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日 星期六

下回再續?

有套美國劇,叫「The Good Wife」,意念被不同亞洲地區改編成當地作品,我最近看完的一套是日本版的,香港把劇名譯作「法妻當自強」;在不同節目選項中揀了這劇,一定程度上,因女主角是我較熟悉的那一代藝人,常盤貴子是也。

故事脈絡與美劇相同,是女主角丈夫因故被拘捕,當了超過 10 年全職家庭主婦的女角被迫重投法律界,掙扎努力的故事,當中涉及案件官司,亦有描寫角色間的情愛關係、家庭煩惱等。內容相當豐富,可以長拍,例如美版便有 20 多集,不過日本的版本,則只有 10 集。

在日版最後一集的最後一節,案件雖有眉目但尚未出現大突破,當中愛情、親情、友情等多條戲軌都未有收尾,心想:莫非許多事情,要在下一輯才交代?誰知劇本竟在餘下短短 10 數分鐘內,出現了一個大轉折,全部主要內容,都算有所交代,而且節奏上亦做到不疾不徐,真是好功夫。

近年華語劇,不少例子都以一個大致交代了某階段情節的結局作終,很多人物和劇情上的恩怨情仇,都沒交代好,美其名是「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我們逐輯獨立判斷的話,等於是「爛尾」了。

倪匡的小說,前端中段,常出現大量謎團,到了最後,那些謎團,有些解釋了,有些卻沒有;若作者居然還記得它們的存在,說句「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作交代,已經很好了,很多時,還是不了了之哩。有了這種手法,對創作者來說實在太過方便。

2021年7月2日 星期五

配音劇集

透過電視台的小匣子,可以看回不少過去播映過的節目;挑選外語劇集時,很多時會先選擇那些有中文配音的,因為單憑耳聽已可掌握大致的內容,不必一定望定螢光屏上的中文字幕,才能明白那些人在談什麼。

當然,沒有可能中文配音之後,那些語調節奏等都能 100% 反映到原來藝人聲音的,但最後還是會揀選中文配音版,算是「二害取其輕」吧。

記得從前的港產電影中,外國人說話時,如無特別劇情需要,都會找人配上廣東話發音的,近年的會更顯示實況,美國人、英國人、歐洲人、俄國人、日本人、韓國人等等使用母語,都不再配上音了,說起來,我更懷念昔日的那種「不現實」,了解劇情時更方便哩。

2021年7月1日 星期四

尋膠箱

家中涉及嗜好的收藏,還是以「書」為主,除了文字書,漫畫方面,有港式的,也有日式的。

港式漫畫收藏之難,一來面積大,二來欠書脊且較軟身,並不能像日式漫畫般,跟文字書一併以普通書架陳列放置;三來若是有一定銷量的作品期數必多,雖每冊書佔位不多,累加起來體積也不小,尋位擺放便成一個問題。

港漫是否以膠袋冊冊獨立包裝來保存,詳談可以寫上一兩天,現且不論,卻說有一定期數的漫畫,想放置得整齊而有系統,拿取放回都較方便,縱觀市場上面各種工具,塑膠箱始終是最受歡迎,不過針對港漫,想找到「合適」、「合心」的,卻不容易。

箱子放物,大箱可放細物但並不是個好選擇,一來在金錢及空間上會有所浪費,而且若可郁動的空間太大,一開始時放得好好的書本,之後移動過便可能變得散亂。一般港漫呎吋近 A4 大小卻又不是真正 A4,想要找個膠箱、膠盒,放得下書本,又可有少許空間給手指在拿取時活動,卻又不會空得容易令書本跌亂,且又希望箱邊是盡量直身的,減低內藏物東搖西晃之弊,單是這「呎吋 + 形狀」的要求,沒去理會價錢,已是尋找多年而不獲。


近年家品店愈開愈多,我向「食物盒」方向尋找,確可找到更多比之前令我滿意之選,卻總未能舒懷,待得早陣子隅然遇上一款設計,令我眼前一樣!我在雜物店前見有個樣本,感覺上很合適,便拿出隨身紙樣量度比較,果然,呎吋相當配合,而且價錢也不貴;買了個回家中一試,果然妙極。次日,立即前往再買幾個,之後,隨著慢慢整理家中藏書,應會再加添。

這種非乃膠箱,應叫膠盒子,只有輕揭式面蓋,但物品放內,也算可以防水防蟲;且每個盒可放到一種港漫周刊的一年之量而有餘,放置起來一個盒一種書,感覺也很良好哩!暫時評分,我給它近  90,算頗高了。

2021年6月30日 星期三

今年暑假

快到 7 月,暑假將至。近日和人談話,涉及這個話題時,遲疑了一會。「暑假」這個概念,好像變得有些遙遠了!

多年來的工作,是否公眾假期,可能都有事情要處理,所以對於假期的概念,本就薄弱,再加上這兩年面對疫情,就算本來最能感受到暑假存在的全職學生,放假也可能有特別安排,假期作業亦應該有異於往常,今年的暑假可能對他們而言,也是薄弱的概念,何況在下?

認識的人當中,就算在學校工作者,例如教師及職工,就算是昔日的「正常暑假」,也不一定有假可放的,尤其是職工,就並無教師及學生回校,要上班的日子,還是要上班。對於他們來說,疫情之下的暑假,才可能與以前的差別不大吧?

2021年6月29日 星期二

下雨天

近日多天都有雨,有些日子,雨勢更是大得驚人。就算不是特別大雨的日子,只要下雨,出入之時總較累贅。

只要有較大機會下雨,便要隨身帶同雨傘;之後若雨下不成,感覺上雨傘便不是助力而是麻煩,若下了雨,使用過後,濕了的雨傘是拿在手上還是放在隨身物品之中?無論如何,都不是令人快意的。

此外,在下雨天出街走路,好像是比較令人疲倦的,走動之時可能一時未有察覺,當回到家中把帶濕的衣服鞋襪等除下後,頓覺一身輕鬆時,有所比較,便知道其事了。

說起來,過了小學階段後,許多年來所見,相對於雨天打傘的人,穿雨衣的朋友變得十分罕見哩。

2021年6月28日 星期一

地下鐵路原始規劃

 

在互聯網上見到一張地圖,繪畫了香港地下鐵路的宏觀路線圖,相當有趣。

據說那是 1967 年關於「地底集體運輸系統建議路線方案」的地圖,在當年,是對「未來」的構思,經比較下,與「現在」及「過去」的實況是有不少差異。

鐵路的路線走向,新舊對比,也很有趣,例如「港島線」的終點近年才由「上環」延長至「堅尼地城」,但原來「堅尼地城站」在那麼早的時期,已是在規劃之內;不過個人覺得最有趣味的,是車站的命名,例如當年構想有個叫「垃圾灣站」的,應大約就是現今的「葵芳站」,而在港島線上,「海軍船塢站」、「遮打站」、「林士街站」等的存在,也很新鮮。

看舊地圖上的地名,昔日名稱與今日名稱的變化,當是趣味重點所在。

2021年6月27日 星期日

紅白之間

從前感覺紅事白事都是罕逢的,若有要往醫院探病事,都會收到一封利是;後來,漸多近親住院,因此每次事件,往往都會探病多次,當事情令人感覺尋常時,利是這一環節便消失了。

常聞道紅白二事不可相沖,甚至是本人生日的一個月,也不宜出席別人的婚事、喪禮,但現今即使相當低調孤僻,朋友的朋友、親友的親友、親友的朋友、朋友的親友也可不少,要避忌,都避不少那麼多。

遠親的二人,紅白相沖要否考慮?實際有否相沖?會否因中國長久都是父系社會,父親一方的親友會比母親一方的親友,多作避忌?真是事事如謎。