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前老闆牛一 90 慶

對不起,遲了少許!補祝;HAPPY BIRTHDAY!! ──主角是英皇伊莉莎白二世 (Queen Elizabeth II)。

香港因曾為英國殖民地,所以不少人把 QE2 稱作「事頭婆」,即「老闆娘」的意思,實屬錯誤。你的老闆是男士,那男士的異性配偶才是老闆娘;你的老闆是女士,她就是老闆啊!

以下一條短片,製作得極自然極好,很好看,謹此分享。




2016年4月22日 星期五

「經典台」的經典劇

「無線電視」有很多從前的劇集,極小機會在「翡翠台」重播,又好像沒有推出過影碟,所以只能記憶在腦海中。有時在內地的「土豆」網站看到一些老香港電視劇的片段,見右上角「經典台」的標誌,才知原來片段是來自「TVB」這條新頻道。


不過「經典台」好像是收費的吧?

最理想、最方便,若是已推出了影碟的劇集,看碟便最易遷就時間,不過若遇上那些涉及版權問題的節目,如趙雅芝主演的「女黑俠木蘭花」之類,便應該推出無期了。

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

久違之「着」

撰文字時,也不肯定這網誌的題目能否正確顯示,但暫不理會它了。

近日幫忙校對一份文章,收到植字稿,竟然看到全用回「着」字而非現在主流的「著」字,不禁自言自語了一句:「真是久違了。」


眾所周知,有好一些所謂「香港常用字」,並不包括在常規的電腦字庫之中的,對於一些朋友來說,是打也打不到出來;對於另一些朋友來說,自己可以打到,但當把文章交給別人,別人開啟時,對方卻不能看到那些字體,電腦會隨意找些沒有意義的符號來填塞了有關位置,而所顯示出來的怪符號,又稱「亂碼」。

我對於某些中文異體字的選用,已經算是執著,同音同義而異形的文字,我會選定一個,永遠盡量統一使用;但在撰寫要讓別人閱讀的文字時,「傳意」和「溝通」是重中之重的目的,我便也會選擇隨俗,寧可使用「錯字」。

統一使用「著」字,是其中一例。大廈的「廈」字和廁所的「廁所」,學習手寫時,老師傳授的都是上面沒有一點的版本,現在看到有點的版本,也只有接受。又例如有時寫網誌,標題中想使用一圓點作分隔,但 Blogspot 的系統顯示出來時那只會是一個極小的黑點「‧」,視之不覺,我只有轉用句號「。」來替代,這也是一樣,明知是錯,也照用。

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殭」掠影

「無線電視」推出新劇「殭」,只約略看了少許,感覺不像事前預料的差。人物關係、角色設定等等,都寫得不錯,甚至有些拳來腳往的打鬥場面,效果也很好,只是一到以電腦特效製作的武打場面,便不理想了。

每遇上「非人」( 殭屍和「不死人」 ) 對戰時,總是發生在光線不足的地方,又是快來快往的,看得人眼都花了。這固然是問題。特效表現的質感不足,是另一大問題。


現在有了電腦特技效果,可說是任何想像得出的場面都可製作出來,但效果是否夠好,便是另一回事。尤其是涉及動作場面時,因為所有圖像和物件的所謂「碰擊」,都是沒有真正發生的,要讓觀眾看起來真像有那麼一回事,需要有人物表情、聲音等的配合,物件墜地或飛開時,若不能令人感到包括重力等等外在因素的存在,人或物飛來飛去都如在真空狀態之下發生,便欠缺應有的「質感」了。

並未細看此劇,浮光掠影式寫點即時感覺,真正「劇評」,便留待以後再算了。

2016年4月19日 星期二

十分洗腦學生歌

外甥女在 Facebook 上分享了這條短片。短片不十分短,也有足 5 分鐘的長度,而且驟看內容似是十分無聊,但看啊看的,竟然便把全條短片都看完了。

這首歌曲,十分「洗腦」,看了幾分鐘,幾乎連整套動作及「歌詞」都能銘記住。歌曲原來還有個名字,叫「三角形的驗證」。數學科中,根據兩個三角形的邊長 (S, Side) 和夾角角度 (A, Angle) 異同,可以邏輯地推斷兩者的相對比例,不過歌的內容,只取其音,和有關的數學科學問,是沒有關係的。

聊作分享,但奉勸大家留待真的十分空閒時才觀看吧。


「循道中學」的學生,好傢伙!


2016-0426後記:聽聞這歌原來非學生所創作,而是該校一位老師的眾多活動教學法之一,學生們只是把這歌訣發揚光大而已。為那位老師鼓掌。

2016年4月18日 星期一

地球蹺蹺板


日本發生地震後,地球另一邊的厄瓜多爾也發生了 7.8 級淺層地震,死傷人數更多。

想來這又不應太意外。一個硬幣掉在地上,也會多角度擺動了好一陣子才會完全停下來,若地球上某地殼板塊的一方作出搖動,這塊巨型的「蹺蹺板」的對面一方,會向相反方向也作出搖動,豈非正常不過的事?

也祝福厄瓜多爾地震中所有受影響的朋友,早日渡過難關。

2016年4月17日 星期日

熊本地震

日本九州熊本縣發生地震,一震再震。

大家在想之前的一次是「地震」,第二次到底是另一次「地震」抑或是之前一次地震的「餘震」?後來宣布,原來反而後來的一次才是「主震」,之前的一次,卻是這次主震的「前震」。


從小到大,都聽過不少關於日本周邊地震帶日趨活躍、富士山再次噴發之類的預言,有些來自小說,有些來自漫畫。許多人把它當作「可能性」來借用作幻想小說題材時,一旦落實了它們的「真實性」又會如何?

近日新聞,又說有小行星可能衝擊地球,可能導致世界末日,而地球本身的活動,也可能導致一些國家、地區的嚴重性破壞其至毀滅,這情況下,人類本身都可能不復存在了,一些人在替日本地震災民送上祝福時,仍是不忘在字裡行間諷刺別國幾句,胸懷狹隘如斯及固執不改至此,實在奇怪。

從未到過日本;基本上亦沒有朋友居住在日本。但熊本,就因為熊本熊這吉祥物,久見了,便好像感覺相比日本其它地區,有較大的熟悉感。

祝賀所有受影響的朋友,早日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