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5日 星期六

老店消逝中

相信是一定和疫情之下,經濟環境變差了或多或少有關係吧?當然亦會有一些其它的因素,例如掌舵人老去而欠缺年輕的一代接棒,又或是有關行業已是夕陽階段等等,總之這一兩年,在不同區份都聽聞到有老店結業的新聞。

我住元朗,單是這一星期,已看到一家多年眼鏡店門前貼出告示,宣布結業,及多謝大家在 60 多年內的支持,又從網上看到消息,知道某家知名而且一直看到生意也維持不俗的日式食肆,將會結束,而根據資料,該店開業至今亦已近 20 年了。

這種老店消失,有時存在過渡階段,許多年都是在某固定地點經營的,會搬到別處,這新位置也許和原址只隔開三兩個舖位,也有可能距離甚遠;而在搬遷過後,店面格局和經營方式可能和從前一樣,亦可能有所變化,在內服務的人手亦如是,有時會有大變。

若是那些從來沒有搬遷過,所有顧客心目中,已經把它們和某一地理位置緊密聯繫著的商號,一下子便消失了,大家的感覺一定更強烈。例如「利舞臺」,又例如在結業後一段時間,仍是人們乘搭公車時叫下車的地標的「大丸百貨」。

2021年12月24日 星期五

Merry Xmas 2021 !!

每年一到聖誕前後,寫網誌時總多少有些猶豫:祝賀的說話,應該是在「聖誕」正日貼出,抑或是似乎更受歡迎的前夕「平安夜」當天呢?回看過去,好像兩種做法都有試過,可見這種猶豫,並不是近年才突然湧現的。

今年的決定,大家可見了,就在 12 月 24 日這天,祝賀各界親友───
聖誕快樂!不論在何國何方,闔家安康!萬事如意!


疫情仍未平復,在一些地區,情況還好像愈來愈嚴重,希望大家不要掉以輕心,但同時也不必太過擔憂低沉,盡量抱著一份平常心去生活吧,事情定會慢慢好轉的。

2021年12月23日 星期四

只說日語的井之頭五郎

「孤獨的美食家」電視劇在日本已播放了 9 輯,以日文用語,剛播完的一輯,是「第 9 季」。

香港的播放,應該是緊跟隨著日文版本的吧?播完至今已有段時間了,一直在等待「雙語版」的出現,可以聽廣府話配音來重溫一次,但至今都沒見到。

日文版本我當然是聽不明白的,只能依賴中文字幕,才能明白內容,若有粵語配音,觀看之時不用留神注目於屏幕下方的文字,便可更留意視覺內容的詳情。

到底這中文配音的「孤獨的美食家 9」是「還未出現」,還是「不會出現」呢?我個人來說,當然希望是前者,「還未出現」但卻在製作之中。萬一是後者,便真的是不明原因了。


P.S. 這備註是專為沒看過「孤獨的美食家」劇集或原著漫畫的朋友而寫的,雖然大家可能都約略猜到:題目的井之頭五郎便是該故事男主角的名字。

2021年12月22日 星期三

盆菜今昔 (2/2)


現代的盆菜有「富貴版」,從前也有「升級」的選擇,客人可加錢多叫一些炸生蠔,開始食用時放在盆的最上層,不會浸在汁中以防變軟。

我年輕時在村中所吃,盆菜最上會放一條烏頭魚,我知道那是所謂「圍頭人」的吃法,並非一定;而過去在所有盆菜中,必有的門鱔,現在則很多時消失了,或者變成「可選項目」,隨客點放。門鱔的做法,有炇的也有炸的,但很多時候都甚硬,且又骨多,加上我本人不喜吃魚,小時吃盆菜也少著筷。

魚蛋是一直存在於盆菜中的,但形式各異:從前的幾乎全是類似鯪魚球的那種,當中有些夾雜髮菜有些不會;現今的則是買來量產的成品,白魚蛋見過採用,伴豬腸粉的那種炸魚蛋也見過採用。以功能論,買來的那些魚蛋當然沒有鯪魚球吸肉汁了。

盆菜上會放一隻雞,白切雞及醬油雞我都見過,但近代些也有見過放燒鴨的,便古怪了些。不是說燒鴨味道不好,只是燒鴨的皮不耐放,變得軟巴巴的,不好看也不好吃,不如放雞。

那些墊底的蘿蔔、豬皮、枝竹等,本應留在最後才吃,讓它們有時間吸收上面食材肉汁的,但現在很多朋友都「識食」,對它們的興趣還大於吃上面的貴價肉食,一開始已從底部翻出它們,往往在它們還未充份浸泡汁液時已吃光了,有點可惜。

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

盆菜今昔 (1/2)

「盆菜」在香港,曾是新界小數人士一年最多只三兩度品嚐的食品;若有電視節目什麼的談及,主持人要向觀眾介紹它到底是什麼,兼及論到它的出處等等資訊的。今天,盆菜已成為香港一種日常普及食品,也不一定要遇上節慶才可吃到了。

從前買盆菜要找專門店,現在很多製作者只是一般的酒家甚至飯店、茶餐廳,只在大節日時才出手;那些「盆菜」很多嚴格來說也不是盆菜,只是把某幾種食品放在一塊的雜菜鍋而已。

家人中有與朋友談到,正統盆菜中應放什麼菜蔬的,問到我,我想來想去才確定:傳統的盆菜中根本沒有菜蔬啊!一般放在底部的,就是蘿蔔、枝竹、豬皮、冬菇、魚蛋等可吸收肉汁的食材;近代一些也有見放芋頭的,卻不應有蔬菜。因盆菜有肉汁,拿些菜蔬浸燙著隨下隨吃固然可以,但任何容易發黃及容易爛溶的菜蔬,當然不會久放在盆中了。

現在那些富貴版盆菜,又放鮑魚又放花膠那樣的,只好算是噱頭。如花膠那樣本身進食時也要依賴其它食材給味道的食品,就算是要放在盆菜中,亦應是放在盆底,與豬皮同功能也。

2021年12月20日 星期一

家庭聚會

疫情之下,家庭中的大型聚會近乎停頓,這年以「做冬」為名,一次飯聚,有近十人出席,已是近年鮮見。

我們一輩各有家庭,分居而住,大家各有各忙,大型聚會定要先大家協商日期時間;若是平日活動,彈性會大些,但這次聚頭,既以「冬至」為理由,日期當以不遲於那天為合,結果,預期出席的有因工作得晚者,人數仍有所欠缺。

形式方面,像昔日在家中自煮十個八個菜色的安排,當然已做不到;外賣食物是最方便做法,當中又以「盆菜」的選擇為一大優先,因為大家吃著同一盆的食物,持續不斷,若有需要稍為遲到、早退者,隨時加入或退出,都很便利。但當然,也要盆菜中的食品合所有人口味才可。

今年的選擇,是元朗的「輝記」。也並不是所有食品的處理,都和我回憶中過去的標準相符的,不過口味上,「輝記」卻是經過家族中長輩認可的,不會太失望。

2021年12月19日 星期日

座枱日曆

雖然現在個人電子工具發達,可提供到各種資訊,但到了歲晚,家中成員也還是會找尋不同款式的日曆、月曆,以作日用。

以往許多公司───特別是金融機構───在年底都會免費派發不少各種日曆和月曆,近年已愈來愈少見;原因可能是有關公司減少印製的數量,亦可能是負責派發的員工,定性自己不是值得派發的對象。事實到底如何,也不必深究了。

掛在家居的款式,我看是以月曆為多,日曆為少;而座枱的,也是以月曆為主。現在已很少見到有人使用座枱日曆,我一度還以為它已經在現代社會消失了,但看到還有公司在販賣有關產品,才知道起碼仍有人在用著這種工具。


掛牆日曆和座枱日曆一樣,一天一版 ( 當然!否則哪還算是「日曆」! ),全年 360 多張紙厚厚的一疊,如同一塊小小的磚頭;不同的是掛牆月曆如同普通筆記簿那樣,在其中一邊把全部紙張釘裝固定在一起,而座枱月曆則像是活頁式的記事簿,並非直接放到桌上,而是有個小架,架上兩條半圈環扣,每張紙上都有的兩個圓孔,套在扣內,故可靈活地翻前揭後。

這種座枱日曆架通常附有可擺放或插放書寫工具的位置;至於存放記事紙張的位置則未必有。因為當在案頭工作時,若有事想記下,就可以寫在日曆紙下方的空白處了,不必另找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