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日 星期六

港漫新書「英雄十八」

黃玉郎再推出新作品,這次非乃舊日成功系列的延續,書名「英雄十八」。

看了創刊號,故事大路且有些老套,未有很大驚喜,但希望慢慢煲起人物關係及衝突後,戲味更多,會更好看。剛完結的「龍虎五世三世仇」見製作團隊也不是沒投放心機的,不過故事一開始便已是幾大幫會、數層架構、幾十個角色短時間內登場,我難以辨清哪角色是哪路人馬,便產生不到兩方對決的感覺,最後經過製作人員幾番努力,以及中斷後又續完的安排後,算是有個完整的結局,所以上次因為故事太複雜而埋怨過,這次更不敢說什麼「故事太簡單」的話。畢竟就算故事大綱極簡單,也可以畫出精彩的漫畫。

時代背景黃生挑了他年幼時長大的環境,會令他有更大的創作興奮,可惜這非協力的胡紹權的「集體回憶」,他只是按第二手資料來重現舊社會情況,像不少電影、電視劇的問題一樣,形大於實,質感不夠。以一本創刊號而言,多個主角都正式登場了,又預先介紹了些將會出現的人物,而且各出場角色都有些戲份發揮,兼插入了一場對戰,內容紮實得來,也算豐富了。

這期書,沒有令我有十分驚艷的感覺,但作為一個開端,已夠令我決定再多購幾期看看,水準是合格有餘。今時今日香港的漫畫市場如何,也不必我多說了;有資本及有技術人材可以推出新書的人,還有不少,但在這種「只想小賺也困難」的時代,大家都選擇了退守,黃玉郎先生並不是十分財雄勢大,仍毅然推出全新原創書刊,這份魄力叫人佩服,更值得支持。

2022年12月2日 星期五

香蕉一線黑

家中人少,要吃水果,若積得太多,消耗不及,便時有浪費,所以可以的話,也都是逐少買進,預算足夠短期之內吃一兩趟便是。現在購買香蕉,多在超級市場,因為街上商店通常預先把香蕉分成一份份,磅好重量算好價錢,定價出售;在超級市場,我也不必自己很不道德地從每份香蕉中只挑最好的要,因為「不知道為什麼」貨架上總會見到在大梳大梳的香蕉以外,還有一些單獨一條或只有兩條連著的,要把那些散亂的香蕉搭配成想要的份量,也很方便。

保存香蕉,一直頗叫人煩惱,買的時候會預留少許時日,買些略帶青澀的,好讓它們留在打後日子才食用,但很多時是今天晚上看還像未熟,次日一早便微現黑點,躍進至可食用階段了;但若未及時食用,再留一留,那些黑點便深色許多又密集許多,蕉身也迅速熟成,甚至軟化、出水了。時間的掌握真是極難。

在網上見有不少聲稱可減慢香蕉變黑變軟的方法,嘗試過不少,問題都未能解決。其中之一,買了回到家中後即時把他們一條條分開,這個做法,我沿用至今,但未知有否實際影響;很多人建議以保觧紙包裹著每根香蕉連接枝徑那一頭,我也試過,效果卻不盡如意。直至有一天,見到家中仍見青黃的香蕉在近枝徑的那小端,出現了一圈黑色,並隱約有顏色變深的跡象,心中想到:人們建議包著這一端,其實關鍵位置,是否只是蕉身收窄的那一部位?

拿出透明膠紙,把家中香蕉的那一圈位置包住,居然見效,不止發黑情況延慢不少,就算蕉身開始見黑,果肉也不會很容易軟爛,問題一下子,便好像解決了!

那次靈光一閃得到的答案,有個佛家專門術語,叫「頓悟」。

2022年12月1日 星期四

無聊創食品

不少人在無聊之時,會吃起零食來,而且不吃則已,吃了個開頭,便停不下來。但有些食品的「吃法」之出現,也似乎只有較無聊的人才可「發明」得出來。

豆芽幼細,就算本來進食,也要一把一把進口才過癮,而非逐根逐根清掉的,那幼小的身段,如何可以想像把它們當中剖開,還要再藏物其中,然後才烹調進食?

早前流行過的一種「400 次咖啡」還可以說本來過程中已有攪拌動作,因而產生泡沫及增加滑度,只是有人不感效果,把某過程增長百倍,才出現的產物,但把本來一盒「熊仔餅」原裝用力搖晃半小時,然後把整包小塊的朱古力餡料餅乾,全部碎裂及重組成一個大球,然後才進食,又是怎樣出現的構想?

30 分鐘之需,一定是之前起碼出現過有人搖過短時間,看到初步效果,然後試驗把動作延長,之後才得出的「結論」,但那初始的版本,就算只是拿著一盒餅乾,不斷力搖三幾分鐘,也甚突兀,是如何會出現的?難以想像。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載人升空

中國「神舟 15 號」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且又有載人,及有「換班」的試驗。「換班」者,即是本來上面已有一班太空人在當值,現在另一班到達,把本來當值者換下來,這種安排技術成熟後,不停「換班」,則可做到任何時間都有太空人駐守天域了。

不知是否中國真的在這方面,較其它國家頻率高些,抑或只是因為本地媒體選擇性報導之下,令我得出的錯覺,感到好像才聽到升空消息沒多久,便又有新報導。也可能因為每次升空,都有去程及回程,當兩者皆有報導時,我所感覺到的「升空」次數,便加倍了?

昔日莊子有以「蝸角之爭」來嘲諷世人對世事的執著。就算對比不那麼大,就算只在一個國家之內,要做要忙的事極多,一方面看著脫離星體的飛行,一方面又聽著地區性的不滿紛擾,不是沒有感慨的。

2022年11月29日 星期二

勸朋友

一位相識之文人,在 Facebook 上有個地盤,近日與網友以文字吵嘴,你罵我辯,你封我纏,往來之間,見有好些略長的留言,我都沒去細讀了。

在過去的工作中,不時有同事找我談剛遇上的不快事,初時我聽了,會較審慎分析問題所在,設想可以如何解決,再提出讓同事參考;那些提議,通常也不必說對方是否「不信」甚至「不用」了,其實根本就是「不納」,有時話才說了一半,對方便說「當中情況你不明白的了」,然後繼續之前的怨言,既然有這種前設,便沒法再說什麼。如此情況見得久了,便明白對方找自己談這話題,並不是想明白問題根源或找出解決方法,只是想找雙耳朵聽他們的抱怨而已。

這種「聊天」,頗花時間,因為問題並無處理,往往不會只談一次兩次便止,而聊起來後,發聲者快意得不想停,很多時早上開會後遇上,到聊完時,工作時間已只餘一半;而且說的人負能量飽滿,聽的人也會被感染,本來事不關己,又何必去聽。於是如此同事,只有遠之。

該文友的情況類似,曾勸過,現已不再多口。

2022年11月28日 星期一

大食客

看電視節目,以及網上可看到的視訊,可見不少大食客的分享。他們有些只是自己進食,有些則是參加食肆的活動,只要可在限定時間內把指定食品吃完,不止讓食品免費,甚至有可能有獎金,再有些,也是參加競賽,不過卻是公開的大食活動,要和對手競爭。又不知是什麼原因,這種活動,似乎較集中於日本地區。

在我個人的經驗和感覺,平時我們到食肆一頓吃一個餐,若果能吃上兩三倍食量,已足可配得上「大食」二字,但看過那些「大食節目」中的參加者表現,才知真是「小巫見大巫」了,那些大食客,動輒可以吃到十個八個人份量的食物。有不少食肆的「大食食品」份量足足有廿人之量或以上,只限一人於一小時左右時間內吃完,驟看覺得是不可能的,再想想還是覺得不可能,結果,他們派出的高手最終都能完成任務,真是極之驚人!

初看到這類節目時,多是在網上播放,加了快鏡處理,常懷疑有作假,後來看得多了,才漸漸相信。那些食物的份量,當然令人咋舌,更叫人奇怪的,是不少那些大食客在餐前及餐後,身形都好像沒有變化似的。以那些食物的體積,就算不必吃,只需藏在身上,也無處可放的了,吃進肚子中後,那些食物到哪裡去了呢?不可思議。

2022年11月27日 星期日

齊說老故事

聽聞「穿越/重生」是創作界的一塊大餅,看來果然,除了中國大陸有大量例子外,近日看了一部韓劇及一部華語劇,都不出如此概念。兩部劇,一部說某警員忽地到達了數十年之後,便利用舊日資訊繼續追凶,另一部是說主角如何在重複又重複地身處同一場景之中,面臨同一危機,藉著過去無數次的「重生」中累積著的經驗,想把問題解決,令生活重回正軌。皆「穿越」也。

近年韓國的電影和電視劇,得到許多人的讚譽,過了幾年,該國已經和前輩國家「壞在一起」了,見到某一種題材有現成市場,便不想太冒險求新。

但老生常談, 大家都應知道,「成也穿越,敗也穿越」,全世界一窩蜂去做同一件事情,只有加快有關題材的衰亡,就像人們批評香港漫畫只重打鬥,寫足半個世紀仍無變化一樣,只不過兩方面,一是當頭起,一是當頭跌。事情不是不能做,但心中要明白到它是有盡頭的,而且盡頭若來臨,可能快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面在做,一面要有變陣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