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6日 星期六

香港懷舊動漫世界集體回憶

該個 Facebook 專頁的主題關於什麼,從命名已經可以明白一切了,「香港懷舊動漫世界集體回憶HKAM♥」,十分簡單直接。

我是經由一位 Yahoo Blog 時網友介紹而知道有關專頁的,一直跟蹤著,鮮有留言,只偶爾搭搭訕,而別人所張貼的內容,也只是挑自己熟悉的才看。如專題的名稱所說,我瀏覽時主要是因為有些內容勾起了我和別人的「集體回憶」,對別人所貼所寫有共鳴的,才感興趣。


這專頁中少有爭拗,都是分享為主,劇集名稱、卡通內容、文字資料、視訊、音訊等等,有時只是一鱗半爪,但累積起來卻很宏偉、很可觀。從前錄影、錄音設備不普及,現在看到那麼多朋友所分享的,難以想像當年是如何儲存下來的;現在放到網上分享,自然又是特地經過一番電子化的手續,很是費心。

慨歎現在那些資料是在 Facebook 上分享,這種工具的最大缺點,是文章之間難以連貫組織閱讀,否則所有同題材的零星資料都集中到同一塊地方,漸漸令到每一題材更加紮實,便是一個翻查有關懷舊資料的寶庫了,現在,效果大打折扣。

唉!又是憶起 Yahoo Blog 盛行時的昔日。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1018863643632/

2018年10月5日 星期五

外語中譯

很多時外語出現新的詞彙,中文如何稱呼也要經過一段磨合的時間,例如 Modem 一物,我們開始採用時,完全不知應如何翻譯;及後有「調制/解調器」或1「調碼/解調器」的叫法,卻頗累贅;現於香港,約定俗成之下,多是叫作「數據機」。

經過元朗一家老字號五金店時,見他們在不同方向的招牌上,有使用「鏍絲」二字,也有使用「羅絲」的,皆有別於現在常見的「螺絲」,是個歷史印記。

2018年10月4日 星期四

自行斷症

認識的人,近日多病痛,.常要往看醫生。

尋常病徵,往看內外全科的西醫,是最自然的動作,但若一涉及無名病症,應到何處求診,有時叫人猶豫。很多時候,會向親友問建議,但也要先自行找出了不適的範圍如何,才可問得意見,例如知道自己確是扭傷關節,而知道某親友過去曾扭傷過其它部位,之後醫好,便可查問是看了哪位醫生;但若自己連是關節、肌肉、神經或其它原因出了毛病都不知道,便連問人也不知從何問起了。


這種涉及「自行斷症」的不適最是麻煩。有朋友喜歡到藥房去,把狀況形容給相熟店員知道,那店員會根據經驗,推介成藥,這種做法,也聽聞過出亂子的,店員所建議藥物,像能治標,卻始終不治本,待當事人實在無法忍耐,去看醫生時,醫生說本是小問題,延遲了醫治手尾反而多了。

有些醫生,醫術平平,但很能定位告訴你病痛根源在何處,那麼日後向其他醫生求診,也可有個方向了,這類醫生,可以稱為「斷症王」,很有幫助。

2018年10月3日 星期三

接觸偶像

被人冠以「民間特首」稱號的劉德華先生,罕有地表達了一些具體的社區發展意見,便有人問:「他是計劃出來參政了吧?」


明星藝人發表政見,常被意見相同者歡迎,因為他們出名,有所謂的「光環」,意見相同者告訴別人「某某藝人也是和我一樣這樣說」時,容易沾光。但須知道,鮮有兩個人是完全在所有話題上都意見相同的,當日後該藝人有些想法和自己不同時,便嘲笑對方變節,事情便有點可笑。

很多人因為喜歡了某些創作作品,便同時喜歡上創作者,甚至想跟創作者做朋友。創作是創作,作者在作品中透過角色所發表的見解,未必就是他們本人的想法;而且也要考慮到性格問題,有些作者你看他們的作品可能感覺到十分有趣的,到與當事人真正相處時,便未必如預期中有趣,造成失望。

偶像一物,遙遠崇拜即可,親近接觸,宜慎為之。

2018年10月2日 星期二

黃元申


網友回憶舊時電視劇,劇照中有主要演員黃元申

在影視的童年回憶中,常有黃元申。少不了他演的西門吹雪,而在「陸小鳳」之外劇集,A 台的有「貼錯門神」,B 台的有「少年黃飛鴻」,都是當年至愛。

黃元申的俊朗,自成一格。他先在娛樂圈大紅,之後遁歸佛門,多年後又還俗移民,一生傳奇。

2018年10月1日 星期一

舊歌重唱


現在有很多舊歌出現了重唱的版本,有時是出現在歌唱比賽之中,有時是由別人重新演繹經典金曲,也有時是由原唱者以別的方法,把舊歌唱出另外的味道。

一首歌曲會得到重唱,自然是由於該歌曲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印,也即是說當年取得相當的成功。當年歌手及唱片監製決定了以某一方式演繹某歌曲,自有其道理在,到了今天,容或原唱者的技巧更進了一步,若以另一方式演繹,聽眾會有另一番感受,這即是說,有機會他們會失去了當年聽到那首歌時的一份共鳴和感動。

數香港唱功利害的歌手,沒多少朋友會想到鄭伊健,但他所唱的那句「頭搖又尾擺」,聽過多次由其他人唱出來,都不能帶出原有的味道。歌唱之道到底如何,也許可以從中得窺一二吧。

2018年9月30日 星期日

相近的作品

譚詠麟接受電視節目訪問,說近年找他作曲的人,要求不要有旋律。所有歌曲都有音階的組合變化,那不是叫「旋律」嗎?倪匡先生說現在的電影欠缺結構,但幾乎所有完整的電影不也包括有「起承轉合」的元素麼?「結構」又指的是什麼?「旋律」和「結構」兩個詞彙,很常見,我也以為自己明白意思,但現在聽行內高人所講,又可能我原來是根本不明白的。

上述兩位所指情況,都會減低作品的變化性;市場上存在許多相近的作品,區分不出彼此,便令受眾難以記得作品,作品亦難在同儕中突圍而出。


我可能真的沒明白「旋律」和「結構」的定義,但也可從一些趨勢看到創作品變得相近的問題。例如當年興起把流行曲旋律當成手機鈴聲,由於使用者主要是以樂曲的首十秒八秒來衡量選擇,若創作者想增加作品被選為鈴聲的機會,便會令樂曲的變奏愈早出現愈好,漸漸不同作品的組織便變得雷同。

現在的小說,在書店中看到的愈來愈厚,在網上看到的則愈來愈短。短篇小說的創作,歷年多變,但漸漸大家都把情節中的扭橋愈推愈後,更有作品以把全書最大扭橋推遲最後一章、最後一段、最後一句,甚至是最後一個字為標榜的;這種作品,首個出現的例子,叫人驚艷不已,但當人人都如此做,千篇一律,便成缺點。

有些讀者和觀眾,一面說要有多樣化作品,但當有開首階段較平淡的作品出現,又批評不已,根本不給空間讓慢熱作品成熟,令創作人在市場壓力下,想求變也不敢,真是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