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3日 星期六

時差

和幾位朋友,需要通訊,他們身處不同的海外地方,幸好現在有了個人通訊軟件,可以不必利用傳統的長途電話,已經可以溝通,成本可大大節省。但是無論何時,兩地之間存在的時差,仍是個問題。

朋友都是在歐、美,所在地跟香港的時差,都有十個八個小時以上,當一邊是日間辦公時間內,另一邊便會是夜深或凌晨,對常人來說,遷就大家都方便的時間,或會有些困難,我和很多的朋友,卻都是「夜鬼」,北方話就是「夜貓子」,平時都是夜睡的,睡眠什麼的都很具彈性,要在時差之下找個大家都未睡的時間點,倒也輕鬆。

不過年紀大了,凡是晚間睡得不夠多或不夠好時,想要在打後的三幾天回復精神,需要比起年輕時期,則是更長哩。歲月不饒人啊。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評食難

到了家深水埗元州街的小食肆,感覺不錯,但見舖內人流不太高,心想不如到 Openrice 去寫篇簡單食評,略助一下小店生存,結果,卻未能成功。

之前也留過一次食評,好像都沒有那麼麻煩的,這次卻東搞西搞,都沒留得成。一開始,系統說要先提供電郵信箱,提供之後,說會發來驗証碼,我同意後,畫面上出現一張圖片,一塊拼圖狀要移到正常位置,我做了,系統便通知我說那郵址之前已有記錄;我同意發驗証碼,卻沒有密碼發來,畫面之上,卻又是一張拼圖片。又要再來一次?於是我便又把那拼圖移好,但出乎意料的是,系統又重回之前的狀況,叫我提供電郵信箱了!

什麼回事了?我至今都不明白,只知道上面的過程我重複了多次,都未能去到留言的版面,更談不上成功留下食評了。聽人說過,就算是遞交了食評,也還要等到審批完了,才會在稍後刊出,我已經有心理準備,卻沒想到正式出手時,是連遞交的機會都沒有。

2024年1月11日 星期四

垃圾徵費

家人舊居中有不少雜物需要清掉,這個行動,理應早已實行,不過因沒有很大迫切性,所以一直蹉跎著,只是間中有人提出,討論一會,又再擱下。

有關話題近月討論得更頻密了,而且很大機會在短期之內開始行動,主要原因,是有「垃圾徵費」這新措施,製造了一個限期。

有人問我這新例的詳情,其實我也不十分清楚,知道的主要有兩項:以後丟掉垃圾只能使用特定的綠色膠袋,那種膠袋不同呎吋有不同價錢,購買成本也就是一種徵費了;又,以後要把大型垃及丟到垃圾收集站去,要在物品之上貼上一張標籤,那些標籤,要付款購入,便即是徵費。

家中物品,真要清掉,規模真的大得很,但處理需時,勢不能在新例啟動前完成的了,索性放棄這念頭,以後在一個長時期內分段丟掉,成本壓力分攤開,應也不會太大吧。

2024年1月10日 星期三

說教

之前追看的電視劇完了,便開始新的選擇。幾部新戲,有一特別精彩的,常會一看幾集,便覺困身,所以有一晚,便想著另起戰線,試看另外兩部劇集的首集,看看是否合口味。

其中一部,選材較新鮮,演員班底也甚吸引,我是抱較大期望的,可惜只看第一集,感覺便不好。太說教了!

故事涉及一種特別體質的人,那種不算是病的「病」,存在很多一般人所不知的資訊,所以劇中都要一一交代。交代自然是需要,但卻不是像現在的處理,平舖直敘地道出便算,高超的話,應是在故事情節中有技巧地道出,讓看官觀劇時吸收了也不覺,絕不影響劇集的娛樂性,現在這一集內容,整整一節,都像紀錄片多過像劇集哩。

2024年1月9日 星期二

記口述歷史

近年協力的寫作及校對工作中,多有涉及口述歷史的。應該是始自「倪學」及「港漫回憶錄」吧?

不約而同,兩書中都有類似情況,當事人的事跡也不是完全不清楚的,但斷斷續續地、零零碎碎地,只知道個大概,而且感覺上,像是存在矛盾的,接駁上,總像有點兒連不起來,所以機會出現,可以向當事人直接查詢、求證,自然一口答應幫手了。

不論是微觀到倪匡先生一人的歷史,或是宏觀至一個行業的興衰,都存在無限細節可以記錄,千絲萬縷,可以叫人抓破頭皮的,我本人的方法,是以「理順時間線」為主,所以便較容易知道還有哪些缺口需要補充,思考之後行動時,方向感會較強。

2024年1月8日 星期一

規限美

近期看了不少關於玉料雕刻的視頻短片。那些短片通常由討論開始,手上一塊玉料,不論是形狀、沁色、裂痕等等大大小小瑕疵,件件不同,出鏡者便會研究如何設計,才可突顯材料的優點,同時避開材料的缺點,題材、造型等固要考慮,落手雕刻時又要有功夫,種種因素要同時兼顧,殊不容易。

影片最後把原材料的相片,以及完成品的相片並列,往往叫人感嘆設計之巧之美。


任何設計,若是原材料無瑕,製作過程又無任何限制,不論製作者如何精心設計,都不容易讓人感覺到當中的妙處,反而限制眾多時,又能達到設計目的,又能完全符合那些限制的框架,更能把天然沁色的位置配合起來,便讓人欣賞到製作者的高明。

這種規限之下產生之美,可應用到很多方面,例如推理小說,若是罪犯本身的手法都粗淺拙劣,人人都可看得出破綻,怎會覺得破案者利害?唯有把本來看來凌亂無用的資訊,以常人想像不出的角度,完全地串連起來,看官才會讚嘆。個人以為,箇中道理,是相通的。

2024年1月7日 星期日

表現與潛力

電視台的歌唱比賽,到了某個階段,根據賽制,需在得分最低的隊伍中,挑選一人淘汰。若是各人之間也有評分,延續參考,低分者走,大概也沒有什麼人會反對,但偏偏是由評審前事不計,重新考慮作決定。

任何比賽,就算參賽者實力有多參差,總存在變化,實力最高的人,一時失手,也可能有機會落敗,因此有時大會會留些空間,讓那些評審視乎情況判斷,可以讓潛質深厚者不會因一時失著,而慘地出局。

這種十分主觀的安排,本不公平,一些比賽,便完全由「現場表現」決定勝負,無視「潛在實力」,例如英式足球,無論是什麼皇者隊伍,那一場敗了便是敗了。

保留最有實力的參賽者至最後,對比賽本身有最大好處,否則大結局時只有一班弱者比拼,便難以吸引觀眾及廣告商了,所以如此做法,在商業考慮上,實是無可厚非,雖然在道德上,很有可以商榷的餘地。也可以說,參賽者能夠在偶然失手之前的表現中,在評審心目中建立了個「不能或缺」的感覺,其實,也算是實力的一種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