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9日 星期六

疫境自強

「疫後」二字,該如何解讀?若說是「疫情已成為完成式之後」,現時情況,當然仍不是;卻又可解讀成「開始出現疫情之後」。電視台有個旅遊節目,叫「疫後沖遊」,介紹泰國的景點;名稱中那個「沖」字,不難猜出,指主持人、有「泰國通」之稱的胡慧沖先生也。

旅遊、飲食節目,本來是電視台節目中一大主流,疫情之下,跨國旅遊算是停擺了,怎辦?仍可拍攝───現在通訊科技發達,不同主持在自己的地方拍攝,再傳送到他國播放便是。這輯「疫後沖遊」也是如此。

看「疫後沖遊」,見當地的各行各業,都有大變身以求生存的故事,頗覺勵志。本來以外國遊客為主的酒店,轉攻本地市場;本來高檔的消費,推出較經濟的版本;甚至本來是經營某一行業的,截然變身另一行業,目的是令到所有員工都可保留一份工作;在疫情發生以後才開店的商舖也有,而且生意也可以不俗。各施各法,疫境自強。

在香港,這樣的小故事一定也不少,可是我們太貼近了,在沒有過濾的情況下,除了好事,還有許多的負面故事、喪氣說話傳到我們耳中,整體感覺上,社會氣氛才沒有那麼正面。

2021年5月28日 星期五

行業的存在

眾所周知,因為科技進步,加上包括互聯網等分享平台甚多,很多文藝創作的成本,幾近是「零」;但同一時間,有關的文藝創作行業萎縮,業界人士常吐苦水,卻又是事實。

一個工種,只有一人獨市,談不上「行業」。「行業」是一種互惠互利、集腋成裘的合作,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涉及多個步驟,不同的人擔綱不同角色,至於類似角色者又察覺彼此之間合作效果更好,久而久之,便形成行業。當一個人認為自己獨力已可承擔起所有的工作和責任時,「行業」便難以出現。

就算網上出現數以十萬計獨立的網絡小說及作家,沒有人居中協調,令到作品變成可獲利的商品時,也不能說是形成了什麼行業。成本及利潤當然是一大考量:某崗位的人認為自己的角色要花很多努力,期望得到豐厚回報,但又同時輕視別人的崗位,認為現今生產成本已低,別人不該索取那麼高的收費,這樣情況,合作也難,更談不上什麼行業。

現代情況是,終極消費者也不大願意花錢去購買他們認為理應免費的商品,大家只是為興趣、理想而創作的話,長貧,便難顧了。

2021年5月27日 星期四

異像?

原來天有異像。我根本不知道,要在別人去找來看,看到了,還拍了相片,貼得 Facebook 處處皆是,我才知道,更談不上親自觀看了。

童年時也有點兒興趣看星空的,卻沒去研究,只覺抬頭看著滿天星點,十分美麗,但又沒有人在旁可以分享,心中同時知道,只要在那一刻分享不到,那星空狀況又不能全幅保留下來,再在其它時間、其它地點展示給別人看的,其他的人錯失了就是錯失了,永遠沒辦法彌補,這種遺憾,讓人戚戚然,難以舒懷。

長大之後,興趣已失,甚至連抬頭看天的時間,也少了,錯失良多。

2021年5月26日 星期三

日長夜短

夏日到了,在香港,日長夜短的趨勢漸明顯。晚上天黑的時間,是褪後了,但可能只是下午六點左右變成七八點,難以出現外國那種晚上十時多天色還未黑齊的情況。

但早上卻是明顯出現變化,三幾個月前,大約七時左右才開始濛濛亮,現在,五時左右已經不感覺到天很黑了。

試過一些日子,因事要特別早起回公司,當把平時需要做的工作都處理好後,可能才到平時回到辦公室的時間,頓時覺得那一天十分充實好用的。如此看待日長夜短的季節,是否也可以積極點兒?

2021年5月25日 星期二

服藥時間

家中一盒營養補充劑,「食用方式」上寫:「可空腹或飯後食用。」咦!那豈不是說沒有什麼飽肚或不飽肚的規定?那寫來何用?怪也。

從小到大,服用過許多的藥物,有西藥,亦有中藥,產於東南亞其它國度的亦有;每種藥物,幾乎都有指定服用時間。例如與食物消化有關的藥物,有時是「飯前服」,有時是「飯後服」,有時則是在進食之時,和食物一併吞服的;又有些藥物,指明「空肚服」,而且又因有些人一天幾餐進食頻密,還可能說明所謂「空肚」,即是餐前/餐後相隔起碼多少時間。

在我的個人經驗,最怕遇上那些「用餐前最少 X 分鐘服」,但又「不能提早多過 X 分鐘」因為效力會消失了之類,皆因本來預計進餐的時間,常會有因為什麼原因而有所延遲的,若阻了一阻,藥效已過而又距用餐時間不夠鬆動時怎辦?很有壓力。

而且,沒有一件事情可在前掛勾提醒,這種藥物,我常忘記服用,直到就餐中途,才赫然記起。

2021年5月24日 星期一

聲音脫軌

現在看電視節目,主要是利用一個小匣子,接駁訊號線,接收觀看。近日不知是因為電視台本身的系統問題,抑或純粹是訊號傳達的速度所致,多次在觀看中途,忽然發覺螢光幕上影像,和聽到的聲音並不配合。

很多時是聲音先行,一句對白,先聽到了,過了幾秒鐘後,看到幕前人物的口部開合,說的分明就是剛才的那句話。這種情況,有幾秒鐘的時間差,算是嚴重了,當然不能容忍及接受;試過情況輕微許多,藝人口部活動和應發出的聲音之間,只有不到半秒鐘的延誤,可以說是幾乎不影響觀眾分別從影像及聲音中,獲得節目中訊息的,但也令人看得極之辛苦,忍不,到下去。

凡是這種涉及機械硬件的操作問題,有一個彷彿是全球通用的「方法」───或者應該說是「一個不是方法的方法」,就是把機械關掉,再重新啟動一次。你別說,這種賴皮的「方法」往往有效;我現在遇到上述的聲音脫軌問題時,多次都是沿用此法,而事情得到「解決」。

2021年5月23日 星期日

避無可避改編時

金庸作品中,「射雕英雄傳」很受歡迎,頻獲製作公司購買版權以改編為影視劇集。很多時,舊時小說都會以新派的手法演繹,但這名著,很多舊日元素,改編之時,偏偏避無可避。

主角郭靖的一生故事,由父執輩的滅門恩仇而起,那許多的情節,相比起後段第一男主角及第一女主角的戲份,吸引力較低,但在情節推動時,卻是必不能減省的,頂多盡量濃縮,卻是避無可避。

情節中又有一男逢幾女的矛盾,這種橋段,到了現今創作人的手,很容易改寫成主角左右逢源。他們可能真的輕視過去人們堅守不移的一些傳統信念,例如對父母、師父說話的絕對遵從,以及對婚約的絕對重視等等,年輕創作人會認為不那麼重要,但若把這些現代思維套進舊日故事中,主角沒有了那些心理上的制肘,還怎會有之後的言行?故事還怎說得下去?

「射雕」故事中還有過多次,寫武林高手害怕鬼怪的情節,這種設定,現今的年輕人可能難於理解及接受,但若他們不屑保留,要完全剔除這種情節,好些橋段,是根本接續不到原著內容的,這,又是避無可避的改編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