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4日 星期六

Unfriend 潮

近日聽到極多人講述,親戚以及至友之間,因討論「佔領事件」而至「擦槍走火」的例子,多年交情一朝喪,我認為十分不值。

我以為自己行文一向小心,甚至當我在 Facebook 別人的帖子下留言要尖酸一番,對方也看不出來,還要給我一個「讚」,失敗到極點,卻也會面臨同樣情況。

昨天因為我的一個意見,令到某興趣團體內部產生不同建議,最後由於大家坦誠溝通,並成熟地處理了彼此想法的不同,化解了一次危機。今天在 Whatsapp 群組,貼上了與主流不盡相同的意見,帶頭大哥劈頭一句以語體文寫來,是「我完全不知你在這裡說什麼鳥話」,看到了自然立即住口。


有時朋友之間,行事準則真的很不同。網上流傳昨天在旺角因「反佔中」出現的亂局,有人是收了錢鬧事,一位朋友便告知,他的一位朋友正是當中搞手,並在網上留言說出手時若被打死不會獲得賠償之類,我不大明白,請他提供資料,說如他不便,我可代為向警方舉報。之後,我收到一張帖子的截圖,忠告別人若因暴亂而受傷或永久傷殘,將得不到任何保險賠償云云。

我告訴朋友那是十分正常的保險忠告,例如旅遊保險並不一定能保障所有高危運動那樣,我不認為有什麼問題。那朋友於是告訴我那位搞手其實是某某人的兄弟,很痛恨香港人的,連某某某名人也一樣批評過他,所以付款收買打手一事,必係事實。

我回覆一句:「我們要有獨立思考吧?」那朋友最後的留言是:「這是做人的底線。黑社會打學生你OK?」完全是接不上榫的。我也只好同樣地住口了,難道真要激辯成僵局不成?

最後分享兩小段短片。這控訴在網上招來極大迴響,但若是被謊言誤導了,那社會付出的成本便太大了。朋友間討論,基於相同而全面的原始資料,彼此間的分歧應可收窄少許吧?


2014年10月3日 星期五

民心


由於「佔領行動」,有些東西想寫,但情勢變動甚快,未寫未貼的內容,忽然已變成明日黃花了。執筆之時,幾處主要的「佔領地」似有所動搖,但實際事情又未曾平定。有些對「佔領行動」熱心的朋友,奔走於幾個地方之間,又在 Whatsapp 上告急。

今天,只想寫一句話──

失民心者失天下。

2014年10月2日 星期四

亂箭

人們口中常叫的「佔中」,傳媒普遍已採用「佔領」一詞,因為被佔的地方,已不單止組織者原定的中環一帶。從中環/金鐘開始,銅鑼灣和旺角兩區也出現「佔領行動」,過了些時候,情況似是定了下來,忽然又多出了尖沙咀的一個被佔領地。

有尖沙咀的參加者向記者表示,因為有感於市民對原有三個據點開始漠視,認為應增加據點,提高對政府的壓力。有參加者指,香港政府不願聽取他們的說話,便利用商界向政府施壓,相信若店舖生意不佳,商號股壓下挫,商界便會向政府進行游說云云。

參加者要有心理準備,政府對活動的關注應會一直維持的,但活動若拖長了,市民對路旁人堆的關注必會削減,就像之前「匯豐銀行」地下的情況那樣,參加者未必可一直贏得市民的目光焦點。而且上述那麼曲折的「進攻手法」,我很懷疑是否有用。

就算真的有巨大影響,市面蕭條之下,是參加者口中能對政府施壓的大商家少賺一兩個月錢所受影響大,還是草根階層員工沒一兩個月工開生活影響大?


近年常聽人說要特別支持那些充滿人情味的本土小商號。假設市面蕭條三兩個月,是「周大福」、「大家樂」、「萬寧」結業機會大,還是那些小商號結業機會大?

看網上的討論,不少還是把「香港人少賺幾個錢有什麼大不了」當成一個論點,真是小朋友說話──而且是少受鹹苦的小朋友。他們以為只會影響到市民的「生活」,卻沒想過可能會影響到部份市民的「生存」。

或者政府部門及常常活躍助人的區議員,可以盡量了解一下受這次事件影響的低收入人士,看是否需要提供特別援助?

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騎劫。騎劫

香港亂局,先由「罷課」開始,後由「佔 X」接棒。人稱「佔中三子」的在短時間內,決定趁著已成之勢,宣佈正式啟動「佔中」。鏡頭所見他們帶笑的臉,輕鬆的語調,以及每次「一呼百應」時流露出的享受表情,我雖覺與本來的學生活動風格不合,也不認為他們是在「騎劫」活動;直到後來,他們說了「遍地開花」的口號,我才感覺到,活動果然是被「騎劫」了。

「佔中」本來的計劃,一直就是「佔領中環」,其它地區的蔓延,都是其他參加者的自發群眾運動,但若只聽「三子」說話,便似「開花」的行為本就在計劃之一似的!

午飯之時,看電視,見「佔中」的組織者說他們不會停止佔領行動,我便跟同事說:「他們說得這好像是『不為』而非『不能』似的,難道他們現在還真有能力把活動叫停?」倒是黃之烽不夠老江湖,接受採訪時,坦承「現時我們幾個團體都已經不能把運動停下來了」。


不過「騎劫」之上似又有「騎劫」,所有參與者都說能把活動煞停的責任只在特區政府,要政府接納香港市民的訴求云云。居然是「香港市民」?極其量也只是「所有參與者」吧?而且現在「所有參與者」之間,也還未有溝通共識過哩。

記得之前就某議題,某行業公會出來表態,之後個別從業也各自表述,說那並不能代表行業全體。現在個別參加者提出的要求,假設政府依從了,又有其他的參加者不滿,那又如何?

隨著日子過去,參加者中應該也有些人想要先行離開,但誰又敢作最先行動、最易惹來罵名者?形勢也只好膠著下去了。或者真的天降大風雨,迫得參與者非先撤退不可,才讓大家可以有道下台階?

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傳媒如何查證「網上消息」

以下文章,講述如何查證「網上消息」,好笑的是,我也沒去查證到底號稱資料來源的「前突發記者林耀華」是否真有其人。不過好文章,是誰寫也不影響可讀性的。茲分享如下。

前突發記者林耀華:傳媒如何查證「網上消息」
Posted On : 九月 30th, 2014
佔中啟動之後,收到各種「錄音呼籲」,其中一段來自「黃之鋒」。35秒的錄音,他說金鐘灣仔已經淪陷,演藝學院和循道衞理堂有大量催淚彈,請示威者盡快撒退,未出發的留在家中。最後又用了近一半篇幅,呼籲示威者部署一場大罷課,煞有介意請求各位將消息散播開去。後來證實錄音是假的。
反覆仔細翻聽,錄音中人語速快,和真實的黃之鋒相似;聲音沙啞,符合他剛被長時間扣留的疲態;錄音中消息有真有假,出動了催淚彈是真的,但不在循道衞理堂;最後的大篇幅行動呼籲,亦似他平日會做的事。顯然,這錄音製作相當專業,模仿當事人的神態、以真消息混入假消息、假扮要大家集中精力部署未來的抗爭。其實,一切都是要包裝一個訊息:「盡快放棄目前的行動」。
這類謠言錄音,我昨日便收到三個,另有文字訊息無數,例如警方「內部證實」午夜後動用真槍,將射向示威手腳等。警察昨日發射80多枚催淚彈,尚且趕不走金鐘的示威者,但我親眼目睹,不少示威者聽信出動真槍的謠言,一下子走了許多。結果,死守的人失去大批手足互相支援,幸好人數仍夠多,否則警察要包圍和抬走留下的示威者,輕而易舉。或許動用真槍的消息,確是警方私下放風,但正如長毛所言:根據假設而撤退,並不是好方法。否則,下次謠傳解放軍準備來,大部份人撤走了,才發現是虛驚一場,到時你能譴責警察嗎?他只會帶著恥笑否認說過。 
謠言可以摧毁一場運動,轉傳消息之前先求證,才是負責任的做法。筆者做過突發記者,近年在大事之後往往收到各種謠言,一般人雖然未必有資源做嚴謹的求證工作,但也可以參考以下的基本求證知識。 
謠言為使你相信,多會訴諸權威,早兩日便有一則流言,說警方將會切斷中區網絡,還說香港電台已證實消息,我找了半天也不見,當然,網絡也從未切斷過。聽說是傳媒流傳出來,去它的官網找一找,不費吹灰之力。有的消息說是官方傳出來。首先要知道,警方或政府發佈消息的途徑,主要是在警方或政府新聞處網站的「新聞公報」,這是公開的,Google一下便找到;直接發稿給傳媒,一般大事傳媒收到消息又怎會不立即報道? 
當然,政府不時會利用傳媒放風,要求不公開消息來源,這是雙方都不負責任的做法,但確有很多傳媒屈服。傳媒報道這類消息時,多稱為來自「政府或警方消息人士」,其實可信度只有一半,因為有可能是對方用來測試民情,事後又可以否認。一般人難以求證,如果要轉傳,便應該連同引述消息的傳媒名字一併轉傳。 
最後有一類消息,通常是你朋友傳來。他會說是自己的朋友的親身消息,因為他在警署或甚麼權威機構工作。這類消息最危險,我也遇過幾次,揭穿之後,你朋友通常會說原來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說的。平日收到這種謠言,大可一笑置之,但在非常時期,負責任的做法是向你朋友查問來源,要他向他的朋友查問,一層層追查上去。 
標題為編輯所擬 
Written by 其他作者
         

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

給香港的一課

在一個 Whatsapp 群組中,一向甚少留言,今天凌晨終於按捺不住,貼了下面一帖:


之後,除了一位用家表示會尊重不同意見外,各人繼續議論時事及分享各界訊息,而我也不再發言了。

給香港人──
這正好是給香港上最好一課的機會。我們可以看看示威者的選擇,到底是令活動成為「一萬位參加者便有一萬位領導」的無組織活動,不同地點不同人士能夠以「一人一票」的方法共識出下一步怎走,還是組成一個「委員會」來作最後討論及決定呢?這將是很有啟發性的一件事。
給大型活動搞手──
直至此時此刻,你們還堅信自己有能力控制所有參與者的行動?事到臨場時,有點知名度的人拿著廣播器發言,難道便能令所有人依從自己所想的去做?亂局生了,攤子爛了,把責任推諉他人,拍拍屁股回家睡覺,真是容易。
給大型活動參與者──
「暴力」當然可以有許多面貌,否則也不會有所謂「語言暴力」了。不認識的人共同參與遊行、示威活動,我認為彼此間應係 Partnership 的關係,任何人的任何行為,都應是集體承擔的,沒這種肩膊的話,實在不宜結夥。又,之前拾過幾膠袋自製的垃圾的有公德心的參與者,最好也為被大家挪用了的巴士站牌、垃圾桶等拍照留念,之後把它們放回原位時也可高調的擺擺姿勢。
給旅遊業界朋友──
香港的交通配套明顯支撐不到突發的大量人流,如何改進,宜早三思。
給罷課的學生──
罷課而後又有補課的,不是罷課,只是改時間。若罷工的店舖,叫客人把本來是幫趁的錢存起來,店子重開時又送上,如此罷工,有何意義?
給罷課的教師──
有舞台劇演員說過:「即使台下只有一位觀眾,我也會盡力表演。」
 給新聞界的朋友──
報導新聞時極不適宜摻入個人意見及情感,偶然為之,也應自覺及自制。
給警方人員──
辛苦大家了!香港警員的素質之高,始終是令人們對香港有信心的一塊磐石。
給道路清楚人員──
之後的亂局清理,辛苦大家了!
 祝大家平安!

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膠瓶回收機

膠瓶回收機,免除中間商的處理,金錢利益直接回贈使用者,效率和效益應是最高的。早前聽說過在外國存在,現在在北京也出現了,但在香港應該還未有。

我們可以有權──雖然未必有理──看不起任何其它國家的人,但若人家在點滴進步時,我們忽視了,可能有一天一下子便被人超越了。這也是所謂「慢水煮蛙」心態的隱憂。


若香港能廣泛採用這種回收機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