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3日 星期六

說好戲,誰說好戲

 這網誌,並非在寫影評,而是想寫「影評」。而且,當然,絕對主觀。

是源自古天樂出品「明日戰記」。這部電影在中國內地先放映,據說首勁不足,出品人且公開流淚,因而「一石激起千層浪」,香港仍待上映之時,已經飆起支持巨浪,普羅市民、公眾人物、娛樂巨星、商界名人等等現身推介,無日無之。

而且推介手法亦無所不用其極,固然有人說必會買票進場觀看,就算自己對這題材本無興趣甚至預算這電影拍得很差亦如是,又有人鼓勵自己不看也買票讓別人免費去看,林林種種,引得我也罕有地參了一腳,在某導演的 Facebook 帖子上回應,勸告他別實行所建議的行為,否則對「明日戰記」這電影將會有害無益。

執筆此時,「明日戰記」我只是打算看,而仍未看,不過情節大綱以及電影的長短處,已心裡有數。我認為這戲的優點和缺點,有可能確是技巧執行上的問題,但亦涉及不少個人喜好因素───就算不是這部戲,本來凡是電影中有/沒有某些因素時都自然會喜歡/不喜歡看的,對「明日戰記」也一樣,這對電影來說,是非戰之罪。

進場看一部戲,會感覺好看還是不好看,可以十分主觀;同樣覺得某部電影好看的人,純粹因為某種立場,想對電影作出好評還是劣評,其實也是主觀的。主觀 X 主觀,結果如何,電影出品人及製作人不是本著平常心視之,又可以怎樣呢。

2022年9月2日 星期五

忠誠向國

親友移民在即,會面聚餐聊天,談到身在外國,仍會留意香港事情,需要時會盡份心力,我則婉言勸告,既已決定移民,即要以新地方作為以後長居之所,便不必回頭多看,所有心力,集中去為新地方作出貢獻可也,過去居地如何,除非仍有家人駐留,否則不必那麼勞心。

沒有說出來的字眼是:既已移民外國,便應對該國忠誠,身在異鄉,心懷舊地,不是應有態度。

情況就像是某人離開了某公司,轉到同行另一公司工作,心思卻不是百分之百協助新公司業務,而是念念不忘舊公司因為自己的離開,而會出現很大的問題,這個做法,並不厚道,在職業倫理而言,對新公司亦不公平。

有些朋友,到了海外,還常在 Facebook 等平台上分享近況,與舊地朋友保持聯絡。我們在網上與人通訊,本來就預算了會結交到外地新朋友,所以看到本來已認識的人分享外地資料,也可同樣視之,並無不妥,但一些人移居多時,還常比較兩地物事,不管結論是「新不如舊」抑或「舊不如新」,也是不必,現在的生活條件,能令自己感到舒適便好,不用再回頭看些什麼、比較些什麼。

若是條件不佳,情況不夠理想,咬緊牙關捱過去,也不必向別人多解釋什麼。

2022年9月1日 星期四

來去移居

近日有些社交聚會,係因為親友中有人要移民西方國家;同時又聽到有人移居外地不足一年,便舉家回流香港之消息。大家可以猜想到及理解,通常是前者情況比較張揚,而後者情況便相當低調處理。

若是透過某種移民計劃的,因為有官方的接受申請記錄,及居住有關國家的起迄日期需要確實計算,所以行動屬於「移民」與否,便很明確;但因為手持香港常見的旅遊證件,進入很多外國地區時都不必特別簽證,若在該國只逗留了三幾個月再折回香港,而之前沒特別向外揚言那是「移民」之舉,則大家只當那是個長旅行而已。───而且現在疫情之下,往來兩地動輒便要有達半個月的隔離期,曾到外地的朋友半年沒見過面,真是尋常事。

有些朋友,也不是不公開,但在 Facebook 等平台張貼消息,用的常也只是「離開」之類含糊的字眼。見他們之前又沒積極參與過什麼敏感活動,就算明言「移民」應也不會驚動到什麼官方機構阻撓他們計劃的,可以按自己心願移民心水國家亦是喜事一椿,何必如此用語?不明白也。

2022年8月31日 星期三

書緣未了

正在看「遺忘與記憶───丁平及其時代訪談集」,馬輝洪編著,「萬卷樓」出版「人物傳記叢刊」之一。

這本書網購回來後,才看了個開頭,便遺失了。那天拿著書外出,路經報攤,赫然見到一本近期洛陽紙貴的雜誌竟還有貨,即時便要購買,但身上沒帶夠錢,報攤又不接受電子付款,最後只好以身上錢財先付一半貨款,請報攤留著該雜誌,我到銀行去取錢付清餘款才了事。而這本「訪談集」卻是事隔十多分鐘後,我才猛地醒覺不見了的。

當日已盡快折返兩個「可疑地點」詢問,銀行提款機附近沒人見過有這樣一件失物,報攤阿叔也說我沒遺下書本,無奈之下,這事只好作罷。是否再補購一本「訪談集」繼續閱讀?猶豫未定間,轉眼過了兩星期,仍未有行動,到了今天,再經過那報攤───咦!怎麼居然見到有這本「訪談集」陳列著?

我想了一會,見到看店的是同一位阿叔,便趨前打招呼,憶述前事,加以確認,知道那報攤根本沒有取入這本「訪談集」發售,那麼真相便很明顯了。結果是今天我空手出門,帶書回家。

跟這本「訪談集」的緣份還真奇妙。至於何以事發當日,我問那位報攤阿叔時,他又回答說我沒遺下書本呢?那便撲朔迷離了。

2022年8月30日 星期二

壞機疑雲

已經很多年了,家中都是以一台屏幕呎吋不小的手提電腦,來當作「桌面電腦」使用,不過也不是固定位置的,因會放在飯桌上工作,所以每逢開餐時間,便要把電腦移來挪去。

電腦款式陳舊不止,亦壞過多次,然後總是拿到朋友處,小修大修的;最近一次是屏幕有問題,無論之前如何把內膽弄妥、加強,看不到屏幕的顯示內容都是枉然,於是又要再作修理。那次之後,一直使用無礙,早兩天開始上網便有問題了,檢查網絡卡,系統說運作正常;那是否家中的路由器壞了?但其它電子器材連線又沒問題。於是病因不明。

在手提電腦的鍵盤上見到有個圖示,像是關於 Wi-Fi 的,要配合功能鍵「Fn」使用,那是否我因誤觸了這個鍵,意外地把功能關掉了所致?也試試,但原來那功能只是喚出網絡卡的作用,一個視窗彈出了,也只是通知我去開啟網絡卡。

結果如何?就在打算放棄了,心想檢測系統出了錯,檢查不到網絡卡的失效,打算安排拿去請朋友更換時,偶然地看到電腦機身的前端,有個可以左右撥動的掣鈕,定眼看真,掣鈕旁邊的,不就是代表「Wi-Fi 開」及「Wi-Fi 關」的圖案?於是伸手一撥。

問題便解決了。

之前為何會把這個物理性的網絡卡掣鈕鎖上了的?當然,記不起來了。問題解決了便好。

2022年8月29日 星期一

獨力難支古早味

看過不同東南亞地區的電視飲食節目,現今仍有不少人在各自努力,不約而同地抱著相同的信念,想要把古早的食物味道,一直傳承下去。這極不容易。

從事飲食行業,「力不到不為財」,要成功的便十分困身,若是失敗了當然都不能有生意可傳下去,若是成功的,而家族中下一輩不是從小已參與幫手的,要他們中途加入接棒,全年無休的每天勞動十多二十小時,並不是那麼多人願意幹。

但是透過食肆自身的努力,極其量也只能保存到對傳統食品的知識,和製作的技巧方面,若出現變化的非在自家技藝,而是在食材的培養,以及配料的供應,那可如何?可買到的活雞和鮮魚,假如養法轉變了,致令味道完全不同,莫非要自己開養場?慣用的調味料,假如成份或製法轉變了,味道有異,莫非又要自己釀造?

 有時一些食物的古早味失落了,便是永遠,不能再重回。

2022年8月28日 星期日

養犬人

很多香港人的家都有飼養寵物,當中,純粹以我個人推測而非任何正式統計的結果來斷言,應該狗類是最多人的選擇。

家居附近,有家動物診所,晚上經過,常見客滿,等候看醫生的動物也是以狗隻居多。

我的家庭從沒養過貓狗,自不能和具有專門知識及實際經驗的寵物主人爭拗什麼,但當看到街頭上那些拉著狗繩的朋友,狗隻根本沒戴口罩,覺得這對路人十分危險,便很不以為然。當聽到有人反映這點時,那些狗主常會分辯說他們的愛犬是如何乖巧、如何不會咬人,而我們又知道有時連主人也會被自家寵物咬傷時,又怎可能完全放心?

有時在晚上見有些外籍傭工溜狗,一隻手拉住幾條狗繩,幾隻狗一起散步,大家步伐可能不同步,走的方向也有差別,當牠們跑動時,傭人根本不夠氣力,拉不住狗隻反會被拉著跑,想靠她們來保障我們的性命安全,也是不能放心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