直至現在,真幻仍未消耗完哩。

2023年10月3日 星期二

過濾

資訊太多,時間及精力太少,定要有個過濾的程序。

有過濾,便是有風險,因為無論何時判斷了何資訊用不著,事後都可能發現是個錯誤。犯了的錯,有些大,有些小; 有時可以改正,有時不能。

經驗所得,任何認為沒用的東西,最好都暫時擱一擱,過些時候再處理。給自己一個事後挽回的機會,利多於弊。

2023年10月2日 星期一

YT 「新」資訊

現在商業社會,資訊太多,有時要知得廣,有時要知得深,每個範疇又不斷有更新,勢不能單憑一人之力輕易把握,大家便多依賴互聯網。

YouTube 是一大方便工具,但採用之時,先要有心理準備,資訊傾向主觀,而且新舊資訊夾雜,錯用了舊料,問題可能不小。

舊時的大眾傳媒,轉發資訊時,同時起著把關的角色,現在看 YouTube,用家要自己把關,便須加倍小心。

2023年10月1日 星期日

旗海不再?

「十一國慶」前後,多次往返中港兩地,並沒見到有一大片國旗旗海飄揚的場面。

會否正因我只是「之前」或「之後」所見,10 月 1 日「正日」情況便大不同? 想來又不應如此,因為舉例說是主要高速公路的街燈之上,張掛、拆除頻密的國旗,甚花功夫,豈會只掛三兩天那麼沒效益?

我寧可得知這是政府部門審慎考慮過後,明確決定不在這方面投放那麼多的時間、心力、金錢,更加-務實行事啊。

2023年9月30日 星期六

窩心節假

每年的多個公眾假期之中,政府安排「中秋」較特別,非在正日,乃是「中秋節翌日」。

這是因應節日本身的特色,主要活動是在當天晚上才舉行,白天不用上班對慶祝幫助不大,反而第二天放假,讓市民可以放心盡慶夜歸,更合民情。

之前當遇上公眾假期在星期日,會把假期提前,但這一來,本來星期六不用上班的人,兩個假期重疊,變相少了一天,後來凡有這種情況,便把假期延後至星期一,也算是窩心的考慮。除此之外,一直就只有「中秋」假期的安排,我覺得是帶多一些人性。

2023年9月29日 星期五

巨月

中秋日子,掛在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圓又光,相當動人,在路上見有不少人都不理手上的手提電話那攝影功能是否足夠強勁,想要替月亮拍張照。

我們卻因家中事情,需要東奔西跑的,巨月雖漂亮,也無暇欣賞了。

悶熱了多天,接近中秋,黃昏起天氣涼快了些,清風吹拂下,若能找個露天平地,躺臥下來,感受一下節日氣氛,會很寫意。

2023年9月28日 星期四

是次賀圖

每年幾個重大的節慶及日子,都會發賀圖給一些親友,不過這次中秋,便未必可如期,因家中的電腦壞了。

現在日常使用的電子設備,粗略而言,全都可說是電腦,只不過具體功能有所不同。

例如用平板電腦在「龍之天地」這裡,撰寫、修改少許文字,也還可以,但篇幅太長,且要兼及速度的話,便難以勝任了,總得把手提電腦修好,輔以鍵盤及「倉頡」輸入法,才是辦法。

2023年9月27日 星期三

變通

在國內乘汽車,個多小時的行程,最先及最後階段,在高速幹道上都頗暢順,但中間有段路重回平常路段,便甚堵塞。雖未至「塞死不動」的程度,行車也很緩慢。

事後和同事閒聊,差不多時間他和客人也走差不多路線,但他們的司機卻較靈活,繞道而行,避開了我們最塞車的路段,結果,所花的時間比我們少了許多。

工作上,找個懂得靈活變通的夥伴,十分有幫助啊!

2023年9月26日 星期二

支援

工作之上,有團隊提供後勤支援,可以集中精力在前線的銷售環節,那種無憂的感覺真是良好。

又,中途因應客人需求的調整,服務方向要大幅改動,支援也要迅速地把內容修訂,最終雖也匆匆忙忙,也算是搞妥了,慶幸之至。

工作的不同範疇,都是涉及許多資訊的,又廣又深,更新又快,勢不能只靠一人之力應付的,就算只頂到一時,終不長久。

很多時,成功之道,就是學習合作之道。

2023年9月25日 星期一

舊城與新區

對於住屋需求,不同的人有不同喜好和習慣。住開港島和住開九龍半島的人,互換居處,也會不慣; 就算是同一區分,也有較傳統地帶,及較新式屋苑之分,同樣,亦是各有支持者。

同是購物,有人愛到民生味道濃厚的市場,也有人愛到現代化的大型商場,舊城與新區比較,並沒有說是哪樣凌駕於哪樣之上。

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也。

2023年9月24日 星期日

滑板車

常在街頭上看到那種叫「滑板車」的個人交通工具,小小的,玩具般的模樣。這並不奇怪,因為它們都是兒童版,用家正是兒童,還通常是學童。

特別是早上,見不少小朋友往上學,同行的有時是父母,有時是傭人; 往往大人都在急趕,而且已經替小朋友揹負書包了,但小朋友跑不快,怎算? 小朋友才是主角,成人把他們撇下後自己先趕到校園去,也是無用的!

於是滑板車便登場了! 小小的學生,重重的書包,都放到車上,借助車輪,輕易推動,多好。

2023年9月23日 星期六

交通情況

早上往市區,可以有不同選擇,交通工具不同,路線不同,效果可以極大差別。

已經有了電腦程式輔助,較容易掌握到巴士到達的時間,但到來的車有多擠迫,尚有沒座位,便不能預料。試過多次,應是因為路面車多,同一路線的幾班車都擠在一兩分鐘內到了,我趕不上的巴士相當空虛,偏偏我到了巴士站時,可上車的卻又擠得沒一個座位,需站足全程。

煩惱者是就算每天固定了交通工具及路線,路況仍是天天不一樣哩。

2023年9月22日 星期五

房產術語

多看了些關於中國大陸房地產的參考資料,認識多了些內地的術語用詞,但要學習的雖學了很多,還有很多。

兩地術語之差別,有的純粹是因為詞彙運用的不同,有時卻是因為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你有我無的物事,就算最後能解釋得明白,也要大費周章。

有時一些概念本已是嶄新的,平時提及、運用之時,用者又從那些專有名詞中,抽出若干字眼來構成「簡稱」,圈外人驟聽起來,自然更一頭霧水了。

2023年9月21日 星期四

驚擾專家

Facebook 留痕,有過數年前修理家中手提電腦的記錄。

昔日壞機,原因多多,大大小小,不知凡幾,該次問題極細,乃係鍵盤上有粒小字母方塊脫落了,稍有技術者放準位置略用力按壓,便可辦妥,偏偏我的技術層面連「稍有」二字也談不上,唯有向外求助。

專家見那字母方塊下有少許黏著物,斷言係我自行修整痕跡,我因知道不是,更覺奇妙。

那手提電腦經專家二手購入,拿到十多分鐘腳程外的住宅後一直駐場使用,每有需要修理時,便又拿回出處處理,事後又拿回家中,它的生命中活動範圍就那麼狹窄的地帶,接觸過的人類有可能只兩個人,兩人都認為那非自己所為,真是活見鬼般。

2023年9月20日 星期三

政府施為

好些社會政策,執行之時,效益不高,叫人感嘆。

像一些高人智者所說,政府施政之弊,一在管得太少,二在管得太多卻又把關不好。把天然樹木剷走,再在原地植上人工化的園景,便是典型行為。

近期政府鼓勵「夜經濟」,若干年前元朗市中心便做得極佳,後來投訴多、規管多,漸漸衰落,現今想重見昔日輝煌,談何容易? 現在站在政府面前打對台的,只要不斷投訴,部門不敢不跟進,前景也不會很樂觀的了。

2023年9月19日 星期二

商場特色

新聞報導指許多香港人常到中國內地遊玩,受訪人士數出會逛玩的地方,確係些香港欠缺的元素,所以本地消費者北上,也並不一定是因為物價高低問題。

其實不止在跟外地對手比較時,香港商人應設法創新,就算只計香港境內,假如每區的同一商場都是雷同,在新界的客人何必特地跑到九龍、香港去?

商人尋覓到一條「成功方程式」後,直接套用到所有分店上,成本自然最低,甚至中短期來說,成績也並不差,不過長線而言,未必是好事。

2023年9月18日 星期一

雙面刃

中港兩地交通網絡愈見方便,若沒有想到對於經濟發展,會是一把「雙面刃」的人,便未免太過樂觀。

簡而言之,交通便利到別處客人前來光顧自己,又何嘗不是便利到本地客人前往外地光顧別人?

若兩地商業各有特色,可以互補,產生「雙贏」,當然是最理想了。但現在的情況,中港城市之間,是競爭性大些哩。

2023年9月17日 星期日

蛇行

到「香港書展」等大型活動之時,或跨境過海關的時候,當人流多起來,管理方常有一通用絕招,便是強制「蛇行」。

本來可以直行直過的地方,迫大家要左繞右繞多趟,花多些時間才可移動到相同的距離,當不同的人有不同步速,變相人潮便有些分流了,工作人員處理時也方便些。

原因我知道,原理我也知道,但每當以為快要到達終點時,忽又要繞圈多轉,也難免洩氣哩。

2023年9月16日 星期六

醫院位置

鮮有如「廣華醫院」般,就座落在旺區大街,許多醫院都較偏僻。

僻靜地方對病人休養甚好,對探病而言自然是另一回事。探病時段人多車少,通常需要長時間才可到達醫院,就連升降機也會相當擠迫; 到大家差不多時間一窩蜂離開時,又要再擠一輪。

若離開醫院時人流稀疏了,可能更慘,苦候公車不到,結果還是要走大段路回家,叫人疲累。

2023年9月15日 星期五

報攤回歸

之前提及過元朗市近期「消失了的報攤」,其中之一竟然重新營業了,教人喜出望外。

向報販詢問,原來是乘著馬季未開鑼的空檔,休息一下,所以馬兒暑假完結,報攤便又重開。

對,聽說現在好些小型報攤的生意中,馬報及香煙是主要支柱,單憑報紙雜誌的銷售,極難生存啊

2023年9月14日 星期四

國家地理

拿著張中國南部的地圖,許多地名都是從小已聽過的,卻是到在地圖上宏觀一看,才知道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距離香港之遠近。這方面的「新資訊」如此量大,更不可能短時間內記得清楚了。

香港不少長者,都是從中國大陸南下定居,就算不是,過往也不時回內地旅遊、探親,有關的地理知識都不錯,反而像我等一向對此無知,看著地圖上大量地名要囫圇吞棗地硬背起來,便很困難。

若有時間,親自去巡逛一轉,定對了解及記憶有幫助的,當然,我知道。

2023年9月13日 星期三

別矣寺澤武一

日本漫畫家寺澤武一的工作室發表正式公告,證實寺澤君已於 2023 年 9 月 8 日因病去世。

他的代表作「Cobra」中文譯名包括「哥布拉」、「哥普拉」及「眼鏡蛇」,是許多人都喜歡的漫畫,也是我的至愛之一。漫畫、小說或電影,會去看甚至會去購買及收藏,並不代表什麼,但我家中已有這作品,當看到有不同的版本,都不怕重複,照樣買入,便知道自己是真心喜愛。

關於「哥布拉」的感想,真要寫起來需要整理思維,只好以後再算。祝願寺澤君一路好走。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新植樹

颱風之下,很多樹木折斷倒塌,之後看到有關部門已進行補救,在花圃舖上新草皮,並植上新樹,令人頓時眼前一亮。

不過見新種的非係樹木,而似是觀賞植物,心中不禁在想: 粗壯樹木在強風下也不能倖免,嬌弱的花朶如何捱得住?

我沒這方面知識,也許這些看來弱小的幼枝,原來是相當堅強也說不定? 且看看吧。

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

易記日子

有多位親友的生日都是在這天,所以頗容易記得。有很多歷史大事,都配上發生的日期命名,例如「七七蘆溝橋事變」、「五四運動」、「六四事件」等。

發生在 9 月 11 日的大事,最令人忘不了的歷史,當然是當年在美國的恐怖襲擊。

還記得那年當日,我去了一家大型保險公司見工,晚上回到元朗,到餐廳吃飯,抬頭可直望到的電視機播放著美國實時情況,口中咀嚼著食物,眼中看著大廈被飛機撞斷,如此大事,如此日期,怎會記不到? 真是永世難忘!

2023年9月10日 星期日

風來了?

連續受到異常天氣侵襲,香港市民生活大受影響。幾時又會有下次? 不少人還真的積極留意住。

有朋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資訊,說「下周又來颱風了」,我到官方機構的網頁去查看,並沒見到什麼跡象。

這種「風來了! 風來了!」的呼喊,和「狼來了! 狼來了!」,在性質上,何其相近。

2023年9月9日 星期六

「少年警訊」

看到水浸,想起過去參加「少年警訊」的事。

那時參加「少年警訊」後,會有張會員證,過上膠套,十分帥氣,是青少年時難得之物。參加活動時,要進入元朗警署,又是獨特的經驗。至於所參加的活動,倒和警察事務沒什相關,主要只是定期的會員聯歡,此外參與得最多的,便是賣旗籌款。

某次也報了名賣旗,那個星期六卻因雨後,村子周圍水浸著,我仍想外出參與活動,家人卻不許,結果我也沒去得成。我因沒有交代情況下「無故」缺席 ( 其實是有故的,且極合理,可以很容易令人體諒 ),不好意思再去聯絡「少年警訊」,與該會的關係,便斷然而止了,想起來,也甚可惜。

2023年9月8日 星期五

水浸憶舊

風雨風雨,常連著講,實係兩回事,像香港近日的一次掛了「十號風球」,風力強勁,但雨勢影響不大,反而之後特長的「黑色暴雨」,堪稱天災。似應了一句俗語,「打風不成三日雨」。

這次新聞報導所見,多區都有災情,之前常受水患的元朗等地卻都沒有被提及。除了雨勢對元朗影響較小外,區內有條特大水渠,及頗新的排水系統,相信不無關係。

聽到周邊的人說「元朗從沒如此嚴重水浸」,他們不是太年輕,便是搬到元朗日子太短了。幼時居住的圍村,村前大片的空地,以及現已是公園的水塘,大雨起來積水可以有數呎高,空地上停泊的汽車可以幾乎沒頂的,誇張得很。

那種程度的水浸,混濁的水中飄流著垃圾,甚至小魚,卻又會有人找到塊木門門板什麼的當艇用,划著到處去的,奇趣之處,叫現在的年輕人難以想像。

2023年9月7日 星期四

暴雨

因事在放工之後,並非按平常路線直接回家,交通情況便已大不同,等候公巴時開始下出雨來,之後強勁雨勢便持續著。

家住新界西北地區,昔日是水浸黑點之一,後來渠道系統有過很大改善,嚴重水浸的個案,已經銳減。因為家居在著名大型水渠附近,每在大雨前後,都可見到水位明顯的上落,知道就算不很誇張的雨勢下,水量其實也是相當驚人的。

平時在家中,不開門窗,外出強勁的風力都是不覺存在的,這次未掛風球,但在室內都可聽到外面雨聲,是首次。

2023年9月6日 星期三

半隱身

現今生活,很多事情,已經由電腦及網絡平台進行,大勢所趨,無可避免。但當這些支援平台愈來愈無敵,包括幾乎所有我們的資料時,我們又怯了,恐怕萬一被懷有惡言的人盜用,損失便會極大,又會加以遮掩,就算我們本人登入系統,也未必看見顯示到完整的訊息。

我們在銀行的自動櫃員機上,轉賬給朋友,賬號會完整顯示的,戶口名稱卻只會看到部分,我們放心繼續進行完成轉賬過程,一定程度上,是相信不會那麼湊巧,輸錯了的號碼持有人名稱,剛好在那些特定位置之文字,居然是和正確人名雷同。

在上述例子,銀行的審慎可以理解,只沒想到他們那麼小心,連我登入自己網上户口,都看不到自家的完整姓名哩。

2023年9月5日 星期二

消失的報攤

因為天氣,因為假期,或其它的原因,元朗的一些報攤,個別地都休息過,然後,經過一個合理的時間,都沒再看到重開營業的,我們便知道,它們應是不會再回來的了。

消失了的其中兩個報攤,包括了較早期批次中的一員,另一則幾乎是最新加入者,現在差不多同時撤退,區內的報攤更是買少見少。

以後要買薄裝漫畫,便更不方便啦。

2023年9月4日 星期一

節目暫停

家居情況,不打開門窗的話,外面就算是十號風球吹襲著,在室內也不大感受到。

但即使不必外出,也不是不會受影響的,因為較常較定期收聽的電台節目,都會暫停。初遇這情況時不明白,以為網上不能重溫只是臨時的,稍後檔案便會上載,後來才知道原來那些集數是根本取消了,事緣是主持人的僱員身分,風球高掛時保險覆蓋不到便不能上班。

平時定時定候的習慣,要改變起來,當然感覺不大好了。

2023年9月3日 星期日

一波接一波

有人居然詫異一個颱風剛掠過香港,迅即又有另一風球,實在不應該,因為報導之前風球消息時,已一直強調它的路徑難測,原因之一就是受到附近別的颱風影響也。

現在,其實之前的「蘇拉」並未消散,「海葵」又至,此外還有個叫「鴻雁」的,也不能完全排除逼近香港的可能性。

正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哩。

2023年9月2日 星期六

斷線

颱風漸去,影響仍在,親友所住村子停電,過了多個小時仍未修好。幸好風後天氣涼快了些,不是非開冷氣不可。

向官方查詢,雖過了數小時,仍是在尋找原因的階段,相信距離修妥,仍有一段時間。

知道在風球之下,有不少大樹倒塌,若是架空或地底的輸電網絡受到破壞,要定位以及在有關位置重新接駁好,確是要花好些時間的,只希望是能夠愈早辦妥愈好吧。

2023年9月1日 星期五

風災共鳴

之前多次,香港掛起了較高的風球,許多市民不必上班或上學後,因在不少區份的風雨影響並不大,而被訕笑過,這次來了個「蘇拉」,起碼在我的社交圈子中,用之取笑的情況甚少,因為受影響的範圍大,當「針刺到肉」時,常取笑別人的自己可能也被波及,笑不出來了。

除了那些常見的困擾外,這一次,有的朋友工作地點天花板漏水,浸濕貨品,損失錢財;有從事物業管理工作者,因下一班的接棒者無交通工具到達現場,而無法下班,而且就算放工,欠缺交通工具,回家也有難度;就算最輕微的,要外出只短時間、短距離,風雨之下,也狼狽不堪。

要有同理心、要有共鳴,是說來容易做時難的哩。

2023年8月31日 星期四

點心級別

廣式點心,不斷創新,過去沒區分的,後來有分成「小點」、「中點」、「大點」。到再有更「高級」,通常也即是售價更高的新款,怎算?加個級別叫「特點」好了。

「特點」之上若要再加,可以怎叫?


例子香港鮮見,在中國內地倒遇上一家店子,再有「頂點」、「超點」、「御點」、「精點」各類。

受教了。

2023年8月30日 星期三

不測風雲?

風球襲港,路徑古怪,但在它未形成「6」字之初,各地氣象學家已預測了它會繞個小圈,才再它去。

看官方資料,除了許多市民知道在附近的另一颱風外,還有第三個熱帶氣旋在形成,雖未正式現身,也已被專家捕捉到了,更已有名字。 

微觀些看,早上八時許我的手機已收到提示,身處位置附近「9:00 將下雨」,比起著名玄學師傅的預言,明確具體得多。

過去有「天有不測之風雲」之說,現今,從不少的例子可看到,過去的一些「不可測」,現在也變得可測了哩。

2023年8月29日 星期二

書店遊

久沒逛過較有規模的書店了。───其實就算是較小型的,也不多。最近的一次,在商場中偶然路過某家書店,想起最新出版的「Q 版特工」未買,便進入一逛,結果是空手而回。

書是一定已出版了的,不過並不是所有書店中都會有「Q 版特工」,這一點我早已知道,不過這次,我不太能肯定,到底是店中並無該書,抑或只是我自己找不到。

從小起,不時到書店去逛,那些書店所擺放書籍的規律五花八門,但總的來說,我都是能夠找到包括小說、散文等的閒書,是在何位置的,不過這次到訪「誠品」,卻失敗了。該店源自台灣,是否因此大家在書本分類上,便會大不同?起碼,我沒看到有「流行讀物」一類。

顯眼的,是一個「龍虎榜」,好好陳列著銷情最佳的二三十部作品,不過閱讀頗是主觀,最受別人歡迎的書本,和我自己想看的書本,可以完全不相同。又有多張大的桌子,展示了「最新書籍」,但在那位置上,仍沒找到「Q 版特工」。莫非不是最近三兩星期內推出的,已經不夠新?

梁科慶兄這新作品,最後還是在熟悉的書店中買到,依循習慣了的步伐,很容易便找到有關性質的書架了。

2023年8月28日 星期一

唱兩次

烹飪之時,豬扒炸兩次,在昔日的卡通片「伙頭智多星」中,是某集的關鍵點子,現今,就算是不懂煮食的人,不明其理的人,都懂得學舌地跟人說,炸物要「炸兩次」。

看歌唱比賽中,評判指參賽者在同一旋律、歌詞唱第二次時,用了同樣的技巧,是為不足,並問: 「若是演繹相同,為何要唱第二次?」

為何?有時,純粹就因為歌曲未夠長罷。作了的曲詞,勉勉強強才只一分鐘,外購而來的卡通片開場片段有兩分鐘多,有何方法簡單直接得過把已有的「播兩次」?從前所見的例子,情況就是如此嘛。

2023年8月27日 星期日

廣告實貌


街頭上看到一個大型外牆廣告,頂上的一排強光燈的支架,陽光之下產生的陰影,投射到畫面人像之上,替人物加上了個古裡古怪的「髮型」,令人發噱。

任何平面廣告,本身設計已要有很多條件要求,若是因資源有限或其它原因,要求之間存在矛盾便要作出取捨,包括哪些元素,擺放如何位置等,都要研究;而且,除了廣告本身,當套用在預計物料之上時,會出現什麼效果哩,最理想也要顧及,但自然,這絕不容易,因為情況未必可以完全預計得到。

有種戶外廣告,最是難以預先遷就,那便是貼到車輛上面的車身廣告,因為包括車門、車窗等的存在,一整片的廣告註定是要被開洞、破壞的了,當原來十分美觀的設計,出現了那些洞窟後,會否變得可笑呢?假如明知會有問題,是否應在套用時把版面移開少許,以避風頭出醜呢?就算有意如此作出「預防」,又是否真能做到呢?因為不同的車輛,就算是同一工廠生產的,那些大大小小的開合地方,都可以不相同。

現在幾乎所有戶外廣告都是以電腦排版設計的,資料足夠的話,可以在設計之時,已經預覽到是否有潛在甩漏出現,盡量避免,情況已經改善太多太多了,但恐怕,類似問題真要出現,個案還是不能完全消失的哩。

2023年8月26日 星期六

匯率

穿梭兩地,通境過關,要用的是兩種貨幣,不過因每次都有人負責付賬,所以兩種貨幣之間的匯率變化,並不能強烈感受到。但自然,從新聞報導中,我也得知港幣及人民幣的兌換率之變化。

每次找換少許外幣,回港時都已用得差不多時,匯率高低的少許變化,其實可以略過,若之前曾大額買入過重大資產,仍然持有,資產的估值起伏,便叫人想忽略也不能了。

從香港到中國內地活動,是否等值換算都好,總還要換成另一種貨幣,到澳門去便不同了,我到過澳門幾次,不單止澳門幣和港幣的匯率長期以一對一結算,在當地消費,商家根本就是照收港幣的,便連找換也不必了,這對用家來說,當然極之方便。

2023年8月25日 星期五

家中月餅

「一年容易又中秋」,這句話大概因為被用於廣告之中甚多,特別順耳,鮮有聽人說「一年容易又新年」或「一年容易又端午」的,但每個節日都是同等,一年只有一度。

食肆及商家,剛售完粽子,便已開始推廣月餅。在過去,月餅是海外同胞會特地買到異地去送禮或自行享用的,訂購需時,運送也需時,所以幾個月的時候,其實並沒太多餘裕;現今科技發達,物流水準高,也許再不必提早那麼多了。

中國節慶食品,節後常有積存,要經一段日子才能消耗盡。有些朋友要花上一個月或以上,才清理得掉家中雪櫃在端午時買入的粽子,我們家中更利害,粽子雖沒有,上年中秋留存的一個月餅依然冰封住,穩穩妥妥地坐在雪櫃高層雅座哩。

2023年8月24日 星期四

歌曲獨白

有些廣府話的歌曲,中間夾雜獨白,當中由鄭丹瑞主講的兩首歌,一首叫「天各一方」,另一首叫「留給最愛的說話」,都是經典中的經典。

很多時都有人舊歌新唱,但能媲美舊作水準的不多;新人演繹上面兩首歌曲的獨白,好得過鄭丹瑞版本的,可說是未曾遇見過。

尤其是「留給最愛的說話」的獨白,除了聲調和語氣,還有一種精神:男聲有好些問題,是真的疑問,而非有既定立場的質詢;他的說話,每一次都問完了,但立即又忍不住再發問,一而再再而三;新人演繹之下,是一輪嘴追問許多的問題,沒有了那種「情不自禁」的味道。

新派歌曲中的獨白,常以 Rap 的形式出現,能有一時的氣氛,聽後卻難令我輩有深刻念記,故鮮見有以「獨白」而叫人讚賞的,真是可惜。

2023年8月23日 星期三

粗俗雅解

小說大師常鼓吹看閒書看小說不必那麼認真,只要好看便足矣;他的粉絲對他的說話無不贊同,但自己是否也身體力行如此,亦是視乎本人的性格。

南洋網友,翻看大師作品,小說主角跟小友對話,提及一句廣東俗語:「缸瓦船打老虎——盡此一舖」,小友喃喃自語,話中疑帶另一句相同意思的俗語,也和老虎有關,但又賣關子說由於太過粗俗,主角當時就假裝聽不見,所以作者也更不必轉述。此謎書中無解,網友便來問我。

既是書中無解,我也沒聽過作者有公開的答案,所以我心中所想的到底是否「真正答案」,也是不能肯定的,但的確,我有自己的答案。把答案告之,網友根據我說的俗語,又到互聯網上查資料,得到個正經得很的解說,就算是放諸中小學課本中,也應該無妨的,不禁莞爾。

若真只如那網上的解說,又何粗俗之有?原裝解釋被認為粗俗,也很易懂,就是因為那句俗語,諧音類似女性生殖器官,如此而已。

2023年8月22日 星期二

選擇錯誤

人生在世,每年每月每分每秒,需要下數之不盡的抉擇,下的決定,有時對,有時錯。我們做錯決定,很多時是因為欠缺了應有的知識;也有些時候,本來我們不會選錯的卻錯誤了,因為遇上了一些「盲點」,我們忽略了某些因素,便致失敗。

那些「盲點」,有時是在當事人眼中,比在旁人眼中更難察覺的,所以有「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說法。但有時,我們明知是錯的事情,仍然照做,因為不做便不舒服,所以在可以選擇之時,仍選了做錯事───或者說,笨事,我自己便常當上這種笨蛋。

香港的大型博彩項目「六合彩」,我也有買過。現在的制度,每注 10 港元,又有「半注」可選,成本減半,若獲獎時,獎金亦相對減半。凡買「六合彩」,不會只想中數十元、數百元的,通常目標主要就是頭獎獎金。那頭獎獎金,會有上下調整,相差可以以倍計,但總是鉅款,基本上,對很多人來說,就算遇上別人和自己一樣,選中相同的 6 個號碼,二人均分,只得一半,也相當滿足了;既然如此,以同樣的資金,全買「半注」,注數和中獎機會都會加倍,令到滿足的機會倍增,豈非更好?

別人怎想我不知道,我若是幸運地獨贏中了「六合彩」頭獎,但因只是「半注」而只得彩池一半,我定會後悔不已,認為不獲派彩的另一半獎金也是我「命中注定」、「應該」得到的,偏偏失卻,之後會一直耿耿於懷,十分不高興。

明知是錯仍為之,果是笨人也。

2023年8月21日 星期一

品書

名家作品推出精選版,知道當中有由作者自家提議的,好奇一問,答案卻叫我意外。

本來嘛,看閒書,主觀得很,各人喜好不同,挑選的所謂「好書」不同,絕不奇怪。但消息來源又加一句:「另一位名作家某某也說很喜歡這作品」,又叫人猶豫了。

同是小說作家,同是成績超卓,都有這選擇,是否這作品有些什麼閱讀方向,是我忽略了的呢?也許,要把那故事找出來,再細細重溫一下。

2023年8月20日 星期日

新舊與高低

因為地理環境的限制,或是居屋的分佈集中度有別,以及成回及利潤的考量等等,新界的不少傳統村子,居民家中使用的寬頻,都未是以光纖傳送訊號的,而是倚賴舊式電纜;這情形在陸續改進中,不過感覺上,也只是慢慢的,並非躍進。

相對來說,新建起的大型屋苑,所有建築從空地開始,聚集的居民也夠多,通常也已是內置了光纖網絡,居民入住後便已用著新式的技術,不必太煩惱。

但當然,也會有些例外:舊的村子也許都已舖好光纖了,旁邊近年才出現的大型屋苑卻沒得選擇,只得仍然沿用過去的電纜式服務。解釋可以有很多,但事實已是如此,辯亦無謂,只得接受:所住屋子的新些,並不代表住在入面所享受到的技術一定高些哩。

2023年8月19日 星期六

臉盲

有些書本,為給人一個整體系列的感覺,便會在封面設計時,採用基本上完全一樣的框架,再把當中個別位置的元素更換,變成「大同小異」。

這種設計,擺放在一起看是好看,遇上讀者如我般有點兒「臉盲」者便常弄不清哪本打哪本,也記不清哪些已有哪些未有。

一些漫畫書,封面就算具體設計及內容上,並非雷同,或帶出的「感覺」差不多時,也常會弄錯。那麼多年了,頗知自己的問題,便到近期,到報攤去,還是試過看到一期舊書以為是新一期的,買了重複,又費錢又叫人氣餒,失敗之至。

2023年8月18日 星期五

冷蒸氣


在市區,經過一輛大車,車身上一個門口打開,傳出陣陣寒氣,並有緲緲白色霞氣飄出,散盪四周。

車內是個冷藏庫,想是在運送急凍食材給食肆吧。我的腦海中,卻是泛起數十年前的一個畫面,那是輛差不多構造和大小的車,地點在元朗的泰祥街,停泊在路旁的車子上,那個洞口,也是傳出霞氣和寒氣,卻是正在運送雪糕。

那時該地,門牌叫「泰祥街一號 C」的,開過家「雪白雪糕公司」,售價雪糕、雪條和「蓮花杯」,現在的冷藏技術及輕便載具設計進步了許多,類似的車子已經鮮見了,但是那些白色的霞氣和寒意,卻已經深植在腦海深處,偶而遇上,記憶便又重臨了,回想兒時,一陣溫暖。

2023年8月17日 星期四

微觀地理

在香港,有近 20 個小分區,我至今年過半百,有些地區,應該也是從來沒有去過的。不同地區的相對位置在哪,要在本地的地下鐵路網絡覆蓋得比較全面,根據那些站名,我才能有個清楚點兒的概要。至於一些著名的公共屋邨,人們談起時常會當我一聽到便知道是在何處的,其實我卻並無概念。

昔日父親不時帶我到屯門去,那時候不論是到何區,從元朗出發,都有直接巴士路線,所以不論是新墟、大興邨、蝴蝶邨還是安定邨,於我而言,都只是個地名,我知全是在屯門,但從其中之一要走到另一處去,應循哪個方向呢,也要到年紀大了,才掌握多些。

近日看一些「粵港澳大灣區」的宏觀地圖───也就是中國地圖南部的一小角了,在上面看到好些過去旅遊時到過的地方,但和屯門的例子相似,各自都是相同看待的某國內地方,某些這麼近,某些那麼遠,某些原來就是在某些的隔隣,諸如此類,之前全是茫然。

中學時也有修讀過地理科的,可能當時所學得的一麟半爪,早就歸還給老師了,而且,以程度計,可能還是還給體育老師的機會大些哩。

2023年8月16日 星期三

成績

聽到一些關於學生拿著公開考試的成績,如何努力爭取得到心目中理想學校一籍的故事分享。

現在連到幼稚園去求學籍,也需要面試,這點我不意外,但說故事者卻對面試之時,學校在準學生的面試技巧及表現外,「居然」還要考慮考生的成績,似乎很意外。我卻是意外那意外!

就算多少人在說什麼「求學不是求分數」,但當要衡量候選人材的孰優孰劣時,校內及公開考試的成績,就算不應是絕對性的唯一工具,至少也可給出個參考的標準吧?選學生要看成績,有何奇怪呢?

早陣子,聽聞有場比賽,射入多過對方 30 球的一隊籃球隊,只得到亞軍,而入球少許多的那隊反而成了冠軍,因為挑選冠軍,是要包括一些其它因素後,綜合而得出結論的云云。怎會有這樣的事情?這樣的想法和做法,實在太古怪太古怪了!

2023年8月15日 星期二

退數謎團

一件怪事,印象中之前寫過,但原來問題始終還存在。

也不是什麼重大事件,只不過是留意到某篇網誌,有個已經被多少人瀏覽過的數字記錄。看定義已知道,這個數字頂多不再上升,再無下降之理,因為有人看過,那是歷史事件,而歷史是不能被抹走的,偏偏那數字卻會回落,真是叫人費解。

類似的情況,更出現過多次哩。

2023年8月14日 星期一

複雜生活

安排開張俗稱「一卡兩號」的電話卡,過程不算很複雜,但之後想達致自己所需,要學習怎在電話手機上改動設定,那便較為麻煩。

現今流動電話機件功能甚多,每種功能都可開可關,因而設定狀態的組合,幾乎可以是無限的。設定之時其中一環選錯了「開」或「關」,操作成敗便可能不同。

古代生活簡單,因為用具結構簡單。身在暗處,手持蠟燭,忽然燭光沒有了,原因不出三個:蠟燭燒光、有風吹熄火熖,或是缺少氧氣。換成現代,手持的是電筒,忽然沒了燈光,可能性便多了許多:是燈炮失靈、是電池用盡、是當中上百個零件中的某一個或以上壞了?又或是某些零件之間,接觸不良所致?想要找出真正原因,便要比起蠟燭熄滅,多花許多時間。

所以現代人的生活,定必複雜許多、煩惱許多啊。

2023年8月13日 星期日

眾錯


亞洲一個國家,大家仔細討論時,知道有「南越」和「北越」之分,不過一般提到該地方時,便會以「越南」來稱呼。國家名已有個表示方向的字,怎樣表達國家之中的不同方位地區呢?大家似乎沒太在意。

近日便看到一家食肆,介紹寫作「越南人主廚正宗北越菜」,便頗為古怪。

日本有種食品,大家通稱「關東煮」,一直沒問題。早前有朋友處理一份文稿,介紹說原來「關東煮」有分「關東」及「關西」兩派。若是完全以中文表達,分別稱之為「關東煮」及「關西煮」便十分恰當了,可惜該食品一開始的譯名中,已包括了個「關東」的地方名,之後發現原來它地也有存在,想要清楚表達時,便尷尬了。

2023年8月12日 星期六

元朗夜市

夜深回家,看到元朗的商舖夜市,與不算很多年前的高峰相比,分別極大。

那些年,其它地區如灣仔、尖沙咀等,都有夜市,但像酒吧、夜總會之地,都是閉門營業,內裡喧嘩,外面街頭上也只是一般熱鬧;元朗市中心卻有四五處地點,有大班人露天消費,周邊地帶延伸著生意,形成板塊,太陽下山之後直至凌晨兩三點鐘,才開始慢慢靜下來,氣氛相當熱熾。

當時,元朗的夜市是其它地區沒法比擬的。這夜,大街、旺點的暗淡及靜悄,叫人黯然。

也難怪,見有好些商舖都貼了告示,說有段較長的日子休息。連商家自己也選擇關門休息,他們本來的顧客也計劃外遊,令到市場整體生意額有所下滑,又有何足以奇怪?

2023年8月11日 星期五

修理

家中一件舊物,並無太大損壞,但也要作出些修理,才可繼續有效使用。不太容易地找到工匠檢查,認為可修,不過報出來的價格,不算很便宜。

現在很多家中用品,如雨傘、鐵鑊、暖水壼等,重置新品的價錢甚至比起修整的更低,所以人人都寧可棄舊迎新。至於一些修理起來仍可省些錢的物品,修理成本已經不比重置成本低許多;常聽到工匠或當事人說:「在這筆修整費上再添一些,已可買件新的了。」很多人都因為這個原因,而不修可修之物。

當然,其中一個事實是:懂得修理的匠人亦已不多。延伸出來:能修的人少,他們每人要花的時間長,收費又怎會不高?

家中之物,最終也送交修理了。修理費就是那種「再加少許便可在市場上買個新的」之水平,只不過,只是能買到相同功能之物,而非相同款式的設計,所以,為了心頭好,便修好它繼續留在家中了。

而且,相比起買個新的,實際支出而取得同一功能物品的花費,的確是較低的。

2023年8月10日 星期四

貼地

日間夜裡,多次發出暴雨警告,對於我,卻幾乎全無影響。

日間一次,身在室內,只從手機收到的訊息中,知道有「黃色暴雨」,到事情辦妥後,離開之時,訊息仍有效,不過走到巴士站上車的一途,已經只有微雨,不覺狼狽。

晚上睡覺時,外間的天氣也變化不定,天文台發來的情報頻密,不過因又身處室內,而且窗戶隔音效果不俗,所以整夜都沒感覺到壞天氣的存在。

我們常說有些人「不夠貼地」、「離地」,反思自己,只要有個不錯的環境,已經不容易察覺到別人身處的苦處,更別說有所共鳴。這就是為何出身不差的政府官員,難以真正明白草根階層之苦吧。

2023年8月9日 星期三

亡者很忙

倪匡先生在 2022 年去世了,但是在 2023 年「香港書展」前後的這段日子,仍頻頻看到他的名字出現。他寫的東西,他寫別人的東西,別人寫他的東西,別人說是根據他的思想理念所寫出來的東西,形形色色的作品,數目不小。

除了作品,如 Facebook 等平台上,大家所寫的帖子中,也常見到熟悉的名字。一些新書要推出,說創作之時曾留到倪老多少的啟蒙,所以現在宣傳之時要提一提,作為感謝,還算有個道理;見到別人的行為,同意或不同意,逕自道出自己的想法便可以了,末了加上一句「倪匡便不會這樣做」之類的尾巴,又有何必要?

若是倪老尚在生,便可套句「閉門家裡坐,禍從天上來」以向他取笑,現在他已在逍遙境界,難道要把兩句話改成「悠然天上坐,禍從地下來」?

細心想想,某些文章及書本,倪老在生之時,已向作者明言不喜出現的,還不是照樣推出了,現在他已離去,又誰能阻止得到什麼?只好笑笑,之後,再笑笑。

2023年8月8日 星期二

重心轉移

電視台的歌唱節目,在各區巡迴演出,「元朗」的一集,並非在元朗市中心舉行,而是在天水圍。

元朗市中心不再作為焦點之一,非係新鮮事,若干年前已發現,在「天氣報告」中的分區溫度情報,已經是用「屯門」來代表周邊地區旳整體情況,不再是過去的「元朗」。

當然,過去的「元朗」範圍甚大,不論是在錦繡花園一帶,或是天水圍、屏山、流浮山、白泥附近,發生車禍,都可以簡稱之為「元朗發生車禍」,現今,若只言「元朗」大家會預期指「元朗市中心」,不想誤會便要說得更精準。

所以,在天水圍區的活動其實也算是元朗活動之一,起碼,沒有在屯門、上水舉行了而略過整個元朗區,已經不那麼差了。

2023年8月7日 星期一

梳理歷史

記錄歷史,可以有不同的手法,其中之一,是按照事情發生的先後舖排列清,寫成「編年史」。

關於一個十分龐大的行業或時代,從不同的人角度追憶,可以得出較深入的細節,不過這樣的個別板塊,累積到一定數量時,旁觀者掌握著,有時也不能組織成一塊完整的砌圖,個人以為,從那些板塊中,抽出合適的內容,再綜合起來按時間線排列,較能給出一個清楚的宏觀視野,明白當中的起伏變化。

若干年前,協助「港漫回憶錄」一書的製作,過程中也有過不同的選項,結果最後採用的方式,基本上也是一部「編年史」,效果看起來也不錯哩。

2023年8月6日 星期日

摺元寶

赴紅事,活動開始之前坐著常是無事可做,要談話也談不了許多,所以有些人便會打麻將來消磨時間。赴白事,情況也常相類,很多時候,在座的人都會協助把金銀紙摺成元寶,既是打發時間,也是實質幫忙。

把上面貼有箔金或箔銀的薄薄紙張,摺成像古裝劇集中使用的元寶模樣,在網上見有教學視頻,像那些紙摺動物、飛機般,形狀和實物跟得頗足,而且紮實,正常運送時不會輕易把它們弄散。在現實情況中,有個常見的簡單版本,將紙錢捲成一圈後,把兩端紙頭的半邊向內推,令呈現三角狀,基本上已可以。成品會略見立體,轉頭拿往充填拜祭附薦包時,不會那麼快散開,已足夠了,不必十分結實;真不放心,摺好後在兩邊的三角位輕按出道壓線,效果更佳。

有種摺法,摺出元寶後把兩端三角更向上翻,讓更像元寶模樣,聽過辦事的堂倌說不必如此,原因我也沒有多打聽,亦不知到底是「不必」或「不可」哩。

2023年8月5日 星期六

就手

家中布局,有所改變,平時坐下來工作的地方,空間大了,但使用起來,則沒從前的「就手」。

已慣的環境,只要有變動,無論多麼細小,也要叫人重新適應,這本不足為奇,不過一定程度上,也因為空間大了,一些物品,之前伸手可及,拿取放回都容易,現在想要使用,還差幾吋而不能安坐而取到,便要特地起身,用後又要起身放回,便覺多了麻煩。

作家古龍形容楚留香的船上居所,正因細小,所以物品擺放要很講究,很多東西都是伸手範圍內已可自由取用,甚具效率。廣府話中,形容環境令人活動順暢時,有「就手」一詞,真是別具深意,耐人尋味。

2023年8月4日 星期五

「啡伯頻道 coffeepak。像映留痕」

YouTube 系統不時會在用家視線可及範圍,顯示出一些認為用家會感興趣的視頻,事實上,我也多次因此而知悉有某些內容的存在,並訂閱了相闗頻道的。最近,因為一節叫做「俗世狂生十三郎」的帖子,短短只十餘分鐘,看後便立即訂閱了「啡伯頻道 coffeepak」。


隨便逛逛,見該頻道上影片,有分「啡伯隨筆」、「像映留痕」、「褪色的明珠」等分類。其實單只「像映留痕」一種,已值得捧場及大力推介。

近年我的活動中涉及多了類似「口述歷史」性質的寫作,在搜集、整理材料的過程中,深知道找到舊資料之困難;文字已是如此,何況相片,更何況視像。材料在手,求證又是另一環的難題。找到素材後,經過求證,更能把零碎的資料串連起來,呈現系統性,製作出深入淺出、言之有物的帖子,又豈是「難得」二字足以形容?

要特別強調的是,主持人「啡伯」政治立場鮮明,帖子中包括的相關訊息及批判相當赤裸,政見不同者是否能坦然只抽取珍貴的舊材料來欣賞,便不能由別人置喙了。



2023年8月3日 星期四

非平原

我們一輩童年時,香港的教育制度每一年變化很小,相隔幾年在同一學校就讀者,所用的教科書內容也會一模一樣。那時候,在「社會」科中我們會學到關於香港的基本資料,當中有些字眼,幾乎在所有出版社的書中都會包括,例如:「香港水深港闊」、「香港地少人多」、「香港是個轉口港」等等;還有「元朗是香港最大的平原」。

頗久沒像這日一樣,九龍、港島跑了幾區,到多個地點去視察及拍照,當中夾雜使用過不同的交通工具,又步行了甚長的距離。更辛苦的是步行之處,多處都是令人有些吃力的斜坡。

之前在九龍試過在黃大仙及慈雲山區內走動,不少地方都頗見斜度;這一天到過港島中的北角及中環兩區,走上斜路,復又要走回,雙腿都有些發軟了。

平時在元朗所見所聞慣了,並不察覺,每當在外區的斜坡上走動,常會想起昔日的教科書中內容───元朗的確是個大平原啊!

2023年8月2日 星期三

「人工智能」今昔談

利用電視台的小匣子重溫一個名叫「不可思議的地球」的節目,只有一集可看,內容長約 1 小時;由鄭丹瑞主持,會同作家、學者、藝人等嘉賓,見在討論不同題目時,嘉賓組合不同,所以這僅有的一集,應是由本來的多集中剪輯而成。

所講主題,若以「神秘學」來形容,雖頗精準,不過未必人人可即時想到性質如何,若換成以「X 檔案」來譬喻,便會有較多人容易掌握到所講的是什麼。當中除了古文明、金字塔等熱門內容,又談及電腦背叛人類的危機,旁及「人工智能」這題材。

當年討論中,嘉賓認為電腦在個別行動上雖可勝過人類,但只能局限在該行動中,至於思考一事,人類連自己是如何思考都沒法說得清,也就不能懂得如何令電腦可思考,所以「人工智能」這物事,不會是「短期之內」可出現。這劇集片尾標示的首播年份是 1994 年,查看記錄,「不可思議的地球」多集應是在 1994 至 1995 年間推出,至今已有 30 年,這個距離,算是「短期」或是已足夠長?無論如何,「AI」已經面世了,這個事實,已沒多少可爭辯的空間。

2023年8月1日 星期二

首尾

基本上,理諭上,我們要檢討、反思自己的所行所思,是每一天每一刻都可以進行的,不過通常,大家都是在某段落的最開首或最後時期,來進行反思。

忽然,又踏入新的月份了,所以又是一個好的時候,高呼:啊!時間過得真快!

香港政府的財政年度,以每天的 4 月 1 日開始,至翌年的 3 月 31 日止,在不同國家,有不同做法,所以有時想比較不同地區的年度經濟數據,因大家對應的時期不同,並不那麼容易。我們在香港港,成立了一家公司,公司的財政年度是從何時開始計算 12 個月,是可以選擇的,跟從官方由 4 月 1 日起,或由 1 月 1 日開始,又或都是其它特定日子,也都可以。

2023年7月31日 星期一

過量通知

流動通訊裝置上安排了「我的天文台」軟件,所以不時可收到官方的情報,包括我當時身處的位置附近的天氣變化。

那些情報,通常很準確,但也不免有失手的個案;而且通知到時,我可能正忙著而沒察覺,得悉時消息已經過時及沒用了。所以,每一天,不免有許多在我眼中,是無用的資訊。

不是說那些資訊沒用,但是當太多而且又容易過時的話,便算是過量了吧。

───我雖有如此想法,不過也要同意,「過量」和「不足」之間作出挑選,我應還是寧濫毋缺的。

2023年7月30日 星期日

序號

著名藝人有個新的 YouTube 頻道,本感興趣,打算定期收看,但是不知為何,那些內容只是順序貼出,標題之中,並無編號,於是不時去瀏覽時,往往不能一下子肯定最新的內容,是否已經看過。若是有個編號,便容易分清新舊了。

名作家的小說及散文,歷經超過半個世紀仍在出版不絕,我亦一直捧場,但近年其作品書名,感覺很接近,加上封面設計又有一定風格,所以在書店中看到一本陌生的書,都不敢肯定之前真仍未看;幸好出版社在書脊之上給了個序號,身上留個記錄,不同系列已看到哪個編號,便不會重複購入看過的書了。

我知道有些朋友不喜歡為作品編上序號,認為有礙觀瞻,不過因在受眾角度看,甚具好處,所以亟宜仔細考慮啊。

2023年7月29日 星期六

奇趣專訪

在一本舊雜誌封面上,有幾張年輕歌手、樂隊的相片,大小相若,並無突顯哪個,不過右下角有個搶眼紅色圓形,上有「某某獨家專訪」字眼,「某某」是一位歌星名字。

把整本雜誌快揭一遍。不覺有那「專訪」;慢一點兒,逐頁逐頁的找,也「沒找到」;最後根據目錄上標明的頁碼,翻到正確的那一頁去,經過多次前揭後翻,終於接受了現實:原來所謂「獨家專訪」,就只是之前曾見過的那一版內容,歌手相片佔一半面積,另一半位置以「Q & A」的方式,四個短小的對答,便是全部了!

對,「專訪」或「獨家專訪」也者,恐怕不會有十分嚴格的舉世定義,只是─── OK,OK,若編者有信心讀者不會大失預期的,他們也沒有錯。

2023年7月28日 星期五

拉衫尾

完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前往了「動漫節」,而且還是在活動的首天。因為隨施仁毅兄行動,利用他的參展商入場票,可以省卻在戶外排長龍之苦;有好些攤位,也因為仁哥與工作人員相熟,得行捷徑。

當然,場內人擠,在攤位與攤位之間,滿滿的人群,無論是有任何特別的身分,也是難以寸進的,但在許多環節中,已經節省許多時間。

逗留會場前後也只約兩小時,因另有活動,不得不離開,之後也沒時間折回再逛。離去之時,看到對面天橋處長長的人龍,該位置距離會場還有一段路,加上就算進入了室內,也還要繞來繞去多圈才真正抵達展場的,由人龍處計起,要到幾點才可看到心儀的展品?

真慶幸是可拉著別人衫尾前往,不用浪費許多的時間及精力。

2023年7月27日 星期四

颱風路線平均數

天文學家現在會以電腦輔助,推測熱帶氣旋的移動路線。

就算計準熱帶氣旋會向前走,到底會偏左還是偏右呢?無論下一步是偏左、偏右還是居中,下一步的可能路線又是一堆,結果,便會推演出一個呈三角狀的「路線圖」;通常,在那路線的中間,有條明顯的線條,指引颱風移動的大方向。


細心一想,便會發覺這表達很有問題,容易造成誤會,讓人以為那中間的路徑,便是最大機會出現的結果。事實卻可能是颱風繼續在那預測範圍內前進,左移的機會比右移的機會大許多,但經過平圴後,那指引線卻一定是居於範圍中央的。

打個譬喻:以類似圖示表達買了「六合彩」後的「得獎可能性」,範圍上下限,最佳是獨贏取得全數 5,000 萬元,最差情況是投注的錢全泡場了,所以那三角狀的「路線圖」,便會包含著 0 到 5,000 萬的可能性。難道我們全輸的機會,和獨贏的機會竟會相同?可是那條居中的指引線,卻會預測著在中間著墨的 2,500 萬水平啊,還不算是誤導?

2023年7月26日 星期三

風險不似預期

預告說是「超強」的颱風,由於所走路徑距離香港愈來愈遠,所以可能威力甚大,但應該只會掛到一號風球,連三路風球都看不到。

若能預知會有潛在危險出現,官方在情在理都應作出警告,但只要有預警,大家一定會把最大的風險和實際情況比較,假如最壞情況沒有出現,本應是件好事,但又很可能會招來噓聲喝倒采。

只要不是十分年輕的幾代,應也記得要邁向公元 2000 年時,那全球戒備的「千年蟲危機」。那是實質存在的風險,萬一出了亂子時,情況也可以很嚴重,結果是全球大致上都安然渡過了,之後甚至有人從「陰謀論」的方向作出批評,更以「騙局」的字眼來形容哩。

要作預測,從來吃力而不討好。

2023年7月25日 星期二

天算

過去多年,「香港書展」未能盡如常態的舉辦,當中又有適逢颱風吹襲,展商生意更受影響。

今年「書展」期間又傳有熱帶氣旋逼近,而且風力會頗強,但幸運的是風仍未至,活動已完。接續而來的「動漫節」則沒那麼幸運,是否會受到影響,程度如何,皆不能逆料。

大型活動要預早許多落實及安排,人算易掌握,天算卻難計,真有機會帶來人命傷亡時,無可選擇,只能把活動打住。就算情況許可,能夠照樣推出,計劃面貌也很可能大不似本意。

看電視,一個戶口音樂節目,遇上大雨,最後是如期舉行,不過表演者及觀眾都要打著傘,無論如何辯說別有一番情懷,顯得狼狽則是一定的了。有時,「針沒兩頭利」,也只能「兩害取其輕」。

2023年7月24日 星期一

人至風至

上海兩位朋友,久違數載,今年都會到香港。其中一位,在「香港書展」期間已到,會留至活動完結後才離開;另一位則計劃在前一位離開後才到香港,並是即日來回,二人在香港逗留時間並無交集。

大家都是俗務繁忙,時間表緊張,只能盡量相就,看看能否見面,真的安排不到,也沒辦法;至於會面的長短、能否交談很多、會否一起用餐之類,也不強求了。

但是朋友計劃即日旅遊香港之日,卻是預測會有個超強颱風接近之時,那行程和活動會否有影響呢?真是天曉得。

2023年7月23日 星期日

書價

看到有一段時間,書籍的定價有過一番掙扎,那是在 HK$100 左右的水平,不同出版社的讀物,都努力地維持不達到三位數字,在僅僅不到百元水平徘徊。始終,說一本書「不用一百元」,和「要花上一百元」或「超過一百元」之間,於消費者而言,會產生不同的感覺。之後,當成本上升至真的不能定價低於一百了,大家反而好像沒了拘束,市場上差不多大小的書本,定價五花八門。

老友有新書推出,內容是十分豐富,製作是需要經年,加上精裝硬皮封面,也不能說定價進取得太離譜,不過一套四冊,每冊的定價已接近 HK$300,全套定價千多塊錢,真令想購買者猶豫;在「香港書展」中,套裝有個特價,折後我覺得也不算便宜。

好事一問下,老友說書本的價格全由出版社決定。不知這是因為老友自己沒出聲,出版社當沒有異議看待,還是就算作者想給意見,也是沒有幫助呢?我不在行內,便不清楚了。

2023年7月22日 星期六

書話補缺


終於補購到早在 1990 年出版的「醉書閑話」,至此,許定銘先生的書話結集算是收齊了。

這是許先生書話集的開山之作,我後知後覺,知道的時候,書已絕版,而且主要只在國內有二手供應,又是天價,所以一直補購不到;這次有國內友人的幫助,找到一本圖書館清出來的,品相差少許,價格較低,才能入手。

由 1990 年至今,許先生寫書話仍然筆耕不輟,數十年間,出版物的製作水平提升了許多,從前書中不能加插許多相片,令到不少內容中介紹的書籍設計,讀者憑文字描述都難明白,換成現在,一張相片,勝過千言萬語。

不知許生有否計劃,把這本開山作重出個增修版,令更圖文並茂?

2023年7月21日 星期五

久違之會

有些外地朋友,往日常乘著「香港書展」之時,在 7 月到香港旅遊,既往書展,又及它處。也由於相識的共同朋友中,常在書展內有新書推出或有活動舉行,配合時、地,大家聚頭聯誼,相當便利。這些「日常」,在過去幾年的疫情之下,已經中斷了。

今年年初開始,香港社會活動漸漸復常,「香港書展」如舊舉辦;之前會在這段時間內到香港的兩位上海朋友,今年來了一位。

前來的朋友,這幾年推出了幾本「倪學」的書,今年 7 月也同時有兩本新書面世,皆和倪匡先生有關;配合新書,還會在「書展」中有個座談會。因此機會,特地安排,事隔多年,終於一會,真是難得。

2023年7月20日 星期四

龍之忌日

半個世紀之前,香港很多個創意工業都崛起,所以出現了數之不盡的精彩作品;到了今天,那些作品仍然留存的還有不少,所以近年也出現了很多「金禧/50 周年紀念」。

50 年前的這天,明星藝人李小龍猝然去世,令到很多人一時間都不能置信。

一個我們熟悉的人,一直在我們視線範圍內活躍地活動著,因為意外的原因,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去世,已是令人難以相信的事情;當李小龍的形象是那麼好打、壯健,便更令人感到突兀了。

長久的年月中,華人在外國人眼中,都是弱者,這幾乎是任憑全國人民如何努力,也不是一時三刻可以扭轉的既定印象,卻因為一個人的作品而改變了,這在五十多年前,是說出來也難以叫人相信的說話,但偏偏,卻成了之後的史實。李小龍其人,以成就論,堪稱偉大。

2023年7月19日 星期三

精讀

今年的「香港書展」開幕了。看到廣告宣傳,有興趣閱讀的書不少,但有意購入的書卻不多,除了經濟的考慮,也顧及之後在家中存放的問題。

而且根據過去的經驗,我知道若是一下子買入多本書籍,我心底下很想快些看完,便本本都不會看得仔細,浪費了那些好書。

有個時期,有些周刊雜誌,每星期買一本,從頭到尾,細細閱讀,十分享受,於是決定訂閱。訂閱了,沒再在報攤購買,而是每月定期會收到郵寄。同是那本書,收到郵寄的,一來不急於拆閱,二來看得也不投入,匆匆地翻了一遍,便興趣索然,然後過了幾個月,已略看過的、拆了未看的、完全未拆開信封的,多期書堆積著,竟沒有一期看得有從前的仔細。

所以之後不會再訂閱期刊了,想看便買,買了便專注的看,盡量享受。

2023年7月18日 星期二

未雨綢繆?

剛有個高至「八號風球」的颱風離開了,又有預測說下周「可能」有另一個熱帶氣旋逼近,而且也「有可能」高至八號風球。到官方網站去找有關的資料,原來那個只是潛在的熱帶氣旋,現在還未誕生!

就算是現成的熱帶氣旋,走向、力度、速度等等,都受到許多因素影響,預測存在變數,還未形成的熱帶氣旋,只因具備了足夠的生成條件,便去推測它會否波及本地、強度有多少、需多少時間才可到達之類,這種預測對官方及科學家來說可能有用,對普羅市民來說是過慮了吧?就算要提早擔憂,起碼也應留待它出世之後。

朋友的兒子曾問其父:「如果我們居安時要思危,居危時更加要思危,那豈不是每天每刻都要在思危?」真是智慧之言啊。

2023年7月17日 星期一

現實

在 Facebook 也有戶口,設立起來主要是為了在別人帖子上回覆,自己鮮有發表。有個時期,選擇性的把「龍之天地」這裡的個別網誌連結,貼到 FB 上分享,但在那邊的原創帖子極少,歷年以來,記憶之中,恐怕也只約二三十之數。

近日一帖,即時寫就,並分享給社交圈子,原因十分現實,因為進餐的食肆規定,凡在 FB 上分享提及它們餐廳的,可享折扣,因為能減免相當的金額,便照辦了。

短短的三幾句,寫的內容只是大路背景描述,也都是事實,只是平時不會寫也不會貼出來就是了。若引用「為五斗米折腰」來形容似乎太過,妥協了卻是真的。

2023年7月16日 星期日

新修版金庸小說

透過「好讀書網」這個平台,嘗試閱讀「新修版」的金庸武俠小說。現時選擇有三,「鴛鴦刀」及「白馬嘯西風」都是中篇,猜想改動未必很大,所以便由長篇經典「神雕俠侶」開始。

我沒有拿著新舊版本並放一起比對著來看,但很明顯,味道相當不同。或者可以這樣形容:「神雕」由初起連載直至「新修訂」為止,有近半個世紀的時間,「新修版」是若作者在當年才初創作這本作品時,便會採用這樣的寫法。

寫法的改變是因為大環境改變了,小說的撰寫方法、讀者的口味、閱讀風氣的轉變等與前不同,作品想要吸引到人讀下去且覺得好看,也要有改變。不少涉及真實歷史因素的內容都有所壓縮,舊派作家一岔三千里之後才回歸本來戲軌的倒敘,也精簡了很多。

而且金庸似乎也被大量已拍成的金作小說影視作品影響到,對於人物的外貌描述詳細了,而且情節間跳接的方式,也增加了電影感哩。

2023年7月15日 星期六

易病之時

天氣悶熱,太陽普照,行走在外,不一會兒便全身冒汗,凡是這種日子,身體便易出現小毛病。病從何來?因為禁不住多喝了冷飲,及常穿梭於不同冷熱環境之間也。

無論是對身體健康而言,或是單純地以解渴功能來看,都是喝熱飲勝過喝冷飲的,但在大熱天時,冷飲的誘惑力卻是驚人。喝了可能會後悔,可能會有罪惡感,但每當事到臨頭時,意志再堅定的朋友也很容易失守。

至於冷熱交煎的情況,有時是被動、被逼的,例如從戶外進入一家餐廳、一個商場、一個車站之中,室內的冷氣調得甚低時,那溫度的差別便不大健康,卻又不大能夠避免;若從熱到冷及從冷到熱的變化很頻密,便更易出毛病,咳嗽、流鼻水等徵狀往往又會湧現了。

2023年7月14日 星期五

「裡」和「裏」

從小到大,書寫之時,都是用「裏」字,直至某個時期開始,多了用電腦撰文,而倉頡字庫中,「裡」及「裏」兩個異體字,只收了前者沒有後者,大家堅持要用後者時,一是「打不出來」,或是「打了出來但列印本上卻顯示不到,只餘一個空格」,以效果論,都不是我們能接受的,沒法子,只有屈從。

屈從的還有「廚」及「廈」字等,老師之前特別教導頂上是沒有一點的,但電腦字庫中只有上有一點的版本,為了方便溝通及傳意,也只好電腦有什麼便用什麼。

這麼多年以來,幾乎所有撰寫的電腦文檔及網上文字中,都是統一使用「裡」了,系統卻開始可以支援到更多的異體字。那是否從今開始便棄「裡」重回「裏」字呢?在貼文內出現那麼多不統一的用字,又是否會令自己耿耿於懷呢?實在難說。

現階段想法,應是繼續「裡」下去的。

2023年7月13日 星期四

知之者

社交圈子中,有些相識者是只要得知某件事情,便會急不及待公開披露的,若是當事人不想有關事情張揚,便要及早提醒,否則未及提示前事情已公開了,便怪不得別人行動快。

不過所謂「提醒」,也只是治標之法,最佳處理,若是知道相識者的脾性及行事習慣,不想公開的事情便不應讓某些人知道,只要那些人知道了的,便應有事情終會公開的心理準備。

假如是相識時間較長者,還不知道友人的行事習慣,又或明知某人是守不得秘密的,還要把敏感事情告知,以為再加上一句「不要告訴別人」便沒事,出了亂子時,也只有怪責自己了。

2023年7月12日 星期三

封箱

身外之物,許多仍封存在紙箱、膠箱之內,亟待「斷捨離」方式的處理,整個過程,套句廣府話用語,「有拖無欠」,且看要在何時完成吧。

若干年前,東方未出現「斷捨離」概念,西方已有人鼓吹「Simple Life」,方向相彷。那時候我已有買入一些講述「簡單生活」的書,某些建議做法,已有認識,甚至頗為認同,只是知道容易,要落實應用卻不容易了。

其中一法,說把物品分成一箱箱裝載,封存好,再在箱上標明封箱日期,若日後整理物品,見在過去兩年至三年間都未有開啟過,證明那並不會對自己生活有重大的壞影響,便連箱子也不打開,直接丟棄也罷。

這種做法要跟從不難,難過的是心裡的關口;最大的阻力,是「恨錯難返」的恐懼。「萬一」有什麼東西是在丟掉了後才發覺,十分渴望找回來而又不可得時,人生豈非更添一苦?對,世上有不少可輕易放得下的人,那些都是高人智者,萬中無一。

2023年7月11日 星期二

遷徙

每隔若干時間,總要遷徙一次,於是事前收拾物品,事後還原擺設,又是一大番功夫。

凡是雜物,一直擺放著,可能還不覺其亂;若經過仔細整理,有了秩序,便更沒問題;在開始了執拾而過程還未完成的那段時間,卻最叫人煩惱,因為即使實際上比起之前少了廢物,但因整體看起來有更大面積範圍凌亂了,所以會更令人覺得礙眼,執拾者和旁人之間,便更易產生衝突。

這種大變動,可以選擇的話,我絕對會避之則吉,可惜自身沒有條件、沒有資格,每過些時候,被動的也需要重演一次。

變動的過程有時長些,能有機會告知別人,有時突發得很,只在極短時間內,已經遷移完畢,到了另外的圈子活動了。連自己也有突然之感,其他人的感覺如何,便更可想而知。

2023年7月10日 星期一

少年偶像───百無禁忌

當遇上經典作品的創作者或演出者時,常有人說:「我很年輕時便看過───」通常是在知道對方不會介意人們聯想到自己的年歲時,故意拿來開的玩笑。近日,談起小說作者百無禁忌其中一部代表作「全校困咗喺學校入面出唔返嚟」( 以下簡稱「全校」 ) 原來面世已有 10 周年了,便跟出版商開了個類似上述的玩笑,之後收到一條網頁位址連結,點進瀏覽,是個討論區帖子,才知原來我以為是玩笑的卻不是玩笑,百無禁忌當年雖亦不足 20 歲,到了今天,還是有不少讀者可以說「我很小的時候便看你的作品了」。

百無禁忌寫的奇幻小說,我閱讀時投入度不太高,一來因為題材,二來因為他的行文風格太新潮太隨意,皆非我所喜,所以只能客觀地欣賞,而不能說真心覺得很好看;但又同時知道,很多年輕人都十分喜歡他寫的故事,看得廢寢忘餐的。

大家現在都在問:「他到哪裡去了?」我曾有機會替「全校」其中一版做過校對,對作者打後的動向,亦略知一二。

大家在互聯網上可頗容易查到以「百無禁忌」做筆名的有哪些作品,但較少人知道的是當「百無禁忌」看似在文壇「消失」了後,其實他仍有作品面世,只是換了個筆名。當時他刻意採用另一筆名寫全新系列的故事,想知道沒有了之前筆名的標籤,純以作品爭取讀者的支持,是否仍可有如前的熱度;正因他有此心,所以全部知情者,都不洩露原來兩個作者是同一人。

該系列故事換過出版社亦換過內容推出,出過幾冊小說,之後便沒新作面世,據知是因作者進了大學,學業為重,便決定把寫作之事擱在一旁。以後,他是否仍會以小說作家的身分,和大家會面?屆時他又會用什麼筆名/藝名?作品走什麼路線?雖有拭目以待。

2023年7月9日 星期日

簡便快食「鮮意粉」

不久之前,蔡瀾先生在 Facebook 上徵求一種半夜之時,忽想吃些東西之選,之後得到的回應不少,但好些朋友對於「快」、「簡單」的要求準則和蔡樣不相同,他們以為所要的時間、所需要的功夫已算是「又快又美味」,卻和蔡樣心中所想的有頗大距離。

結果,蔡瀾總結,找個近年常見的微波爐加熱式白飯,「叮」一兩分鐘後,伴以他自己推出的即用醬料同食,短時間內已可進餐,略可充饑而不會太飽,是最佳選擇。

近日我在超級市場中見到一種真空包裝的「鮮意粉」,設計思路和蔡瀾先生所想彷彿雷同,不必冷藏卻可久留,把內裡的意大利粉以微波爐或滾水加熱一分鐘後,以隨送的汁料拌勻,便可食用,而且味道及口感,也並不差。這種食物,處理之時需要的工具甚少,可以儲些家中備用哩。

2023年7月8日 星期六

補購點

現在持續購買的漫畫書已經甚少,日本出版的更屈指可數,主要就是池上遼一浦澤直樹兩位大師之作品。有本書,知道出了新的一期,但因故沒及時購買,之後連再新的一期也出版了,但上期書卻已欲購無門。

連載故事,沒有跳躍閱讀的道理,所以先沒買最新的一期漫畫,想找回上一期補購看了,才看更新的,不過現在的報攤實在太少了,報攤面積又小,擺放不到多少舊書,而有些規模的書屋,數目也已銳減。

最後,連新書都已出版有一個月了,還是要跑回重點旺地───旺角「信和中心」───的店舖,才把兩期書一併買入,可以繼續看未完的故事。

連有心想買,補購也不方便,新書的銷路,又如何可以提升?生存甚難啊。

2023年7月7日 星期五

工程前後

官方資料已在網站上發表,「『元朗劇院』的首期翻新及改善工程已經完成,並於 ( 2023 年 ) 7 月 1 日 ( 星期六 ) 重新開放。劇院的城市售票網售票處和附設的自助售票機亦同時恢復運作。」

但,本來在內的唯一一家食肆,便沒隨同重開了。

已經營多年的店子,最大的特色是便宜得叫人難以相信,而食物質素卻不差,加上環境配套,只要能找到座位,便是個聚腳消閒的不錯選擇。它是在政府康民設施之中特定環境內,才可以產生出來的經營模式,想進入「正常」的商業世界,繼續本來的運作,極之困難,所以一旦消失,便應是真正的消失。

疫情幾年,劇院開食肆便要同開,劇院關食肆便要同關,經營之時又要遵守種種規限,苦苦支撐下,總算也捱過了,不料在疫情措施快要撤銷時,場地才說要封閉重修半年,這最後一根稻草便壓死了駱駝,真是時也命也。

假如這個半年期的工程,能安排在反正封館的幾年疫情期內,事情的發展,便可能大不相同了。

2023年7月6日 星期四

惜李玟


李玟 ( 1975.01.17 ~ 2023.07.05 )

最早看到李玟去世的消息,應是在一位文壇前輩的 Facebook 帖子上,雖只四字,卻很確定,但因把「玟」字錯成「玫」字,我便以為是其他人。然後便是再過數小時,消息多處可見,又多附上新聞報導及家人披露的引文,我一下子知道了,大為意外。明明就是感覺上不久前還在頻密露臉如常工作中的一個人啊!

像許多明星藝人一樣,很長的一段時間,CoCo 的名字我聽到時只知道是有一定成績、一定知名度的表演者,僅此而已,連樣子也不清楚,直至某一季的內地節目「中年好聲音」我因為李克勤而看全了,而 CoCo 亦是同屆參加者之一,才算認得出她的樣貌;再之後還有「聲生不息」。

CoCo 的表演,有她的所長,也有她的不足,但在內容設計、投入程度、演繹技巧等等而論,可算是娛樂圈表演者的一個典範,但原來一直的演出,身、心都背著那麼大的負擔,便是我所不知道的。

所有的痛苦都過去了,CoCo 一路走好。

2023年7月5日 星期三

無謂來電

每天收到的「未獲邀電話」愈來愈多,種類也不少。

現在使用的手機,啟用了一個程式, 收到來電時會和資料庫配對,知道是銷售電話的,便會歸為「垃圾來電」,作出提示,讓我決定是否接聽。我的做法是凡有這種電話,便在 Google 查看到底是什麼地方打來的,需要的話,便會接聽那個電話或回撥那個漏接來電;其它不知來意的銷售電話,便不再理會。

又有些來電是設定了不顯示號碼的,這樣的話,通常我便不會接聽了。但也有試接過的,卻全是沒人應對。若真是詐騙電話,一是以錄音播出訊息,一是由真人親口銷售,總要有訊息傳達,才可達到詐騙的效果,我也開了聲反應,十秒八秒,也沒回響,到底目的是什麼?看來很無謂哩。

2023年7月4日 星期二

粗暴理貨

常在超級市場中見到店員理貨,過程中相當粗暴;未拆開的大包物品不是輕放地上,而是拋擲,砰然有聲,而把貨架上物品清走時,也多見離遠投進籃中箱中,就算明顯看得出是易碎品,知道顧客會把一切看在眼內。也沒顧忌。

所以貨架之上待售之物,有罐身凹陷的罐頭、搖動時可感到內有碎屑的餅乾、已經斷裂的長條狀食品等等,不時可見。在顧客眼中,已經知道了又還可以挑選的話,要買也買其餘較完好的那些吧,於是,那些食品便等於被浪費了。

近日到某一大型超市,見到連雞蛋也已破裂了的,而又居然還會陳列著在放售,簡直令人難以想像哩!

2023年7月3日 星期一

武俠小說偷師記

小說之道,核心就是虛構,而虛構得令人感覺為真,因而英文稱之為「Fiction」。讀了衛斯理當主角的故事, 以為是真有其人真有其事,又在看了電視台日本劇集後,模仿超人從窗口飛天而出,又在看武俠小說後,跑到名山大川頂上去找高人,欲要學習異人奇功,在過去民風純樸、知識薄弱、消息封閉之環境下,還可能發生,到了現今,已經甚難。

就算現代創作故事,包含的很多知識已是真實的,只要是小說性質,我們對當中所講一切,也不會十足信任;這種審慎,可能在閱讀現代故事時,會有所放鬆,而看古裝故事時,知道虛構內容必更多,往往便不會輕易採信當中所教知識。以我個人而言,偏有個學自武俠小說中的道理,而且愈來愈相信。

那是在金庸的「射雕英雄傳」中,洪七公受重傷失去武功,後來慢慢復原之時,據他的領悟:「我受傷之後,只知運氣調養,卻沒想到我這門外家功夫,愈是動得厲害,愈是有益。只可惜活動得遲了一些,現下性命雖已無礙,功夫是難得復原了。」

這半年手部有輕傷,筋骨無大礙,但隱痛始終未根治,到了近日要搬動物品,盡力處理,事後居然發覺脈絡似又舒服了些,於是又想起了名著小說中的以上情節。偉哉洪七公!

2023年7月2日 星期日

新編曲

電視台轉播的大型晚會中,有多首經典的影視作品金曲,不過不少都是經過重新編曲,有了新的面貌。

其中一首「刀劍若夢」,變動實在太大了,節奏完全由快板改成慢板,唱腔也不同,一時之間,我也不能肯定,到底是真的由舊歌重新編曲,抑或其實根本是另一首歌,只是過去我沒有留意它的存在。看節目資料介紹,這首歌是來自某年的金庸小說作品電視劇,不過幫助也不大,因為那時期的作品,已經不如十年之前的版本,我可以確定所有歌曲我都是聽過的、沒有漏網之魚,在接近千禧之時,存在一些另類作品而我從來不知,也是有可能的。

結果,發現原來真是我很熟悉的那個周華健的版本,重新編曲而成,連歌詞用字也是一樣的。我聽著,卻是完全聽不出來哩。

2023年7月1日 星期六

假期溝通

有些店舖,會在公眾假期時暫停營業,屆時,往往,會在店前貼張告示,通知顧客放假的事。但很多時,看到類似的告示,都覺有溝通的問題。


這個假期,看到一例,在寬大的鋼閘上,卻只有一張小小的告示,要走得很近才可看清上面的內容;告示用紙,大紅顏色,文字卻漆黑,令人看得辛苦。應很容易便可看得出潛在的問題,及如何可以達致更好效果吧?所以奇怪。

像這情況下店舖張貼的告示,還有個常見問題,便是沒註明適用於哪天。不少時候,見只有「是日休息」之類的內容,但那「是日」到底是哪日?若我們在某個晚上,於已拉閘關門的店外看見有這樣一張告示,又怎能肯定假期是在快將完結的那一天,還是即將開始的明天?

未必需要告知顧客為何要放假,內容太長,但簡單地在告示之上加上個日期,讓人知道到底假期是在哪一天/幾天,簡單易明,何樂而不為?

2023年6月30日 星期五

回塘

廣府話俚語,形容人退步了,今不如昔,有句妙語,叫「回塘」。出處不明,純以文法看,驟聽似不甚通,又似依稀點明了一些什麼,相當玄奇。

有位朋友,早前參加了一個比賽,想贏取大型計劃的資助,可惜不成功;之後便開始比較頻密地在 Facebook 上分享自己的畫作。

那朋友過去的畫作,直至今年看來仍很不俗,所以張貼出來,確能吸引到好些網民點讚稱許,不過一旦貼出最近期的作品,便可見已經不及格,對比相當明顯。一直沒有在那朋友的帖子上點讚那些舊作,但也沒有把我心中即時想到「回塘」二字送贈───當然。

一些平時好像很大方的老朋友,有時只要一句「真心話」,也可導致關係不再了,何況只幾乎是點頭交?按捺住不作聲,不給負評不給正評,也就是了。

2023年6月29日 星期四

來也去也寶島行

這一陣子香港人的外遊旺點,似乎真的輪到台灣了,認識的人中,有些剛從台灣回來,有些快從台灣回來,有些快要出發往台灣。連不認識的人中也有要到台灣去的。

或問若是我不認識者,我又如何知道他們的行程?因為有通知也。家居附近的一個報攤,便貼出了通告,讓顧客知道未來有哪幾天他們因外遊會暫停營業;順口一問會往何處,答案又是台灣。

那麼多香港人同時到台灣去,會否碰上熟人?「到台灣去」是個大概說法,具體地是到何縣何區何地點呢?就算大家將會前往同一位置,日子及時間錯開了的話,就算是相識的,明知大家差不多時間就在差不多相同的範圍內,若沒有刻意約定,要偶遇上也未必那麼容易哩。

2023年6月28日 星期三

整理家居新一波

每隔若干年,便因為某些原因,需要大力整理家居,最近的一次,又臨門了。年來在電視節目中,陸續地吸收到一些類似「斷捨離」的知識,正好試著派上用場。

曾經,有個居住地點以為是「永久」的,把幾乎所有的藏書、藏品花長時間分好類及排好次序後,擺放得整整齊齊,但之後又要搬動,時間急趕且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本來整理好的物品又變得混亂───甚至渾沌。落好腳後,又花了好幾年重新整理;現在又要再出發。

猶幸因為之前的擺放,早有心理準備,沒有把物品集中陳列,而是分類後個別以細箱裝載,現在要搬動的話,數目雖多,但次序也不會大亂,心情上才可輕鬆一點。

2023年6月27日 星期二

錯字滿城

有些用字,初時見人用錯,還有跟朋友指出及竊笑一下,後來居然見到像有愈來愈多人,犯上同樣的錯,真是莫名其妙。

其一例子是「稍後」和「稍候」。就算是大型鐵路公司的客戶服務中心,表示「請再等等」的用語本應是「請稍候」,但也弄錯成「請稍後」,而且街上所見,不論是商場或是個別的店舖,也有很多如此的錯誤。另一個方向是本應是「稍後」的卻錯成「稍候」,這個情況例子少得多,像附圖見到的店舖,提供了個例子。


另一個常見錯誤是「平行宇宙」。「Parallel Universe」這概念,既是科學術語,更兼是最前衛又抽像的理論,本應難明,偏偏近年在大家日常用語中,大量出現;只是有許多許多的例子,把「平行」錯成「平衡」,犯錯者還好像愈來愈多哩。

2023年6月26日 星期一

日劇框架

日本電視劇集,常見是每周一集,一季一輯,因為對應星期幾的日子有多有少,集數便會在十集上下徘徊。

之前「日劇」在香港盛極一時,近年即使在日本本土,也被「韓劇」打擊得利害,不過即使如此,香港電視台播映日劇,年來始終不斷。

日本劇集,有各種題材,格局大小也很懸殊,有些只是三兩個人談情說愛的小品,但也有涉及到國際性甚至全球性視野的,開局極大,讓人一面觀看,一面在想創作人可以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發揮故事並把它說得精彩,結果,又總是給他們成功了,不但故事說得完整,就連當中所有的伏線、疑團,都全解開,要知道,很多時創作人有心想要做到這點,也不容易。

有個關於「日本陸沉」的劇集最利害,只十集上下內容,已經講述了兩三次巨型的地震,節奏快慢有緻,不疾不徐,之後還可講及戰後重建的場面,故事架構完整,沒有虎頭蛇尾之感,描寫過程時張力亦足夠,相當利害。

2023年6月25日 星期日

新瓶舊酒

金庸武俠小說,數目不多,歷年在多處地方,改編成許多的電影、電視作品;同一小說,改編而成影視作品,從前不同版本,播出之時,相距若干年,現在,不同版本之間,幾乎是緊接而來。

一直好奇,無論多麼精彩的故事,若是早知結果,懸疑又不成懸疑之時,也應該乏味了不少,現在一些金庸小說,就算是較年輕的觀眾,可能也看過多遍同樣的內容,怎可仍看個津津有味?但新版本仍然是陸續登場,觀眾數目仍然不小。

見過有些版本,創作人刻意地把說故事方法轉變的,效果卻往往更差,好像叫人努力求變也是錯事,要受到懲罰、付出代價,真是無奈。

2023年6月24日 星期六

端午與天時

因為有句俗語,大意是說「未吃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所以每年一到差不到這個時候,大家會特別留意天氣及溫度的變化,及和朋友聊到這句俗語這年是準還是不準。

今年接近端午之時,普遍地方的天氣都不好,但又有點兒局部性,以個人來說,多次都能避過天氣最惡劣的地方及時段,實在幸運。

陽光常普照,不過這和下雨與否也不一定有固定關係,試過下的太陽雨,雨勢也可以甚大的。通常快下雨時,都令人感覺翳悶,理論上真能下出雨來,氣溫應會有所下降的,不過若太陽仍然強烈,下了的雨水被蒸發,走到路上時,上有太陽,加上蒸氣籠罩,那感覺也不好受哩。

2023年6月23日 星期五

不能快樂

今年端午,有人提出一說,因這節日本身是源自一件悲劇,所以祝賀別人時,不應叫人「快樂」,其它選擇,可祝人「端午安康」。見跟隨者也不少。

想起另一例子,在中式食肆中,有種包點,製成蟠桃之形,也肖蟠桃之色,內裡通常有蓮蓉作餡;因常包括在壽宴筵席之中,取個長壽的兆頭。這種包子,一直多人以「壽包」稱之,也有多年,直至較近期,有人指出「壽包」應是在某些白事儀式中採用的包子,若是上面提及的那種甜點,可叫「壽桃」,於是坊間在酒樓上遇上之前的「壽包」,便煞有介事地改以「壽桃」稱之。

很多時,我們說話用語,自己本沒顧慮的,但因旁人有顧慮,我們便也要跟著有顧慮了。做人不容易。

2023年6月22日 星期四

兒童讀物

朋友給我看一些針對兒童或青少年市場的新派讀物,見有共通點,篇幅不長,文字淺白,字體較大,不時會把文章中的一些詞彙加粗而且套上顏色,作為突顯,再配上大量圖畫,總的來說,拿在手上,也有點兒份量。

選些不太嚴肅的題材,而且用字淺白些,我還可以理解,那些大量的圖畫,到底這是本以文字輔助圖畫的書,還是本以圖畫輔助文字的書?理應搞清楚。而且無端地把內容中的某些文字加以強調,並套上顏色,目的只是要令版面看來繽紛些,便沒什意義,手法有些幼稚。

其實就算是把本來厚重的內容,加以節錄,並以淺白的文字再寫一篇,以為可以讓小朋友吸收容易些,這種做法,我也覺得並不需要。「西遊記」也有不少針對青少年的版本推出過,而我童年之時,看的是一般正常的大字足本,也沒影響閱讀和理解,所以一直認為,再把它的篇幅縮短,或把它的用字改淺白,並無必要。

2023年6月21日 星期三

宏觀

童年之時,從元朗到屯門的不同地方,都有直達的巴士線,新墟、大興邨、蝴蝶邨對我來說,都是獨立目的地。後來由輕便鐵路替代了成為主導,全部的巴士線都消失了,之後要往屯門的特定位置,便要利用固定的幾條輕鐵路線,哪個方向會經過何地,哪個方向不會,必要清楚,於是屯門不同地點之間的相對位置如何,我漸漸地便弄得清楚。

之前到海外旅行,萬事未備,總會先找一張大地圖,最好是那種標明了各主要城市、景點的資訊上,同時列明了鐵路路線及站名的,有了個宏觀視野,甚利於進行規劃。

哪些想去的地方,可以安排在同一天前往;若要同一天到幾個地方去,次序及時間應如何安排;轉換地點時,採用什麼交通工具會較佳。諸如此類,都是需要對大局有所了解,才處理得好的。

2023年6月10日 星期六

舊物的足跡

家居不大,一些東西明知道定在其中,理論上不難尋找,事實卻是正因為地方淺窄,物品重疊堆放,物品與物品之間,又沒多少容身之處,想要搜尋、找出、放回都不容易。

一些東西,沒見已有段時間,在心中依稀記得應是在某一特定位置,直到有天,真要把那東西拿出來時,到了那個心目中的位置去找,卻找不到,才知道原來事實與印象並不相符。

不在該處,又在何處呢?便要開始去回憶、去思索、去推理、去試找,結果,可以是找到,或找不到。

───又或者不應該說「找不到」,而是「暫未找到」。大概很多朋友都有不少這樣的經驗:某樣東西,彷彿到處都已找遍,都沒能把它們找出來,只能放棄,但到了若干時間之後,當已忘記了要找那東西的事時,它們又會突然出現眼前。

此刻,一些東西,仍在尋找之中。

2023年6月9日 星期五

姓名及樣貌

自小在新界圍村長大,本來成長環境之下鄰里之間應頗相熟,但我卻向來缺少社交活動,認識的人甚少。有時父母告訴我圍村中發生的事時,提及了某些人名,我也不知道所指何人。

常出現的情況是:一些名字我聽得多,卻不知其人是何樣貌;有些村中人我平時出入都多見,但不知他們的姓名;於是便不時會在後來恍然發現,常看見的某人原來就是常聽到名字的某人。

對著娛樂圈中藝人,我也有同樣情況。一些藝員常拍電影或演舞台劇,連我這等資訊不通的人也久聞他們的名字了,但可以多年以來一直都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樣子的,某年某月某日,看到新聞報導中或是電視劇集中出現一張新面貌,再看名字,才知原來是頗出名的資深藝人哩。

2023年6月8日 星期四

記憶衰退

未至於成為一種大毛病,但確係存在少許關於記憶力的問題,這一兩年看電視劇集中並不久違的藝人,他們的名字彷彿已到了唇邊,但始終記不起來,要到網上搜索一番,才恍然答案是什麼。

每當有這樣的情況出現,都會想起「百萬富翁」那著名遊戲節目,若參賽者遇上的問題,就是那藝人的名字,而參賽者也如我般,總是說不出藝人的名字是什麼,不要說有許多旁觀者會在電視螢光幕前切齒痛恨,奇怪參賽者為何連那麼「簡單」的答案也不知道,就算是參賽者自己,事後也會慨嘆為何那一特定時刻,忽然便會把平時隨口可說出的名字忘掉。

雖然老話已言,「命裡有時終須有」,但若現實生活中真的出現了上述假想的「百萬富翁」情況,應該也是不能甘心哩。


2023年6月7日 星期三

胃口

天時暑熱,常聽到有人說胃口不佳,所以不論是自煮也好,是外出用膳也好,決定吃些什麼,也要花點兒腦筋。

飲食選擇,先談飲再談食,炎熱之時,就算明知熱飲是比冷飲健康,往往也會受到誘惑,很想喝些冰涼飲品,不過若「不幸地」不能挑選,「被迫」喝了熱飲,便會發覺其實比喝了凍飲更解渴。不過就算事實如此,我們也普遍有這種認知,下次在同樣情況下,可以自由選擇,也許,還是凍飲比熱飲更受歡迎。

挑選熱天食物,有不同方向,其一是以低溫為主,吃涼拌的食品,從根本上避免自己的體溫上升;另一方向,反而會吃些叫人冒汗的食品,很多時是香濃、辛辣的,吃進嘴巴,更能察覺到味道,之後體溫會更高,但出了一身汗後人反而會舒暢了,亦有道理。

不同路線的處理,可以各走極端,但也可能解決到同一問題哩。

2023年6月6日 星期二

蜜月期?

斷斷續續地,幾乎沒停止過看到有人在網上,分享關於「人工智能電腦繪畫」的例子;有些是把相片轉變成類似圖畫的風格,有時則相反是把漫畫家的原作品,交給電腦用「它們」的方法再畫一次,變成疑似相片。


最近期看到的一批,由日本漫畫「City Hunter」轉化而成,令人驚艷到不得了!

但看得多了,當一切都在觀賞者的預期之內時,是否便不再能產生應有的效果?有所謂的「蜜月期」?若真有,任何「蜜月期」也終有結束的時候吧。

但是 AI 的產品───不算是「作品」吧?───無論是否叫人看厭,總也會讓人感覺人工畫技的不必要,職業畫手的生存,便更困難啦。

2023年6月5日 星期一

棺材與淚

知名商場中,一名疑有精神病的男子,揮刀斬死兩名與他不相識的路人,是城中熱議話題。

十分後知後覺的,我過了相當久,才知道有一段和元朗相關的視訊於網上流傳過,拍攝了二人在政府街市中大打出手的情況,由於沒有如上述商場情況中的悲慘結局,也沒有很恐怖的畫面,相反,更有些可以令人覺得諧謔的元素,所以把這元朗故事放到網上和加以評論的人,態度都頗為輕鬆。

但是兩個案例相同,都是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潛藏著有暴力傾向的人啊,難道只有出現了悲劇的才是問題,未有人命傷亡的便不算問題?「不見棺材不流淚」的心態,實不足取。


2023年6月4日 星期日

8-9-6-4

不同的人有不同定性,但「六四事件」這段歷史是個客觀的存在,官方不能禁止人們對過去事情的記憶,只能禁止涉及這事件的具體行為。凡是這種禁制,理論上都是禁之不絕的,因為任何限制都始終有個應用範圍,而有心搞事者便會在僅僅處於範圍以外的「灰色地帶」處尋縫覓隙,作出種種的做法,來測試當權者的水溫及容忍度。

黑色只有一種,白色也只有一種,黑白之間的灰階,卻有千千萬萬種級別,當局不能盡列所有種類來明文禁止,便只有在事情已出現後才行動,十分被動,但亦無可奈何。

本來對付敏感題材,最好的應對是不把它們當成一回事,當本來諷刺的內容在人們眼中,已不覺其諷刺性時,敏感題材便等如消失,但是這種過程,時間可以甚長,中間看來,似是被針對者獲勝了,存在的「陣痛」,當局便不是那麼容易忍耐得住了。

2023年6月3日 星期六

第二浪

早些時日,香港在所謂「開關」之後,因為疫情影響而多年沒作外遊的香港人,那時候,聽到的知道的,相當大的比例是到泰國和日本去。當時也有好奇過:怎麼好像沒多少人到台灣去的?

那時候心中還有些想法,覺得可以「解釋」為何到台灣旅遊的港人不多的,幸好當時沒到處告訴別人,否則現在便尷尬了,因為近期親朋圈子中,停不了的都是往台灣旅遊的消息───也許是快要出發,也許是根本已旅後回港了。

原來,不是不到,只是時辰未到,香港人湧到台灣旅行,是在「第二浪」才發生。現在這另一浪已經到達了。

2023年6月2日 星期五

存真味

現在香港的薄裝周刊式漫畫書,已經不多,不過同一期書也會有特別版;最常見的,是在「普通版」之外,還有個「草圖版」,封面保留著作者以鉛筆繪製的構圖,上面也許有少許略作提醒的顏色記號,但色彩上不會像「普通版」那麼豐富、完整度那麼高。

不同的例子有不同的處理方法,當作者並不是親身把草稿填上顏色時,填色前後,圖畫的感覺可以很不相同。尤其是在人物面相方面,著色前後,甚至連樣子或者也不相像。我個人以為,若是出現了如此的差別變化,無論著色者的技巧有多高超或動人,因為不能保存原畫的真味,不算理想。

昔日有些在木石之上雕下的書法,寫字者和雕刻者往往並不是同一批人,本來寫出來靈氣十足的字樣,經過雕刻家之手後,大家看到完成品的感覺,如何可以保證和看到原書法的感覺相同?也許刻字之後,觀者感覺會更勝原作的,但若刻字的初心是想保留書法的原味道時,結果卻令它的效果更佳時,到底算是好事還是壞事呢?也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評價吧。

2023年6月1日 星期四

休息預告

踏入 6 月,各種事務及活動繁忙,為免稍後忘記提及,事先張揚,預告一下:
在 Blogspot 這個「龍之天地」網誌地盤,本月中旬,會作小休,10 天過後再會。
以這平台瀏覽量,這段預告跟寫給自己看也差別不大,聊作交代,但求心安而已。請請。

2023年5月31日 星期三

風雨陰晴

凡有熱帶氣旋接近時,天氣會特別悶熱,我們親友之間,常用作形容的字眼,叫「作打風」。「作打風」和「作感冒」類似,是有徵兆將會發生某事,結果呢,是否真的會發生那事也不一定,就算發生了,事情也未必真的很嚴重,只反映了一個可能性。

若熱帶氣旋真的臨門,往往會有風雨,於是溫度會有所回落,甚至陰涼。之前如有過「作打風」的階段,到了這個時刻,有了前後對比,從大熱到大雨,從大汗到大寒,便更令人感覺到天地變化風雨陰晴,都是人力所不能抗逆的,極其量只能應付自處,求生存求適應。

又是古聖賢的那句智慧語,「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變化,不會因為要減少人命傷亡而調整變化的,只有是人類自求多福,從中尋隙而生吧。

2023年5月30日 星期二

連鎖

香港近日,相尚悶熱。夏天炎熱,實屬正常,但有個「悶」字來形容,即走在烈日之下,連呼吸也困難,便叫人辛苦。

據聞又是因為有個迫近的熱帶氣旋影響,但那個氣旋,看地圖仍然離開香港甚遠,而且也預測了會拐個彎朝北而去,不會直接波及香港的,但即使如此,這個遠方物事的外圍威力,已令香港人難受了。

地球說小不小,說大麼,各處的變動及每每互相影響,產生連鎖效應,大家都不容易找到些事情,真正可以獨善其身。

2023年5月29日 星期一

一故事一宇宙

各處鄉村各處例,中國內地,對於推出的影視作品,有許多規限。在題材之上,不少題材都不可涉獵;就算可以拍攝的題材,因應特定的框架,也要有所調節和變奏。那些變奏,有時看起來,不免有些自欺欺人之感。

「鬼」是不能接受的題材,但即使拍得十分鬼模鬼樣,你說那不是「鬼」而是「妖」,又沒問題了。想拍攝某朝代的故事,害怕被人投訴扭曲歷史,便在前前後後加上某些蛇足,說那是因為特定科學技術之下產生的環境,看來像是唐朝或明朝,其實只是極度相像,並不是真的唐朝和明朝,所以任何甩漏錯誤,便也是理所當然、可以理解的。

由於那些「朝代」都是虛構的,所以很多時故事中的地理情況、政府架構、職銜稱呼、文化習俗例、言語使用等等,都不必有任何劃一,可以說,每個故事都有獨立的「世界觀」,一個又一個故事,便有一個又一個宇宙。人的創意無窮,宇宙也就無限。

2023年5月28日 星期日

片段接續

有部由劉德華主演的電影「天機:富春山居圖」,據說口碑甚差。我沒看過這戲,單憑觀眾的評語來分析,問題似乎和剛剛談過的港漫「新著龍虎門」情形一樣,內容零碎,而且不能成功串連。

之前有部比較具實驗性的電影「小小小警察」,由曾志偉導演,也是由許多完全獨立的笑料片段接續而成,不過有條「大橋」,我們看到主要橋段有所推進,那些片段看來便是枝葉,結構上還不太差,但像最近期的「新著龍虎門」那樣,前面出現過的片段根本令人不明白與打後片段有何相關的,便再分不出何謂樹幹、何謂枝葉,混沌一片而已。

但你別說,像這類最終令人看不明白、不感滿意的作品,用作簡介的 Trailer 反而可以極好看、極吸引的。因為 Trailer 本身就是從完整作品中抽取片段,再把片段連續播放,讓人依稀感覺到故事是想講什麼的,那些作品中本來就不乏精彩的片段,用以製作的 Trailer 當然可以很好看,只是到大家想正式欣賞時,才發覺不只 Trailer,連作品本身的故事也只是依稀彷彿、不知所云的,所得並非預期,便難免失望。

2023年5月27日 星期六

未有參與紀念的「新龍」

先作些註解:「新龍」指香港薄裝漫畫「新著龍虎門」,過去由原作者黃玉郎得到版權特許後把「龍虎門」重畫,之後權利旁落,由其他畫家接手,仍沿用「新著龍虎門」這名稱;這種接手情況幾次出現,又有「新新龍」之類細分不同階段的叫法,到最近期主筆是資深畫家鄺彬強,又有人以「新彬龍」稱之。但因正式書名全是「新著龍虎門」,所以簡稱還是可以用「新龍」二字概括之。

由於新出版者跟隨舊的期數延續下去,故「新彬龍」寫了的時間不很長,但是期數已到了 1200 這個整齊數字了。如慣例,這種所謂「百期紀念」,書的內容會有些特別,見這「新龍」的第 1200 期也一樣;我在報攤前考慮了片刻,最終沒買下來。

早些時期的「新新龍」,也有購買,當時有鍾英偉協助編劇,故事結構紮實,可惜閱讀起來帶動不到感覺好看的情緒,付錢光顧主要是想客觀欣賞,看創作人如何處理之前的爛攤子。那些處理,有的很好,有的不過爾爾,有的我並不認同,但起碼當時的內容,我感覺到團隊是「有心」作為長期舖排的,之後突然轉到「新彬龍」這個版本,支持了一段短時間,實在支持不下去,終於放棄,甚至這次,連 1200 期紀念號我也不特地再買一期了。

「新彬龍」整部作品,極其量只是眩目的美畫,情節也者只是大量接續不起來的片段,每三幾格以至一版的內容,看起來都沒問題,但片段和片段之間若要連貫來看,便充滿矛盾;任何戲軌,不論是受傷、死亡、合作、決裂、退隱、重出、武功強弱、角色性格等等,都沒有長期維持的打算,一兩期之後甚至一兩版之後甚至是一兩格畫面之後,之前所講已經推翻重來,好像連解釋一下也不必的。類似情況,一而再,再而三,這種由無限各自獨立火花串連起來的「作品」,我覺得,是連「故事」也談不上哩,非我杯茶,故此棄買。

2023年5月26日 星期五

假期錯覺

星期五這天是個公眾假期,親友圈子之中,幾位互不相識者,不約而同地,都表示錯覺以為這天是不用上班的星期六,清醒過後,記起原來第二天還要早起上班,便洩氣了。

把在周日的公眾假期,誤以為是周末的日子,這種錯摸,原來也不很罕見,不過我近年的工作跟當天是星期幾相關性不大,久而久之,某日是否公眾假期、是星期幾的概念,也已模糊。

當然,有實質影響的只是那些星期六要上班的朋友,若把次日不用上班的公眾假期,當成了次日要上班的星期日,之後發現了真相,反而會有意外之喜哩。

2023年5月25日 星期四

個人與大局

作為讀者,想買的書,自然希望買到,遇上印量不大,結果買不到,自然會失望,不過換在作者或出版社的角度看,若是不能恰恰好賣完,兩者擇其一的話,通常都是選擇不夠賣,不會想有剩餘的,因為賣不去的書,庫存成本也不低。讀者和作者,立場存在矛盾,主導權當然是在作者一方。

一些舊物業,會有聲音提出要保留、保育,有這種想法的,通常不會是居住其中的人,若希望自身居住質素得以提升,卻又想別人一切如舊,以滿足自己的願望,其實在道德層面上,說不過去。現代凡有陳年老字號商店結業,很多人大叫可惜,高呼懷念,若問到消息傳出前,最後一次光顧是在何時,也許亦已是多年之前了;假如自己不實質支持,又希望別人可以頂住虧損繼續經營,又是何道理?

這兩年到過多次曾咀的靈灰安置所,不論閒日或假期,人數都不少。當各區都有聲音反對在附近建築靈灰安置所,曾咀卻有十多萬個位置可提供時,高度集中之下,但凡「旺日」,全港的人都聚在一處,屆時怎會便利?本地灰位集中一處而非分散各區,我認為不是最佳選擇,無奈之下才有如此決定吧。

2023年5月24日 星期三

印量

資深香港漫畫主筆,淡出行業多年,因昔日代表作之一後期是由他人續完,現在便想由自家操刀,畫出本身版本的結局。項目仍在進行中,不時可在網上看到資訊分享,近日見到,活動中擬推出的新書,書本印量應是多少,惹來頗大的爭議。

印刷物的印量考慮,已不是新鮮問題,過去的工作需要印名片時,幾乎所有公司也是如此做法,每刷總是 200 張一次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就算少印一半,收費也是相同的」,既然成本一樣,當然是印多不印少吧,結果每位同事的每個版本名片,可以用完的並不多。

新書推出,也是遇上類似的情況吧,印刷的固定成本高,印少些每本的平均印費也差不多,如此這般,為何不印多些?當然,原因之一,是因為相當佔位,收納收藏,成本也高,加上賣不出去的話,看著也心煩,那在當事人眼中,寧缺毋濫,賣完便算,理所當然也。

2023年5月23日 星期二

道歉潮

這幾個月來,感覺好像常聽到有人公開道歉,原因是之前的一些公開說話或文字,有所不當所致。

說到底,就因為現今要對公眾發表個人意見太容易了,一想到便可說出來或寫出來,一說出了或寫出了後,便已可在大眾空氣中發表了,真正是話出如風。說話內容若經過深思,或者根本不會披露,又或若經過考究,很容易便可發現破綻,說了對的話,也沒有問題,但就是因為發表得太輕鬆太快了,連煞止也來不及,只能事後致歉。

當然,也有很多情況,公開發表之後發現有不對之處,也就由得它錯,不再理會更正的。不同的人,處事作風也會不同。

2023年5月22日 星期一

嘮叨

知己欠缺,事實上連朋友也不多;相交倒不少,深度交談則不多。一些早前溝通得較頻密的相交,這一兩年,更淡薄了,因為之前在網上看到對方某些留言後,會留些回應的,現在也甚少。

例如某友人,在網上平台多次就別人的留言動氣,我勸告說不必上心,他自己也說以後不會上心,好像很想得通、看得開似的,但之後類似情況一而再的出現,一些嘮叨的帖子也還是一而在的貼出,於是我知道,那些嘮叨其實也是勾引大家留言支持及鼓勵之用,我實不必再多事。

另一友人,是位漫畫書商,因應情況,一手漫畫及二手漫畫的交易都沾手,但因現今的新漫畫推出,同一內容常有許多版本的選項,各自又附帶不同組合的精品,令到訂貨及整理付運時加倍困難,於是常聽到對方說「以後只做二手買賣」之言。這個決定要實行不難,但是卻見始終沒有落實,只是時不時都見到在網上平台寫帖,月旦一手漫畫的出版安排及買家的麻煩,我便再沒搭訕了。難道要又重覆之前所講,再贊同「只做二手」的決定不成?

所以嘮叨歸嘮叨,對方其實並不需要真的具體建議者,想明白了這點,我的留言,自然便少了。

2023年5月21日 星期日

「無名」角色

某位藝員,入行多年,剛要離開工作已久的公司,才有個令人頗有印象的角色。藝人多次在 Facebook 上感謝該角色的出現;我也有看該劇,自然也知道有該個角色,但對於所提及的名稱,覺得十分陌生,事緣在故事中,從第一集至大結局,接近 100% 的時候,大家都是以英文名稱呼他的。

現今看華語時裝劇,不論在何地拍攝,可能因為反映實情,也可能因為方便觀眾記憶,很多時候,多位角色都會有個英文名字;又或是以職稱來叫,「陳醫生」、「李護士」、「張律師」、「黃老師」、「何探員」之類。平時劇中,幾乎所有人都是以這等「名字」稱呼他們的,到了片尾出現角色清單,才有機會看到,原來他們可能也有個中文全名。

但沒有叫出來的名字,和不存在的名字,又有多大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