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8日 星期六

夏天到了?

這幾天,天氣炎熱,雖未至於十分灼熱難耐,令人叫人連門口也不想走出去的程度。陽光也猛,雖未至於身處戶外時,連看東西也覺得刺目的利害。卻已多次,感覺在室內時,有點兒氣悶,需要加大風扇的力度,或是開少許冷氣,才好過一點。

莫非這就是代表,夏天到了?

和不少別的地區相比,香港不算是個「四季分明」之地,甚至有人說,是只有夏季和冬季,一熱一冷兩個極端時候。春天氣候確是含糊,不容易覺察,不過秋季在香港,也算是可見的;有些時候到了戶外,有風吹至,叫人清涼,甚至想添衣,但又未至於寒冷之時,那便是一種「秋意」;而身處秋意之中,是很舒服的。

可惜香港的夏天甚長,要待過了夏天才可以享受到秋涼的舒適,則不知還要再等多少個月了。

2021年5月7日 星期五

屋苑商舖

商舖中有一種類,就算同是位於地下一層的舖位,在衡量租值及價值時,跟一般的街舖不能採取相同的標準,準租客及投資者應特別注意,那便是───位於屋苑範圍內的商舖

屋苑商舖的存在,基本上是作為該屋苑的配套,讓住客在購物消費時可以不假外求。尤其是現在有些屋苑所在位置偏離傳統市中心,有些住客若想到身在家中時,忽然有購物的需要,而附近完全沒有商舖提供便利的話,可能便不那麼願意搬進去了。

正因為一般而言,屋苑商舖的人流比起普通街舖的人流遜色,所以在租值及價值上,亦會較差,這一點並不難理解。有趣的是,有時候,一些屋苑根本就在市中心,甚至和周邊的傳統街舖之間,只是相隔少許屋苑設施,原則上,它們的人流和平常的街舖,應該差別不大,但在價值上卻也是偏低。

當中可能涉及多少微妙的心理因素:本來在街上的行人,到屋苑商舖去消費購物,即使只是跨越一道矮小的籬笆,或是一個小樹叢、幾張長椅,那麼短的距離,也會令他們有「特地繞道進去」的感覺;相反的,屋苑中的住客,雖然最就腳便是在小區內的商舖購物,但區外的商舖,實質並不遙遠,所以也會在考慮之列,成為屋苑商舖的競爭對手。在這種此消彼長的影響下,屋苑商舖汲納消費人流的比例,很多時便會變得比鄰近的街舖低。

若是投資者打算購入屋苑商舖,還要注意:有些物業是只可用作指定用途的,例如幼兒園、幼稚園、診所、社區中心之類;用途有局限,即是有需要重新招租時,潛在租客的數量亦同樣有局限了。這些局限,將會在舖位的租值和價值上有所反映。

2021年5月6日 星期四

洗手間之需

外出活動,當中的交通工具如何安排,有多種考慮因素,包括所需時間、班次的準確度、價錢、上落地點距離起點及目的地有多遠等等。有時,還會考慮到在路程中,假若有需要時,是否能容易找到洗手間。

最理想是在目的地附近有洗手間,但若路程很長,中途有需要而找不到洗手間的話,也是叫人難受的,所以有時雖然乘搭巴士或地下鐵路,會較具效益,但也特地挑選西鐵,正因為每一個西鐵站,都設有洗手間。

假如在路上會經過具規模的商場,也是幸事,因為通常商場中都備有洗手間,且衛生環境都不錯;可是有些中小型商場雖有洗手間,卻是只供租用的商戶使用,需要鎖匙才用到,也是無助。

習慣上,若時間可預得鬆動,我傾向先到達目的地附近,那便可以盡量減低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避免遲到;同理,若在目的地附近完全沒有洗手間的話,一般情況下,我也只有找個中途位置來消磨多出的時間了。

2021年5月5日 星期三

埋尾挑戰

日本漫畫「進擊的巨人」據聞已大結局,但據聞結局的安排並不為許多讀者所喜。

這漫畫我從創刊號開始購買,漸漸覺得不大吸引,但幾次想要不再買下一期時,內容上又像有些變化,帶來曙光,於是決定再多買一兩期,觀望一下再算,給個機會作者;結果我很多朋友都說已捱不住停了書時,我還有買。之後這漫畫忽然變得火熱,又推出動畫,讀者多了起來,似乎連我之前停買了的朋友,亦已回歸讀者陣營時,卻剛好就是我斷然不再購買的時候。

所以這書的大結局如何,我並不知曉。

所有長篇故事,結局要寫得好看,並不容易,因為之前的所有伏線,理應在完結前都好好處理了,而且不少的角色及他們的感情、歸宿等等,都應有合理交代,這些種種,通常都是「文場」,就算交代得完善,也難以維持故事情節的張力,而呈現沉悶。

而且很多時讀者還要要求新鮮,之前他們看過的埋尾手法,就算如何撥水不漏,就因為新鮮感一環稍遜,便已被扣分。大電視台的劇集結局處理常遇揶揄,絕不奇怪。

2021年5月4日 星期二

重新編曲

金庸武俠小說,全球華人社會拍了又拍,就算是年紀很輕的,對於書中內容───至少在主要脈絡上───已經熟悉,本來十分精彩的懸疑及謎團,本來對於書中角色生死的緊張,都難起作用,但仍是有繼往開來者;只是愈後來的版本,愈常出現「重新編曲」的情況。

「重新編曲」者,即在內容不改的情形下,將情節的次序調動:本來是在回憶、轉述時才交代的情節,按發生時間線當成普通敘事般處理先寫;本來是暗場交代的,寫得明明白白;本來有很多細膩經歷的段落,作出簡化,快速帶過,諸如此類。

在原著小說中,很多情節內包含的元素,都在後來的不同地方採用到,也就是說,很多場口都是「多功能性」的,看小說時不覺,當在劇本中作出了少許修改,便即發現引致其後有些情節便交代不清了;若真不得已要添加少許對白或情節作補充,又可能由此又要為那些補充加上補充,此起彼落。

看新版本的金庸故事劇集,覺得有些可愛的角色,行事原來相當討厭,但想清楚,好像原著也是如此的,不過在原著中一些寫作手法掩蓋下,那些討厭的行為才沒那麼突顯;現在的改編,把角色的不足之處表現得明白,是好還是壞,或者是視乎個人喜愛了。

2021年5月3日 星期一

過去的是與非

看到一份書本稿件,是位著名作家筆下,記錄曾工作了數十年的一家公司之文章。文中多有月旦昔日該公司運作的問題,涉及不少人的個人言行,不過如作者所說,現今有所關連的主要人物,十之八九已經去世了,所以把事情寫出來,少了很多從前的顧忌。

但過去的事,由一人撰筆,寫的便主要是個人主觀的見解。有些事情,若不是身在其中者,如何能知道及寫得出那些內情?但只要親自處身事情之中者,便自然有當時的立場及利益衝突,還是否能完全持平的作出評論?

那作者,向以生活恬淡為人稱道,現亦已年紀大了,對於半個世紀前的種種往事,還是懷著深深的不忿,看來世人要做到「放下」二字,真是千難萬難。

2021年5月2日 星期日

牙膏的進與退

家中長期不甚固定地採用幾家大型廠商推出之牙膏,所以也跟隨著大勢,見著牙膏管所用的物料,從昔日普遍的鋁錫合金,變化成全塑膠製造的軟筒。近月因嘗試轉換牙膏,該種牙膏用的則是過去的那種鋁錫版本,一下子,之前的丁點兒「進化」,好像便走了回頭路。

上述「進化」的說法,只是根據感覺,而這明顯是不符合環保人士的觀點,因為新式包裝所用的塑膠成份比舊包裝多。這我明白,不過新裝確有其優點。

過去看外國背景的故事,聽聞夫婦間其中一個常見生活差異,便是在擠出牙膏的習慣上───有人喜歡從尾部一直擠上去,有人喜歡信手在中間擠壓,有人喜歡其它的方式。如果是一直使用新派全塑膠軟管的年輕人,也許不能一下子掌握到問題所在,因新式牙膏管可以長期維持本身的形狀。舊式的牙膏管若先在中間壓陷了,便不是那麼容易還原形狀,其時再想把牙膏從尾端擠上去的人,難以成功,便會不快。

據說這是在外國最常導致夫婦吵架的原因之一哩。奇怪的是無論是在中西,牙膏都不是十分昂貴的物品,若夫婦二人都分別擁有一枝作個人使用,問題便解決了,這個方法顯淺到極,那時為何許多人都沒採用呢?這反而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