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5日 星期六

看「佳視」版本「神雕俠侶」

因為「亞洲電視」 ( 「亞視」 ) 及「佳藝電視」 ( 「佳視」 ) 的一些電視劇集版權落了在「無線電視」 ( TVB ) 手上,所以我便可以利用 TVB 的小匣子,觀看到久聞大名的「佳視」版「神雕俠侶」。

現在任何一部改編這金庸巨著的影視作品,相信也不會按「佳視」版本的比重了,全部 59 集完,首集詳細講述了「陸家莊」的慘劇,連武三通一家介入的幾番曲折,及陸無雙跌傷腿等內容,都無遺漏。原著中一場雪夜中的輕功比併,本來是「鐵掌水上飄」裘千仞小龍女之鬥,中途卻有「老頑童」周伯通的參與,勝負變化之間相當有趣,但相比主要橋段這段是可有可無的細節,現今出現的影視版本,通常都不會包括,也只有在「佳視」這老舊版本中可見。

乍看首集,見馮淬帆演的陸立鼎說話舉止都很自然,有別於其後在「無線電視」所看的改編金庸、古龍小說作品之演繹,以為「佳視」的製作團隊果然超前許多,怪不得當天有班捧場客,後來才知原來弄錯了,「佳視」版本的「神雕俠侶」活脫脫就是一般所看「粵語長片」時段舊電影內之水平───甚或節奏更慢,因電影還需剪輯成個多小時的長度,有所濃縮,電視劇有足夠集數容納,便有更多的沙沙石石保留下來了。

看過的不同的「神雕俠侶」中,則以「佳視」這版本處理「人皮面具」情節最佳,而「無線電視」劉德華那版本中,「人皮面具」仍舊是一塊皮之設計,但情節中它的存在已有所淡化;有些版本中,索性把「人皮面具」改成金屬面具!而這二三十年來,所有「神雕」中處理十六年前後的楊過造型比較,都是沿襲「劉德華版本」,讓十六年後的他白髮和面容都帥氣一些,如「佳視」版本,把楊過貼上「二撇雞加羊咩鬚」的那種「伯父」狀的呈現,絕對不會再看見。

2022年1月14日 星期五

理髮雙工

趕在尾禡之前理個髮,免得遇上收「雙工」的日子。雖然在現今經濟環境下,很大機會理髮店已經不敢在農曆十二月十六後加收費用,更別說把費用加足一倍了,但也是說不定的,多年前也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我過了尾禡才有空去理髮,結局要付平時水平雙倍的費用。

誰別我幫趁的是比較正宗的上海理髮店?新派一些的髮廊也許便不行這一套。而在已經坐了下來,臨場之時才看到人家的開價,難道好意思因為不太大的金額離場?所以便照付了。

尾禡後剪髮收雙工,自然是行業傳統,但理由是什麼呢,卻好像沒有太多人討論過。有人分析說因為習俗上踏入新年後的首半個月,是不能剪髮甚至不能洗頭的,理髮店在年首半個月沒有收入,便在年尾的那半個月人人最著重儀容之時增收,以作彌補。

這個解釋是耶非耶,還真的不能確定哩。

2022年1月13日 星期四

看漫畫之始

我看倪匡筆下的「衛斯理故事」是有個明確開始的,雖然我沒能記得那是在哪一年,但看的第一本書是舊版的「地圖」,當中包括「地圖」、「叢林之神」及「風水」三個故事;之後便開始大量閱讀該系列及倪生的其它小說,直至差不多全看齊了。

我開始看漫畫的年紀卻不能肯定,因為應該沒有像看「衛斯理故事」般明確的分水嶺;在最早期有印象看過的漫畫書出版後的一段時間,不少期數都是沒看過的,直至若干時間後所出版的,才又有較深印象,然後,漸漸地,閱讀、購買漫畫的行為才呈現連貫。

那個年代,許多漫畫書都是一期完的,書上也沒註明出版日期,所以難以用作輔助查核我看它們的時候是什麼年紀,但長壽、經典如黃玉郎的「小流氓/龍虎門」及上官小寶的「李小龍」的歷史資料,卻有很大幫助。

簡單而言,我有印象看過的內容,是「小流氓」中群雄勇闖「羅剎堡」的情節,當時既然還未改名為「龍虎門」,即是還未到 1975 年,而且根據期數推測,很可能是早至 1974 年所出版的。那麼說,我是早至 4 歲時已開始看漫畫?


但如上述,若我只以看過最早的漫畫來定義「開始」,但其實在那之後並未開始較連貫地閱讀漫畫,便未免太過取巧;近期「李小龍」的「復刻版」出版至約 93 至 95 期的階段,綜合回憶片段,我會說這才是實務一點而言,我開始閱讀港漫的年頭。那便是 1977 年的事了。

所以我會說,我看漫畫的興趣,是始於 7 歲時候的。

2022年1月12日 星期三

埋年

晚上元朗發生交通意外,跑車在不長的一段距離下起動、越線,再經衝擊後轉向,在街市段道路一家民生店舖前撞毀停頓。據聞司機曾一度昏迷;事件中有多人受傷,幸無人當場死亡。

不很久之前,就在 12 月 31 日當天,在新蒲崗區也發生了觸目交通意外,導致兩死數人受傷;同一天有途人在油麻地被小型巴士撞倒,捲入車底,有關司機沒察覺,直到車子行駛到深井時被截停告知,才得悉其事,該途人自然亦返魂乏術。就在那特定的一天,發生的兩宗驚人意外,不禁令人想到「只差少許也過不到今年」,心中黯然。

今天元朗的那宗意外,似乎幸運地不涉人命,但時間上也趨近農曆新年了,目睹其事,再加上現在疫情仍嚴重,令人意識到,「過到埋年」不是理所當然的一回事啊。

2022年1月11日 星期二

整理曙光

一直斷斷續續的整理著家中的藏書。現在環境,並不是長久居處,所以並不會以固定書架把它們整齊排列起來,但全部混雜一處至想找出某本書來如同「不可能的任務」的,也是難以接受。

作了一次中小規模的「斷捨離」,把存書二分後,相當肯定以後再讀機會甚低的書,找人接收了;餘下的現在也不求全部整理好,但有多個主題的書,會有較大機會不時翻找查閱的,已經歸在一處,要找時在「小渾沌」中尋找總勝過在「大渾沌」中尋找;其它的暫時只好不大分類地先封在箱中,疊起來存放,起碼看著像整齊些。

過去的書也試過很高程度的整理,但有一兩次把書本物品借作展覽,物品歸還後沒即時一一放回應有地方,便呈混亂;再到要把它們大舉搬遷,擺放到箱中時,要遷就箱子的大小盡量填滿,於是不同系列的書本更加拼雜,直至現今,都還未能分回清楚。

因為農曆新年的壓力,要把客廳的混亂減輕些,只好集中精神努力整理好房間中的書本,月來苦幹,至今才算是看到少許曙光哩。

2022年1月10日 星期一

重溫失靈

多個平時常重溫的「香港電台」節目,最近的一集都收聽不到。忽然想起早兩天該公司曾有過疑似染上疫症的員工,好像在網上看過些快閃訊息,說患者同事因此不能返回「香港電台」的公司,不知兩件事情是否相關?

幼年時見無論怎麼強勁的風球或暴雨訊號下,電視台及電台都仍如常有節目播放的,也有點不明所以,後來自然知道那是因為熱帶氣旋抵達前已有員工趕回公司,及在惡劣天氣下員工繼續留守在辦公地點所致。現今若是因為出現疫情,事發可以十分突然,然後又必然不許員工逗留,若由於這原因,就算公司及個別員工想力求廣播不中斷,亦是防不勝防了。

像如此於節目原定時間過了,仍不能在網上重溫的,過去也發生過,之後隔不多久,重溫功能又重現,只不知這次結果會否亦如是。

2022年1月9日 星期日

蔡瀾談食

疫情影響,輕易不能外出旅行,蔡瀾先生沒有停下來,回歸原始,在本地周圍走動,飲飲食食,介紹食肆,也介紹食物。他的書本中常有以文字介紹食肆、食物、烹調的,現在可以在 YouTube 看到的短片,也有同性質的資訊。

在蔡樣的書本中,寫過不少次的飲食小故事,在短片中也有重出,都是已知的內容,不過看到他的笑臉和由他親口道來,那份親切感勝過一切。

一些小店,應是蔡樣本人常去光顧的食肆,但也看得出有些食肆是他初次幫趁的,那些新食肆,當然也想獲得蔡樣的「加持」;能在他節目中「曝光」,已是宣傳,若能得他美言甚至推許,便更可吸引客人光臨了。

現在常見有人伴隨蔡樣出鏡,鏡頭面前,見其他人說話是有所保留的,他本人仍是一貫的實話實說,雖然未必會作出劣評,但也不會輕易叫好稱讚。據蔡樣文章所講,至今仍堅持所有用餐一定由自己付款才寫食評,若不如此,遇到水準不合格的食物時,可能還有不識趣的店主走上來主動詢問意見的,便叫人很傷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