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6日 星期六

「香港青少年科幻小說創作大賽。得獎作品集」

在曾經協助「香港科幻會」的一段日子中,也幫過手替「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主辦的一個科幻小說創作比賽擔任評審。該中心持續舉辦過多屆有關比賽,到了今年,終於把得獎的作品結集成書推出,對於參與過的同學來說,當然是很大的鼓舞。

我不大清楚可以在哪些書店找到該幾冊小說集,不過在「雅集出版社」的網上書店中,「其他」的一欄下,便可找到「香港青少年科幻小說創作大賽」的「第一至八屆得獎作品集」,共分「小學組」、「初中組」及「高中組」幾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在網上下單,並安排親身領取或是利用「順豐到付」收件,而且透過有關的官方網站購買,更可享折扣。

我只幫過三幾次作某一組別的評審,讀過的參賽作品不很多,而且無可諱言,參賽作品的水準也是頗有參差的,不過同學們能真正動筆把作品完成了並參賽,已經是不容易之舉,對科幻作品感興趣的朋友,即使單純地為了支持新晉作家的成長,也是值得的。

2020年6月5日 星期五

刪除忙

難得有些時間,清理一下手提電話和平板電腦內收到的資訊。

因為平板電腦不太久之前因損壞而換了新機,所以型號較新,內部的記憶體也較大,可以容許保留不必要的資訊多些時間;若是舊機,相信早就有系統訊息,告知記憶體快沒空間了,又要東找西找的看有哪些東西可以刪除,以求騰出一百幾十 MB 的空位來接收新資訊。

現在使用 Whatsapp 等通訊工具頻繁,無論收到的及發出的訊息,每天都很多,而且內容早就由從前的純文字模式,變得多收圖像、音訊、視訊來溝通了,這些附件,來來往往的,都在電腦中作了保存,累積起來,不必很長時間,已會成為體積十分龐大之物。

在朋友圈中,每天轉發來的各樣生活貼士,看也看不及那麼多,處理得慢,便會積下一大堆了;在工作方面,上司因應不同需要,把我們同時歸到了多個社交群組之內,而有時又有些資訊是同時發給超過一過群組的,這一來,我們便常收到重複的資料,這類內容每日皆有,刪除得慢些也會養成巨型垃圾。

這種清理工作,久不久便要進行一次;也不算十分費時,卻花精神。

2020年6月4日 星期四

舊雪糕

在超級市場購物,經過凍櫃時,偶然留意一下,見到在售的雪糕,真是五花八門。

以數量計,是 D 牌及 H 牌遙遙領先;種類方面,有盒裝雪糕、雪糕杯、甜筒、雪條、雪糕三文治等,跟從前的差不多。不過舊時常見的雪糕款式,反而遍尋不獲。

從前家中會購買的,多是「牛奶公司」的家庭式盒裝,又以「三色雪糕」最常出現。「三色」有三種,一種是「朱古力、雲尼拿、士多啤梨」味道各佔三分之一,另一種是「芒果、椰子、菠蘿」味道混合;若可以由我選,有朱古力的一款買入的機會較大,不過菠蘿夾雜有果肉碎,相比起其它只得個「滑」字的款式,又別有一番滋味。

回家查看資料,原來 D 牌雪糕也是「牛奶公司」所出的,而上述兩種「三色雪糕」,在官方網站上也還有介紹,只是不知為什麼市面上難尋。

2020年6月3日 星期三

快「六四」

略想過,最後這篇網誌的題目還是決定為「快『六四』」,而非「又快『六四』」,因為這一天漸漸地也變得和平常日子差不多了,起碼在我個人的感覺上。

當然,1989 年的大事件絕不會忘記,但所謂「時間會令一切過去」並不單只針對個人層面的記憶,而是就算只看客觀事實,當時間過得愈久,身邊的眼前的同份量的甚至更重大的事情一件又一件發生後,「英雄慣見亦尋常」,昔日無可匹敵的世紀大事,現今也只能歸作「之一」,而且排名未必很前列。

而且比較起來,對很多人來說,當日的情況,發生在遙遠的地方,資料依靠第三者在事後披露。而當今日發生在身邊的景況,實時第一身感受到,經過別人的報導後也好像不是在講同一件事,便怪不得一些人會猜想究竟當年的當天發生了什麼事,出現懷疑。

2020年6月2日 星期二

來不及見證

永別了!

───今天網誌談的不是什麼人,是 Yahoo 的網上拍賣平台。

2020 年 5 月 31 日是該服務的「Last Day」,若是記得,本來打算親眼見證結束一刻的。如何見證?當然不能像電視台的結束般,只要看著訊號由有變無的一瞬便是;一個網上服務平台的結束,估計應是早十秒八秒還可看到有關內容的,剛踏入特定一刻,舊連結便失效了,又或是連結仍在,但卻再看不到從前的內容。

這次是事後才醒起其事,想再去瀏覽時,只能看到從前宣布服務結束的通知了。

十多年來透過不同的網上平台,認識了不少朋友,其中網上拍賣是參與得最早的其中一環,開始之早更甚於寫網誌,現在一下了消失了,又沒有找到替代品,處理不到一些想放售的東西,有點兒不慣。

算是一個階段的結束吧。略寫少許,以為記。

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

略談東西標點符號

東西方文字處理不同,所以使用標點符號的習慣也不同。各施各法,本無不妥,但若有翻譯的需要,可能便不能不面對這個差異的問題了。

東方的書有書名,西方的書有書名,但有時西方的書名除了正名外,還有個註解性的副題,這在東方從前卻是少見的。信手拈來一本書,英文書名叫「Bolder: Making the Most Of Our Longer Lives」,中文版本方面,從前見多會採用破折號的,成為「終極慢活───現在是當老人最好的時代」,現在漸多照跟原本用冒號,變成「終極慢活:現在是當老人最好的時代」了。

西方用語,字和字之間會有空位,這在中文並不存在。本來把「I sit on the chair」譯成「我坐在椅子上」,從有空位至沒空位,也是沒問題的,但卻還有人名的問題。因為西方的人名姓和名之間也是有空位的,譯成中文,也不可以連續不分地一串地表達,把「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譯成長長的「伊莉莎白亞歷珊德拉瑪麗溫莎」,於是無中也要生有,在中文那些名中空位處,會加一黑點,成「伊莉莎白。亞歷珊德拉。瑪麗。溫莎」。 ( 最後的引號內,本應是黑點的,因 Blogspot 這裡的系統支援不到正常顯示,便以白點句號代替了,僅供展示之用。 )

小說之中,有時角色會一次過說上長長的大段說話的,東西方皆然。在舊小說中,有些真是一個對白引號框內放上一兩版對白的,叫人讀起來甚吃力;又會有作者在中間找些理由讀對白打斷,之後再讓角色「再道」、「繼續道」,以令大對白框分成幾個較小的對白框,增加版面設計的空間感。

西方小說又有一種處理,沒有什麼「再道」、「續道」之類用字,直接就把大對白框分段成多個細對白框,不過第一段內容會只見開引號,不同收引號;若全組對白不止兩段的,那第二段也是會只有引號沒收引號;一直要到最後一個對白框,才會見到一對引號同時存在的。近年,這種處理方式,在中文小說中也可見到了,大家閱讀之時,都會明白那些連續的對白,都是出自同一人口中。

2020年5月31日 星期日

標點符號變化進行式

現代西方的標點符號採用到中文的出版中,並沒有很長久的歷史,所以一些標點的用法,如何才是「正確」,有時也難定,可能一定程度上,也是「約定俗成」,多人用的方法便是正路。

數年來替一些網絡小說作過校對,其中一個花功夫的環節,便是處理標點符號。

且不談正常的文字描述及對白處理,就說日本漫畫「龍珠」劇集中,主角發功時長長的吼叫那類,又應如何表達,才可令讀者明白那是一個長長的發音呢?是「呀呀呀呀呀」還是「呀────」還是「呀~~~~」?只能說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風格。

又,本來感嘆號 ( ! ) 就是用以加強語句語氣的,現今作者還感不夠,且又想有層次上的比較,於是便可能有「砰!砰!!!砰!!!!!」這樣的情況。這種手法,以網絡小說的方式貼在互聯網,頗為人接受,但若有關文章要變成實體書出版,又是否也保持原貌?假如出版社或編輯想把該書以直排出版,那眾多連續的標點符號又可如何安排?

凡是類似上述的情況,我要加以修改時,都是誠惶誠恐的,害怕改得太多,會損及作者的個人特色及風格。不改又可不可以?但若是全部句子都是以感嘆號收尾,句句都加以強調的話,便等於沒有強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